丘吉尔在一篇总结第一次世界大战经验教训的文章中,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军事谋略观,其主要论点是:
打仗要靠杀伤和策略取胜,将军愈伟大,在运用策略中的贡献就愈大,他就愈要减少杀伤;几乎一切被称之为军事艺术杰作的战役都是策略战。敌人往往被一些新奇的手段或诡计、一些奇特、迅速、意想不到的一击或谋略所挫败。在这样的战略中,胜利者的损失是微小的。这就要求一个伟大的司令官不但具备丰富的知识和推理能力,不但要具备想像力,而又要会运用欺骗手段,要会施用独出心裁的、阴险的手段,使敌人不但遭到挫败,而且困惑不解。战争中的策略是多种多样的。有一些仅仅运用在战场上,有的运用于侧翼或后方。有时候,外交、技巧、心理上的策略,这一切都远离战场,但往往对战场发生决定性的作用。唯一的目的在于,除一味杀伤外,寻求一个更加简便的途径,达到主要目的。丘吉尔的这篇文章,后来成为他指导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圣经”。他的一切战略和战役的指导,都明显地反映出“策略战”的特征。
出奇——弱势或均势中取胜的唯一方法
如果说,用谋在任何情况下都是获得战争胜利的重要手段的活,那么在弱势和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它就是克敌制胜的唯一手段。丘吉尔认为,计谋的要旨就在于改变战场上某一点力量的对比,使本来劣势的一方在自己预定的战场上获得决定性的优势,以达到战胜敌人的目的。二战中著名的诺曼底登陆战役,整个作战计划的准备和战役的实施,都自始至终贯穿着丘吉尔所提出的“出奇制胜”的战略意图。
诺曼底登陆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登陆战役,也是迄今为止战争史上最大的一次登陆战役。盟军为此行动准备进行了两年多的时间,集中了英、美两国主要的工业、军事力量。直接参加战役的盟军总兵力约288万人。其中陆军为153万人,空军飞机l.37万余架,海军各类舰艇9000余艘。即便如此,它仍然是一次存在着极大风险的行动。
对于盟军将在西线登陆开辟第二战场,希特勒也是十分清楚的,尽管此时德军在苏联、意大利和北非作战中受到巨大损失。但它的力量仍然是十分强大的。在西线,德军部署了60万多个师100多万兵力。希特勒为了防御盟军在西欧登陆,下令从挪威到西服牙修筑一条由坚固支撑点构成的“大西洋壁垒”;这堵墙是历史上仅次于中国长城的最坚固的“一系列堡垒工事”。如若德国人准备停当,以逸待劳,他们能够把一片烈火倾注在登陆部队之中,把“霸王行动”摧毁在海边。即便是盟军登陆部队在诺曼底获得立足点,希特勒也完全有可能迅速地把所有的军队和大炮集中于登陆地点,把它们包围起来,使盟军在这次战役中全军覆灭。
人所共知,如若进攻失败,英美两国均将无力与德国再战,英国就不得不谈判求和,因为在这次进攻中英国已使用了军械库中的一切东西。而经过这次流血残杀和重大惨败的美国人,几乎可以肯定要在1944年富兰克林·罗斯福竞选连任总统时抛弃他,并且决定在第二次进攻西欧之前争取打败日本。这样一来,希特勒就可以从西线抽调50个师加强东线,集中他的一切力量打击苏联,当德国法西斯西线所有的军队都投入苏德战场的情况下,就有可能打败红军而成为欧洲的主宰,二战的历史很可能就要改写。
希特勒本人对摧毁盟军在法国的登陆行动有十足的信心。而盟军则对“霸王行动”能否成功都没有把握。即将就任这次远征军最高统帅的艾森豪威尔将军,在他给华盛顿一位朋友的信中写道:“重大的日子临近了,紧张的情绪在增长,所有的人愈来愈变得焦躁不安。因为关系重大,这一次的气氛大概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惊心动魄。在这一特殊的、充满惊险的行动中,我们不是在冒一次战术失败的危险;而是生死存亡在此一举。”
因此这是一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宏大而又十分脆弱的战役行功,成功的关键在哪里呢?丘吉尔的结论是:必须出奇制胜。他在辩论诺曼底登陆作战成功的可能性时指出:“我仍然认为,要摧毁那些用现代火力装备起来的、全部训练有素和意志坚决的将士防守着的混凝土和钢铁工事,只能用……”用什么?他的回答是:出奇制胜。只有在进攻的时间和地点上,使希特勒措手不及,“霸王”计划才能勉强取胜。可是怎样才能使这个狡猾的对手猝不及防呢?他的船只、飞机、雷达和哨兵都会处于戒备状态,这是意料之中的事:当军事上最大规模的人员,装备在英格兰集结准备准备进攻时,他们的出现怎能掩盖得住呢?仅仅只是安营扎寨的地点,就足以使希特勒推断出,诺曼底是他们的目的地。即令这一数目众多的人员装备能够在英格兰隐藏起米,他们怎能在离开登船港口横渡海峡时不被发现呢?有些进攻部队要花近两天时间渡过海峡。希特勒知道,盟国必定要返回大陆。盟国进攻的时间和地点不会被他发现,这似乎是不可能的。但丘吉尔认为,计谋之所以被看作是智慧的象征。就是它常常能在看似不可能的事情上找到或创造出可能的因素,并加以合理的利用。只要善于“想人之未想”,就会找到制胜的奇谋妙招。
1942年5月,丘吉尔决定成立一个称作“联合司令部”的机构来专门研究这个问题。该机构包括本土司令和蒙巴顿,后来又增加了指挥驻英美军队的艾森豪威尔将军。在1943年1月举行的卡萨布兰卡会议上,丘吉尔又决定成立一个以英国军官为首的盟军联络参谋部,来准备“霸王”战役的具体计划。这个组织在伦敦开始工作,简称“科萨克”,由摩根中将以最高盟军司令部参谋的名义负责。丘吉尔在回忆录中写道:
第一个问题,选定何处为大举登陆的最好地点。可供选择的有好几个:荷兰或比利时海岸;加莱海峡;松姆河口与塞纳河之间的地带;诺曼底;布列塔尼半岛。这些地点各有其优缺点,这些优缺点,都必须根据各个不同的项目和变化着的因素,有时是捉摸不定的因素,进行全面的衡量。其中主要的是:海滩;天气和潮汐;修建机场的地点;航程的远近;能够夺取附近的港口;供登陆以后继续作战用的海岸内地的性质;为以本土为基地的飞机所能提供的掩护;敌人的部署,它们的布雷区和防御工事等。
选择地点最后缩小到加莱和诺曼底。前一个地点使我们获得最好的空中掩护,但是这里敌人的防御工事是最坚固的:虽然海上航程较短,但这个优点仅仅是表面的从多佛和福克斯通到加莱和布洛涅,要比从威特岛到诺曼底近得多,但是,加莱和布洛涅的港口大小,不能供应一次攻击行动的需要。我们的大部分舰艇,必须从英国南部的港口起航。为此,无论如何,都必须经过较远的海程。摩根将军和他的顾问们建议诺曼底海岸,蒙巴顿一开始就拥护这个主张。这个决定无疑是正确的。诺曼底给我们以最大的希望;当地的防御工事不像加莱海峡那样强大,波涛和海滩大体还相宜,并在某种程度上被科嘉半岛挡住了从西方刮来的狂风;海岸内地适用于大量部队迅速散开,并且距离敌人的主力很远。瑟堡的港口。可以在作战初期,使它陷入孤立后攻占。还可以在稍晚的时候包围和占领布雷斯特。
在勒阿弗尔和瑟堡之间的50英里半月形海滩内,没有一个能够维持一支庞大军队的港口、因此我认为,德国人不会集结大量的部队对海岸前线作直接的支援。他们最高司令部无疑会这样想过:“这是一个最多由一两万人进行袭击的好地带,但是除非瑟堡在能够使用的情况下被占领,否则没有任何担任入侵任务的军队能够登陆或获得给养,这是一个只适于袭击的海岸,然而不能用来进行大规模的战役。”只要我们能够获得容纳庞大军队的港口,这里就是展开攻势的前线。
对于上述问题的解决,丘吉尔功不可没。关于登陆艇和坦克登陆艇的一切设想,都是在丘吉尔的指导下提出来的。他早就提出设计这样一种码头:即向海一端浮在水上。1942年5月30日,他在致联合作战部司令官的一份备忘录中提出这样的设想:
它们必须随着潮水的涨落而漂浮。锚的问题必须解决。船上必须有一个船侧吊门和其长度足以越过码头上系船设备的吊桥。请将详细拟定的最好办法告知。对于这件事无须争论,困难本身足以说明一切。
这个问题最终按照丘吉尔的设想解决了。也正是这一问题的解决,才使得诺曼底具备了盟军登陆的前提条件,创造了出奇制胜的物质基础。
共谋——产生“锦囊妙计”的源泉
丘吉尔是一位精通战争中“诡道”的大师。他认为,一个人的智慧总是有限的,特别是现代战争,它是一个极为庞大而且复杂的工程,必须集中众多人的智慧,才能真正制订出出敌不意、诱敌就范的锦囊妙计来。因此,丘吉尔在1941年在自己的最高统帅部里设立了一个专门制订“诡道”计划的部门——伦敦监督处,从此以后世界各地一切英国的(后来美国的)战争计划参谋部都有它的一个小组——“特种战争委员会”——直接隶属于伦敦监督处。虽然这样一个机构是小型的,但它的权力和影响却非常大。一切情报都要送交他们。他们要在作战的范围、时间和方式上影响作战司令官。如若某些作战计划看来要危及其他的、较大的、较重要的作战计划,他们甚至会阻止这些作战计划的执行。德国人虽说是狡猾和机敏的,但他们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与此相比,伦敦监督处和它的有关机构对胜利都作出了可观的、甚至是决定性的贡献!
它不同于一般的参谋或情报部门,主要任务是制定计谋,在盟军对第三帝国的作战中,对希特勒和德国总参谋部进行欺骗。在丘吉尔的亲自指导下,从总体战略到每一次大的作战行动、都制订了详尽的保证战略意图实现的“诈骗计划”;尤其为围绕盟国在法国诺曼底这一重大的战略行动而制订的“杰伊”(后来改称“卫士”)计划,可称得上是战争史上用兵伐谋的经典之作。
“杰伊”计划本身并不是一项欺骗敌人活动的具体计划,而是实行一系列掩蔽和诈骗计划的总战略,为实现掩蔽盟军1944年在西北欧的真正意图,迷惑敌人。这一计划包括36个附属计划和几十项有关的计策。与南欧和东南欧有关的代号为“齐柏林”,而那些旨在掩蔽盟军在北欧和西北欧的意图、掩蔽“霸王”行动本身这一秘密的计划则统以“坚韧”为代号。尽管计划如此之多,而且如此不同,但他们都是为了诱使德军最高统帅部相信,盟军将继续执行1943年的边缘战略,横渡海峡的作战计划在1944年7月以前是不可能实现的。
丘吉尔认为,假如想采取间接战术和特种手段来减少英国在反攻中的伤亡,唯一的希望就是使三方都参加“杰伊”行动。在德黑兰的第三次会议上,丘吉尔介绍了“杰伊”计划的大概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谈到了英国所采取的欺骗手段。他解释说,为了把希特勒的军队从诺曼底引开,英日、美国和俄国必须采取各种外交和军事攻势,使德间相信三国的主要进攻目标是斯堪的那维亚和巴尔地区。丘吉尔最后提议,派负责诈骗行动的美英谍报人员的代表去莫斯科,和苏军参谋部共同商讨和协调作战计划,以便制订一个共同的战略诈骗计划来掩蔽盟军的军事意图,使德国人无隙可乘。丘吉尔说,没有这样一个共同的战线,盟军在遇到紧急情况下会措手不及,“霸王”计划也会遭遇失败。
斯大林本人就是个谋略家,深知谋略在军事和政治斗争中的重要意义。他专心听取了丘吉尔的见解。明白“霸王”行动一旦失败给红军带来的将是什么损失,他立即表示赞成丘吉尔的建议并说:“在战争中外交必须服从军事目的。只要能够打败希特勒,我情愿和魔鬼以及魔鬼的奶奶打交道。”
这时丘吉尔露出颇带一点狡黠的神情说:“在战争中真理尤其可贵。因此,为了保卫真理,我主张兵不厌诈。”翻译员把这句话翻译给斯大林听时,他咯咯地笑了起来。就是这句话促成前所未有的联盟——美国、英国、俄国的秘密机关,就此联合起来,为消灭希特勒而共同工作。这个联盟载入了会议的军事决议。
会议决定:三国的军事人员将就即将在欧洲发动的作战行动保持密切的联系。会议还具体决定,各有关部门应共同制订一个掩蔽计划,以便迷惑和欺骗敌人。
三国领导人在文件上签了字,“杰伊”计划已经成了盟军的法令。
当然,对于丘吉尔极端重视谋略的特点,盟军的一些将领开始不以为然,如艾森豪威尔刚到英国时,对英国丘吉尔在参谋部特别是情报部再设立一个“专门从事诈骗活动”机构——伦敦监督处感到迷惑不解,他写道,在战争最初的日子……在战争最初的日子里,特别是当1940年、1941年英国孤军作战时,英国人除了诈骗外没有什么可以用来反抗德国人的东西。他们采用一切花招……在他们的军事实力、更重要的是在他们的军事意图上迷惑德国人。一种习惯从此而生,而以后难以摒弃。
但当艾森豪威尔真正了解到它工作成就之后,很快就对它高看一眼了,他后来在报给他的那份“杰伊”计划上写道:“我喜欢这一切。”
这里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杰伊”计划虽然是集体智慧的产物,但丘吉尔所花的心血比任何一个人都大,可以说,在整个两方盟国中,在以计谋或者说欺骗对敌进行战争的所有人中,丘吉尔是个独占鳌头的人物。伦敦监督处的副处长、“杰伊”计划的具体制订者温盖特在他的回忆录中这样写道:
一切主意都出自于丘吉尔。他的魄力、他的丰富想像力和他的技术知识,使他首先提出这些主张和计划。丘吉尔很喜欢检查伦敦监督处的工作并向它提出意见,他后来被称为“游戏计划”的大师。
捌
影响中国军事思想的兵圣:孙武
《孙子兵法》是从战国时期起就风靡流传的军事著作,古今中外的军事家们都使用其中论述的军事理论来指导战争,而且,其中论述的基本理论和思想还被运用到了现代经营决策和社会管理方面。然而,这部著作者是谁呢?学术界议论纷纷,一种认为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孙武所著,一种认为是孙膑整理而成,一种认为是战国初年某位山林处士编写,还有的说是三国时代曹操编撰的。直到1972年4月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发掘的两座汉代墓葬中同时发现了用竹简写成的《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这样,数百年的争论方告结束,《孙子兵法》的作者被确认为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将军孙武。
避隐吴国著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