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离开家乡,离开生他的土地,也许一开始并不感到有什么难过,但时间一久,或在他乡碰到不习惯的生活习俗,或遇到挫折,他就会感到家乡的亲切、家乡的美好。也许,这个时候,一个人才会深深地感到,自己对家乡有割不断、丢不掉的感情寄托,那是支持着游子出外去闯世界的精神依靠。
民国年间,由于军阀割据,因此各个集团都在维护自己的势力,老乡关系在这时受到了格外的重用。
阎锡山是山西五台人,当时山西就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会说五台话,就把洋刀挎。”阎锡山重用五台同乡,山西省政府的重要位置,大多都被五台人占据;陈炯明是广东海丰人,他做了广东提督后,大用海丰人,省政府里到处都能听到海丰话;孔祥熙是山西人,他在金融系统里重用山西人,理由则是“山西人会理财……”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也不可忽视老乡的作用。罗某是个早年离开家乡出外闯荡的游子,现在异乡成家立业,家庭生活美满,但美中不足的是,罗某一直为没回家乡而感到遗憾,一直盼望着能在这里多碰上几个老乡以缓解思乡之情。
恰在这时,同在这个城市的另几位老乡,深感有必要成立一个同乡会,定期聚会,加深感情,有什么事大家以后可以多加照应。
罗某一接到邀请,就毫不犹豫地加入到其中,积极筹划,联络老乡,把这个同乡会当成了自己的又一个“家”,并成为其中的领导者之一。
经过两年的时间,同乡会终于发展到了近500人的规模,罗某也等于多认识了近500人。这些老乡,各行各业,贫穷富贵,同乡会兼容并包,用罗某自己的话说:“我现在办什么事都很方便,只需一个电话,或打声招呼,我的老乡就会为我代劳……”正是因为罗某思乡情切和充分认识到了同乡会的重要性,他才会积极主动地去结交老乡,才会有了这么大的一个可以借力的群体,这于己、于他人又何止是简单的一些方便呢?所以,结交好老乡关系,对于帮助自己办事成功,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以纽带连纽带
亲故亲故,无亲不故。亲之所以亲,就是因为彼此有血缘关系或姻亲关系。因此也就有了“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之说,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促织》里的这句话道出了“亲”的性质、精髓。
著名诗人徐志摩当年拜师学艺,就多亏了一位亲戚的引见。
徐志摩还在7岁的时候,就已非常聪明,且对语言及文学方面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长大后,他觉得自己在这方面的学习长进不大,迫切需要一位精于此道的老师来指点他。
当听说梁启超在这方面很有造诣时,他很想投入其门下去学习,但苦于没有人从中引见。
巧的是,徐志摩的亲戚蒋百里是梁启超的学生,于是,他就前往蒋百里家请求蒋百里从中为其引见。
在与蒋百里的一席交谈中,徐志摩充分表达了自己的迫切愿望,他那坚定而又略带哀婉的语气,以及对长辈的谦恭之情,深深打动了蒋百里。于是,蒋百里答应了他,并亲自带他去梁启超的家,让其拜在梁启超的门下。从此,老师的辅导加上自身的努力,徐志摩在诗歌上的造诣突飞猛进,最终成了一位著名的诗人。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在利用亲戚关系时,言语起了很大作用,可以说,善用亲情在很大程度上要善用语言去说服对方,感动对方。
除了言语技巧外,在中国的亲属往来中,也可以用“投桃报李”之法。这种方法看似简单、平常,但运用起来往往因人而异,结果大有不同,这其中也是有奥秘所在的。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中的这句话,道出了人际关系中的酬报原则。
在社会交往中,任何人都免不了帮别人的忙,也免不了为别人所帮忙,正所谓: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但或许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在亲属往来中,当求助于亲戚时,出于亲戚关系,对方表面上很爽快地答应了下来,可真正做起来时,却会拖拖拉拉,或借故推托。
为什么呢?在亲戚的眼中,求助人即使是与他有血缘关系的人,也是社会中的一个普通人,当彼此之间并没有很近或很深的血缘关系时,亲戚无须加以特别照顾。
因此,在利用自己的亲戚关系之前,何不先让人家利用一回,让对方欠下一个人情,或者干脆说,让对方小小地利用一回,欠下一个小小的人情;继而,在“投桃报李”的社会道德的约束下,在亲情的基础上加上恩情,何愁所求之事不成?
清朝末期,慈禧太后权倾朝野,但有谁知道她是如何从一个普通的八旗女子登上太后的宝座的呢?说到这里,就不能不谈谈安德海--慈禧太后的一个远房亲戚。
慈禧太后原名叶赫那拉氏,16岁时被咸丰帝选秀女时选中。作为一个普通的秀女,入宫之后,叶赫那拉氏每天对镜梳妆,精心打扮,等候着皇帝的临幸。可是,很长一段时间过去了,也不曾见过皇帝的人影。因为皇上妻妾众多,如今又来了这么多秀女,哪里顾得过来。所以,叶赫那拉氏也和无数的宫女一样,被冷落在宫中桐荫深处。然而,叶赫那拉氏可不甘心这样无声无息地待下去,她的小脑瓜飞快地转着主意--作为普通秀女,要接近皇上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她懂得:人托人,能上天。于是,她找到了同是镶蓝旗的亲戚,现在是皇帝身边的太监总管,红得发紫的大红人--安德海,请求他帮忙,安德海一见是一位不很熟悉的亲戚,起初并不热衷于帮助叶赫那拉氏。
很快,叶赫那拉氏就明白了这个道理,把每月由内务府发给的月银攒起来,买通安德海来打听皇上的消息。
俗话说:“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不久,叶赫那拉氏得到安德海送来的消息,说:“近几日咸丰帝每天饭后便乘坐小轿从寝宫到水木清华阁去午睡避暑,来回都从桐荫深处经过。”于是,叶赫那拉氏抓住机会,每天午后打扮得花枝招展在那里婉转高歌,从此地经过的咸丰帝被她的歌声与美貌迷住了,当即叫叶赫那拉氏到他的寝宫去,召幸了她。
不几日,叶赫那拉氏便被封为贵人,但她仍不满足,继续给安德海以恩惠,而安德海在亲情与恩情的“威逼”下,成了咸丰帝与叶赫那拉氏之间的桥梁,及时地把咸丰帝的行踪与言谈告诉叶赫那拉氏。就这样,凭着这个亲戚的通风报信,叶赫那拉氏的地位迅速提升,从贵人到懿嫔,从懿嫔到懿妃,后又升为懿贵妃……可以说,这一切,都是叶赫那拉氏懂得利用“投桃报李”的方法处理与利用亲戚关系,从而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投桃报李”是一种互逆的过程,就是说,除了可先“投桃”后得到亲戚的“报李”,也可先让亲戚“报李”后再“投桃”。求助于亲戚时,在亲情互相信任的基础上,可先允诺“投桃”,从而得到对方的“报李”。
清朝末期的“红顶商人”胡雪岩就很善于利用这种技巧去利用亲戚关系。
有一次,胡雪岩为了购进一批昂贵的珠宝,急需一大笔钱,但苦于自身没有那么多的现银,找别人借又因为数目太大,没有人肯借给他。
于是,胡雪岩就去找他的堂伯。这位堂伯是当时富甲一方的茶叶商人,家财万贯,且经常仗义疏财。当胡雪岩把来意说明之后,并向堂伯保证,这是一笔只赚不赔的买卖,到时答应分给堂伯三分红利。
胡雪岩的堂伯一直十分欣赏他,认为此子将来必成大器,再加上有三分红利的诱惑,那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于是,在没有任何抵押、担保的前提下,只有胡雪岩的口头承诺及彼此的信任,堂伯便借给了胡雪岩300万两银子,这相当于他资产的三分之二。
结果,这笔珠宝买卖及最后的交易十分顺利,胡雪岩不但收回了成本,还赚了几百万两的巨额利润,并如数将先前允诺的本钱与红利一并还给了堂伯。
如此看来,在求助于亲戚时,可充分运用自己的真诚去打动对方,然后做出承诺,让对方能够最大限度地相信自己。这样,才可能先得到亲戚的“报李”。
但有一点是要注意的,就是在做出“投桃”的承诺之后,就必须要凭自己的良心办事,要有诺必践,千万不要做出小人行径,暗中坑亲戚一把。果真如此的话,亲情这条路会被彻底堵死,相信一般的人都不会做这样的傻事。
巧借显贵,抬高“身价”
攀龙附凤之心世人都有,谁不希望有个声名显赫的朋友--一个明星或者随便什么大人物,如果有这样的朋友,自己也便沾上了荣耀,在别人眼里也就“身价”大增,说不定就从一个穷小子变成别人眼中的上层人物,从而在办事过程中畅通无阻。
如果你有亲友位列社会名流显贵,或有亲友任要职或能力很强,将来能对你起作用,你就可以利用普通人攀龙附凤的心理,开口向别人请助,往往他们会很乐意为你办事。
当你身边实在没有合适的说客帮忙时,也可以从名人中拉一位,借用一下他们的地位和声望,充当你与被求者沟通的媒介。
我们可以看一看美国黑人出版家约翰逊的亲身经历:
有一次,我就是以借用名人之力的做法招来真尼斯无线电公司的广告的。当时真尼斯公司的头头是麦克唐纳,他是一个精明能干的总经理。我写信给他,要求和他面谈真尼斯公司广告在黑人社区中的利害关系,麦克唐纳马上回信(我断定他只是想抛开我)说:“来函收悉,但不能与你见面,因为我不分管广告。”我并没有泄气!在我一生中每次面临关键性转折点的时刻,人们开头对我总说不行,我不能让麦克唐纳用那官腔式的回信来避开我,我拒绝投降。
“好,他是公司的头头,但又不掌管广告,他是干吗吃的?”我想。答案是再清楚不过的:他掌握着政策,相信也包括广告政策。于是我再次给他写信,问问我可否去见他,交谈一下关于他的公司在黑人社区所执行的广告政策。
“你真是个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年轻人,我将接见你。但是,如果你要谈在你的刊物上安排广告的话,我就立即中止接见。”他回信说。
于是就出现了一个新问题。我们该谈什么呢?
我翻阅美国名人录,发现麦克唐纳是一位探险家,在亨生和皮里准到达北极那次闻名世界的探险之后的几年,他也去过北极。
亨生是个黑人,曾经将他的经验写成书。
这是个我急需的机会。我让我们在纽约的编辑去找亨生,求他在一本他的书上亲笔签名,好送给麦克唐纳。我还想起亨生的事迹是写故事的好题材,这样我就在还没有出版的7月号《乌檀》月刊中抽掉一篇文章,以一篇亨生的文章代替它。
我刚步入麦克唐纳的办公室,他第一句话就说:“看见那边那双雪鞋没有?那是亨生给我的。我把他当做朋友。你熟悉他写的那本书吗?”“熟悉。刚好我这儿有一本,他还特地在书上签了名。”麦克唐纳翻阅那本书,接着,他带着挑战的口吻说:“你出版了一份黑人杂志。依我看,这份杂志上应该有一篇介绍像亨生这样的人物的文章。”我表示同意他的意见,并将一本7月号的杂志递给他。他翻阅那本杂志,并点头赞许我。我告诉他说:“我创办这份杂志就是为了弘扬像亨生那种克服重重困难而达到最高理想的人的成就。”结果自然顺理成章。
抓住了对方有意攀附于你的心理,如果你有事相求,他一定会尽量答应你。
办事的“冷热水效应”
一盆温水,保持温度不变,如果先把手放入冷水里,再放到温水中,会感到温水热;若先将手放在热水中,再放到温水中,就会感到温水很凉。同一盆温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感觉,这就是“冷热水效应”。在办事中,善于运用这种“冷热水效应”就可赢得某种心理优势,进而获得主动,增添制胜砝码。
一次,一架民航客机即将着陆时,机上乘客忽然被通知,由于机场拥挤,无法降落,预计推迟1个小时着陆。顿时,机舱里一片抱怨之声,乘客们在等待着这难熬的时间。几分钟后,乘务员宣布,再过30分钟,飞机就会安全降落,乘客们如释重负地松一口气。又过5分钟,广播里说,现在飞机就要降落了。虽然晚了十几分钟,乘客们却喜出望外,纷纷拍手相庆。在这个事例中,就包含有“冷热水效应”,第一个通知使乘客心中的“预期”变小,当飞机降落后,对晚点十几分钟这个事实,乘客们不但不厌烦,反而异常兴奋。
姑娘小倩相貌一般,但很有心计。一次,她去某公司应聘求职,长相出众、能说会道的姐姐要和她一块去,小倩不同意,她非要和人称“丑小鸭”并且还有点口吃的妹妹一起去。别人都不理解,但小倩却心满意足地找到了理想的工作。经他人介绍,小倩打算和某个男青年“见见面”,同求职一样,小倩不愿姐姐作陪,而是领着妹妹。别人笑话她,但后来,小倩和那位男青年组建了一个美满家庭。小倩为什么要坚持这样做呢?因为她明白,和“热水”一块,主考、头次见面的男青年有可能将其“低看一等”;和“冷水”一起,主考、头次见面的男青年则可能将其“高看一等”。
当一个人不能直接端给他人一盆“热水”时,不妨先端给他人一盆“冷水”,再端给他人一盆“温水”,这样的话,这人的这盆“温水”同样会获得他人的良好评价。
某汽车销售公司的老李,每月都能卖出30辆以上的汽车,深得公司经理的赏识。由于种种原因,老李预计这个月只能卖出10辆车。极懂人性奥妙的老李对经理说:“由于银根紧缩,市场萧条,我估计这个月顶多卖出5辆车。”经理点了点头,对他的看法表示赞成。没想到一个月过后,老李竟然卖了12辆车,公司经理对他大大夸奖一番。倘若老李说本月可以卖15辆或者事先对此不说,结果只卖了12辆,经理会怎么认为呢?他会强烈地感到老李失败了,不但不会夸奖,反而可能会百般指责。在这个事例中,老李把最糟糕的情况--顶多卖5辆车,报给经理,使得经理心中的“预期”变小,因此当月绩出来以后,对老李的评价不但不会降低,反而提高了。
人们在判断事物时总是下意识地要进行相互比较。有时为了让某人接受一件有些勉强的事情(“温水”)时,不妨用另一件更困难的事(“冷水”)作反衬,出于趋利避害、两难当中取其易的本能,他会痛快地接受你想让他接受的(“温水”)。
假若首先让对方尝尝“冷水”的滋味,就会使他心中的“秤砣”得以缩小,因此他会对获得的“温水”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