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宝贝而疯狂
这次走进电影院,本意是想看冯导的《夜宴》,结果因为时间的关系,去看了《宝贝计划》。在这之前,我对这部片子并不太感兴趣,就连购票的时候还不放心地问工作人员,这片子好看吗?工作人员笑容可掬地回答,当然好看,我们进的影片都好看。私下和朋友讨论,觉得工作人员有自夸的嫌疑,等到我坐到影院,并在剧终后怀着不舍的心情走出影院的时候,我还特意向他道谢,真是不错,很好看。
这部片子其实是一部纯粹的喜剧电影,先不说有帅气的古天乐和大哥成龙的出演,就凭那个超级可爱的小宝宝M at t hew足以让电影院里笑声不断。电影故事也很简洁,成龙和古天乐分别饰演两个贼,只是两个人偷的目的分别不同,一个以偷养赌,一个以偷泡妞。他们穿着白大褂在医院偷药品的时候,可爱的M at t hew刚刚出生。因为感情,这个刚出生的小宝宝成为大人争夺的对象。陈宝国扮演的黑帮老大,在痛失爱子的时候不惜高价抢回孙子,以偷为主的成龙和古天乐和这个小宝宝不期而遇,从抱到手的那一刻起,就发生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故事,比如翻车、追赶,两个大男人在超市给小宝宝购买纸尿裤闹出的笑话,以及为了阻止孩子哭,他们在房间里做着夸张的动作和表情……
影院里,不停地有人尖叫,大笑。伴着紧张得让人窒息的情节,运钞车拉着可爱的小宝宝,在马路上狂奔,为了救孩子,成龙和古天乐想方设法,险情百出。当孩子在摩天轮上露出笑脸时,我吓得差点从座位上站起来,虽然知
道这个小宝宝不会有意外,但我还是控制不住。
孩子太可爱,可爱得想让人咬一口,片子太惊险,惊险得让人坐不住。虽然在观看的过程中,大部分观众不停地爆发出开心的笑声,但是笑声里却背负了很多紧张的元素,生生地扯着观众的神经,生怕一不留神就会发生乱子。
片中最为出彩的还是小宝贝的扮演者M at t hew的精彩表演,这个出生刚刚六个月的小家伙被拉来做演员,而且在戏份不少的情况下,从始至终绽出他可爱的笑脸,真是可贵。据说这个小宝宝是从一千多个小宝宝里面挑选出来的,他的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哥伦比亚人。有了这个可爱的小宝宝,虽然本片有众多明星加盟,但每一个人的表演无不被这个人见人爱的小宝宝抢走了风头。
无病呻吟的婚姻
前几天,参加一个聚会,主题当然离不开婚姻。几个女人里面,结婚的多,幸福的不多,所以她们一再拿自己的故事现身说法,以便有人再次误入歧途糊里糊涂地走进围城。正说得热烈,有一个马上要结婚的朋友短信过来,约请我某月某日参加她的婚礼,最后还不忘记叮嘱一句,别被你小说中的人物给感染了,该结婚一定要结婚。
在她看来,我不结婚是被自己写的小说传染了,其实这是错中之错,我并不认为结婚就是痛苦的开始,我也不主张所有有能力的女人不要结婚。在我眼里,结婚是很神圣的事情,你要和一个人,相亲相爱,白头偕老。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管穷富,结婚就是痛苦的开始。比如所谓婚姻里的单云。
小说里的单云,温柔可人,老公伍德才貌双全,事业有成。他们一心一意地经营着自己的婚姻,虽然没有孩子,但也不缺少浪漫与激情。单云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无聊的时候还和几个好朋友逛逛商场,因为有钱,要什么自然不会考虑价格。鉴于此,她注定要成为现实中女人羡慕的对象。但是呢,小说很戏剧化,很人为似的按了一个看似光明却很痛苦的由头,单云的老公借着出差的名义去找情人胡菲菲,结果被单云的好朋友发现,由此牵出一个白玫瑰和红玫瑰的庸俗故事。
作者站在女性的批判角度,痛快淋漓地描写了伍德的自私,他一直认为,以他的能力,不论感情、经济,还是精力,都可以让两个女人分享,而自己可以左手玫瑰右手芍药,娇嫩与芬芳双轨并行。看起来,这是男人的错,是男人太把自己当回事了,觉得有点小钱,有点能力,就可以玩弄女人于掌心。可是,女人呢?女人没有错吗?把男人和婚姻视为自己的全部,如果婚姻和男人出现了变故,那么,这个女人就完了。我并不同意这种观点,我在我的小说里曾经再三表明过,婚姻不是女人的全部,这世界离了谁都可以活。
故事在中间出现了不可理喻的转折和高潮,原来伍德的情人胡菲菲,是伍德一个朋友的妻子,他遇难之时亲手让伍德照顾自己的妻子及孩子。因为他并不知道,这个衣冠楚楚的男人已经有了婚姻。而伍德呢,怀着善良和同情,把胡菲菲据为己有,读到这儿,让人不得不怀疑伍德的品质以及故事的离奇性,作者到底想表达什么?批判男人的时候,还要给他披一件善良的外衣?
小说在描写单云婚姻的同时,还描写了特立独行的林楚,理性的郝欣茹,以及漂亮妩媚的胡菲菲。从开始到结束,她们都围着男人,快乐,或者哭泣。让人觉得,这四个女人就是生活中的怨妇,见人就叨叨她的痛苦和不幸。
够了,又是一个关于琐碎的,第三者的故事,关于这种故事我看得太多,太累。生活本来就会消磨掉青春、激情、幻想,如果一个生活富足的中年女人,明知道激情不在的情况下,还哭哭泣泣地向人们诉说爱情,这样的故事,纵使作者妙笔生花,又能写出什么不一样的故事来?当然,这部小说是克佳第一部长篇,我不能对这部作品过于苛求。但我还是想说的是,希望她跳过这个阶段,不要把婚姻写得如此绝望,不然,她要为那些因为看过此书而抱定终身的女人负责!
未婚妈妈的芥末粉
我对所谓的畅销书总是抱着旁观的态度,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外面炒得再热,读的人再多,我也很难动起想读的心思。这个情节可能缘于我的性格,凡是落寞的,才会得到我的喜欢。
柳美里的小说,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走进我的视线。
《命》躺在书城里,挨着我的新书。油画的母子,一个黑黑的命字,不显然,不亮丽。好多人走过去,拿起很多书看,或者买去,却没有人看它。这样一本没有人看的书,却引起了我的好奇,拿过来,翻了几页,就毫不犹豫地购买下来。当然,我购买这本书的动机,和作者无关,和畅销无关,甚至我还讨厌那油画似的腰封,一个女人,抱着一个孩子。所以,我付了款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腰封撕掉扔到垃圾箱里。留下白净的底儿,配上黑字,显得素雅、干净。
一个有些老的故事,据说是柳美里的自传。柳美里爱上一个已婚男子,然后怀了孕,男人由开始的惊讶到接受并毫无理由地离开。这个女人,拼上了全部,想了全部,最后的决定,就是让这个孩子出生。孩子的存在,终于力证了这个男人含糊的立场,他根本没想过离婚,妻子对他的各种婚外情一无所知。但她是爱他的。爱情对于一个单身女人的意义,远远大于对一个已婚男人的。她真实记录下这个男人对待这个孩子的态度,犹疑、谎言、逃避,以至于最终的冷漠。柳美里写道:在我失去他的那一刻,我的内心开始起风,呼啸着想要吹走一切。我觉得自己就像是被风卷起的树叶,升起,又被吹落。但是,肚子里的孩子支撑着我,使我站了起来,我怀着一个不能失去的生命……
当了未婚妈妈的她,一边为肚子里的孩子欣喜,一边幻想着那个男人能够回头,比如为了孩子,他也要和那个女人离婚,和她在一起。柳美里虽然是作家,但毕竟也是普通女人,她的想法和所有的女人一样,希望孩子能够维系爱情。虽然她生下孩子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理由,那就是前男友,东由多加,他患了癌症,生命随时可能消失。这个孩子的猛然出现,在他看来就是生命的延续。他们生活在一起,柳美里一边为死的人担心,一边为要生的人欢喜。东由多加的日子一天天减少,自己肚子里的孩子一天天长大。爱,超越了婚约、性、承诺,在这个新生命既将到来的时候,这个已经患了绝症的男人,像个准父亲一样照顾柳美里。
为了生活,已经大着肚子的柳美里,写稿,奔波,以至在医院里,她发出了这样的呼声:再痛下去,我们两个人都要受苦,你要快点竖过来,拜托你了,快点竖过来。在助产士的帮助下,柳美里和孩子终于战胜了困难,助产士的一番话让我落下泪来:已经竖过来了,这孩子真棒,这可是孝敬父母了,一般的都要十多个小时呢。
生了孩子的柳美里,心中仍然记挂那个男人,想着他看到这个孩子会怎么样。男人面对这个孩子,竟然扣了一个大口罩,以感冒为理由,竟然拒绝抱自己的孩子。无疑,这是一个自私、懦弱、无耻的家伙,他以和妻子感情不合以讨取柳美里的欢喜,但面对孩子,他却想方设法逃避,我不能让她知道,你得给我时间。多好的理由啊,害怕伤害妻子,却不顾柳美里的死活。
真不知道,这样一个男人,柳美里怎么会这样爱着。心里恨不得撕了他,又为自己找着很多理由。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爱,爱上一个人,就那么的铺天盖地,不顾死活。
为了解决孩子的户籍,柳美里多次和那个不想见的男人见面,多方奔波,为了每个月5万日元的抚养费,和那个男人撕破了脸。如果有后悔药,想必柳美里一定会重新选择。
未婚妈妈并不像媒体宣传的那样好,她要负出很多常人想不到的代价。而且自己费尽心机安排的人生,会不会因为这个孩子而精彩起来,这是一个未知数。但已知的是,她的生活将因为这个孩子改变。希望所有的女人清醒起来,尤其那些想要做未婚妈妈的女人,不要轻易拿生命换取爱情,更不要轻易选择当未婚妈妈,这里面的滋味,也许就像撒多了的芥末粉,只有亲自尝了,才知其中味道……
沉重的旗袍
《旗袍》在我桌子上放了很久,不是没时间读,而是在没出版之前就在朋友那儿翻过。当时,因为这本书,我和朋友还有了争论,不是说雪静写得不好,而是觉得她写的这个题材,过于沉重,如内心的伤,突然被人生硬地撕开,疼,不是局部,而是全身的疼。
《旗袍》写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江南的某座城市里,有一座八角楼状的古建筑,因为此楼位于黄金地段,成了无数房地产商争夺的对象。正当八角楼即将拆除的时候,一个叫叶玉儿的韩国老妪指证八角楼就是二战时期的慰安馆。叶玉儿作为其中的一个,面对写着“拆”字的八角楼泪流满面。女记者郭婧作为本书的另一个主角,穿过重重阻碍采访到当事人叶玉儿,叶玉儿满怀痛苦地道出了历史的真相……
郭婧的情人叶奕雄是一位见利眼开的房地产商人,他为了得到八角楼,不惜背叛自己的情人去勾引市长夫人。叶玉儿的叙述,使郭婧知道了当年慰安妇在八角楼里惨遭蹂躏的种种真实情景,叶玉儿是满族人,当年做慰安妇时,玉儿拒绝穿慰安衣,只穿旗袍,她的旗袍被日军撕了一件又一件。郭婧感觉叶玉儿当年的屈辱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八角楼应该成为这段屈辱史的见证,被列为文物保护起来,而叶玉儿就是活生生的人证。郭婧却为了留住这段屈辱史的见证而苦苦奔走,叶弈雄看到有关八角楼的报道文章都是郭婧写的,他就来找郭婧,请她停止这方面的报道。郭婧将叶玉儿当年的照片拿给叶弈雄看,叶奕雄大吃一惊,这个叫叶玉儿的慰安妇竟是他的姨外婆……
小说采取历史与现实对照的结构策略。一方面是叶玉儿的屈辱的故事,从这个角度,作者写出了日寇给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的灾难,展示了一幅纵深的历史画面;一方面是当下的人和事,围绕八角楼的毁存的矛盾,展示了一幅很有广度的生活图景。作品塑造了叶玉儿、郭婧、孙鹏跃、叶奕雄等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吉野等人的残暴和野蛮,叶玉儿的不幸和坚贞,郭婧的执著和富有责任心,朴永正的善良和忠厚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凄凄惨惨的慰安妇,永不妥协的女记者,利欲熏心的商人,钩心斗角的官员……作品围绕一座曾经被日军作为慰安所的建筑展开官场、商场以及新闻媒体多方介入,体现民族精神、官员品质、个人欲望与情感的纠葛。
美中不足的是,女记者的描写显然有点多了,整部小说显得有些失重。
门不当户不对
我的一个女朋友,三十好几,不仅没结婚,男朋友也没有一个。不是长得不好,也不是工作不好,是她太挑。比如收入比自己低的男人不要,个子比自己矮的男人不要,最最主要的一条是,农村出身的男人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