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鼻净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所致的急性、慢性鼻炎和鼻塞的常用药物,其对黏膜血管有强烈而持久的收缩作用,故可使血压升高,且有代偿性心动过缓,有类似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可抑制膀胱逼尿肌、收缩膀胱和回盲括约肌,从而引起排尿困难及腹痛。婴幼儿鼻黏膜血管丰富,滴药后易被吸收,如滴药过多,药液自鼻腔入口腔至消化道吸收,从而引起中毒。中毒后会出现嗜睡、抽泣样呼吸、面色发纵出冷汗、四肢发冷、心动过缓、体温过低、尿少和腹痛等症状。如婴幼儿受凉,出现鼻塞等症状,可选用0.5%~1%麻黄素或麻黄素呋喃西林溶液滴鼻。
96.婴儿患鹅口疮时乳母的饮食注意事项
鹅口疮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口腔疾病,普遍发生于1岁以内的哺乳婴儿。引起鹅口疮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胎中伏热,热毒上熏心肺;或因后天失调,导致心脾之积热循经上熏于口腔而致。因此,患儿的乳母不宜食用辛辣、香燥、动火的食物,如烟、酒、大蒜、胡椒、辣椒、油煎熏烤等,以防热毒经母乳进入婴儿体内,蕴于心脾二经,以致病情加剧。另外,过量用抗生素也会引起鹅口疮,故乳母在哺乳期不要过量用抗生素。必须使用大量抗生素时,婴儿代以人工喂养为好,以防婴儿发生鹅口疮。
鹅口疮正确的治疗方法是:
使用杀霉菌的药物,如1%~2%的紫药水涂口腔,每日2~3次。
用制霉菌素悬液涂抹,制霉菌素悬液的制法是50万单位制霉菌素粉加入10毫升清鱼肝油中。
用冰硼散、锡类散涂于患处。
用2%-3%的苏打水冲洗患处也有较好的疗效。
97.婴幼儿不宜常喝酸奶
近年来,市场上风行饮用果酸奶,因为果酸奶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助消化,不少年轻父母天天买给孩子喝。其实,对于生长发育正常的婴幼儿来说,经常喝酸奶是不适宜的。
酸奶是以新鲜全脂全奶为原料,经乳酸菌发酵制成的乳制品。它富含维生素,但含脂肪及钙极少,仅适宜于对脂肪消化不良的患儿临时饮用,而对发育正常且需要脂肪及大量钙元素的儿童来说,是极为不利的。酸奶含较多的乳酸菌,乳酸菌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生成抗生素,这种抗生素虽能抑制和消灭很多病原菌,但也破坏了对人体有益的菌群的生长条件,使之不能为机体合成一些有益的维生素。同时,经常喝酸奶还会影响正常的消化功能。
98.婴幼儿不宜多吃蜂蜜
蜂蜜虽营养丰富,但在生产、运输和储存等过程中极易受到肉毒杆菌的污染。肉毒杆菌适应环境能力甚强,既耐严寒,又耐高温,能够在连续煮沸的开水中存活6~10小时。因此,在经过一般加工处理的蜂蜜中,也仍有一定数量的肉毒杆菌胞芽存活。这些胞芽一旦进入婴幼儿体内,尤其是进入1岁以下的婴儿体内,便迅速发育成肉毒杆菌,并释放出大量的肉毒素。这些毒素毒性甚强,仅1毫克即可置万名婴儿于死地。据调查,目前婴幼儿急死症中,有5%的婴儿是因肉毒素中毒而引起死亡的。
99.不宜用葡萄糖代替白糖
只要婴幼儿食欲正常,就不会缺乏葡萄糖,这是由于各种食物中的淀粉和所含的糖分在体内均可转化为葡萄糖。所以饮食中不宜多用葡萄糖,更不可用葡萄糖来代替白糖。如果常用葡萄糖代替其他糖,肠道中的双糖酶和消化酶就会失去作用,使胃肠“懒惰”起来,时间长了,就会造成消化酶分泌功能低下,导致消化功能减退,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
100.不宜让婴幼儿只吃素食
有的家长害怕婴幼儿肥胖,便从小只让其吃素食,不吃或很少吃荤。有的哺乳的母亲希望保持自己的体型,也只吃素食。这些做法都是不当的,都不利于孩子生长发育。
维生素B12存在于各种荤食中,是制造血红细胞的必需原料,如果只让婴幼儿吃素食,或者哺乳期的母亲只吃素食,就会使婴幼儿缺乏维生素B12,引起营养不良症,婴幼儿就会长得较为矮小,体重较轻。因此,对婴幼儿及给婴幼儿哺乳的母亲来说,营养均衡,荤素搭配最好。
101.婴幼儿不宜多吃动物油
婴幼儿长期食用过量的动物脂肪会影响钙的吸收,并可造成成年后血脂与血中胆固醇不正常,导致心血管疾病。
营养学家认为,植物性脂肪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是婴幼儿神经发育、髓鞘形成所必需的物质。因此,在喂哺婴幼儿时,不宜多吃动物油,应以增加植物性脂肪为主。
102.婴幼儿不宜喝可乐
可乐是人们喜爱的饮料,但婴幼儿最好不要饮用。1瓶可乐含咖啡因50~80毫克。咖啡因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服用量超过1000毫克者便可能出现烦躁不安、呼吸加快、失眠、心跳加速、耳鸣、眼花、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成年人对咖啡因排泄得非常快,适量喝可乐不致发生什么不良后果,但婴儿对咖啡因特别敏感,容易造成中毒。因此,婴幼儿不宜喝可乐。
103.婴幼儿不宜多吃奶糖
人的一生要长两次牙,第一次长的是乳牙,第二次长的牙是恒牙。一般来说,小孩到两周岁时20个乳牙就长全了。乳牙的骨质比恒牙脆弱得多,最怕酸性物质的腐蚀。奶糖就是酸性物质,并且极易黏附于牙齿上或牙缝中,导致婴幼儿乳牙疏松、脱钙,从而形成龋齿。另外,吃糖过多会降低食欲,造成婴幼儿营养缺乏,因而危害很大。
104.不宜让孩子吃得过多
为了让孩子长得胖些、壮些,不少家长都想方设法让孩子吃多些、吃好些,经常为孩子安排些高蛋白、高脂肪、高热能的食物。其结果是孩子可能长得胖胖的,但身体素质却并不好。
孩子吃得过多必然会造成营养过剩,营养过剩是有很多弊端的。过剩的营养会成为肥胖的基础,若在13岁前超过正常体重的20%,到30岁以后,就有80%~90%会变成大胖子。孩子肥胖不仅容易造成弓形脚、扁平足等畸形,而且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孩子长时期营养过剩,会加重消化系统负担,促使胰腺、肠液、胆汁等加速分泌,肝脏无休止地分解、贮存、解毒,久而久之,可造成消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失调,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105.婴幼儿不宜口含食物睡觉
有的家长希望孩子早点入睡,睡前给孩子食物吃,甚至让孩子含着食物睡觉,这样做的害处是非常大的。
龋齿是小儿时期最多见的牙病。口腔中的细菌与食物是龋齿发生的主要条件和因素。口腔的乳酸杆菌与口腔食物残屑的碳水化合物发生作用而产生酸,酸使牙齿的釉质脱钙,随后使牙齿的有机物破坏而发生龋洞。小儿如果经常含着食物睡觉,直接促进了乳酸杆菌的增生、口腔酸度的增高,从而促成龋齿的形成。因此,小儿不宜口含食物睡觉。
106.婴幼儿不宜多吃香蕉
有的孩子特别喜欢吃香蕉,家长也觉得香蕉既富有营养,又甜美可口,便放任孩子大量食用香蕉。但是,近年来药理学家们研究发现,多吃香蕉对婴幼儿健康不利。香蕉含有一种物质,这种物质摄入过多会引起胃肠功能紊乱,所以,婴幼儿不宜多吃。
107.幼儿不宜多吃泡泡糖
泡泡糖的主要成分是橡胶和增塑剂。橡胶里加了硫化促进剂、防老剂等添加剂,均有一定毒性,吃多了会蓄积中毒。增塑剂虽然毒性低,但它的代谢产物苯酚在消化道吸收会对身体有害。另一方面,有的儿童在吃泡泡糖的时候,嚼一会儿,吐出来玩一会儿,这种极不卫生的吃法容易导致儿童患寄生虫病和肠道传染病。因此,幼儿不宜多吃泡泡糖。
108.进食时不宜“含饭”
有的小儿吃饭时爱把饭菜含在口中,不嚼也不吞咽,俗称“含饭”。这种现象往往发生在婴幼儿,最大可达6岁,多见于女孩,以家长喂饭者为多见。发生原因是家长没有从小让小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按时添加辅食,小儿没有机会训练咀嚼功能。这样的小儿常因吃饭过慢过少,得不到足够的营养素,营养状况差,甚至出现某种营养素缺乏的症状,导致生长发育迟缓。家长只能耐心地教,慢慢训练,可让孩子与其他小儿同时进餐,模仿其他小儿的咀嚼动作,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进行矫正。
有些年轻妈妈出于对独生子女的疼爱,总也下不了给孩子断奶的决心。有的甚至拖至孩子一两岁还不肯给孩子彻底断奶。这样做看似爱孩子,其实是对孩子有害的。
109.不宜给婴幼儿断奶太晚
孩子长到1岁以上,母乳中的各种营养物质就已经不能满足孩子的需要了,若继续让孩子吃母乳,必然会导致孩子营养缺乏、食欲降低、抗病能力减退等,以致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从另一方面来看,长时间给孩子喂奶而不断奶,对母亲健康也是不利的,会使母亲出现授乳性闭经,甚至会使母亲子宫萎缩。因此,给幼儿断奶不宜太晚,一般孩子长到10~12个月就可以给孩子完全断奶。
110.婴幼儿不宜常吃果冻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果冻绝大多数都是采用海藻酸钠、琼脂、明胶、卡拉胶等增稠剂,加入少量人工合成的香精。甜味剂、酸味剂、人工着色剂等配制而成。这些物质虽然大多来源于海藻和陆生植物,但在提取过程中,经过酸、碱、漂白等工艺处理,其原有的维生素、无机盐等营养成分大都丧失。因此,果冻并不像新鲜水果那样含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及其他营养成分,而且有的成分对胃、肠和内分泌系统还有一定的不良影响。
因此,不要让宝宝经常吃果冻,以免造成食欲不振、消化功能紊乱和内分泌失调。
111.婴幼儿不宜食用的食物
油炸食品和糖类食物不宜让孩子多吃,否则,既影响孩子食欲,又容易造成龋齿。
婴幼儿不宜多吃含粗纤维的蔬菜,如芥菜、金针菜等。2岁前的小儿乳牙未长齐,咀嚼力差,不宜食用此类食品。
要认真检查鱼类、虾蟹、排骨等食品,确认无刺和骨渣后方可让婴幼儿食用。
酒、咖啡、胡椒、辣椒等刺激性食品不宜给孩子食用。
豆类不能直接给孩子食用,如花生米、蚕豆等,另外,核桃仁、杏仁等食品应磨碎或制酱后再给孩子食用。
容易产气胀肚的蔬菜,如洋葱、生萝卜豆类等,不宜让婴幼儿多食用。
112.婴幼儿服用维生素不宜不宜过多
婴幼儿服用维生素过多,会引起不良反应,甚至产生中毒。
维生素A中毒症
如果儿童大量进食猪肝、鱼肝、浓缩鱼肝油,就可引起急性或慢性维生素A中毒。中毒症状是骨痛、皮肤黏膜改变、颅内压升高等。
维生素D中毒症
一些父母怕孩子得佝偻病,常给孩子多服鱼肝油等含维生素D的药剂,这样容易引起中毒。维生素D中毒的症状是食欲不振、消瘦、尿频(但尿量不多)、低热、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可表现为精神抑制、运动失调。
其他维生素中毒症
过量服用维生素C、E、K也可出现不良反应。大量长期服用维生素C可出现草酸结晶尿,有尿频、血尿,甚至尿闭等严重反应。
总之,服用维生素不可过量,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否则会适得其反。
113.不宜用果汁代替水果
有些家长常给孩子喝橙汁、果子露或橘子汁,以代替吃新鲜水果,这是非常错误的。新鲜水果含有完善的营养成分,孩子在吃水果时,还可锻炼咀嚼肌和牙齿的功能,刺激唾液分泌,促进孩子的食欲。各类果汁皆含有食用香精、色素等食品添加剂,且甜度高,会影响小儿食欲。因此,为了孩子的健康,家长应尽可能给孩子多吃新鲜水果,少喝或不喝瓶装果汁。
114.洋快餐不宜经常吃
洋快餐的口味及就餐环境吸引了许多宝宝,家长也觉得那里卫生比较有保证,不但吃了饭,宝宝还可以开心地玩一阵。但是经常吃洋快餐确实对健康不利,家长应意识到这一点。
洋快餐被营养学家们认定为高热量、高脂肪、高胆固醇的“三高食品”,被称为“垃圾食品”。专家发现,汉堡包含有氧化胆固醇,它损伤冠状动脉,加速其硬化,诱发心脏病。美国农业部已经向全国中小学生建议少吃汉堡包。
115.饮食不宜缺钙
钙是构成骨骼的主要成分。幼儿的骨骼每1~2年更新一次,而成人每10~12年才更新一次。因此,在儿童旺盛的生长发育中,钙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钙除了作为骨骼的主要成分外,还有其他功能,如参与心脏及血管和肌肉的收缩、血液的凝固。酶的生理作用、内分泌作用、强化细胞间的粘着、神经兴奋的传导等生命活动。缺钙早期表现为多汗、烦躁、夜惊、睡眠不安、囟门闭合晚、头发黄而稀少、头发易脱落、头为方形、扁头、串珠、鸡胸、罗圈腿。血中钙的降低可导致神经、肌肉过度兴奋,从而引起喉痉挛及手足抽搐等症状。在缺钙的小儿大声哭泣时,由于呼吸过度,二氧化碳在肺中大量排出,使血液偏碱性,钙离子就更加减少,容易发生喉痉挛。
为了防止幼儿缺钙,满月后的婴儿应加服鱼肝油,4个月婴儿的菜谱中应添加蛋黄,6个月婴儿的菜谱中应添加肝泥。平时要多吃含钙的食物,如乳类、豆制品、禽蛋、鱼肉、虾皮、有色蔬菜、水果等,多晒太阳,这样才能避免缺钙。
116.幼儿不宜喝啤酒
每逢家人朋友欢宴团聚时,常常见到一些父母给几岁的孩子喝啤酒,这对孩子的健康不利。
通常啤酒含3%~5%的酒精,偶尔少喝点没有多大害处,常喝就会影响身心健康了。有人误认为,啤酒是“液体面包”,易消化,且含大量维生素B、磷、钙等,但这并不能抵消酒精带来的危害,切不可顾此失彼。如果要加强孩子营养,可以用新鲜蔬菜、豆制品、水果作补充,不必靠啤酒。况且从幼年开始就养成饮酒习惯不利于心理卫生,会促使成年后酗酒。所以家人朋友欢宴时,不宜让幼儿喝啤酒。应先对小儿讲清楚饮酒有害的道理,然后给孩子喝一些果汁、饮料,聊以助兴。
117.幼儿不宜多吃巧克力
巧克力的主要成分是脂肪、糖和具有使神经系统兴奋的类似咖啡因的物质。幼儿如果多食巧克力,会产生饱胀感而降低食欲。另外,类似咖啡因的物质会使幼儿兴奋,出现哭闹、多动、不易入睡等问题。因此,幼儿不宜多吃巧克力。
118.小儿不宜过量吃动物肝肾
不少家长认为,动物肝肾是小儿的营养佳品,因此经常给孩子吃,这种做法有一定的危害。
医学专家研究发现,动物肝肾中的有毒物质和其他化学物质的含量比肌肉中要高好几倍。肝组织具有通透性高的特点,血液中的大部分有毒物质都能进入肝脏。另外,肾和肝组织还含有特殊结合蛋白,与毒物亲和能力较高,能把血中已与蛋白质结合的毒物夺过来。如肝肾组织含有的金属蛋白与锅、汞、铅等毒物有较强的亲和力,它使这些毒物长期储存在肝肾组织细胞内。因此,不宜给小儿多吃动物肝肾。
119.小儿哭闹时不宜喂食
为了制止孩子哭闹,有的家长采用往哭闹的孩子嘴里塞糖果或喂糖水,甚至用奶头堵住孩子嘴的做法,这样做会对孩子造成极大的危害。孩子哭闹时,咽喉气道通畅,这时如果喂食,食物就会顺着气流被吸进气管,引发吸入性肺炎、肺气肿等疾病。因此,小孩子哭闹时不宜喂食。
120.小儿不宜多吃罐头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