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47600000032

第32章 团队激励的11种方法(7)

6.建立晋升的阶梯

在规范了晋升的途径,即指明什么岗位从哪个路径上升之后,接下来就需要建立晋升的阶梯,也就是说,要指明这条路径上有多少岗位,分布如何。指明管理人员走行政类、营销人员走销售类、工程师走技术类、文员走行政事务类,即是规范了晋升的途径。以销售类为例,具体规定出销售人员的岗位分为客户主任、高级客户主任、客户经理和高级客户经理,并对每个岗位进行分级,则是建立了晋升的阶梯。作为销售人员,就可以在这个途径上,一个岗位一个岗位地、一级一级地通过考核不断地得到晋升。

规范了类别途径,建立了晋升的阶梯,就为员工的职业生涯打通了道路。这样,员工就可以目标明确地通过努力不断地得到晋升。就像一池水一样,水还是这么多水,如果你让它不断地在旋转,在流动,哪怕在内部流动,这个水就是活水。同样,通过绩效考核、能力考核和不断的晋升,员工就可以被激活,他们就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绩,提升自己的能力,企业也因此而得到持续发展的机会。

7.制定晋升标准

规范了晋升途径、建立了晋升阶梯,并不意味着员工只靠工作年限就可以自然地晋升。也就是说岗位并不是轮着坐的,它是有一定的标准的。具体而言,这一标准应该包括三个部分:

(1)岗位的任职资格要求,具体包括:学历、专业、专业年限、同行年限、同等职务年限等。

(2)岗位的能力要求,即适应这一岗位所需要具备的能力。

(3)绩效要求,即晋升这一岗位所需达到的绩效标准。

在实施晋升激励的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此外,晋升不应该仅仅是正向流动的,也应该有负向的流动。也就是说,晋升标准应有两个,一个是向上晋升,一个是向下流动,从而做到员工有升有降。对于符合晋升标准的要给予晋升,对于符合降级标准的要向下降级。

危机激励法

在辽阔的非洲草原上,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永远是不变的真理。

每天早上羚羊妈妈总是早早地叫醒小羚羊说,今天你一定要跑得比最慢的那只狮子还要快,不然的话你就会没命;每天早上狮子妈妈也对早早被叫起来的小狮子说,今天你一定要跑得比最快的那只羚羊还要快,否则,你将没有早餐吃。

美国旅行者公司首席执行官罗伯特·薄豪蒙说:“我总是相信,如果你的企业没有危机,你要想办法制造一个危机,因为你需要一个激励点来集中每一个员工的注意力。”

员工除了有被重视、被信任、被尊重的需要,还有猎奇好动、探索的需要。“危机”的出现可满足员工的这一需要,刺激员工试行自己工作的新思路,并且鼓励和支持他们去冒险,满足个人抱负。作为管理者,可适当创造一点儿危机感,给员工提供一些动力。

试想,如果公司的一切都在平稳中进行,任何事情都平淡无奇,没有什么问题,那么,工作自然也就不需要,更谈不上什么积极性和创造性了。这时,管理者可适当地运用“危机”手段,将公司“搅拌搅拌”让员工“活”起来。事实上,人们常在承受着“危机”的巨大压力下获得成功。

通用电气公司正是通过这一渠道,有效刺激员工的想象力,得到新的思路和方法。即使是银行,也会因危机的降临而发生变化,不再像殡仪馆似的,人们讲话都要窃窃私语,对管理者来说,银行已充满了创新和机会。

当然,制造一个危机并不是去搅乱企业的现况(哪有这样的傻瓜!),而是去创造一个机会,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危机激励犹如一个人在森林中被猛兽追赶,他必须以超出平日百倍的速度向前奔跑。对他来说,后面是死的危险,而前方则是生的机会。

正如美国前总统肯尼迪所说:在中文里,危机是由两个词组成的。第一个是危险;第二个是机会。

“不时提醒你的员工,企业可能会倒闭,他们可能会失去工作。这样可以激励他们尽其所能,不至于怠慢企业和工作。”美国的J.M.巴德维克博士曾这样说。

每个企业都生存在环境中,环境中的诸多因素都会影响乃至干扰企业的正常运营,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在竞争的舞台上,面对着众多的风险,有的企业成功了,有的企业却遭到失败,甚至从此一蹶不振,以破产而告终。

成功固然可喜,失败也未必可悲,关键是要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正如松下幸之助所说:“不论一个人现在拥有多么伟大的事业,他绝不会不曾遭遇过失败。做事总会遭遇失败,但在每一次的失败中要有所发展,经过无数的体验后,在期间逐渐成长,最后,在自我心中产生某种伟大的信念,才能完成伟大的事迹。最重要的是,当遭遇失败而陷入困境时,要勇敢而坦白地承受失败,并且认清失败的原因。体悟到:‘这是非常难得的经验,最宝贵的教训’。”这说明,危机因素可以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动力,不能因为惧怕挫折、困难、失败和危机而痛失企业发展的良机。

所以,管理者不但要有时刻面对危机的意识,更要善于制造危机感,消除员工的惰性,要让员工不满足于企业现状,通过有效的竞争激励措施把这种危机感所产生的紧张转化成生产力,从而激发和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和主动性。

实际上,创造工作中的危机感对企业和员工都不无好处。为什么?太过稳定,一般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绩效。工作稳定,长久以来一直是员工的权利。如果员工认为企业“欠”他们的,没必要靠努力工作获得报酬,他们的效率就会降低。

这不仅对企业造成损失,对个人也许贻害更深。如果对自己的工作不负责任,就不会去学习如何应对变化。那么,当变化不可避免时,他就束手无策,坐以待毙,这恰恰会带来真正的危险。

工作有危机感是好事。毫无危机感的企业必须制造适当的危机感来激励员工,让他们感到自己的工作离不开这种危机感。事实确实如此,当员工战胜他们面临的挑战时,他们就会更加自信,对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成为对企业有所贡献者,是工作稳定的唯一途径。

如果员工无论业绩多么差都能高枕无忧,就可能造成一种无所谓的企业文化。任何企业中都可能存在“无所谓文化”,员工无所事事,却认为企业“欠”着他们的,因为管理层创造了一种“应得权利”的文化。在“无所谓文化”中,员工更注重行动而不是结果。

员工有这样的思想和行为,是因为当他们失败或企业濒临倒闭时,不会对他们带来任何不利后果。他们不断闯祸,却一次又一次蒙混过关。

要打破员工“无所谓文化”,或调动那些唯恐失去工作的员工的积极性,就得在风险与稳定之间建立适当的平衡点。如果员工觉察不到危机感,就必须创造一种环境,让他们产生不稳定感,不能让他们麻木不仁。心理学上的两个重要发现解释了这种现象:

(1)随着焦虑程度的加深,人的业绩也会提高。当焦虑度达到一个理想水平时,业绩也会随之达到最高点。不过,如果焦虑程度过高,业绩也会下降。

(2)当成功概率达50%时,人们取得成功的动力最大。换句话说,如果人们追求的目标或接手的任务具有挑战性,但仍有极大可能成功时,人们追求目标或接手任务的动力最大。

企业的员工一般处于以下三种状态之一。

1.无所谓

这种状态下,员工面临的风险极低,凡事都想当然,不管他们表现多么差,都有安全感。

2.身处恐惧中

风险或焦虑度太高,凡事谨慎,不管他们表现多好,还是没有安全感。

3.努力获得

这种状态下,风险程度适中,员工会因为面临适当的挑战而发挥最好水平。这是唯一真正富有成效的状态,员工肩负着足够的风险,珍惜自己的努力所得。而这点恰好使他们能获得满意的结果。

企业要繁荣,员工要发展,努力获得是每位员工应有的态度。在这种环境中,员工和企业创造性喷涌,灵活善变,努力获得那些真正重要的结果,才会成功。

要引导员工走出无所谓文化,一定要确保他们明白当今的经济现状中潜伏着不尽的威胁:客户可能拂袖而去,企业可能倒闭,员工可能失业。说服那些充满恐惧的员工获取安全感的最好途径,是帮助企业实现最为关键的目标。没有成功,就没有企业,也就没有工作。

不时提醒你的员工,企业可能会倒闭,他们可能会失去工作。这样可以激励他们尽其所能,不至于怠慢企业和工作。

危机激励法的应用

激励专家认为,通过以下措施,可以有效地树立员工的危机意识。

1.向员工灌输企业前途危机意识

企业领导要告诉员工,企业已经取得的成绩都只是历史,在竞争激励的市场中,企业随时都有被淘汰的危险,要想规避这种危险,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全体员工都努力工作,才能使企业更加强大,永远处于不败之地。

2.向员工个人灌输他们的个人前途危机

企业的危机和员工的危机是连在一起的,所以所有员工都要树立“人人自危”的危机意识,无论是公司领导班子还是普通员工,都应该时刻具有危机感。告诉员工“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就得努力找工作”。如果员工在这方面达成共识,那么他们就会主动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3.向员工灌输企业的产品危机

企业领导要让员工们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能够生产同样产品的企业比比皆是,要想让消费者对企业的产品情有独钟,产品就必须有自己的特色,这种特色就在于可以提供给顾客的是别人无法提供的特殊价值的能力,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总之,企业唯有不断地向员工灌输危机观念,让员工明白企业生存环境的艰难,以及由此可能对他们的工作、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才能有效激励员工自动自发地努力工作。说服那些充满恐惧的员工获取安全感的最好途径,就是帮助企业实现最为关键的目标。告诉员工,如果他们不努力工作,就不会有成功,就不会有企业的繁荣,也就没有了工作。

惩罚激励法

惩罚不仅是一门学问,还是一门艺术,是一门能打动人的心灵的艺术。企业的管理者要怎样惩罚,才能做到既让员工虚心接受惩罚,又能让人心不会涣散呢?答案就是将惩罚艺术化。通过惩罚,让员工学有所得,这样的惩罚对于员工来说,才会变得有意义的多。

奖励和惩罚都是企业管理者激励员工的方式,但惩罚有时候比奖励对人的“刺激”更大。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完善的规则,或不善于定规则,顾此失彼,工作固然无法展开。所以,管理者应十分注意团队工作的制度建设。如果管理者能正确制定出大家共同遵守和依据的工作准则,不仅保证了团队成员们行动的正确规范,而且还有利于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同时,制定出正确的制度后,还必须引导员工积极自觉、一丝不苟地遵守制度,用制度来约束人,让员工一言一行有法可依,有标可考,真正做到以制度管理团队,自己也能从“烦琐”事务中脱身。

管理者在制定规章制度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1.制度不是孤立的

任何规章制度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存在于企业管理机制中的规章制度系统框架之内。管理者在制定之前,应该考虑整个公司的规章制度的框架系统结构,然后再来设计具体事物的有关制度。做完这些之后还要将其试运行,经过一定时间的磨合和执行,在管理的力度、尺度等各方面互不矛盾了,再正式颁布实施。

2.制度高于一切

有些管理者常常随口说出一些规定和制度,这样做既不严密,也不科学,而且极大地破坏了规章制度的权威性。一旦制度正式颁布,那就应该坚定地执行下去。如果对违反者采取不理会、不惩罚的态度,也要靠人去理解、去执行。如果有章不循或者执行不严,那么,规章制度只能是一纸空文。

3.制度的可行性

一方面,任何条文都必须是可以执行的,不能执行的条文和规定必须立即废止。因为它在实际情况中不能执行会破坏规章制度的权威性。另一方面,制度应该使每位员工在执行过程中体会到一种力度,即都要付出努力。例如,身体稍有不适,或家里有一般性的琐事,员工必须尽量要求自己坚持执行规章制度。

4.制度应该具体

一个规章制度如果过于抽象、笼统,缺少具体的条文和实施细则,那么它将难以执行。一些制度常常被束之高阁的教训之一,正是因为许多制度是包罗万象的抽象性规定,尽管内容丰富,覆盖面广,精神主旨正确,但一接触许多具体问题时,则难以对号入座。例如,有的公司规定上班时间“要严肃”,这就过于抽象,不容易具体实施。现实基层工作是具体的,需要有一些具体的条例和实施细则。这就需要去完善,并明确规定由谁来监督执行,违反了制度由谁去惩罚,以及处理的具体程序。

5.执行制度要公平

规章制度都具有“无例外原则”。有的员工违反而不受到惩罚,是对其他团队成员的不平等和不公正,也显示出制度本身的苍白无力和虚伪性。在规章制度面前应该人人平等。诸葛亮曾经说过:“我的心就像一杆秤,不为他人作轻重。不能做到公平二字,就无以取得人心。”所以,制度一经通过,管理者就必须带头遵守。为了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公平性,就应该具有孔明上奏自贬三级的气度。能否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对管理者来说,是一大考验。尤其涉及亲朋好友时,更需要坚定地维护制度的公平性。

6.制度的弹性原则

不存在任何一种规定可以精确地限定所有事物,所以规章制度的弹性原则是必要的。但是,这种弹性又是有限的,是积极的。制度的弹性不能过大,要明确制度上量的尺度和质的依据,使之容易具体操作,避免执行时的走样和变形,避免执行过程中的随意性。但制度的弹性也不能过小,那样会造成制度的过于死板和苛刻。我们把握好这一原则,不是留一手,而是多准备一手,是为了提高效率,增加解决问题的可能性。

“烫炉原则”包括以下各项。

1.预先警告原则

如果炉火是滚烫的,任何人都会清醒地看到并认识到一旦碰一下就会被烫着。

2.即时原则

即如果谁敢以身试法,将手放在火红的烫炉上,他立即就会被烫——即被惩罚。

3.一致性原则

简单地说,就是保证任何人每次傻乎乎地用手触摸烫炉肯定都会被烫着,不可能会有一次例外。这样的纪律政策应该是很严密的。

4.公正原则

即任何人,不论男女老少,不论他的地位有多高,名声有多么显赫,只要用手触摸烫炉,保证会被烫着。因为,烫炉可不会见风使舵,因人而异。

以上四个原则实际上是对管理者提出的四条执行惩罚的原则。

惩罚激励法的应用

惩罚的最高境界在于能让受罚者心存感激,并加倍努力。惩罚绝不只是冷酷无情,人性化的处罚可以变得像正面的表扬一样具有激励性,甚至更为有效。惩罚的目的是让员工自己认识错误,从而积极改进,而不是在领导强制要求下成为一种被动行为。

同类推荐
  • 扭转公司盈利困局的第一堂课

    扭转公司盈利困局的第一堂课

    本书结合了大量实际案例,分析案例中企业存在的问题,见招拆招,总结出了企业盈利破局的八大招数。同时,推出总体价值管理模型,从头梳理利润发现执行要点,帮助企业发现潜在利润,实现收益最大化,真正成为价值管理高手。
  • 互联网+:小米案例版

    互联网+:小米案例版

    1835年,达尔文周游到加拉帕戈斯群岛,发现十三个小岛上同一种雀的喙部有直有弯,这激发他的思考:物种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进化。达尔文因此提出了著名的“进化论”,这种雀也被称为“达尔文雀”。在商业环境巨变的今天,小米就是“互联网+”的“达尔文雀”。它通过充分利用互联网,实现了创造价值和传递价值的改变,成为“互联网+”的标杆企业。非常幸运,我和小米公司一直有密切的联系,小米的几位联合创始人、高管和同事也都是我的好朋友。我的研究得到了他们很大的支持,在小米高速成长的繁忙工作中,他们依然特意安排时间接受了我的访谈,让我能非常全面地、解剖式地研究小米这个“达尔文雀”。
  • 抓执行:不会带团队,你就只能干到死!

    抓执行:不会带团队,你就只能干到死!

    本书重点讲述了团队高效执行的9个管理方法,手把手教你提高团队执行力。内容简洁易懂,定位清晰明确,是中高层管理者提高团队执行力的必读之书。
  • 最新基层工会工作全书(最新工会制度与娱乐全书)

    最新基层工会工作全书(最新工会制度与娱乐全书)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成熟,随着我国企业走向世界以及世界各国企业进入我国,各种各样的经济成分不断深入发展,各种各样的观念不断相互影响,有必要统一和规范地掌握工会的有关知识。
  • 听总裁们谈经营之道

    听总裁们谈经营之道

    本书从突围举措、行业结构、企业后劲等方面详细解读了50位优秀的企业领导人“重装突围”的应对之道,其中有前瞻性的战略规划,更不乏实际应对的改革措施,希望对目前遭遇企业创立以来最大困难的企业和所有有志于做中国最好企业的创业者有所借鉴、有所启发。
热门推荐
  • 孤独的心灵

    孤独的心灵

    本书内容包括:宝宝为什么不和我说话、我恨老师、我是个“坏”孩子、我不想回宿舍、我为什么自卑、嫉妒是魔鬼、为什么惧怕上司、剩男剩女等。
  • 查理九世之骷髅女孩

    查理九世之骷髅女孩

    一个想复仇的女孩,从阴间回到阳间,会有什么故事发生呢?
  • 弑天神帝

    弑天神帝

    将才世家公子,家族一朝被灭,贵公子的富贵生活成虚无。成路人在修炼,成武尊,再次星耀大陆,成神帝
  • 道劫天途

    道劫天途

    万里行于一瞬间,星辰困于掌指间;一怒风云激荡,一笑沧海波澜;斗则天翻地覆,战则寰宇归玄。诸天争霸,群雄并起;不败的绝代天骄不灭的万古英灵倾城的绝代娇艳天骄争锋,群花争艳少年自此走出,一切因此而不同
  • 艳后传奇

    艳后传奇

    我看过历史上的《埃及艳后》很钦佩她的非凡智商和她的美貌……请读者们不要对号入做,我的小说与历史上的艳后没有一点关系。她为了得到自己的国家屈服与一个男人,而这个男人残忍地把她派到一个神话中不存在的地方。她义无返顾地去了却得到了一份爱情,十五年后她把女儿送给她的情人抚养,这个冷血的情人因为一个女子无辜地杀害了不少年轻女孩,他的暴戾、冷漠在她十五岁女儿的身上得到了回报。当人们进行反抗十五岁的公主从此流落异国……
  • 祠庙陵墓对联(上)

    祠庙陵墓对联(上)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地方的对联。
  • 史蒂夫·乔布斯管理日志

    史蒂夫·乔布斯管理日志

    没有人有史蒂夫·乔布斯这样的经历:21岁创立苹果公司;30岁被赶出自己创立的公司,从而二次创业;10年后重返苹果,掀起全球数字音乐的时尚浪潮;45岁时遭遇第一次癌症,至今仍与病魔作斗争;被评为10年来全球50大CEO之首。不仅如此,苹果公司在乔布斯的带领下,每推出一次产品,都会令粉丝疯狂,令对手颤抖。本书以日志的形式,将乔布斯的“天使”与“恶魔”的双重性格通过其管理思想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通过12个不同的主题,作者对乔布斯的人生历程、管理精神、信念、创意等等各方面进行了诠释,并从中寻找到一种能为之定位的身份——角斗士。无论是人格魅力上或者商业成就上,乔布斯无疑是“偶像”,本书将透视这个“偶像”背后的商业逻辑和卓越的创意及智慧。
  • 寂静的皇城

    寂静的皇城

    当我站在最高的顶峰之上,我却哭了。我看见山脚下一对对情侣勾肩搭背,那是最平凡的幸福,而我却从来都不曾拥有。这世间再也没有人是我的对手了,突然我却觉得,我败给了自己脆弱的心。
  • 如果我,还爱你

    如果我,还爱你

    只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洛溪〈念歌〉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司诺《晶晶》人世间有百媚千红,唯独你是我情之所钟——夜星〈梓沐〉生能尽欢,死亦无憾——易烊千玺蓄起亘古的情丝,揉碎殷红的相思——司空申江水孤寂,两岸墨绿,到处站的都是你的身影——林哲人生若只如初见
  • 浪天

    浪天

    出生不平,却多灾多难。笑傲群雄,又突逢大劫。狼王幼子,成孤狼啸月。复仇之路,遇重重迷难。功成之日,让四海皆服。孤胆成仁,在后世留名。这里没有大圆满,这里没有无极限。这里只有一颗孤独的心!QQ群:155012617,欢迎大家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