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辰卷第四章当年剑光穿云影,今朝风雷引天惶2
二人走近云中楼。
云中楼外青雨花石铺地,一片洗炼无华。八尊青铜香炉立于广场两侧,炉中清火幽幽,透过铜壁散漏清芳。云中楼百年间恍如昨日光景,不受半点风尘沾染,一派清霄福楼圣地。
这亦有万年风华的云中楼如宝塔模样,背靠半壁高山安坐云端。正前望去,只露出半面九层红木盏楼,古香古色。
来至门前,有紫木双门紧掩,却瞧门两旁又有一副对联:
左联是“不识云门真面目”
右联是“只缘身在此山中”。
抬头在看半空中,有金鱼飘浮门缝顶端。往上再看,楼门槛上锲有一块青水石壁,上刻四个大字:“云中重楼”
古孝快一步来到门前,看到木门上并无锁环,用力一推,深紫檀门丝毫不动。古岳北跟上前去,与他指了指头顶上悬金鱼,顺带着又从衣襟内摸出一把也是金鱼嘴儿的金匙,摇了摇递给了他,道:“门锁为鱼者,是取其不暝守夜之意。”
古孝接过金匙,还不知该如何打开木门,只觉金匙突然发力脱手而去,飞到半空金鱼边上。“吡”地一声,金匙自吸进了鱼嘴儿。先前漂浮门顶不动的金鱼,忽然游动起来,如在水游。左右波动了数圈后,飞到古岳北身旁来回穿梭。
“你这条小鱼儿算是替我看守云楼百年,我予你造化,你替我守楼,如今故是互不相欠,而今以后你自寻有缘处吧。”
谁知这鱼儿恋恋不舍似的,一缓一急在古岳北背后躲闪,不让古岳北瞧见它。
古岳北摇头欣然说道:“好了好了,走吧,去寻一个好去处吧,或许有朝一日待你脱凡成灵,尚或有再见之时!”
这金鱼通灵有识,听得懂古岳北之言,要知别离,恍然游荡中,竟流出几滴眼泪,落在地上化成了珍珠。
金鱼化成一道金光,朝山下去了。古岳北弯腰将鱼泪所化珍珠捡起揣入怀内,心道:未曾想这鱼灵有情有泪。
鱼灵飞走后,檀门失去了百年禁制,从中展开一道幽光。古岳北双手轻推,木门敞开。云中楼藏之百年烟尘,犹如宣泄一般朝楼外天地扑面荡来。
山云炉烟染上楼中烟尘,如岁月迷沙朦胧,迷住了古岳北双眼。这百年来他长卧山底,每抬头上望,但知楼踪,不见楼影。那年他亲手封了云门,不曾有泪;今日云楼重见天日,他不能落泪。
烟尘散去大半,跨过门槛,云楼大殿大有一引之宽。左右各挂有十八副小莲花洞天三十六峰水墨,清洒怡然。
殿宇正中高堂之上,黑金匾额甚是堂皇,气势宏然书有三字“君子殿”。匾牌下两把逍遥椅一张大挂着一幅高山月夜图。
老少二人览过水墨,行至堂中,心想不一。
这幅高山月夜淡墨轻岚,层层渲染,只见高山明月下,白衣男子手持鲜红长剑,凌于高崖之上。男子执剑身后,朱红长剑在画中一笔勾出,鲜明而凌厉。
那画中男子一手持剑,一手拎着酒壶,似有醉态,山门之前酒坛碎片满地皆是,酒痕四流。再看画中高崖山门让人眼熟,清晰可见二字“云门”,原来此画中之云门便是殿外对岸那云门崖!却看作画何人,画上无一字一印。
古岳北见古孝望画痴神,遂详解道:“此画算是咱们云门峰当之无愧的镇山之宝。是咱雪辰阁开阁先祖古雪辰祖师所留,这画上无一字一印,后人据画中景取名为‘月夜云门图’,然而所画之事与画名有异。相传此画有时,云门峰顶尚不是两崖相望。万年前有一夜,雪辰祖师在云门峰上作乐醉酒,兴意大发之下一剑开山。方才我们所过锁链深涧,便是由万年前一剑而生的。但此画所记已过万年,传说是真是假,无从可知。至于说云门峰到底为何而有。如何而立,自有雪辰祖师的道理。”古岳北说完神情向往,觉得仍有不尽,道:“哈哈,不过依我看来,雪辰祖师醉酒意兴,一时喝了大晚,没摸清上山道路,加之酒劲一热,随手一剑就将山峰斩为两半。”
古孝一听画中人乃是雪辰祖师古雪辰,心中油然生出敬畏,再听是古雪辰将云门峰生生劈成两峰,会想起先前所过云门峰高山涧之宽深,这下一刻便跪在画前紧忙叩首礼拜。
古岳北见古孝如此作法,他心中傲然念想:“孝儿当真是心有灵性,故心纯者畏敬,而不畏恶啊。”
古孝朝画中雪辰祖师拜礼后,抬头时却被画中古雪辰所持长剑所吸引。
寻常画中,花有娇艳之红色,日有残阳落红,但此画中之长剑却独生红色,与全画故事不在一图,是另有何意?
这幽山墨月中,古雪辰提酒携剑潇洒逸致,但水墨清逸中多添一笔红痕,因古雪辰身份,这一剑鲜红恰到好处却又耐人寻味。
这画中鲜红长剑看得古孝心焦不解,但又讲不出缘由,莫名生烦,遂指画问道:“爷爷,为何这画里只有雪辰祖师手里的宝剑是红色的?”
这突然一问倒是把古岳北问住了,他不懂画,依画编故事擅长,详解画意画风倒是难为了他。这画中端倪他何曾不去想过?但此画实为平常画质,画中画料也是人间凡彩,能不失颜色至今,也是神在祖师手段。
古岳北一愣之后,稍作沉吟道:“这画少说也有万年之久,爷爷啊,也不是太明晓其中。但再说剑画红痕,其意应是指雪辰祖师游历世间,降妖除魔,道法普世,神威所象!这呀,就还得说到万年前,雪辰祖师于乱世救民于水火,在这绝寒北辰洲开辟云梦泽使百姓有所依的。雪辰祖师之功绩,之大境界,也是无人可参。”
这倒是一解,起码古孝将信将疑。
见古孝还沉浸画中不肯移步,古岳北拉了拉他衣袖道:“好了,孝儿,走吧,给你说啊,这云楼上还有好多好宝贝呢,你再这番看下去,莫说今晚下上,就是一年咱们都要呆在山上。”
二人穿过殿后屏风,直上二楼。
二楼,挂剑百柄;三楼,陈书百列;四楼,悬琴百盏。这二三四楼,皆是有名之剑,孤本注解,绝代名琴。
剑是好剑,书是绝本,琴是无价。古岳北如数家珍,古孝兴致渐浓。
古岳北一指一解,将这三楼中所有事物都编解出一段惊世奇谜,仙鬼异谈,把古孝哄惑的胆战心惊,沉醉其中。俩人你瞎编来我真听。一人词穷,一人问新。
阳过山头,西坠云峰,二人孜孜不倦继续攀楼。
五楼之上铜灯两盏,陈案几座,是列代首座谈经论道之地。六楼之上炉鼎九尊,百年间无人问津,可炉内真火不烬,炉外仙雾蒸腾。古岳北只随意说说这两楼往来之事,未有太多停留便继续向上。
云楼不高,楼间木阶不过三十余步。古孝跑在前,童稚而不觉累感,回头一望,古岳北却尚在半楼之中,故又跑下寻他。
“慢点慢点,别慌,别摔着老,你又下来做甚么?”见古孝上下慌快,古岳北忙声说道。
古孝下到古岳北身旁,瘦弱肩臂顶住古岳北扶着栏杆的手臂,往上登楼。古岳北倒是心不在此,但见古孝如此懂事,欣慰道:“孝儿,没事儿,五爷爷方才在想些事儿,走,你松开,莫再吃力,咱爷俩继续上楼。”
古岳北稳稳神绪,暗叹一气,心道:“既然今日已然身在云楼,无论是有冤有愧,还是无怨无悔,终要见的还是要面对的,而此时孝儿在旁,予我心力,倒不如坦荡向上。”此番念想下,他遂缓一口心气,随之登上了第七楼。
这第七楼中烛影煌煌,一片暗沉,是云门峰历代首座祠堂。
此中楼室,万莲装衬,上至横梁桐木刻莲如夏木之繁叶,下至满室事物仿莲而生。
祠堂正中画像自然是雪辰阁开阁祖师古雪辰的羽化飞升图,两旁挂列有三十八位云门峰历代首座画像。
古岳北走到供台前,朵朵莲花铜盏雕銮三十八,而祠堂正中祖师画像是九盏合一翡翠鎏金莲盘。
此中楼殿不算太大,但一室之内开莲无数。
古岳北从怀中取出一青粉鲜花,细看,原是一朵大莲花洞天举世无双的千指莲。因莲比寻常莲花更多花瓣且修长如指而得名,之所以举世无双,则一是此莲花独生大莲花洞天福地,珍贵无比;二是这千指莲可谓万莲之根,每瓣莲叶皮表清晰可见九莲叶纹,如莲花血脉,故评价之高。
古岳北揪下其中一瓣,在画像下的莲花铜盏灯芯一搁,铜盏即亮。再看其中,莲瓣如浮水上,在铜盏中幽青微亮,但青光一出铜盏,便化常焰之光亮。
古岳北燃灯长跪,深悼前非,叩首谢罪。古孝见古岳北跪拜在画像下长跪不起,就也跟着跪在他身旁。
这幅古雪辰羽化飞升图,画中白衣雪辰相貌丰神俊逸,器宇轩昂。他单脚临云,剑指苍天,画像上端有字:“尘寰北域道仙古氏雪辰真君”
在一一拜过三十七位云门列代祖师后,在这第三十八幅画像下埋头不语。
燃在铜盏中的千指莲瓣上的九莲叶纹,随燃烧一片一片如云消散。古岳北手中莲瓣也刚好仅存一枚,千指莲虽然叶多,倒也不是真生有千瓣,这是他来时便算好的。
这第三十八幅画中道人,持剑举目立于瀚海碣石,仿佛身处波涛骇浪,任八方风尘掠身而不乱。画像右下有小字一道,雪辰阁小莲花洞天云门峰一脉第三十八代首座古氏隽文。
古隽文,云门峰第三十八任首座,古岳北是其亲传弟子。
古岳北颤微之手,莲瓣欲脱手,埋头许久,全身微颤。
许久后他望向身影长留画中的古隽文,苦笑道:“师父,岳北来看您了。“
古隽文二百年前勇赴龙漠,降除尘寰兴乱,不幸道陨于世,其座下弟子古岳北接任云门峰首座,古岳北在任间行为浪荡散漫,几十年间云门峰不曾收徒,最后落了个鳏寡孤独。
如今古岳北带着无尽的酸楚,对着面前这些云门先辈灵位莲灯烛火,深有愧意。
燃了香行过礼,古岳北身心俱疲。他所怀愧意之深,但他从来无悔,他古岳北悲喜向来看得分明,有喜自喜,有悲即悲,做事从不违心,也不遮掩。
铜盏中莲纹朵朵堙灭,如抽他身精气,此刻,他故深感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