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的几年,氦球的科学家们改进了飞船的结构,研制出了新一代的“空气能”宇宙飞船。
“空气能”宇宙飞船在高速飞行的同时,能够源源不断的从外界吸收能量,自动转换系统会把这些能量转变成电能,储存起来。这样一来,飞船所用的能量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了。
氦球的生物学家们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在飞船中建立了食物舱。
食物舱内生机盎然,别小瞧了那一块小小的地方,其中的食物链可复杂了,它能生产出供宇航员们食用的各类食物。
氦球飞船的食物舱分成很多层,是个立体的小世界。
太空牛、太空猪、太空羊这些动物看上去虽然只有拳头那么大,可全身都是宝啊,它们身上的高蛋白和高脂肪以及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都是浓缩后精华。
食物舱的人工水池分为湖水和海水两部分,各种太空鱼类、虾蟹、贝壳应有尽有,在它们自己的天地里自由自在的生活着,瞧,除了海参,那边还有大龙虾呢。
食物舱的农田里生长着各种太空植物、稻谷和各种太空水果,连荔枝和樱桃也有呢。
整个食物舱就是个智能设备,它会根据动植物的需要供给氧气和二氧化碳,提供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光照。
这些气体、水分和光照都是经过特殊工艺处理的,添加了动植物生长所需的各种激素。食物舱里的动植物生长的很快,足够几个宇航员所需了。
最精妙的是飞船的空气制造机,它能把宇航员和动植物呼吸所产生的二氧化碳转化为人造空气,氧气和其他气体的比例达到了最佳状态。
宇航员们感觉到自己好像是生活在原始森林里,清凉凉的,甜丝丝的,大家贪婪的呼吸着清新的空气。
分解舱中的微生物能自动处理航天员生活中产生的各类废物,经过分解后使其成为食物舱所需的原材料。
能量循环和物质循环这两大循环系统一打通,航天员们就能从容的往回了。
一般情况下,飞出去三年,飞回来三年,来回刚好六年,回来后航天员就可以退役了,结婚生子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不仅如此,科学家们还绞尽脑汁,一次次的改进飞船的飞行速度,随着飞行速度的提高,探险队员们搜索的空间范围也越来越大。
艾果和伙伴们驾驶着飞船在茫茫太空中飞呀飞,四处找寻高智慧外星生物。
忽然有一天,正在值班的船长西塞罗惊叫起来:“伙计们,你们快来,有情况!”
艾果和技术员凯萨科连忙跑了过来。氦球的飞船早就解决了失重这类难题,所以人们是可以在飞船内走来跑去的。
他们三人观测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一个人造探测器正在全速追逐着一颗彗星。
彗星是星际间物质,是由冰冻着的各种杂质、尘埃组成的。
在远离太阳时,从地球上看它,只是个云雾状的小斑点;而在靠近太阳时,因凝固体的蒸发、气化、膨胀、喷发,它就产生了彗尾。
艾果面前的图像仪上显示,这颗彗星的彗核直径大约有2.5英里,形状非常不规则,看上去有点像一只“橡皮鸭子”。
从外形上判断,它可能是由两个冰冻块体相互结合形成的。
在宇宙中,彗星到处都是,而这个人造探测器却大有来头。对于氦球人来说,这可是个伟大的发现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发现了人造探测器,就等同于发现了高智慧的生物。
西塞罗与伙伴们决定跟上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
跟着彗星飞了许久,艾果他们发现人造探测器终于追上了彗星,进入了围绕彗星运行的轨道。
又飞了一段时间后,人造探测器上携带着的一颗小型着陆器开始启动了。
只见着陆器慢慢与母船分离,飞向彗星,并使用特殊的“鱼叉”三足固定系统着陆在彗星表面。
“不好!”技术员凯萨科惊叫道。
原来,着陆器降落的时候发生了一点意外,它在彗星表面弹跳了几次才稳定下来,而两个类似渔叉的触手,并没有按计划牢牢抓住彗核冰面来固定自身。
这对体重100公斤、大小如同一台冰箱的着陆器来说,是个安全隐患,地面控制人员要设法确保它不会再次飘回太空。
着陆器降落在一片高低不平的岩石地带,好像陷入了一个石洞之中,这严重妨碍了着陆器身上的太阳能电池板正常工作。
着陆器的自带电量肯定不足,如果一直得不到充足光照,电池将难以充电续航,着陆器将进入冬眠状态,直到若干年后彗星再次接近太阳时才会苏醒过来。
艾果叫了起来:“这些高智慧生物的科技水平远远不如我们氦球啊,要是换做我们氦球人来执行这次登陆彗星的任务,肯定不会使用‘鱼叉’三足固定系统的,也不会使用太阳能电池板来获得太阳能的。”
这些技术是氦球人三四百年前使用的,现在早已淘汰不用了。”
这个人造探测器是地球上欧洲航天局发射的“罗塞塔”探测器。
“罗塞塔”在2004年发射,中途三次借助地球引力、一次借助火星引力,飞行超过了64亿公里,经过长达10年的旅程,终于赶上了这颗名叫“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的彗星。
艾果他们马上投入紧张的工作,向人造探测器发出各种无线电波,“喂,朋友,你是从哪里来的?”
“朋友,我们是和平的使者,期待着与你们建立联系。”
忙活了半天,对方竟然无动于衷,毫无反应。
艾果他们尝试着使用各种方法想与“罗塞塔”探测器取得联系,但是都没有成功。
最后,他们得出结论,这个探测器是无人驾驶的,可能不会自动接收外界的无线电波。
船长西塞罗的航天经验非常丰富,他分析说:“探测器肯定与母舰或者地面保持着紧密的通讯联系,我们先把对方的电磁波频率找出来,顺着他们的频率反追踪过去,或许能找到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