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陆九渊(陆象山)简介
陆九渊(1139~1192),号象山,字子静。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汉族,抚州金溪(今属江西)人。与当时著名的理学家朱熹齐名,史称“朱陆”。陆九渊是中国“心学”的创始人。明代王阳明发展其学说,成为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陆王学派”,对近代中国理学产生深远影响。被后人称为“陆子”。因曾在贵溪龙虎山建茅舍聚徒讲学,因其山形如象,自号象山翁,世称象山先生。“居山五年,阅其簿,来见者逾数千人”。
五代末年,先祖避难至抚州金溪(今属江西)居延福乡之青田。陆氏为一方宗族大姓,迁至江西后二百年间,合族数千人聚居,族规严密。父陆贺,字道乡,究心典籍,重践履躬行,在州里颇有声望。时家道中衰,没有田产,一门之衣食,皆仰仗药肆供给。九渊兄弟六人,九渊最幼。大哥九思,字子强;二哥九叙,字子仪。三哥九皋,字子昭,力学成名,是为庸斋先生。四哥九韶,字子美,与朱熹论学,辩《太极图说》,这是理学史上一件重要事情。子美在梭山与学者讲学,称为梭山先生。五哥九龄,字子寿,登进士第,因斋名为“复”,称为复斋先生。他同子寿齐名,时人称为“二陆”先生。也有的将梭山列入,称为江西“三陆”。他们兄弟自相师友,讲学授徒,及门受业者数千,在东南有相当大的影响。三陆对心学的形成都有贡献,“三陆子之学,梭山启之,复斋昌之,象山成之”。其中陆九渊成就最大。
陆九渊自幼好学,他的好学不在于博览,而表现在善于思考上。三四岁时,他曾向父亲发问,“天地何所穷际”,父笑而不答,他竟为这个问题费尽思索而至废寝忘食。后来他读书孜孜不倦,又常在书中发现问题。例如读《论语·学而》,就对《有子》三章表示怀疑;读二程书,就发现伊川(程颐)所说的话与孔子、孟子不相类似,甚或有矛盾处。
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登进士第,先任隆兴建安县主簿,后改建安崇宁县。大约十年后,他被荐为国子正,不久又迁敕令所删定官。他承认王安石英才盖世,不合流俗,但认为王安石学术上没有触及根本,不苟同其政治改革。对“靖康之变”胸怀复仇雪耻的大义,故曾剪断指甲,学习弓马,慨然要为大宋朝廷复仇,又访求智勇之士,共谋恢复失地。
陆九渊任地方官时,清正廉明,政绩颇著;并不忘教育,常授徒讲学。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他被差管台州崇道观,因这只是个管理道观的闲职,于是他便归江西故里讲学,汇集了四方学者。他在学宫内设讲席,宣讲理学,不分贵贱老少都赶来听讲,听众往往多达数百人,据《象山年谱》称,“从游之盛,未见有此”。
直到宋光宗即位时,陆九渊又被任荆门知军。此间他治绩显著,“厚风俗”,“申严保伍之法,盗贼或发,擒之不逸一人”(《宋史·陆九渊传》);大力改革税收弊端和不合理的体制以及官场的陈规陋习;推荐或提拔下属,并不看重资历与出身;并因荆门处江、汉之间,为四战之地,而议筑城壁以御边防。但在任仅1年有余,就卒于荆门任上。
陆九渊一生的辉煌在于创立学派,从事教育活动,受到他教育的学生多达数千人。他以“心即理”为核心,创立“心学”,强调“自作主宰”,宣扬精神的能动性作用。他的学说独树一帜,与当时以朱熹为代表的正宗理学相抗衡。1145年4月,他与朱熹在江西上饶的鹅湖寺会晤,研讨治学方式与态度。朱熹持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主张通过博览群书和对外物的观察来启发内心的知识;陆九渊持主观唯心主义观点,认为应“先发明人之本心然后使之博览”,所谓“心即是理”,毋须在读书穷理方面过多地费功夫。双方赋诗论辩。陆指责朱“支离”,朱讥讽陆“禅学”,两派学术见解争持不下。这就是史学家所说的“鹅湖之会”、“鹅湖大辩论”。
陆象山的学生,最著名的是杨简、袁燮、舒璘、傅子云等,其中杨简,进一步发挥了其主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象山学派流传不广、至明代陈献章、王守仁,始重新得到提倡。
陆九渊的思想经后人充实、发挥,成为明清以来的主要哲学思潮,一直影响到近现代中国的思想界。著名学者郭沫若、马一浮都认为深受陆九渊思想的影响。
陆九渊与朱熹同时,两人都是理学家,但朱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而陆属于主观唯心主义。陆学直接于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的“心学”,以“心即理”为核心,强调“自作主宰”,宣扬精神的能动性作用,成为中国古代“心学”的创始人。他认为“人心至灵,此理至明;人皆具有心,心皆具是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宇宙内事是己分内事,己分内事是宇宙内事”。
陆九渊最重视《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要求联系日用事物讽咏自得,反对习注疏章句之学,场屋之文,以谋求利禄。
有人曾劝陆九渊著书,他说:“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又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
二、陆九渊的教育思想
1“明理、立心、做人”的教育目的论
陆九渊从“心即理”的思想出发,认为一切皆是“理”的产物或表现。所谓“理”在他看来,即是“心”。“心,一心也;理,一理也。至当归一,精义无二。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即“明理”即是“明心”,为学即以“明理”、“明心”为根本。这在宋代理学教育中揭示了新的旗帜。
陆九渊认为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中,心是唯一实在:“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认为心即理是永恒不变的:“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就人而言,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们虽然可能有不同意见,但人的先验的道德意识没有差异。他说:“千古圣贤,若同堂合席,必无尽合之理。然此心此理,万世一揆也。”这就把心和理、心和封建伦理纲常等同起来。与程朱等人把“理”视为自然与社会最高的终极原则不同,陆九渊认为“理”的普遍必然性必须通过人“心”来证明,人心之理是宇宙之理最完满的体现。“心”是陆九渊哲学思想的基本范畴。他的哲学以“发明本心”为宗旨。他的学说,经明代王守仁继承,发扬成为宋明理学的一个重要派别,影响极大。陆九渊宣称圣贤与我同心,人皆可以为尧舜,也给一些人带来某种安慰和希望。
陆九渊提出明理、立心、自作主宰,最后还是为了“做人”。“做人”,包含有两种意思。
一是做伦理道德的“完人”,即圣贤君子。“四端即是本心”。“汝耳自聪,目自明,事父自能孝,事兄自能弟,本无欠阙,不必他求,在自立而已”,“人生天地间,为人自当尽人道,学者所以为学,学为人而已”。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懂得怎么做人。
二是做独立的“超人”,即体现“天地之心”的“主宰者”。“塞宇宙一理耳”,“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做一个能驾驭万物之上的超然世俗的人。做人要做超人则反映了陆的教育目的论的鲜明的个性特色。从明理、自作主宰到做人,这是一个极力扩充主观自我的过程,反映了他的这一思想:要做人,要有人的乐趣,要表现人的创造力,表现人的精神境界,表现人之所以为人,并进而成为“超人”,这便是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陆九渊的观点加重了人的责任感,把“人”当作自然和社会的核心,“皆吾分内事”,突出地强调了教育的主体性、个体的责任感和自我的做人意识。
2“切己自反”的道德教育论
陆九渊秉着儒学将道德放在首位的传统,他甚至将道德教育与修养当作唯一的教育内容。
有的学生问他:“先生之学当来自何处入?”他回答说:“不过切己自反,改过迁善”,即通过反省来向善,这是他道德教育论的基本特点。
(1)存养
陆九渊认为,“穷理”即是“尽心”,“自存本心”是道德修养和教育的主要手段。也是一种对封建伦理纲常的认识,让其深入人们的生活学习中,贯彻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又称之为“简易工夫”。
(2)剥落
陆九渊认为本心在没有与“物”接触时都是清明、至善的,一旦接触了利益,其本良就被蒙蔽。他把发觉人心有蔽以后的修养手段称之为剥落工夫。“人心有病,须是剥落。剥落一番,即一番清明,后随起来,又剥落,又清明,须是剥落得净尽方是。”
(3)减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