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0000000028

第28章 冯--文王之后,以邑为姓

冯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十七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64%。

冯姓大探源

据史料记载,冯姓也是周文王之后,他们的老祖先,可以远远地追溯到周文王的第15个儿子毕公高。毕公高的后代毕万封在魏地,毕万有个孙子被封于冯城,于是,这一支子孙就以城邑的名称为姓,以后统统都姓冯了。

在春秋战国时期,冯姓虽然有好几位深具才华的人见诸史书,但是跟其他同样出自周文王的大姓比较起来,还是多少有点逊色。至少,在当时熙熙攘攘的群雄并立局面中,姓冯的人就似乎未曾扮演过"独当一面"的重要角色。

然而,这个姓氏却繁衍得很快,到了汉唐时期,就从原来发源的陕西,繁衍到了河南、河北、山西、乃至福建等地。冯姓的子孙在迁到这些地方以后,竟然青出于蓝,纷纷有了十分优异的表现,为他们不甚得意的老祖先,大大地扬眉吐气。

历史上知名的冯姓人物中,有一位比较为人熟悉的冯道。他是五代十国的人,曾经接连做了唐、晋、汉、周诸朝的首相,不能不算是显赫万分,然而,他那种不把丧君亡国之耻放在心上的行径,却为后人所鄙视。不过,如果仅从才华上来讲,冯道倒不失为一代能士。

繁衍之迹

冯姓最初发祥于河南省荥阳。冯姓族人自得姓以后,历经繁衍发展而不断壮大,在春秋战国时期,有韩国上党人冯亭,入赵,拒秦而战死,此后其后人分散于上党潞县(今山西潞城东北)和今河北省境内,且多为各国将相,家族也渐兴旺。先秦时期,冯姓已有徙居今山东者。至西汉文帝时,冯姓族人有车骑都尉冯唐徙居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其弟冯骞自上党徙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并且均在当地成为望族。至三国以前,冯姓族人经迁徙、发展,已经分布于今山西潞县,山东淄博,陕西西安,四川射洪、中江、渠县和湖北公安等地,人口众多,逐渐兴旺。同时另一支河南冯姓则广布于河南内黄、宝丰、焦作、南阳、安阳及唐河、湖阳等地,其中湖阳冯姓成为当时著名的大族。进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各国之间互相攻伐,战争不断,各宗族都难以在此时安定发展,大的郡望也难以形成,只能处于不断迁徙的状态之中,冯姓也不例外,由于连年战乱,加上西晋时期的永嘉之乱,冯姓族人也大举南迁,进入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等地,在当地生息繁衍,不断发展,还形成了一些著名的望族。唐宋时期,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繁荣,冯姓族人也开始了大规模的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出现了大批名人与高官,形成很多名门望族,促进了家族势力的扩大与广播,使冯姓在此期间进入一个发展巅峰。同时由于唐末北方战乱,五代十国时期各国之间连年战争,宋时外族多次入侵,冯姓族人在唐宋年间曾进行过两次大规模南迁,使冯姓散居于江南广大地区。在元明清时期,冯姓族人更加发展,也历经迁移,进入广东、福建、台湾等地,有的还远播于海外,从而使冯姓成为遍及我国各个地区的大姓。如今,冯姓在我国分布广泛,主要分布于广东、河南、河北、江苏、山东和云南等地。

冯姓名人

1.古代通俗文学家冯梦龙

冯梦龙(1574~1646年),字犹龙,又字耳犹,号龙子犹,又号墨憨斋主人,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明朝末年著名的文学家、戏曲家。他文思敏锐,诗文藻丽,一生中除在福建寿宁县任过五年知县外,主要以写作为务。前后由他编写或改写的著作不下数十种,其中最为有名的是"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

冯梦龙主要活动在明朝行将灭亡的前夕,他目睹了明王朝的腐朽统治,他除着有《甲申纪事》和《中兴伟略》等著作,来阐发自己对时政的看法外,在人口问题上还明确提出了节制生育、控制人口的主张。他认为"人生二男二女"(《太平广记钞·古元之》),势必造成人口大量膨胀,无法养育,因此"不若人生一男一女,永无增减,可以长久。若二男二女,每生加一倍,日增不减,何以养之?"(《太平广记钞·古元之》批语)。这里,冯梦龙虽然认识不到造成当时人民生活困难的主要原因是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但他首先突破了长期以来以"多子多孙为福"的传统思想,看到了人口增长与生活资料增长的关系,提出了每对夫妇最好只生两个孩子的主张,的确具有很强的预见性。

2.太平天国领导人之一"南王"冯云山

冯云山,又名乙龙,号绍光,广东花县(今属广州市)人;自幼喜读经史、天文、地理,曾参加科举考试,后在村中设馆授徒,以塾师为业。

金田起义时,冯云山任前导副军师,领后军主将。起义后于同年十二月,在永安(今蒙山)被封为南王,七千岁。

咸丰二年五月,冯云山指挥攻占全州时,中炮受伤。当他处在生命垂危之际,仍对杨秀清说:"迅速出兵,休为我一人误了大事。"六月初十,他在蓑衣渡因伤势恶化而牺牲。

同类推荐
  • 老北京的传说

    老北京的传说

    《老北京的传说》分为“老字号”、招幌以及市井生活三个部分。北京的老字号标志,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尤其是早期的民族商业文化、关系密切。在繁华的东四、西单、鼓楼、前门、大栅栏等处,店铺林立,各种商业字号比比皆是。许多店铺的名称、牌匾,文化品位之高,是其他城市很难比拟的。很多创业人都颇费心思,一心想给自己买卖图个好名字,这预示着生意成功的一半。
  • 美国人

    美国人

    本书讨论了美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含义,其中先讨论殖民的背景和含义、美国人对自由的认识,然后讨论美国的地理背景和种族多样性,最后探讨美国民主制度的优缺点、功利主义文化的特点和危害等内容。
  • 国学全知道

    国学全知道

    “国学”是个宽泛的名词,但是不论你如何分类,都会把儒家与道家列为重点。我们的国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不输于任何一个民族。今天,随着国势的上升,我们自然要大力弘扬国学,向世界推介国学。成为文化大国才是真正的强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不能不了解国学。一个人如果对本民族的文化都知之甚少,语焉不详,那岂不汗颜?《国学全知道》这部书,内容极其广泛,伦理道德,礼仪民俗、经史子集,琴棋书画,无所不包,是一部提升国学修养、丰富知识储备的理想读本!
  • 雄关要塞:函谷关

    雄关要塞:函谷关

    函谷关作为我国一个著名的关隘,它坚固险要而又位置重要,这使它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老子在函谷关写《道德经》,这使函谷关成为了道家之源。其是我国最古老、最重要的关塞之一,在这里,曾经发生过许多故事。因此,函谷关成为了我国的一个著名旅游景区,更成为河南灵宝市的一块金字招牌。
  • 名人格言对联(上)

    名人格言对联(上)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名人写的对联,以及处世格言。
热门推荐
  • 天皇问道

    天皇问道

    一株紫竹万劫不灭,一柄长剑诛神斩帝,一朵璀璨之花便是无上大道。在这弱肉强食的洪荒大地,谁为人族打开一片天地?谁又能夺得九天之上的至尊位?若不得永恒,便予刹那芳华!
  • 重生致富养包子

    重生致富养包子

    周晓梅,21世纪服装界知名设计师,不仅在服装设计上引领国内外潮流,且是国内最年轻的富翁,身价百亿。手段狠辣,才华横溢,促使她有个牛掰的绰号“一枝独秀”而她却是一个未婚生子,颠覆传统,被村里人唾骂,被家族嫌恶弃之,甚至被无知村民沉塘的女人。贫困潦倒,食不果腹,每日以泪洗面,甚至患上了抑郁症,独自带着个儿子艰辛生活。最后竟生生的被人推倒跌破脑袋,挂了。于是21世纪周晓梅重生开始了发家致富逆袭之路。。。。。。。
  • 乾坤之痕

    乾坤之痕

    在这个人与妖共存的世界,有巨目如星辰般的巨目妖龙,有庞大身躯可以遮天蔽日的巨龙,有浑身散发着浴火的凤凰......这些法力无边的大妖才是这个世界的主宰。而普通人只能在他人的庇护之下苟且偷生。从万仞城走出的一个平民青年易痕,他是否可以改变这个世界的现状?然而这其中又会发生什么样曲折动人的故事。敬请期待【乾坤之痕】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韩娱之炽爱

    韩娱之炽爱

    2014年的夏天,李珂遇见金孝渊,开启了他们俩疯狂的炽爱之旅
  • 绝世名医

    绝世名医

    因久婚不育失婚的医生苏澈,偶然遇到上古神兽青龙龟而穿越回古代。遇到超强、超霸道的美男师傅。
  • 武斗天罡

    武斗天罡

    张昊下山历练,从此走上了不同人生的道路。
  • 别让我穿梭

    别让我穿梭

    方叶只是巫山宗的一名外围弟子,一次山洞内的偶然,方叶神秘的发现一座漆黑的小塔,不见有任何异常后,他便没有当回事就在洞里休息了起来,而当方叶从山洞醒来时,才发现自己已经不在原来的世界,来到了一个陌生的都市世界……
  • 耕煙草堂詩鈔

    耕煙草堂詩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邪王妖妃:清流清浅缓缓归

    邪王妖妃:清流清浅缓缓归

    绝情崖边她救过他的性命,相思树下他为她许下一生长愿清浅,此生此世,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三年后,她将嫁与他人,而他,带兵攻入城池一刹那,就注定与她已是仇人。她不再记得曾经的情,却只知刻骨的家国之恨,“龙璃渊,我只恨当初为何会瞎了眼地救了你!”一年后,他登基为皇,她贵为贵妃。传说璃皇宠妃如命,谁又曾知她内心寂寥。当爱已成殇。他方惊知当年往事,原来,她竟真是忘记了情,忘记了有情的曾经。“清浅,对不起。”……“妖女,你就该天诛地灭!“红唇轻勾,紫眸摄魄——你们找死,我何不成全!“白衣你可知我已不再是我”“可在我等心中,您还是那个未知世事的姑娘”伏地的女子早已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