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绍的方案虽然很有前瞻性,但显然是远水难解近渴,地球上截止目前对暗能量所知无多,又怎么能在短时间内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并掌握它驾驭它呢?所以,陈绍的方案也遭到了众人的反对。
“不能坐以待毙,一定要做好万不得已逃跑的一切准备。”
鲍勃突然说:“我看陈绍的方案虽然目前不妥,但却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思路。木卫二的异常运行极有可能就是绿星恐龙有效地运用了暗能量,我们不妨从研究暗能量出发,找到一个能让地球高速运行但又不引起地壳收缩并引发地球风暴的方法。”
一语提醒了众人:“我们经过500多年的研究,仍然没有破解宇宙中的暗能量的秘密,而科技发达的绿星人极有可能已经掌握了超级暗能量的一些规律。在这一问题上,我们不妨向外星人讨教。”
但又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绿星恐龙心怀叵测,当初木卫二差点撞上地球,如果说它们是善意的,那么,又怎么解释它们既然掌握了暗能量这一超能武器,还会出现这种差错呢?”
“不对,木卫二当初确实是差一点儿撞上地球,但因祸得福的是,地球的地轴被极大地提正,全球变暖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我们又怎么能够完全否认,这不是绿星人在有意帮助我们呢?还有,从它们逐回强占木卫二的R国军队和提醒我们黑洞将要侵袭太阳系这两件事看来,它们并没有你想象的那般可恶……”
“谁知道呢,如果它们想来趁乱取事,趁火打劫亦未可知……”
讨论一时陷入了僵局,科学家们明显分为两派,主要就是地球人是否应该相信绿星恐龙而难以达成一致。
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元首们来共同作出决断了。
魏知书道:“我们中国的先贤孟子有句话,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就是说完全相信一本书,还不如不去读它。我们拿这句话来针对一个特定的事例,比如说今天这件事,那么它完全可以指导我们应该怎样去应付绿星人。不可完全相信别人,也不可一丝一毫不相信别人,我们只是向绿星人征求一种方法,至于采不采纳还是由我们自已决定,所以,我们完全可向绿星人求助!”
彼茨科夫和费克对魏知书的意见深表同意,于是一锤定音,决定向南门二绿星恐龙基地发射携带求助信的飞船。
“即使采用2C光速,那么飞船也需2年多才能到达南二门,岂不是于事无补?”
“不会,上次我们向银河系中心发出回信,仅仅四天就收到了绿星人的回信,那么我们完全可以断定,它们就在我们太阳系的外围,只不过不想露面罢了。”
“有道理,就这样办!”
搭载着地球人求助信件的飞行器急速升空,朝着银河系中心飞去。
写给绿星恐龙的求助信内容如下:
尊敬的绿星朋友:
黑洞的侵袭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题,目前我们要想解决这一难题,还存在一些困难。毋庸置疑,你们已经掌握了宇宙中暗能量的特性并很好地利用了它们,而我们还对它们一无所知,我们都是银河系中的智慧生命,自从在浩瀚宇宙中找到了你们,我们才感到了自此不再寂寞。我想对你们来讲,肯定也不想这么快就失去一个新交的朋友。生命的过早凋零,不利于宇宙的发展,也不利于文明的延续。如果你们能不吝赐教,告诉我们驾驭暗能量的方法,那么,我们将会使我们的星球存活下去,继续绱徉在与你们友谊的长河里。
你们最忠实的朋友:蓝星人
三天过去了,没有消息,五天过去了,没有消息,地球人在太空中的各种眼睛都望酸了,但就是没有发现任何从南二门飞来的飞行器。
“是不是绿星人根本就不想帮助我们?或者说它们要帮助我们的承诺只是个空头支票?”
“是不是它们的星球已被黑洞吞没了?”
“是不是我们的要求有些过分了?引起了它们的反感?”
就这样,地球人在不安和猜测中度过了半个月,几乎所有的人都有些心灰意冷起来,假如得不到绿星人的帮助,那么黑洞一旦袭击太阳,所有的人都会无一例外的丧生。
然而,第十六天,人类在太空中的控测器几乎同时发现,有一个亮点从南二门附近向地球飞来,人们喜极而泣,纷纷庆贺:“我们有希望了!”
绿星人回信很让人吃惊。
蓝星朋友:
我们在九星系附近改造的一颗子星被黑洞吞食了,由于组织子星上的子民转移,所以,耽误了给你们回信,万分抱歉。在这里,首先感谢你们对我们的信任,星球的转移的确是运用了暗能量,但又不完全是暗能量。如果黑洞袭击使你们的九星主星(太阳)在劫难逃,那么,我们即使告诉你们暗能量的控制方式,仍然不能使你们的蓝星逃脱厄运,因为能否驾驭暗能量,不仅与你们的科技水平有密切的关系,还与你们拥有特殊资源的多少有至关重要的关系。请恕不恭,直接地对你们说,在你们居住的蓝星上,目前还没有具备能够驾驭暗能量所需要的足够资源。
不过,我们既然是朋友,就一定会帮助你们度过难关。请做好逃逸的准备吧。九星主星被黑洞撕裂之后,蓝星在漂流中得不到光照,动植物可能会死亡,蓝星上的氧气会被耗尽。请修建好完善的供氧系统,收集好动植物的种子。保护好一切可以保护的资源,我们会在黑洞袭击九星主星的前夕,尽一切力量帮助你们!
你们最忠实的朋友:绿星人
这个消息令在场的各国元首无不振奋,当然,绿星人的一颗子星被吞食也多少在每个人心中投下了阴影,连科技如此发达的绿星恐龙,它们的子星都难逃被黑洞吞噬的厄运,那么地球,是不是也会遭到到同样的命运?元首们在喜忧参半的矛盾心情中,开始讨论绿星人的来信。
彼茨科夫道:“绿星人依仗着高科技,它们的回信对我们多少有些蔑视和傲慢的意味。”
科学家都不吭声了,他们心里感到了一种深深的自卑,其实,这没有什么可自卑的,蚂蚁中的大力士无论如何也不能与大象争锋,绿星恐龙的文明已持续了几十亿年,而地球人类的文明才是几百万年甚至几十万年,如此巨大的时间差距,就是蜗牛也会跑到飞机前面去。
费克说:“如今我们有求于人家,人家的态度并不是最主要的,关键是看它们对我们的救助方案是否可行,我们是否要采纳。”
魏知书说:“依我看来,绿星人目前对我们并无恶意。尊重是有的,因为它们对我们目前还不十分了解,不尊重也是有的,因为我们的科学技术确实没有它们发达。当然,这些都是次要的,我们现在最主要的任务是研讨它们的救助方案。”
魏知书的提议得到了各国元首们的一致赞同,于是在场的科学家们立即抛却心头的杂念,开始热切地讨论起来。
“按说,即使是绿星人不会帮助我们,它们所提到的这些工作都是需要我们先期完成的,逃逸过程可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就算我们以2倍光速逃向离太阳最近的比临星,也需要两年零五个月。这两年多的时间里,食物从何而来,氧气耗尽会使我们窒息而死。而且,即使躲过了灾难,也不能只剩下我们人类孤零零地生活在一起,所以,采集动物可分裂的胚胎和植物种子迫在眉睫。”
“不知道绿星恐龙会怎样帮助我们?是不是它们也会像移动木卫二那样,把地球从太阳系中分离出去?如果真是那样,为什么木卫二上的动植物完好无损,而它们却要我们制造氧气生产线,收集细胞种子?”
“也许事实根本就不是我们先前理解的那样,木卫二大气中的氧气成分或许是它停止运动后绿星人加进去的。”
“那么它们究竟是怎样利用暗能量使木卫二高速运行却又使它不至于收缩成一个中子星呢?”
科不家们把问题绕了一圈又回到了起点。对暗能量的不了解或者说是一无所知成了他们讨论绿星人救援方案的最大鸿沟,他们又一次陷入了自卑心理之中。
倒是元首们拿得起,放得下,能够着眼大局,又将讨论继续了下去。
“如果到了最后一刻,仍然不见绿星人的踪影,那我们怎么办?”
“目前我们所忧虑的正是这一点,不管怎么说,不能搞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样的自救方案。如果一味地依靠绿星人,只能使我们走上绝路。”
“所以我们要准备两套方案,其中包括一套独立自主的方案。”
“各种先期工作也要进入实施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