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3100000038

第38章 树立新权威(1)

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掷了第一颗原子弹,8月8日,苏联外长莫洛托夫约见日本驻苏联大使,递交了对日宣战书。

对关东军的最后一战是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谢幕曲、此后苏联的任务就是如何收拾残局,建设一个面向国际的社会主义大国……但在随后的几个月里,苏联同西方国家的关系日趋紧张,斯大林相信,美国正在无情地威胁苏联。

扫荡关末军

还在1941年4月的时候,苏联为了避免两线作战的危险,集中全力抵抗德国法西斯军队的进攻,与日本政府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签约的同时,日本声明“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国之领土完整与神圣不可侵犯性”;苏联则声明“尊重满洲帝国(即伪满)之领土完整与神圣不可侵犯性”。条约签订以后,苏、日之间一直保持着正常的外交关系。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美、英两国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不断要求苏联参加对日作战,苏联政府一直未予允诺。1945年2月,苏、美、英3国首脑在雅尔塔举行会议,苏联有条件地正式答应,在打败纳粹德国、欧洲战争结束后两个月或三个月之内,参加对日作战。

1945年春季之前,日本关东军的作战计划,一直根据日军大本营“北进”的作战方针,打算在迅速结束侵华战争之后,准备对苏作战,以配合纳粹德国,进攻苏联远东地区。为此德、日还专门签订了有关协议。协议规定,以东京70度线为德、日作战的分界线。日本关东军部队按照进攻企图和计划进行着部队的配置和部署。

波茨坦会议上,苏联代表团在开会协商。然而,由于中国人民的顽强抵抗,使得日本法西斯军队陷足难进。这样,就粉碎了日军拟定的图谋,打乱了它的战争时间表。加之德国在欧战中失败,英、美军队在太平洋的反攻节节胜利,日本国内的经济、军事力量大为下降,国内矛盾日趋复杂化、尖锐化。在亚洲,由于在太平洋战争中,关东军的大批主力被调往中国关内和南洋战场,新组建的一些师团战斗力不强,这就使得关东军的战斗力大为削弱。在这种情况下,日军大本营不得不改变原定的计划。

1945年春季,日本关东军的作战计划由进攻改为防御性的持久作战。按照防御作战的要求,关东军重新组建部队,调整部署,加紧进行防御准备。日本军界判断,苏军对德作战结束之后,需要休整一段时间,他们对日作战的时间很可能在1946年春季,最早也要在1945年9月上旬。日本军方还估计,苏联的主要进攻方向,可能是由苏联远东滨海地区向中国东北实施。根据以上推断,日军确定关东军防御的重点在中国东北的东部方向。

当时,日本关东军辖第一、第三、第十七共3个方面军和独立第4军,拥有31个师团、13个旅团约97万兵员,火炮5,000余门,坦克160辆,飞机1,800架。另有伪满和伪蒙军约20万人。军队的部署情况是:第一方面军的10个师团约24万人,主要担负中国东北东部方向的防御,准备抵抗苏军可能发起的进攻;第三方面军的9个师团约20万人是关东军的机动部队,主力配置在长春、沈阳地区,准备向苏军可能进攻的方向机动调配,而以一个师团担任中国东北西部方向的边境防御,独立第4军的3个师团约10万人,担任中国东北北部和西北部的防御;第十七方面军的9个师团约21万人是关东军的战役预备队,配置在朝鲜境内,策应中国东北和日本本土作战。

关东军的防御计划要求,以三分之一左右的兵力配置在边境主要防御地段上,依托筑垒工事和有利的地形,抵抗苏军的进攻,掩护主力机动。以三分之二的兵力作为战役机动部队,配置在纵深地域里,随时准备前出到受威胁的方向,以反突击制止苏军对日军防线的突破并阻止其进攻。计划还规定,假如苏军优势过大,或者日军反突击失利,则退至长春、沈阳、锦州地区进行坚守。假如这一地区仍然不能坚守,则将主力撤至朝鲜境内,依托中朝边境的山区,凭借险要地势固守,以持久策应本土决战。待条件有利时,再实施反攻,甚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一步占领苏联远东地区的部分领土。

苏联虽然与日本签订了“中立”协议,但对日本帝国主义对苏联远东地区虎视耽耽的狼子野心早有防备。还在对德作战仍在进行的过程中,苏军就已经开始拟定对日作战的计划,并进行了必要的作战准备。

从1945年2月开始,苏军在极其严格的保密与伪装下,从欧洲战场抽调了大量军队输送至苏联的远东地区,包括4个集团军的大约75万兵员,使得苏军在远东地区的总兵力增加到80个师、46个旅,共计158万余人,并且拥有火炮和迫击炮26,000余门,坦克和自行火炮5,500辆,飞机5,300余架。与此同时,苏军还储备了各种作战物资,改善了交通条件,加速完成了进攻日本军队的准备。

为了有效地指挥对日作战的苏联陆军和海军部队,苏军最高统帅部成立了远东苏军总部,由华西列夫斯基元帅任总司令。

苏军的作战计划是,使用3个方面军从西、东、北3个方向,向中国东北纵深实施向心突击,夺取沈阳、长春、哈尔滨、吉林,切断日本关东军与关内日军及朝鲜日军之间的联系,全歼关东军主力,占领中国东北全境。战役的主要突击方向选在日军设防薄弱的西部。

随着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局的迅速发展,1945年春季,在德国法西斯败降前夕,日本法西斯当局已感到大势已去。然而他们不甘心灭亡,试图作最后的拼死挣扎。日本帝国主义统治集团于1945年春进行了空前庞大的军事动员,广泛地搜罗炮灰,力图挽救自己失败的命运。

为了争取时间并减少损失,以求获取既得的利益,日本当局采取了和、战两手策略。由日本首相、外相、陆相、海陆和陆海军两总长组成的最高战争指导会议成员于1945年5月11、12、14日召开了紧急会议,对国际形势进行了认真分析,决定采取各种手段努力防止苏联参加对日战争,并请苏联从中斡旋,同英、美进行和谈。5月下旬,日本政府决定请日本前首相、外相和驻苏大使广田弘毅作为对苏谈判的代表,希望苏联能充当和事佬的角色。与此同时,制定最后的“防御计划”,以保住日本本土和殖民地朝鲜为主要目标。6月8日,日本政府召开御前会议,通过了《战争指导基本大纲》,企图进一步动员人力、物力,准备“本土决战”,一旦局势发生严重危急,日本天皇和政府就迁到中国东北的长春。

6月9日,日本国会紧急会议通过了“战时非常措施法”和“国民自愿服役法”。到1945年夏季,日本军队由1943年的380万人增加到720万人,但战斗力依然不强,因为新扩充的兵员大都是刚征来的新兵,既没有进行过严格的军事训练,更没有任何实战经验。

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掷了第一颗原子弹。8月8日,苏联外长莫洛托夫约见日本驻苏联大使,递交了对日宣战书。苏联出兵,使日本人吃惊不小,因为他们怎么也没有料到苏联会在9月上旬之前对日宣战。第二天,即8月9日,美国又向日本长崎投下了一颗原子弹。

就在苏联政府向日本递交宣战书的同时,苏联远东军总司令华西列夫斯基元帅遵照斯大林的指示,指挥他的3个方面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越过了边境线,对日军发起了猛攻。

苏军在地面进攻开始后,出动了480多架次轰炸机,在大批歼击机的掩护下,分批轰炸了日军占领的沈阳、长春、吉林、哈尔滨、齐齐哈尔、索伦和朝阳等军事工业中心和交通枢纽。日军为了保全其战斗机,在战役开始的第一天就全部转场至朝鲜和日本本土。这样,苏军就完全掌握了制空权。苏军地面部队在没有空袭顾虑的条件下,迅速向前推进。

在8月9日到14日的短短6天之内,苏军和蒙军在不同的方向上向前推进了50~500公里,完成了对沈阳、长春、吉林、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地日军的分割包围。日军除了在海拉尔、同江、富锦、孙吴、瑷珲(即今爱辉)等筑垒地域及牡丹江附近阵地上进行抵抗外,全线基本上失去了有组织的抵抗。

为了迅速打败日本关东军,苏军使用部分兵力围攻日军的抵抗基点,而主力则迅速继续向纵深推进。日本关东军司令部获悉苏军已经越过大兴安岭,正在向长春、沈阳挺进,于是,在8月12日,匆匆将总指挥部由长春迁往通化的预备指挥所。一时间造成了指挥中断,部队陷入混乱状态。14日,日本政府宣布接受投降。

8月15日以后,日军除在个别筑垒地带顽抗外,已经基本上失去了抵抗能力。17日,日本关东军总司令向苏联远东军总司令提出了停战建议。18日,关东军总司令下令部队向当地苏军投降。苏联远东军总司令华西列夫斯基元帅答复说,要关东军从8月20日12时起,在全线停止一切对苏作战行动,放下武器,无条件地投降。

当时,苏军各部队或因油料耗尽,或因道路受阻,均不能到达东北的主要城市受降。苏联远东军总部命令各方面军立即组成精干的快速支队,或将剩余的油料集中于少数车辆,务必如期到达指定战役目标。与此同时,抽调部分兵力乘飞机直飞沈阳、长春、哈尔滨、吉林、旅顺和大连等地。

8月17日以后,苏军加快了推进速度,于19日进占齐齐哈尔;20日进占沈阳、哈尔滨和吉林;21日进占长春,24日进占大连。到8月下旬,几路苏军都已进入东北腹地,并在中国出关作战的八路军和东北抗日联军的配合下,顺利进占所有重要城镇。日本关东军主力陆续被解除武装;而在个别筑垒地域继续顽抗的少数日军,也于8月底被肃清。

苏联远东军第一方面军南翼部队,继攻占了朝鲜北部的雄基、罗津、清津、元山等港口之后,于24日进占平壤。在朝鲜北部,苏军在金日成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的配合下,推进到“三八线”附近。到8月30日为止,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的关东军各部队,均被解除武装。

在南库页岛方面,苏联远东军第二方面军所辖部队于8月11日凌晨发起进攻,越过北纬50度分界线,进入库页岛南部。13日开始向日本守军阵地发起进攻。当时,日本在南库页岛的守军是日本北部军管区的第88师团,兵力约1.8万左右,经过一番激战,双方于22日签订了就地停战的协定。25日,苏军进占落合、丰原等地,苏军太平洋舰队的一支陆战队还占领了大泊等地。于是,南库页岛的战役宣告结束。

在千岛群岛方面,苏军远东军第二方面军和太平洋舰队在远东军总司令华西列夫斯基的命令下,于8月15日夜开始准备实施登陆作战。当时,日本在千岛群岛的守军大约5~6万人,18日凌晨,苏军远东军第二方面军所属部队在海军舰艇协同之下,开始攻占千岛群岛最北端的占守岛。经过几天激战,日本守军被迫于23日同苏军签订了停战协议。从24日开始,苏军从北向南依次进占千岛群岛各岛屿。9月1日,苏军进占国后、色丹两岛之后,千岛群岛战役遂告结束。

苏联政府对日宣战,苏军出兵中国东北等地,在短短的3周多时间里就大获全胜,粉碎了日本关东军的主力,共毙、伤、俘日军68万人之多,其中建制完整的22个师团、12个旅团是不战而降的。这一巨大胜利,使日本在短时间内丧失了一支机动部队,这无疑对日本帝国主义进行垂死挣扎、实施本土决战的企图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它大大缩短了对日作战的时间,加速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投降。

对关东军的作战是苏联二战的谢幕曲,此后苏联的任务就是如何在战后重新收拾残局,建设一个面向国际的社会主义大国。

左右历史,树立威权

苏共十七大以后整个社会的基调是蓬勃向上的。全国上下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第二个五年计划,并于1937年4月提前9个月完成任务。国家现在已经开始拥有世界先进技术:在工业方面生产出许许多多先进的机器、车床和其他生产工具,在农业方面拥有大量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和其他农业机器;在运输业方面获得了头等的汽车、机车、轮船和飞机。部队也获得了新式、优良的技术装备。

在实现从极端落后的状态向工业化发达国家跃进的过程中,斯大林不仅十分重视技术改造和新技术的应用,而且把人才的培养看成为紧迫的问题。早在1927年,他就指出,建设重工业不仅会遇到资金问题,而且会遇到干部问题,即如何吸收成千上万拥护苏维埃的专家,并培养红色技师、红色专家的问题。1931年他提出“在改造时期,技术决定一切”的口号。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苏联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严重经济危机的时机,大量引进外国技术。1931年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1/3。1926~1931年间,苏联进口总额中机器设备所占比重高达90%。这个时期还聘请了大批外国技术人员。

有了技术设备,就需要能够掌握技术的人才。1935年,斯大林提出“干部决定一切”的口号,代替“技术决定一切”的口号。他在1935年5月红军学院学生毕业典礼大会上发表演说时指出:

“为了把技术运用起来并得到充分利用,就需要有掌握技术的人才,就需要有能够精通并十分内行地运用这种技术的干部。没有掌握技术的人才,技术就是死的东西。有了掌握技术的人才,技术就能够而且一定会创造出奇迹来。如果在我们的头等工厂里,在我们的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里,在我们的运输部门里,在我们的红军里,有足够数量的能够驾驭这种技术的干部,那么我们国家所得到的收益,就会比现有的要多两三倍。正因为如此,现在应当特别注意人才,特别注意干部,特别注意掌握技术的工作者。正因为如此,‘技术决定一切’这个旧口号……现在应当用新口号,用‘干部决定一切’的口号来代替了。毕竟应该了解:人才,干部是世界上所有宝贵的资本中最宝贵最有决定性的资本。应该了解:在我们目前的条件下,‘干部决定一切’。如果我们在工业、农业、运输业和军队中拥有大量的优秀干部,我们的国家就将是不可战胜的。如果我们没有这样的干部,那我们就会寸步难行。”

苏联为培养人才作出积极努力。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小学生增加了800多万人。1937年有50多万人在高等学校学习。受过高等教育和中专教育的专家比第一个五年计划增加了一倍多。知识分子约有1,000万人。

同类推荐
  • 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国历史名人

    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国历史名人

    不及格的政治家——王春榆点评李自成;他为中国古代隐逸史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何鸣看黄宗羲;投机分子: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柏杨眼中的吴三桂;伊非寻常女,境界堪绝伦——阎崇年眼中的孝庄;慎之又慎解难题——阎崇年解读康熙;疏于哨鹿,勤先天下——樊树志谈雍正;积极进取的儒士与惊世骇俗的狂怪——孟桢评郑板桥;他掌舵的朝代,盛世与危机并存——范文澜评乾隆……本书收录百篇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国历史名人的评论。
  • 安徒生(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安徒生(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中外名人传记:安徒生(1805-1875·青少版)》内容简介:安徒生认为:他自己的一生堪称是一部美丽动人的童话,情节曲折变幻,引入入胜。他永远怀着对远方的渴望,有着一颗永不停歇的驿动的心。他在广袤的大地上行走,踏歌人生。贫穷和孤独,繁华和绚丽.痛苦与泪水,收获与喜悦,误解与抛弃,接纳与回归,所有人生的酸甜苦辣,他都一一品尝。他留下的每一串脚印,他走过的每一个驿站,都值得人们久久回味。他给这个世界留下了取之不尽的宝藏。他耀眼的光芒,时刻照亮前行的人们。他留下的不仅是童话,更是他的理想,以及对理想的执着,他留下了闯劲,留下了勇敢,留下了毅力。他百折不回的坚毅脚步声,仍然在世界各地响起。
  • 民主人士

    民主人士

    记述的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具有一定地位和影响的民主人士的群像。这些人物的人生道路坎坷,经历复杂,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里,作为政协人物经历了多次政治运动。他们的所言所行,无论是对自身或现代历史的回顾,还是对国内外时事的述评,都不乏独到见解,颇有保存价值。所有这一切,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大部分不可能见诸报端。《民主人士》作者汪东林依据自己保存的参加政协民主人士活动的原始记录,再现了他们在政协内部活动范围内,谈思想改造、帮助别人、检讨自己过程中吐露的心声和真实思想历程。
  • 伟大的犹太人(下)

    伟大的犹太人(下)

    《伟大的犹太人》介绍了50位犹太人,包括商业家、科学家、政治家、思想家、艺术家,诸如洛克菲勒、巴菲特、海涅、门德尔松、马克思、柴门霍夫、弗洛伊德、毕加索、爱因斯坦等一批伟人和名人,读者都可以从中感受到他们的骄人成就,并获得有益的启示。
  • 中国历史名人之九

    中国历史名人之九

    清代文学与发展的标志主要表现了在小说领域上。《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等作品,对封建社会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无愧为传统的文言小说和通俗小说的集大成者,而其作者蒲松龄、吴敬梓、曹雪芹也是本卷所要重点评介的人物。
热门推荐
  • 妃同小可:嫡女重生嫁鬼王

    妃同小可:嫡女重生嫁鬼王

    穿越重生,竟穿越到一个废柴嫡女身上,姐姐与妹妹的狠毒与陷害,黎卿雪一一接招,父亲的冷淡与绝情,让黎卿雪知道在这个以武为尊的时代,靠的只能是自己。那么邪魅的王爷,在外人面前都是冷酷冰山,唯独在黎卿雪面前,如同委屈的小白兔,他宠她,因为她是他的女人,他护她,因为他的心脏早已属于那个绝美女人。“你说如果以后我老了,变丑了,你还会要我们嘛?”某女问“爱妃你想多了,你从未美过,又何来变丑之说?”某王爷说完便拔腿便跑。一个被冷落的,人们口中的废柴,却拥有非同常人的天赋,看她如何翻云覆雨,掌握这个属于自己的时代!
  • 一生守护一个微笑

    一生守护一个微笑

    小妖神君临与镇妖法师丹心倾恩爱纠纷。一个是妖与神仙的孩子,一个是皇室家族的继承人,还有一个半神族慕家的公子,三人在恋爱中,已经成了三角恋……
  • 明玉珍

    明玉珍

    本书以纪实文学的笔法,描述了20世纪的大营救:“悲壮的奇迹”、“马尼拉的奇迹”、“史无前例的大空运”等27例。
  • 土豪俄罗斯

    土豪俄罗斯

    三流写手重生后,凭借前世的记忆,改变自己命运,在俄罗斯建立起一座商业航母。这是一本纯粹轻松的YY小说,充满了大量轻松和扮猪吃老虎的情节,一个字,爽!
  • 烧尸者

    烧尸者

    倒霉黄宇轩在他的本命年发生的灵异事件中背卷入一个迷案,他成为被告,为什么?在超自然的灵异事件中是无法解释的.........
  • 锦绣丰园:肥娘种田好发家

    锦绣丰园:肥娘种田好发家

    一口燕窝把她呛成了一个吃啥啥都香的大肥婆。这里有瞎眼的婆婆,瘸腿的公公,身子病弱的小娃娃,还有个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男人,她真想再喝口燕窝把自己呛死回去。怎奈全家的生计都在她一人身上,极品乡邻虎视眈眈,阴险妯娌泼辣嚣张,不彪不悍日子怎个过?好不容易把自家面冠如玉的男人拐上了床,正吹灯拔蜡脱了衣裳准备造娃娃,没成想,这边厢杀出了个年轻的小寡妇,那边又来了个昔日俏情郎。且看巧手肥娘种田逗娃如何把日子过的有滋有味。推荐新坑《悍妇当家:相公,请上炕》一对一爽文
  • 清芬徐徐

    清芬徐徐

    花都是大家撒度萨菲我是是大家撒才不爱的是超级大是打算粗合法的无毒无速度完全我大怒三弟啊色的雾气的无堵塞的间啊是你的撒旦速度和萨克速度三飞机撒
  • 魔斥神罚2012

    魔斥神罚2012

    拥有异能会如何?自我恢复,死而复生;穿越时空会如何?王国战争,放着我来;若带着异能穿越会如何?回到远古,杀魔弑神。林穹晔,虽说补习四年才上得大学,却拥有天赋异能,速度与力量让无名小辈历经风雨。与恐龙恶魔交手,皆是手下败将;和齐天大圣来往,原与孙悟空竟有渊源;去蜀山御剑而行,一语道破李逍遥身世;与众美女嬉笑欢闹,究竟哪个才是命中注定?这奇幻怪异的经历,是真主的考验,还是上天的作弄?集玄幻,异能,穿越于一体,夜碎无痕全新力作,让你一次过足瘾。
  • 虐心恋:傲娇女神你走开

    虐心恋:傲娇女神你走开

    三界大战?死伤千万?你想多了,傲娇腹黑史上最无节操的女主,那边那个高智商低情商的动物是什么?我不认识我绝对不认识。说好的一统天使族,血族,狼族的呢?傲娇女神你走开!
  • 神之癫

    神之癫

    一群考古学家发现一种神秘的能力却被开发,只要人们想开发这种能力就会使用而有的人却想用这种能力称霸世界,我们称它为第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