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圆月似玉盘一般挂在天空,缭绕的云雾之中,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上,一个道人身着一袭白色的月牙道袍,手中正拿着一支拂尘,盘膝坐在蒲团之上,口中经文颂解,正在为门下弟子授道。
而在其下方,一个金色毛发的小猴子抓耳挠腮,坐立不安,时而窜到高处,时而爬到师兄弟的身上,惹得一众不满。
此时,台上的道人终于站起身来,放下手中的拂尘,从身旁的道童手里取过一条戒尺,来到小猴子身前,小猴子有些敬畏的看了道人一眼,挠了挠头,眼中尽是焦急。
“你这猢狲,我授尔等道法,汝非但不听,还要叨扰其他师兄弟,实是不可教化,你可知错?”道人目光淡淡的看了小猴子一眼,徐徐问道。
金色毛发的小猴子闻言,有些沉默之后,还是点了点头。
“既然已经知错,那么知错就要受到惩罚!”
道人说完,也不客气,伸出手来,举起那戒尺朝着小猴子头上就连敲了三下。
“咚…”“咚…”“咚…”
小猴子一时间像是被这三戒尺打昏了一般,睁大着眼睛,直接摔倒在地上,恰在此时,一轮圆月映入小猴子的眼帘。
而道人却看也不看小猴子一眼,将手里的戒尺递给身旁的道童之后,低声说了一句散了吧,便离开了!
于是,台下的众弟子皆从蒲团上站起身来,绕过小猴子,嘴里骂骂咧咧离去,没有人给小猴子一丝好脸色。
但小猴子却像是怔着了,梦魇一般,将眼睛睁开的硕大,死死的盯着月亮,不知过了多久,天边有一道流星划破,小猴子终于从这种特殊的状态转醒过来。
小猴子重新坐回了蒲团之上,在月光的照耀下,银色的华光普照,云雾缭绕之间,只见小猴子身上的金色毛发缓慢变短,不过一时三刻,身上的毛发变得不足之前的三分之一长,嘴里的獠牙也变得整齐起来,一双黑亮的大眼睛中,抹上了一丝月华。
“啊嗷……”
变化到此时,小猴子突然冲上道人先前坐的授道台上,冲着那圆月大吼一声。
梦到这里,林青山就醒了,醒过来的林青山有些郁闷,这次做梦完全出乎他的意料,甚至他都不知道这次做梦的重点在什么地方。
这次在梦里,他化身成为了小猴子,他能感觉到小猴子先前那种听不懂道人授课的焦急,也能感触到小猴子被道人敲打三下后,看到圆月的明悟。虽为明悟,那就是一个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道理了。
所谓‘道可道,非常道’亦是此理。
天已经亮了,小狐狸每次都会在天亮的时候带着一些小玩意儿来,午时烈阳才起时就走。看到咬着一朵小红花就赶来的小狐狸,林青山有些觉着它开始变得不老实了,真的是敷衍。不过也无所谓,它没回给自己带来的东西,自己都不曾有用过。
看着这花,林青山忽然有些突发奇想,问小狐狸道:“小狐狸,你有名字吗?”
小狐狸迷惘的看了石佛一眼,这么多天的相处,事实一直在告诉着小狐狸,这尊石佛并不是什么靠谱的性子,但它还是诚恳的摇了摇头,示意自己还没有名字。
林青山大喜,差点就没拍掌了,“你看,既然没有名字,不如我给你取一个,你看如何?”
小狐狸有些兴致缺缺的趴在了地上,对林青山一副爱搭理不搭理的样子。
“别这样,你看,叫你——小红花!如何?”看着小狐狸带来的那朵花儿,一个落俗的名字在林青山嘴里脱口而出,说的真是那个叫顺溜。
小狐狸眼中原本还抱着一点希望的亮光终于泯灭掉,闭上眼睛不在理会林青山。
林青山看见小狐狸这幅模样也是自讨了个没趣,不好意思再逗它,看着小狐狸一身红色的皮毛,而且看着小脾气还真的有点像个母的,还真有点像《聊斋》里面的一个狐狸精呢!当下也没开玩笑,直接说道:“你看,‘花月’这个名字如何?”
小狐狸忽然眼睛一亮,欢喜的叫了两声,林青山自然知晓它是同意这个名字了,心中喜忧参半,却又有些说不出话来。
夜里,林青山看着那月光,忽的说不出话来,只觉着有什么地方在脑海中,却又记不起来,莫名的一股烦躁之意霎时间大片传来。林青山不由闭上眼睛,记起‘御气篇’中的那道经文《清心经》,默默的将这经文仔细诵读几遍后,林青山发现然并卵,果断放弃了这种他认为愚蠢的行为。
于是,林青山再次睁开了眼睛,月光透过窗户照在他的眼睛上,林青山从未觉着月光有如此令人心烦,他能够感觉得出,似乎,似乎这月亮想告诉自己什么。
但是,他看了许久也不曾有所感悟,只是自寻烦恼罢了!
恍然,林青山看着这月光,只觉得整个人都有些乏了,不由得打了一个哈欠,林青山用手捂了捂嘴,转身欲走,他跨出了第一步……
这…这,林青山失神了片刻,差点没有叫出声来,“我出来了!我出来了!”
未等林青山高兴多久,他就发现,自己的身体好像有点过分的轻。他不由得低头一看,惊讶的发现自己的身体居然是透明的,月光毫不客气的从自己的身体穿透撒在地面,惨白的吓人。
林青山一愣,不由的一时失神,再睁开眼睛时,发现自己已经再次回到了石像之中。此时纵使林青山在怎么愚笨,也是知道了!自己此番做的梦怕就是能够以一种奇怪的形态走出这石像。
林青山闭上了眼睛,顿时间,发现脑海里除了那两个明暗不定的‘御气’二字外,还多了一丝银色的华光,这光泽有些像那天上的月亮照出来的一般,使人感到分外的圣洁。
林青山回忆了方才的经过,发现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好双目继续盯住那轮圆月,看着那月亮,林青山只觉得眼中缓缓变得一片空白,甚至,连脑海都不再存在任何的杂念,就这样不知道过了多久,林青山觉得一阵困意袭来,便摇摇欲坠的点了个头。
待他再次睁眼,发现银月仍在,此时已经是半夜十分。
林青山惊喜的发现,他居然又从那石像中出来了,如此这般,林青山再顾不得思考太多,踏着清爽的步子,从伽华殿缓缓走了出去,看着殿前数层楼高的大槐树,林青山伸出手来摸了摸,却从树干透了过去。
随之,林青山看到了大槐树旁边的那口水井,不由低头一看,发现这口井多年未曾使用,居然已经干枯了,林青山有些遗憾的摇了摇头,也没有在院中逗留,终于走出了从青屿山。
自从上次吸收过老和尚的气运,林青山倒是吸了不少掺夹着老和尚记忆的愿力,没想到此番居然派上了用场。
青屿山是延庆城西门边上的一座山,延庆说大不大,可说小也不见得。
临川本就是东土豫州版块上的一个小岛,而临川总共有五座可以叫的出名字的大城,分别是临川的皇城——长临;离豫州最近的一座城,也是最为繁盛的城市——长渊;临川的军事重地——淮壬,临川的文化圣地,也就是道家繁盛之地——安仁。
而延庆城能够排的上名,完全是因为占据了地理位置的优势,延庆是这四座城池的中心纽带,其他四座城的人,想去除了延庆城之外的任何一座城池,都得经过延庆城。
当然,这些都是老和尚的记忆,到底这个世界如何怎么样,还是的另说,不管无论如何,林青山打算先看看这延庆城到底是怎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