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士诚统治的地方,物产丰富,既盛产粮食鱼盐,又有蚕桑之利,在当时的割据政权中实力最为雄厚。但他目光短浅,无远大抱负,不但没有利用吴地人口众多、百姓富足的有利条件,反而奢侈放纵,懒于过问政事。将领们也傲慢起来,不听从命令,每当有战事,就假托生病,索要到官爵田地府宅后才出兵。到了军中,整天歌舞娱乐,不把军务放在心上,即使大败而归,张士诚也不问罪,一概赦免。大周政权就这样在泛日泛夜的嬉游玩乐中被朱元璋消灭,张士诚也落得个上吊自杀的下场。
方国珍在元末割据于何地
方国珍(1319~1374),名珍,字国珍,又字谷珍,台州黄岩(今浙江黄岩)人,是元末割据浙东的武装首领。
方国珍兄弟五人都是以当佃农和贩私盐为生。元顺帝至正八年(1348),黄岩人蔡乱头起兵反元。而方国珍的仇家陈氏趁机诬告他与蔡乱头勾通,在官府的追捕下,他杀掉仇家,与兄弟们逃人海中,十几天内就聚集了数千人。他们劫夺官府的海运漕粮,屡屡打败元军和乡兵,威胁到元朝在东南沿海的统治。元朝廷下令江浙行省发兵征讨,而方国珍在俘虏了江浙行省参政朵儿只班后,向朝廷上表请降。不久,再次反叛,又在活捉江浙行省左丞孛罗帖木儿后接受了朝廷的招安。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后,方国珍也脱离元朝廷,占据浙江东南一带。十三年,他派人至京城贿赂权贵,在接受了朝廷的徽州路治中的官职之后,仍然横行海上。十六年,朝廷又授予他海道漕运万户的官职。十七年,升任江浙行省参政,奉命讨伐张士诚,并在昆山(今江苏昆山)打败张士诚的军队。
张土诚降元后,方国珍罢兵,以台(今属浙江)、温(今浙江温州)、庆元(今浙江宁波)三府为根据地,与朱元璋、张士诚、陈友谅等割据江南数省。
明玉珍建立的大夏政权是怎样覆灭的
明玉珍(1331~1366),随州(今湖北随县)人,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大夏政权的创建者。本姓曼,后因信奉明教而改姓“明”。在元末红巾军大起义中纠集千余人结寨自保,元顺帝至正十二年(1352)投归徐寿辉,任统兵元帅。十七年,奉徐寿辉命攻打四川,后被任命为四川行省参政。陈友谅杀害徐寿辉后,明玉珍即与陈友谅决裂。二十一年攻下成都,自立为陇蜀王,尽有川蜀之地,接着又进一步南征北讨,东进西击。二十三年,在重庆称帝,国号大夏,年号天统。初期制定的战略是“北出汉中,东下荆、楚”。后出兵不利,遂采取保境自守之策。二十六年,明玉珍病故,病危时告谕臣下说:“西蜀险要坚固,如果能齐心协力,辅佐即位的太子,就可以自守。不然,以后的事就不是我能够预知的了。”
明玉珍死后,年仅十岁的太子明升即位,改元开熙,其母彭氏被尊为皇太后,主持国政。大臣多为明玉珍旧将,恃功自傲,互相猜忌争斗,不肯相互忍让。万胜、张文炳等宿将均死于自相残杀。大权旁落大臣之手,国势衰微不振。东线的朱元璋则日益兴盛,占领了南方的大部分土地,又北上中原,攻克元大都。洪武二年(1369)冬,朱元璋派人招降,明升不从。第二年,朱元璋借道征讨云南,明升没有同意。四年正月,朱元璋命汤和、廖永忠等率舟师由东路,傅友德等率步骑由北路取蜀。明升听信大臣,以为依恃天险可以自保。但明军一路攻城略地,势不可挡。明升走投无路,反绑双手,口衔玉璧,用车子拉着棺材,和母亲彭氏及一应官员到军门投降。至此,明玉珍建立的大夏政权灭亡。
明朝是如何平定山西、陕西的
明朝建国之初,中原、江南和闽广等地虽已归明政府管辖,但四川仍由明升的夏政权统治,云南为元朝的残余势力梁王控制,东北有纳哈出屯驻,山西、陕西、甘肃等地也被一批地主武装割据,元顺帝虽已从大都(今北京)退至上都(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但还保持着完整的政府机构,具有一定的军事力量。面对这种形势,朱元璋建国后的首要任务,就是继续完成统一大业。
徐达在攻克元大都后,就率师西征山西和陕西。元顺帝逃向上都时,命令驻扎在山西的扩廓帖木儿率兵出雁门关,由保安州(今河北涿鹿)经居庸关去攻打北平(今北京)。徐达得知后,并不回救北平,而是乘扩廓帖木儿率师远出的机会,迅速进军攻打其老巢太原(今山西太原)。已经率兵到保安州的扩廓帖木儿听说后,立即回救太原,半路上遭到徐达所率明军的夜袭。扩廓大败,仅带领着十八名亲随骑兵逃到大同(今山西大同),后又逃到甘肃。
洪武二年(1369)二月,徐达派副将军常遇春、冯胜过黄河攻打陕西。三月,徐达亲自率军攻占奉元路(今陕西西安),后来明朝改奉元为西安府。常遇春、冯胜等又率大军自西安(今陕西西安)进攻凤翔(今陕西凤翔),李思齐率部下十余万人向西逃奔临洮(今甘肃临洮)。冯胜跟踪追击,李思齐投降,明朝设立临洮卫。同时,徐达也率军进抵巩昌(今甘肃陇西)。
至此,山西、陕西地区大部分平定,明政府于洪武二年四月置陕西、山西两行省,以中书参政汪广洋为陕西参政,御史中丞杨宪为山西参政。
明朝是如何攻占四川的
北方形势稳定后,明朝就着手消灭盘踞在四川的夏政权。那时,明玉珍已死,其子明升继位。洪武四年(1371),朱元璋派兵分南北两路向四川进军。南路由汤和、周德兴、廖永忠率领京城的卫戍部队和荆、湘地区的水军,由长江瞿塘峡进军攻打重庆(今重庆);北路由傅友德、顾时、何文辉率领河南、陕西的军队,由陕、甘一带进攻成都(今四川成都)。
面对大军压境,夏政权的君臣们惊惶失措,有的主战,有的主降。太尉吴友仁认为蜀地“襟山带江”,有天险可恃,可以自保,不如对外交好而对内做好战备。明升听从了他的意见,就一方面和朱元璋通使修好,一方面派莫仁寿用铁索横截瞿塘峡口以阻明军,后来又不断增兵,扼守瞿塘峡。
汤和率领的南路军到达夔州(今重庆奉节)后,多次进攻瞿塘,都被夏兵阻击而失利,只得退守归州(今湖北秭归)。傅友德率领的北路军则进展顺利,连破阶州(今甘肃武都)、文州(今甘肃文县)、绵州(今四川绵阳)等地。为了鼓励南路军士气,瓦解夏军斗志,他们在数千块木牌上写上明军攻克阶州、文州、绵州等地的日期后投到江中,木牌顺流而下,守重庆的夏军看到之后,果然斗志懈怠。汤和率领的南路军,在大溪口屯兵三月,不能前进。朱元璋督促其进军,廖永忠挑选了数百精兵,抬着小舟翻山越关,到达夏军的上游,再乘船顺流而下。明军上下夹击,攻入夔州,突破了瞿塘天险。然后,汤和率骑兵,廖永忠率水军,继续进军,相约于重庆会面。六月十八日,廖永忠率领的水军抵达铜锣峡(在今重庆和涪陵之间)。明升十分害怕,右丞相刘仁劝他逃奔成都,明升的母亲彭氏说:“眼下形势已经这样,即使去了成都,也不过是延长早晚之间的性命而已,有什么用呢?不如早点投降。”六月二十二日,汤和到重庆,接受了明升的投降。七月初十,傅友德率军包围成都,守将戴寿听说明升已投降,就率领下属也归顺了。
此后,汤和、傅友德率领的两路明军势如破竹,顺利攻下了其他州县,平定了四川。
明太祖是怎样攻克大都的
明太祖朱元璋的统一战争,是以扫平群雄开始,以北伐中原、攻下元大都(今北京)结束的。
元顺帝至正二十五年(1365)至二十七年,太祖先后消灭了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陈友定等割据政权。除了四川明玉珍的夏政权和广东的何真两个小割据势力以外,南方的大片土地全在太祖的掌握之中。二十七年十月,太祖命徐达、常遇春率领二十五万大军,由淮河流域进入河北,开始了夺取中原的北伐。
对于北伐的进军路线和战略部署,太祖作了谨慎全面的筹划,最后确定了稳扎稳打、逐步推进的战略:“先取山东,撤彼屏蔽,移兵两河,破其藩篱,拔潼关而守之,扼其户槛。……然后进兵,元都势孤援绝,不战自克。”以后的北伐战争基本上就是按照这一方案实行的。
第二年二月,北伐军平定了山东,接着分兵两路,水路并进,夺取河南,先后攻克归德(今河南商丘)、陈州(今河南淮阳)、许州(今河南许昌)、汴梁(今河南开封)等地。四月,元朝梁王阿鲁温投降,河南平定。冯胜等人又率军攻克陕州(今河南陕县)、潼关(今陕西潼关),阻断了驻扎在关陇地区的元朝大将李思齐、张思道等人与元朝廷的联系。至此,元大都已失去了屏障和外援,陷入弧形的包围之中。五月,太祖亲自到汴梁督战,部署进攻大都的战役。闰七月,徐达、常遇春从汴梁率军北上,攻克临清(今山东临清),不久又攻克德州(今山东德州)。二十七日,攻克通州(今北京通州),迫近大都。元顺帝闻报大惊,在夜里带领后妃太子仓皇逃往上都(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八月二日,北伐大军攻克大都,元朝在中原的统治宣告结束。
《大明律》是什么时候颁布的
太祖朱元璋即位后,为维护清正廉洁的朝廷形象,决心约束官员,整顿吏治,这就要求有法律上的保证。
早在吴元年(1367),左丞相李善长就在太祖的授意下开始了法律的制定,至年底,以唐律为蓝本的法律条文初步编成,共计令一百四十五条,律二百八十五条。朱元璋担心普通百姓不能理解,就命大理卿周桢等人将所定律令中凡是与民间事务有关的条文,都分类编辑成册,解释其意义,颁发给各地官府,称为《律令直解》。
后来,太祖觉得这套法律的制定不够完善,就下令继续修订。至洪武六年(1373)夏天,刊行《律令宪纲》,颁发给各布政使司。这年的闰十一月,太祖又命刑部尚书刘惟谦详细制定《大明律》。刘惟谦每上奏一篇,太祖就叫人张贴在两边走廊,亲自加以裁夺。七年二月修订成功后,颁行天下。《大明律》的篇目条文完全以唐律为准,共计六百零六条,分为三十卷。
从吴元年到洪武六年,经过前后七年的反复修订,基本上完成了明律的制定。后来在实施过程中对一些律条又有增损,因此,洪武二十二年(1389),刑部又奏请更订了一次,把增加的条文按类附人《大明律》重新编排,直到三十年才正式颁布。
《大明律》共三十卷,四百六十条,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虽以唐律为蓝本,但简于唐律而严于宋律。《大明律》被太祖视为维护明王朝长治久安的法宝,所以在《祖训》中命令后代子孙“一字不可改易”。
《大诰》三编是什么文献
《大诰》三编是指太祖洪武年间颁行的解释《大明律》的法律文献,包括《大诰》、《大诰续编》、《大诰三编》。
《大明律》的法律规定尽管十分详细,但毕竟不可能将复杂的社会生活囊括无遗。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太祖下令汇集官吏与百姓的“犯罪”事例来解释律条,称为《大诰》。洪武十八年(1385),朝廷正式颁行《大诰》,其中的条目共有十条:包揽他人赋税以代纳渔利,经中人交付钱财以暂保安稳,将田粮诡寄别处瞒税,遍读经书而不懂事物,将田地分派到他人名下或荒弃田地,凭执法之便干坏事,伪造通行证偷盗军需,黥面刺字的囚徒潜逃在外,官吏长途押解罪犯受贿宽纵囚犯,天下士大夫不为人君效劳。罪行严重的要抄家没收财产。第二年又颁行《大诰续编》、《三编》。太祖要求“一切官民诸色人等,户户有此一本”,并规定如果家里原有《大诰》的,一旦犯罪,即可减一等判刑,没有的就要加一等判刑。还将《大诰》三编颁发到全国各级学校作为教材,令老师给学生讲授,以期让人们从小就知道遵守法律。教授三年之后,老师就可以率领学生到礼部去背诵,朝廷视其背诵内容的多少来加以赏赐。三十年,天下诵读《大诰》的师生到京城朝见的多达十几万人,太祖都赐给了钱物。
明太祖是怎样整顿吏治的
太祖在建立明王朝之后,为了避免出现元末时期贪官污吏横行的局面,采取了种种措施来整顿吏治。
太祖详细地制定出考核的办法,无论朝官地方官员,根据官职高低,分别规定了考核的时间和内容,并由吏部进行综合考核,考核的结果分为称职、平常和不称职三种,对不称职的官员予以罢免,约束极为严格。
此外,太祖还用严刑峻法对贪官污吏进行惩治。官吏因枉法而贪赃的,一概发往北方边地充军。贪污钱财六十两以上的,就斩首示众,还要剥皮后塞上草。太祖把府、州、县衙门左面的土地庙作为剥人皮的处所,叫做“皮场庙”。贪官被押到这里,被剥下人皮,塞上稻草。在官府的办公座两旁,各悬挂一个填满草的人皮袋,使官吏触目惊心,有所警惕。此外还有挑筋、剁指、刖足、断手、刑膑、钩肠、去势等酷刑。就连官吏因公事乘坐官家的牲口、车船,携带私人物品超过规定重量的,也要处刑。
太祖执法非常严厉,驸马都尉欧阳伦是马皇后亲生女儿安庆公主的丈夫,因为贩运私茶触犯刑律,即被太祖赐死。开国功臣汤和的姑夫席某隐瞒了在常州的田产以逃避交税。朱元璋说:“席某仗着汤和的权力,不畏惧法律,所以才敢这样。”常遇春拼命为他求情,太祖都不听,还是把席某杀了。对违法乱纪、贪污受贿的官吏,除去平常的零星打击,还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清洗,典型的就是洪武十五年(1382)的空印案和十八年的郭桓案。
太祖以严厉手段整顿吏治,的确起到了一些作用,比起元末的情况大为改变,但在整顿过程中又不免出现滥杀现象。
胡蓝之狱是怎么回事
太祖在天下基本稳定之后,对文臣武将们的猜忌越来越强。为使子孙能够坐稳皇帝的宝座,他大肆屠戮那些曾为他南征北战、出生人死的功臣大将。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胡蓝之狱”。
明初,在官僚之中形成各种政治派别,文武之间以及淮西集团与浙东集团之间互相倾轧排挤,都在太祖面前不断地攻击对方。这种官僚集团之间的互相攻击,正好为太祖所利用。胡惟庸(?~1380)在当时任左丞相,擅权专制,很多事不上奏就径自处理,太祖对此极为不满。洪武十三年(1380),他以“擅权植党”的罪名杀了胡惟庸,同时被杀的还有陈宁、涂节等数人。后来又给胡惟庸加上“通倭”、“通虏”和“谋反”的罪名,使案情不断地牵连扩大。事隔十年,又兴大狱,以胡案株连李善长、陆仲亨、唐胜宗、费聚、赵庸、郑遇春、黄彬、陆聚、金朝兴、叶升、毛麒、李伯升等一批大臣,并宣布他们为奸党,编成《昭示奸党录》布告天下,连坐诛杀的有三万多人。当时李善长已是七十七岁的高龄,仍被赐死,家属七十余人都被诛杀。这件案子,株连蔓引,以致数年之后还没平息。
洪武二十六年(1393),又兴蓝党大狱。蓝玉(?~1393)是定远(今安徽定远)人,常遇春的内弟,在徐达、常遇春死后,多次统领大军出征作战,立下赫赫战功。二十一年,他率十五万大军出塞追击蒙古军队,掳获七万多人,大胜而归,封为凉国公。但他自恃功高,骄纵枉法,欺上凌下。二十六年,锦衣卫指挥蒋(huán)告蓝玉谋反,又牵连到武将曹震、张翼、朱寿及吏部尚书詹徽、户部侍郎傅友文等,被诛杀者达一万五千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