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5500000017

第17章 二战后期(1)

一、“打耳光”事件

巴顿的命运真的很惨,在战争刚刚取得局部胜利之时,他便开始面临厄运,其起因便是所谓“打耳光”事件。当然,巴顿对此是负有责任的。

巴顿表面上给人的感觉豪迈直爽,生性粗鲁,有的时候甚至满口脏话,还具有一副铁石心肠,实际上与巴顿接触久了便会发现,在公众面前的巴顿与私下里的巴顿判若两人。他善良敦厚,性格内向,很重情义,也很爱护士兵。

医院是我们每个人都讨厌的地方,巴顿也不例外。但在战争期间,每当他感到有必要振作自己的精神时,总是会去附近的医院看看,看到伤员他就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士兵身上的创伤就是他们英勇作战的标志。而且他的到来对伤病员也是一个鼓舞,使他们产生斗志,增加信心。况且巴顿的领导和鼓动能力是一流的,他也自称是美军里最会在别人后面推一把的人。巴顿认为那些伤病员需要他去帮助减轻伤病的痛苦,增强意志,尽快返回部队参加战斗。

每次到医院,他一一问候那里的病人,用亲切温柔的语气与伤病员攀谈,慰问他们,并亲手给他们别上紫心勋章。在每一个病房,他都要停下来发表一番演讲,演讲的内容从不重复,但每一次都同样激动人心。演讲后,不仅是士兵对前方充满了希望,就连他自己也更加有信心做个好领导。

只要战争,就有死亡,这是谁都没有办法阻止的事情。每当巴顿看到那些牺牲的将士们的尸体,他总是要竭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免掉下眼泪。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他常常责怪自己,把这些不幸的结果都揽在自己身上。他也常常感觉自己没有负一点伤是一种犯罪。

战场上有英雄,也有逃兵。英雄值得称颂,逃兵当然要遭到唾弃。对于那些临阵脱逃的胆小鬼,巴顿不仅没有丝毫怜悯,反而感到强烈的痛恨。他认为,这是对那些光荣负伤和牺牲的将士的一种亵渎,对这种人绝不能原谅和姑息。巴顿的这种情绪往往会发展到极端,以致失去控制。正因为他的这种脾气才会发生一次打耳光事件,并由此给他带来很多麻烦。

战斗仍然在激烈的进行着,巴顿索性把司令部挪到了紧靠第1师的塞拉米。他和士兵们混在一起。他发现第1师的情况非常糟糕,他们在两次战役中都首当其冲,现在变得感情冲动,甚至有些不听指挥。他们对过去的战绩自命不凡,对眼前的逆境则悲观失望。更使他气愤的是现在前方战事吃紧,人员伤亡大,又得不到补充,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因为惧怕打仗而躲在医院里泡病号。巴顿不能容忍这种事情的发生。坐在车上的巴顿想着前线发生的事情,情绪非常不好,就像一头受到伤害的狮子,随时准备扑出去。这时他发现了指示医院方向的路标,便命令司机把车开到了医院。

本来,这次偶然的探访与往常没有什么不同——真诚的问候、深切的同情以及赠送紫心勋章等。可是巴顿的来访使医院的官兵非常紧张,巴顿对军容风纪要求非常严格。他刚一接管第7集团军,就像刚接管第2军一样,发布了一道命令,要求部队随时戴好钢盔和系好绑腿。军医艾伦少校曾经写道:“这项命令在帐篷里是不能执行的,因为一个医生戴着钢盔就不可能再戴听诊器了,戴着钢盔做手术岂不更可笑!尽管这样,一个医生从一个帐篷走到另一个帐篷时,也要戴上钢盔。”幸好这所医院的一切都符合巴顿最严格的要求。

可是此时巴顿的情绪非常不稳定,眼前的伤病员伤痕累累,有的肉体被撕裂,惨不忍睹。正当巴顿要离开医院时,他发现了艾伦部下一个名叫查尔斯·库尔的士兵,蹲在帐篷附近的一个箱子上,身上并没有缠绷带,这说明他根本就没有受伤。巴顿朝他走去。这是一个长相帅气的二十四五岁的士兵,他正手足无措地站在那儿。

巴顿脸色阴沉地问道:“你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住院?”显然这个士兵已经被吓得够呛了,他小声地且颤抖地回答道:“我太害怕了。”“什么?你害怕。”巴顿听罢大怒,多少天积累起来的火气一下子发泄出来,他痛骂库尔。他怎么能够容忍这种事情发生。

他抑制不住满腔怒火,高声嚷道:“前方士兵正在浴血奋战,送医院的战士又伤痕累累,而你却是做个逃兵,一个懦夫,军中的败类,简直令人恶心。”同时用手套打他的脸,并大声吼道:“我不允许这样的胆小鬼躲藏在这里,他的行为已经损坏了我们的声誉!”“不要收留这个没有出息的孬种。”

他转身对医院的负责人魏斯顿中校嚷道,“审查这个人,马上送回他的部队,马上就去。”魏斯顿中校慌忙命人把这个年轻士兵架了出去。巴顿的所作所为使在场的医护人员都感到十分震惊。实际上,这个可怜的士兵正在发疟疾,他的体温高达39摄氏度,今天实在是该他倒霉,碰上了愤怒中的巴顿。

人们都疲于应付战争,谁还会在乎这样的事呢,更何况对于胆小鬼来说,挨打总比挨枪子要好得多吧。当时这一事件没有立即引起反响,巴顿也没有把它当回事,只是在日记中写道:“我遇到了一个胆小鬼,这让我很气愤,我把他赶出了医院,我的部队决不允许有这样的士兵。”之后,巴顿向高级军官发布了一份备忘录:我注意到,一小部分士兵跑到医院,说自己神经紧张,不能参加战斗。这些人是胆小鬼,玷污了我军的荣誉,对于那些留守阵地坚强地承担作战危险的同志也是一种污辱,而他们却把医院当作避难所。“你们要采取措施,此类人员不要送往医院,而是在各自的部队处理。那些面对敌人胆怯而不愿作战的人员将由军事法庭进行审判。”巴顿下了命令。

谁也不会想到一件小事竟然在日后引起了轩然大波,让巴顿手足无措。

这个世界上永远都不缺少不怕事多的人。两天之后,第2军参谋长基恩少将和军医官阿内斯侍上校来见布莱德雷。他向布莱德雷汇报了“打耳光”事件的详细经过,并递交了一份有关报告。不知道他们的最终目是什么,是想借机整整巴顿,还是真的为士兵着想,不得而知。看了报告之后,布莱德雷对此十分震惊,忙问他是否还有人知道这份报告。当得知无人知晓后,马上指示基恩。“用信封把文件封好,写上只能由我和你启封,然后把它锁在我的保险柜里。”虽然布莱德雷对巴顿的做法十分反感,但是他为了大局着想,为了不惹怒巴顿,并没有将此事报告给艾森豪威尔。

若想人不知,除非己不为,何况这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很快,这件事情就传遍了第7集团军。许多人对一直以来在人们心目中的大英雄竟然能做出这样的事情表示不理解。正当巴顿处在焦头烂额的状态中时,新闻界也参与了进来,他们对此事议论纷纷,还不时加点夸张手法,把事情描绘得走了样。以至于一时间,事情的真相已经说不清了。阿内斯特上校见布莱德雷不愿介入此事,便通过其他途径把报告直接交给了艾森豪威尔。

一直以来,艾森豪威尔都很欣赏巴顿,突然出了这件事,也让艾森豪威尔不知如何是好。因为此刻,巴顿将军正以征服者的姿态进入墨西拿城,全世界都在向他欢呼,意大利战场上还有许多更艰巨的任务等待他去完成。怎能在这关键时刻去处置一个十分特殊的人物呢?为了顾全大局,也为了慎重起见,艾森豪威尔将此事严格限制在内部范围,他指示卫生顾问佩林·朗中校单独进行一次调查,调查结果只向他一人汇报。

同时,艾森豪威尔也在极力思考,怎样才能把这件事情处理妥当。想来想去,艾森豪威尔以个人名义给巴顿写了一封信,严厉批评了巴顿的这种行为,并责令巴顿,如果情况属实,必须去向被打者道歉,向所有在场的医护人员和伤病员道歉,而且还要向整个第7集团军,一个部队一个部队地道歉。也许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式了。

为了稳妥起见,事后,艾森豪威尔立即召见新闻界的代表,通报了事件的经过和采取的措施,并诚恳地要求他们,鉴于目前的军事形势和可能在国内产生的影响,他们不要把此事透露出去。与会者接受了这一请求。可是有人却认为艾森豪威尔是在偏袒巴顿,因为这一处理方式似乎太轻了。可是他们根本就不理解,这对一直以来严格要求自己,而又刚刚取得重大战果的巴顿将军来说,这无异于一种最严厉的惩罚。

接到艾森豪威尔的信后,巴顿开始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善于总结的巴顿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显然,我的行动太轻率了,而且对情况的了解也很不够。尽管我的出发点是正确的,因为谁也不能容忍装病逃避的现象存在,它会像传染病一样蔓延开来。但是我采取的方式是错误的,非但没达到预期的效果,还引火烧身。”

之后他给艾森豪威尔写了回信,承认了自己的鲁莽举动,但却很委婉地为自己的行为进行了辩解。信中这样写道,“感谢你以个人名义写信给我,感谢你对我的关心与爱护。这件事引起你及其他很多人的不快,我感到十分惭愧。当时我只是想使他们清醒过来。让他们知道自己是一个战士,可却事与愿违,造成了今天这种情况,我无地自容。”

根据艾森豪威尔的指示,巴顿在一个星期日的上午,将被打士兵以及与此事有关的人员都召集到了巴顿司令部,举行了道歉仪式。被召集的人万分惊讶,他们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立正站在那里。屋子里一片寂静,巴顿威严地坐在椅子上,他说:“大家不要再猜为什么被集合在这里,我只是觉得有必要做些解释:首先我对我那天打人的冲动行为表示道歉。作为一个指挥官,我希望我的每一位士兵都是勇敢的人,我要让他们振作起来,这样才能打赢这场战争,否则,就会被敌人打死。我的一个战友就是因为精神一度消沉而自杀的。我认为如果给他一记耳光能够使他清醒并振作起来的后,他可能就会免于一死。希望大家能理解一个指挥官的心情,并且希望大家忘掉这件不愉快事。”

在场的人都对巴顿表示了谅解。

在公开道歉后的几个星期里,巴顿在巴勒莫王宫的官邸中闭门不出,他认为,对于一个胜利者和忏悔者来说,这是一个既适应又谨慎的做法。直至9月初,巴顿出席了欢迎红十字会会长诺曼的集会,这是事件发生以后他第一次公开露面,他知道士兵中间流传着许多关于他的传闻。诺曼讲完话后,请巴顿讲话。士兵们望着他,不知道巴顿该如何应付这种场面。巴顿穿着整洁的军服,笔直地站在台上,脸色阴沉地说:“我想我还是应该站在这里,让你们看看,我是不是像你们想像中的那样一个混蛋。”

巴顿的确是一个演说高手,开场完全出人意料。他的说法使得士兵久久没有反应过来,待士兵们反应过来后欢呼声几乎要掀掉房顶。看起来,这件事似乎已经了结了。

然而,事隔不久,也就是1943年11月21日,随军记者德鲁·皮尔逊违反诺言,在美国广播公司的新闻节目中向全国公开了此事,并捕风捉影,加以夸张。这就像一颗炸弹,震惊了全国上下。又一次把声讨巴顿的高潮掀起了。国会议员们不断收到愤怒者的来信,他们要求惩办暴君乔治·巴顿,并且把巴顿赶出军队,并谴责艾森豪威尔等人袒护巴顿的“罪行”。

但是,美国陆军最高领导层决定让巴顿继续参加战争,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期间,盟军最高司令部为了澄清事实,先后举行了两次记者招待会,回答并解释有些甚至故意是刁难的问题。尽管如此,还是不能彻底解决耳光事件,人们依然热衷于此事。事情越闹越大,甚至引起了白宫的注意。

在国会议员们的督促下,负责此事的陆军部长史订生,也就是巴顿的老战友,他指出,对这一事件的处理要做“严肃的军事考虑”,并明确地说,保留巴顿的高级指挥职务是“符合战争的最高利益的”。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不仅支持史汀生的主张,而且赞成把巴顿的永久军衔晋升为准将,并竭力为他辩护。

实际上对巴顿命运最关切的还是艾森豪威尔,因为他是巴顿的顶头上司,而巴顿则是他不可多得的猛将,他利用各种方式和场合来做挽救巴顿的工作。

11月24日,应陆军部的要求,艾森豪威尔发出了关于这一事件的最全面的报告,这是有关该事件的最权威的官方文件。报告详细介绍了事件的经过和他所采取的措施以及巴顿在改正错误方面所做的努力,然后郑重地指出:“一方面虽然巴顿对两名士兵的做法是错误的,应当受到严厉的批评。但另一方面,巴顿本人爱护、鼓励并在物质上帮助士兵,这方面的事例不胜枚举。他绝对不能容忍士兵以任何借口逃离战场,这样部队才得以迅速前进,并取得重大胜利。我亲自监督了这一事件的全部调查,并采取了在当时看来是适当的步骤,因为我相信,巴顿在任何进攻战中,都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而在这种进攻战中,作为一个集团军的指挥官具有忠诚、勇敢和一往无前的精神是非常重要的。据多次给我的报告说,巴顿最近每次在他部队的士兵面前公开露面时,他都受到雷鸣般的鼓掌欢迎。”由于各方面的努力,巴顿仍然留在艾森豪威尔的麾下。

风波终于算平息了。

英雄既可在关键时候并肩作战,也可在利益面前反目成仇。蒙哥马利和巴顿就是英美军队在共同的战斗中造就的英雄,于是,在他们相互合作并肩与法西斯敌人作战的同时,也出现了一场暗中的较量。巴顿决心要在西西里战场上击败这个强劲的对手,实现自己“当一个伟大军人”的梦想。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竞赛,巴顿必须全力以赴。但是,要想实现这一伟大的梦想就必须要克服各个方面带来的巨大压力与困难。

二、席卷欧陆

1944年6月6日凌晨,英、美军队开始向法国诺曼底海滩进攻。三个空降师首先着陆,接着在海军舰船掩护下,大批登陆部队抢滩上陆。人们盼望已久的开辟第二战场的战役——诺曼底登陆战役打响了。

盟国大军神兵突至,打了德军一个猝不及防。在战役的最初阶段,德军未能组织起有效的防御,结果盟军以比较小的代价夺取巩固了三个登陆场,并在6月8日将它们连为一体。

如梦初醒的德军,很快调整好了防御并展开了积极的反攻,试图将登陆的盟军统统赶下大海去喂鲨鱼。交战双方在诺曼底一带展开了激烈的厮杀,战役呈现胶着状态。

诺曼底战事正酣,而巴顿却像一个足球场边的替补队员,只有坐在冷板凳上看别人热闹的份儿。此刻他正呆在远离战场的英国中部,那里是一派田园风光,空气中没有一丝能让人振奋的硝烟味。巴顿担心,他就要被这场战争遗忘了。

同类推荐
  • 一问一世界

    一问一世界

    杨澜入行20年的传记作品,立体展现杨澜20年非常媒体生涯,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杨澜和杨澜眼中的时代真相。在本书中,杨澜将告诉你:她从1990年到2010年的生命跨越和岁月流转;她与基辛格、克林顿、布莱尔、老布什、李光耀、韦尔奇等高端人物的交往秘辛;她如何在人生每个节点自由潇洒地转换;她对“赢”的重新理解和体悟;她的20年非常媒体生涯和她眼中的传媒江湖……
  • 武则天发迹史

    武则天发迹史

    武则天14岁入宫,历经12年的蹉跎,26岁却身处感业寺,只能青灯古佛。美人心中的那一计,让李治相思难忍,这才令武则天的人生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二次进宫后,武则天自导自演了一场惊心动魄、血腥残忍的权力大角逐:昭仪,皇后,天后,临朝称制,改唐为周,天下升平……如此82载,谁堪比之?武则天何以从单亲女孩成长为三国皇后,以女儿之身君临天下,令无数粉黛、朝臣尽折腰?不妨看看她的心术操练和宫斗绝技。畅销书作家池墨将通过《武则天发迹史》一书为读者揭秘武则天的发迹之路。
  • 绝艺芳华:女武生俞鉴

    绝艺芳华:女武生俞鉴

    本书分上、下两篇介绍了京剧界一度硕果仅存的女武生俞鉴的人生历程。
  • 汉魏六朝风云人物大观

    汉魏六朝风云人物大观

    本书分帝王后妃宫廷人物、文臣武将、起义领袖人物、文化科技思想人物和社会民间人物四类。本书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基本涵盖了从上古至清代的主要人物。这些人物至今仍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因为他们根植于中国灿烂的文明史的肥沃土壤之中,并时时给我们精神上以营养。本书既可作为大中学生的课外读物,也可作为案头必备的工具书。请记住,翻开本书,就是翻开了历史。
  • 在世界尽头拈花微笑:李叔同与苏曼殊

    在世界尽头拈花微笑:李叔同与苏曼殊

    李叔同与苏曼殊,看似人生缺少交集的两个人,却都在清末民初的大变局中由热衷革命到心灰意懒,摆脱俗尘,遁入法门。本书以详实史料、细腻文笔,倾情抒写了李叔同和苏曼殊传奇而绚丽的一生,带你深入他们独特的内心世界,品读他们人生中的聚散离合与悲喜情愁,还原最真性情的两位多情才子。
热门推荐
  • 爱我,求你

    爱我,求你

    这个呢,其实就是一本耽美文,校园的耽美文,希望大家喜欢
  • 五年—破壁

    五年—破壁

    少室山下,十年前搬来的邻居,邻居家的小女孩与男主角玩的甚好,五年前,邻居一家凭空消失,得信五年后经过考验,可知其原委,下落。五年后,一切水落石出。
  • 爱上女土匪

    爱上女土匪

    我,林诗诗,非男,有点嚣张、有点拽!向来信奉“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格言。想当年,一失足成千古恨吖!只是小小同情心发作一下,从此便生活在那个恶魔的阴影下!所以现在,“同情心”这东西,抱歉,真没有!!
  • 阎王驾到:绝世鬼妃

    阎王驾到:绝世鬼妃

    她是冥界无常,意外落入人间。他是现任冥界阎王,寻她五百年,化身邪邪帝王护她此生。他爱她,她却心许他人,青梅竹马的娃娃亲对象,意外在篡位之暗杀中失败,他说:你若做我的皇后,我便放了他……嫁就嫁!不料这一嫁,便深深陷入困顿的迷局之中。鬼手?双胞胎?变态和尚?不嫁了,我要退婚!!!“婚可不是你想退就退的噢——”他透着邪气的目光,让人不寒而栗。阎王果真不好惹……
  • 墨念

    墨念

    月圆之夜,阴兵过境,神秘失踪的那只阴兵去了哪儿?呆傻了十八年的傻子突然清醒,又该为我们带来怎样的故事!阴山陵园一夜之间三十六座坟墓被盗,墓中尸体离奇失踪。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 墨染栀子

    墨染栀子

    她,苏栀,坐拥一个城市。而他,萧梓墨,拥有一个帝都,她遇见了他,陈年往事揭开了面纱。“你是他吗?”“这句话应该是我问你”某个男人邪笑着抱紧了苏栀,唇瓣附上,浓情蜜意,三生有幸遇见你。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冥神天下:邪帝的绝色妖妃

    冥神天下:邪帝的绝色妖妃

    【男强女强,1V1】她本是杀手之王,有朝穿越却成了超级废柴。喵的你们的钛合金狗眼都瞎了吗!老娘有神兽相伴,绝世功法、丹药一抓一大把,专治各种不服!哪曾想有一天她一世英名,却栽在了他的手里......
  • 情恋爱人

    情恋爱人

    几年前她在国际商讨大会上与他有一面之缘,可如今又见到了她,大家都说他俩长的像,他们相恋了可是让他想不到的是……
  • 平凡世界我的哥

    平凡世界我的哥

    李丰利和李丰顺两兄弟相依为命,为了供弟弟上大学,李丰利把田地租了出去到城里的建筑工地去打工。为了弟弟在校生活变好,李丰利拼命工作。打工期间,在被工友强邀去找“乐”的过程中,李丰利结识了阿兰(实名:王萱),久而久之,李丰利与阿兰有了感情。为了有一个新的开始,两人换了城市去工作,生活开始渐渐有了色彩。然而李丰顺爱慕虚荣、不思家境的做法使得自己的花销越来越大,并且和同班的一个同学谈起了恋爱。自幼娇生惯养的赵丽雅使得李丰顺的经济压力非常大,李丰顺只能向自己的哥哥要更多的生活费。李丰利面对弟弟突然增加的生活费只能更加拼命的加班挣钱。王萱不忍李丰利如此辛劳,竟想重操旧业来帮助李丰利缓解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