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3300000008

第8章 回归生命的故乡第三讲(2)

有些人说:“念佛的人一天只念阿弥陀佛,他没有想到怎么去度众生,怎么能说其是圆中之圆、顿中之顿的大乘妙法呢?”要知道,我们今天想救度娑婆世界的苦难众生,但以凡夫身的智慧、能力、福报均不够。所以要求生西方,成就无生法忍以后再回入尘劳,广度众生。

出离心是修行的基础,要能觉悟到人生是苦,八苦交煎;人生是空,不管多少功名富贵,无非都是大梦一场。“万贯家财带不去,一双空手赴幽冥。”人生无常,所以苦、空、无常、无我。

正如善导大师所说:“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假饶金玉满堂,难免衰残老病。纵有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具足信愿,但念阿弥陀佛是捷径之中的捷径。

“厌秽须舍至究竟,方无可舍。欣净须取至究竟,方无可取。故《妙宗》云:取舍若极,与不取舍亦非异辙。设不从事取舍,但尚不取不舍,即是执理废事。既废于事,理亦不圆。若达全事即理,则取亦即理,舍亦即理。一取一舍,无非法界。故次信而明愿也。”

这是蕅益大师进一步把凡夫的疑惑破掉,有些人容易产生疑惑,他觉得:“《六祖坛经》讲‘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净土法门要舍娑婆取极乐,这个有取有舍,不是有轮回吗?”凡夫众生就是因为有取有舍,所以才有分别,有轮回呀,这个他想不通。我们学了蕅益大师的《要解》就豁然大悟,《要解》说得非常透彻。

蕅益大师开示我们:“厌离娑婆要离之又离,舍之又舍。舍离至无可舍离之处,方成为究竟。”因此念佛人在生活中要一切随缘,人生是为酬业而来(业报身),你还向外求什么?要看破放下,专念阿弥陀佛,这是真正的放下、是真正做到了“离之又离,舍之又舍”。

欣净:我们欣求极乐净土,要取之又取,求之又求。取求至无可取求之地,方为究竟。这话说得很妙,是说我们因往生而证无生,你真正能往生,成就无生法忍,才知道本来心性周遍含容,没有来去之相,所以由有念而巧入无念,因往生而巧证无生。这是取求至无可取求之地,是真正的究竟。

因此念佛人要有强烈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愿心,阿弥陀佛的悲愿力十劫以前早已圆满,只要我们愿心强烈就必定能与佛力感应道交,临命终时往生净土。

所以“取舍若极,与不取不舍亦非异辙”。这是非常不同于世间凡夫分别念的取舍,是非常巧妙的由相而见性的方法。凡夫众生心体不能无念,佛陀就巧妙地教我们以一念代万念,以一句阿弥陀佛的念头,念念入佛法界来证无念。凡夫众生心体不能真正的无相,他总是遇到什么就执著什么,陀佛就巧妙地引导我们要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而一得往生,就能成就无生法忍,真正证无生,证入到不生不灭、不垢不净。

有些人说:“我念佛,但不曾有急于往生净土的念头,或虽然知道要求生净土,但愿心不强烈。”这要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心,你不要只是听了,觉得口里也说相信极乐世界,相信净土法门,也愿意求生极乐世界,但你的行动呢?你内心深处求生净土的愿心强烈吗?

其实很多人是不强烈的,因为对娑婆世界的苦感受不强烈,他平时没有病,也没有什么违缘、没有什么逆境,觉得也还蛮不错,没有真正觉得娑婆世界,三界火宅,八苦交煎,对于这个苦感受不强烈。因为凡夫的愚痴无明和执著心在作怪,所以虽然念佛,但没有真信切愿。

我们从遥远的过去(无量劫以来),一直到现在,在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的世界,本质就是苦恼的世界,凡夫众生因为愚痴无明,住惯了,所以依依不舍。

世间有一句俗话叫:“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再简陋也是自己的家,住惯了,觉得这就是乐土,这其实是凡夫的坚固妄想,执著心在作怪。

所以我们才真正地五体投地佩服蕅益大师说得非常透彻:“得生与否,全在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低,全在持名之深浅。”不要认为西方极乐世界难生,其实你具足真信切愿一定得生,但关键是问自己:“我真信吗?真正愿意求生极乐吗?”这全在信愿之有无。

我们学《弥陀要解》,关键是透过学习要能真正产生真信切愿,“品位高低,全在持名之深浅。”要注意,用的是深浅,而不是多少,并未说一天念五万、十万就一定高,而是你持名念佛的功夫是深还是浅,在后面也会详细地展开说。

所以我们要多闻思净土的经教,生起真信切愿。厌离娑婆,要离之又离,舍之又舍;欣求极乐,要取之又取,求之又求。

善导大师在《般舟赞》中说:“凡夫生死,不可贪而不厌。弥陀净土,不可轻而不欣。”这就是凡夫的状态,善导大师一针见血,说得很透彻,毫不留情。凡夫因为愚痴无明,执著心作怪,虽然知道生死,理上因为闻法的缘故知道不可贪,但内心没有真正地厌离。

我们要真正地欣求极乐,要知道生西方极乐世界有无量的利益,归纳起来就是四种:

第一种是无量寿。一生极乐即是无量寿,寿命很长,娑婆世界寿命很短,做什么事情都不够,要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寿命无限,所以能一生成佛。

第二种是见佛。佛是最好的老师,经典里释迦牟尼佛说法时,很多弟子们听到一半就证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得法眼净,远尘离垢”。因为佛陀有十种智慧力——十力,所以他最能观察众生的根机,有时候众生对自己的习性、愿望、根机都不了解,但佛陀知道,所以见机说法,几句话就能说得心开意解,能断愚痴无明,开大智慧,豁然大悟,所以我们生到极乐世界以后,能时时闻阿弥陀佛说法,随意想听十方诸佛说法都可以。

第三种是闻法,西方六尘皆演妙法,闻法不间断,一切生活环境,都是阿弥陀佛教学的道具,所以我们不会退转,自然地提起正念。

第四种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等觉位的大菩萨都是我们的道友。譬如在娑婆世界学《七十空性论》、《六十如理论》、《中观论》,怎么学也学不明白,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可以直接请教龙树菩萨,因为龙树菩萨也求生极乐世界,这非常妙啊。

所以我们要下定决心,发愿一定要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正如莲池大师所教诲的:“三藏十二部,让给别人悟。八万四千门,饶与他人行。”我们现在住娑婆世界寿命短,就专心致志,信愿持名,专念阿弥陀佛,一定要求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法门无量誓愿学”,将来去了西方极乐世界,再去广学。因为极乐世界那些鸟呜叫,孔雀、鹦鹉、迦陵频伽都在说种种法,想听什么都可以学,在娑婆世界想学,但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到那里可以学个够,我不明白、也不知道请教谁,到那里就有地方请教,龙树菩萨的经典我就直接请教龙树菩萨,文殊菩萨的经典我直接请教文殊菩萨,所以这就非常妙。

其他的自力法门是要凭自力去断惑证真,取舍至于究竟才能成就妙觉佛果位,我们如果修自力法门,要真正做到取舍到究竟,其实什么时候才做得到?到妙觉佛果位才是真正地做到,“取舍至于究竟”就是不取不舍才能无取舍。

而净土法门的殊胜就在于横超三界,但得往生净土,即是取舍至于究竟,所以就能把我们凡夫这些疑惑的地方消除,刚刚这两段都是讲要如何发愿。

接下来就是讲持名:

“言执持名号一心不乱者,名以召德,德不可思议,故名号亦不可思议。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故使散称为佛种,执持登不退也。然诸经示净土行,万别千差。如观像、观想、礼拜、供养、五悔六念等,一一行成,皆生净土。”

六字洪名,万德具足。一心念佛,六度齐备。因此莲池大师在《疏钞》里就说:“举其名兮,兼众德而具备。专乎持也,统百行以无遗。”因为名以召德,阿弥陀佛的功德不可思议,所以名号也不可思议。持名念佛是最直捷、最圆顿、最简易、最稳当的一生成佛法门,用功、用力很少而成就很快速,成功品位很高。

蕅益大师还为了彰显持名念佛最殊胜,说了其他种种净土的修行法门,比方说观像念佛,这是《般舟三昧经》上所讲的观像之法。

般舟三昧有很多大德修,常行三昧,能在一个关房里挂上西方三圣的像,一直观像来念阿弥陀佛,九十个日夜都不会坐下来,不会躺下睡觉,这要真正有大魄力,真正发大心,然后能成就三昧。观想念佛主要是讲《观无量寿佛经》上所讲的净土十六观。

接下来还有礼拜、供养。

礼拜是指《普贤行愿品》里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所修的行门,即礼敬诸佛,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是属于此地讲的供养。还有五悔、六念:忏悔、劝请、随喜、回向、发愿,这五个法门称之为五悔。其实礼拜、供养、五悔,合起来就是十大愿王。忏悔就是四者忏悔业障。劝请就是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都是劝请。随喜是五者随喜功德。回向就是十者普皆回向。发愿就是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合起来就可以知道礼拜、供养、五悔,就是十大愿王。

六念就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我们念佛、念法、念僧就是用佛菩萨的智慧、德能、慈悲来转变我们的凡夫心,在自身之中成就三宝的尊贵品质,来克隆自己,用佛菩萨的标准把自己克隆成为心同佛心、愿同佛愿、行同佛行。

所以说修一切法门都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施,修布施度;念戒、念天是长寿安乐,净土法门就是以持名念佛为正修,以其余的法门为助道,回向发愿,皆得往生。

“唯持名一法,收机最广,下手最易。故释迦慈尊,无问自说,特向大智舍利弗拈出,可谓方便中第一方便,了义中无上了义,圆顿中最极圆顿。故云: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也。”

这一段是特别地彰显持名念佛最为殊胜,具足事理二妙。事妙,就是收机最广,也就是三根普被,上上根的等觉菩萨也是修信愿持名,最下等的愚痴无明障重的凡夫也是信愿持名,所以普被三根。

下手最易,但持六字或四字的万德洪名,理妙有三种:

第一方便、无上了义、最极圆顿,这里面讲方便中第一方便,了义中无上了义,圆顿中最极圆顿。这都是理妙。方便中第一方便,是在行持上来说;了义中无上了义,是从教法上来说;圆顿中最极圆顿,是从证入理体上来说;我们修一切佛法都一定包含了教、理、行、果,这是从法门来说。如果从个人修证来说就是信、解、行、证,都是相通的。所以教是了义中无上了义,教义最了义,理就是圆顿中最极圆顿,从理体上来说是圆中之圆、顿中之顿。

行,行持又最方便,方便之中第一方便,当然果就是最殊胜——往生不退,一生成佛。可见此法门持名念佛最妙。

第一方便,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行住坐卧都能修持,都能念阿弥陀佛,所以我们一定要破除那些错误的见解。

同类推荐
  • 给人欢喜(人间佛教语录)

    给人欢喜(人间佛教语录)

    本书是大师依据佛陀的言说及其弘法多年的教化经验。主要包括生活观、伦理观、修持观、处世观、仪礼观、教育观等内容。
  •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精神是印度佛教文化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相融合而形成的。外来佛教传入中土后,经过两汉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依附、迎合与调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与传统儒道的共存并进、冲突交流,隋唐时期的相互吸收、独立创新,以及入宋以后的融合渗透、三教合一,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精神特质的中国佛学理论。中国佛学一方面继承了印度佛教的出世精神、思辨精神和文化宽容精神,另一方面又融合吸收了以儒道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精神、人文精神、自然精神等,从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国佛学精神。
  • 心经

    心经

    《心经》作为般若经的浓缩本,“缘起性空”是其核心思想,但又进一步从“对外扫相”和“对内破执”两个角度去讲“空”。《心经》是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来对外破五蕴身,以“心无挂碍”来破心执。
  • 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道德经》的思想精华之所在,其意思为整个自然界,都是在“道”的管理下,按照一定的法则在运行。和谐世界,以道相通,只有学习和掌握了“道法自然”的哲学智慧,才能了解人生之真谛、处世之哲理,才能知天道、明人道、开商道,才能以正确的心态处事、正确的方法做事,拥有快乐而成功的人生。
  • 佛眼观生死

    佛眼观生死

    人活在这个世上,最关心的事情莫过于生死。人从哪里来,又将往哪里去,这是一个相当具有诱惑力,但是又常常被人避忌的课题。佛教利用其精妙的“缘生观”为我们解读了生命的密码——“一切有情,因缘生成;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生无常,不必执着;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珍惜眼前,活在当下;父母是佛,提早尽孝;生命是宝,务必珍惜;众生平等,慈悲为怀;把握自己,把握人生;临终关怀,直面死亡:涅槃境界,得大自在。”只要参透了这些道理,就可以自在地活在世上,不悔地走完人生旅程。本书从佛教经典的阐述、佛学大师的讲话和专著,以及佛学界人士的研究中,精心挑选了百余篇关于生死问题的章节,分门别类,集合成书,教化大众。
热门推荐
  • 恶魔校草:可爱甜心太撩人

    恶魔校草:可爱甜心太撩人

    他是万人瞩目的校草大人,她是家里的一颗掌上明珠。在百般呵护下的她在开学的第一天就被万人瞩目的校草大人当众侮辱,并且签下了‘不反悔协议’。校草大人总是总是对她百般刁难,但又总会在她需要帮助的时候第一个站出来帮助她,他以为那仅仅是哥哥对妹妹的关爱。那天下午,小甜心因为腿伤被校草大人带回了家,并且细心地为她上药,在她洗澡时为她亲自把晚餐送上来,但却被她认为是图谋不轨。晚上,悄悄地为她盖好被子,却被在睡梦中的她的手打了一巴掌。直到有一天,校草大人把小甜心逼在墙角,霸道地说:“做我的女朋友。”
  • 花痕之印

    花痕之印

    神话时代的箫音已不知飘向何方,花名紫夜心,传说可以让人失忆。尘缘离落一朝花开,时光被咀嚼得很安静。到人类时代还会上演同样的故事吗?花开又花落,原来我们的日子只是相逢相散。“我们……认识吗?”在落花的世界里,抬头看到的是红色的记忆。坠花湮,湮没一朝风涟,花若怜,绽在谁的胸前?花的结局早已注定,都是凋零。不!有一朵花是盛开……
  • 上古之神级霸主

    上古之神级霸主

    叶成无意在黑市上以超低价购得一件二手游戏设备,进入《上古》却因为前科指数最高被系统判定为“亡命徒”势力范围,从而面临重罪惩罚的命运。无奈之下选择成为了一名海盗,却在机缘巧合之下获得神级传承武器,从此便走上了成为游戏中霸主的道路。当别人因为获得一件初级装备而满心欢喜的时候,叶成已经获得了传说中的传承装备。当别人因为推倒一个BOSS而互相炫耀的时候,叶成干掉的BOSS已经数不过来了。当别人想做一名海盗在一片小海域干点趁火打劫的小本买卖的时候,叶成已经成了整个海域的海盗王。当别人组成远征队前往神秘的原大陆探索时,叶成已经获得了众神神力的传承。这是小人物在《上古》中风生水起的故事。
  • 当长腿巨人遇上萌萝莉

    当长腿巨人遇上萌萝莉

    在虚拟的游戏世界中俏皮的萌萝莉和长腿巨人被披上了情侣的设定,自现实相遇后,这对最萌身高差组合因绝对不可能在一起的理由而被再次捆绑在一起!萌萝莉在庆生会上,意外收到告白,她在不知所措中落荒而逃,又阴差阳错和巨人擦出了爱情火花,但却因各种误会而离散……
  • 言语录

    言语录

    如果真的有那么一瞬间,我知道会与他擦肩而过。那么我可以在那么一瞬间不留边际的走过,并且永不遗留痕迹!像某种流动在空气中的气体一样,微笑走过,并且再也不见!——言语录
  • 天生一对:男神,别害羞

    天生一对:男神,别害羞

    苏兮航拿她没有办法,因为她无赖,固执,不淑女,很不良,还经常想方设法占便宜。苏兮沫有很多办法对付他,装傻,卖萌,小手段,投其所好,还经常找准时机色诱。他经常阻止她的头往肩膀上靠,说:你离我远点,别影响我直播。她经常拿着喇叭在学校里告白,说:都58次了,你要我告白多少次呀?她无意间听到了他在唱情歌,于是,她花一首情歌的时间,爱上了那个厌恶的“抄袭者”。苏兮航,三个字,惊艳了她的时光,温柔了她的岁月。爱上,原来,只是一首情歌的距离。决定追求苏兮航之后,苏兮沫所有的愿望都和他有关。第一、做苏兮航的老婆。第二、做苏兮航孩子的妈。第三、做苏兮航孙子的奶奶。
  • 恰逢婚时:首席boss有毒

    恰逢婚时:首席boss有毒

    傅华雍三个字在B市圈中,除了要打上花花公子的标签外也是令人退避三舍的存在……也更是女人都恨不得他一辈子单身的存在。天不随人愿,傅华雍在三十岁那年娶了二十三岁的宁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日月传说:谁动了小女人

    日月传说:谁动了小女人

    某女找到那个趁人酒醉,吃了她的某男。某女气愤地吼:“我要代表月亮灭了你!”某男笑的有点妖孽,引人想入非非地说:“我代表太阳……”某女脸一红,怒极:“那我是后羿,射死你!”某男摇摇头,坏坏地说:“你只能是月亮,用潮汐灭了我!”某女脸顷刻嫣红、青黑,却不敢再说话。某男却猖狂之极地说:“女人,我要点泡你!”
  • 青春光辉

    青春光辉

    她,吴伶韵,会有怎么样的背景,又会有什么结局呢?
  • 那个娱乐王

    那个娱乐王

    当我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后,只剩下音乐让我生存下去。可以说,除了音乐,我其他都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