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3300000064

第64章 迦陵仙音第四讲(3)

能够在这个相对的世界上,保持绝对的喜悦的心的人,就是智者;能够成就喜无量心,这是智者;能够任何时候,都能够在明觉状态下,自觉地去利益自他,这是智者;所以“保持安祥”,应该这样修。“快乐无忧,是名为佛。”也就是说,息心就是息灾,这是抓住根源来息灾。我们得乐或者息苦,即我们希望得到快乐,得到欢喜自在;我们希望能够止息苦难,止息灾难,都一定要在自心上下功夫。

现在的人总喜欢搞什么什么工作室,其实每一个人都可以搞一个工作室。什么工作室?成佛工作室。这个工作室在哪里?在你的内心。

我们学习佛法,归根结蒂,不是叫你学外在的、表面的东西,比如说我们怎样学个手印,怎样去念个咒子,或者怎样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怎么拜。

有一些人甚至问我,“师父啊,念佛的时候,先出哪个脚,还是先出右脚?”那可是笑话了。出左脚有什么关系?出哪个脚都可以,有什么必要那么执著呢?学什么就执著什么!

归根结蒂还是什么?还是我们没有了解佛法的精髓,总在外相上下功夫。正如昨天说的那个比方,那个人为了让锅里面的糖浆冷下来,他不停地拿扇子在锅上扇,他就不知道把柴火抽出来,他扇一辈子,这个糖浆也不会冷下去,是不是?

我们现在很辛苦地大礼拜、烧香,跪在那里念佛、诵经。你诵经有没有观察你的心?口念心行是转经,口念心不行是被经所转。我们口在不停地念,念得很辛苦,念得筋疲力尽,然而我们的心还是妄想纷飞。也就是说,你不停地拿扇子在表面上扇,你心里面的烦恼火不断地在烧,怎么可能冷下来呢?这个烦恼的热火怎么可能止息呢?

归根结蒂,还是要保持安祥。就刚才讲了这么几个字,你随便了解哪一个层次,随便你在哪一个层次听进去了,就对了。

空、放下、无所得、保持安祥、见性成佛道、照见五蕴皆空,一直讲下去都可以,七个字、八个字、九个字、十个字……,随便了解一个字就可以了。你不了解,你把三藏十二部全部翻完了,还是没有什么用。三藏十二部你都会念一遍,但是你不了解,不能够运用,那你就是全部学了,全部都能够背了,那也只是一个有两条腿会走路的书架,不是真正的修行人。

归根结蒂,我们学习佛法是为了成就清净心,在心地上下功夫,“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怎样去见性成佛道?就是透过学习佛法,来了解哪些方法能够消除招来苦难的心念,要能够转念呐。

我们那些苦难、三恶道怎么来的?你以为是哪个惩罚你?不是啦。你自己招感来的。你的心不断起贪瞋痴,一念贪心就招感了一世饿鬼道的业力;一念瞋心招感了地狱;一念愚痴,招感畜生。

我们学习佛法,归根结蒂就是学习转念的方法。这些念头一生起,能够觉知,能够运用佛法的智慧,把这些能够招感我们未来世无量生的生死轮回,无量生的受苦受难,能够招来苦难的这些心念,给它转过来。圣与凡在转念之间,“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执境即是烦恼,后念离境即是菩提。

阿罗汉怎么成就?仍然在此地下手。先断见惑,为什么要先断八十八使见惑?见惑是什么?不正确的见解——身见、边见、邪见、戒取见、戒禁取见。这些不正确的见解指导他起心动念,指导他产生那些招来无量生的受苦受难的念头。要把它先断掉,先断见惑,再渐次地断三界八十一品思惑,就成就阿罗汉道。

所以学习佛法就学这两个内容,第一个就是学习转念的方法,把能够招感苦难的那些不好的念头,如何给它转念,如何给它消除;还有一个是学习正确的思惟方式。这个正确思惟方式能够让我们见性成佛道。

正确的思惟方式是什么?四个字,无我利他。《金刚经》上也说四个字:“离相修善。”“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怎么去见性?就是四个字,离相修善。无我人四相,修一切善法,就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这是学习正确的思惟方式。广说就是六度万行,广说那就整个的九乘佛法都在其中了。

所以要成就清净心,这是最关键的。我们要能够真正地成就清净心现前,心水清,佛月现。临终阿弥陀佛接引,我们自在往生。

《大圆满禅定休息》上有一个窍诀,“一心不动寂三昧,修习光明离戏者。”告诉我们如何成就清净心?一心不动寂三昧,修习光明离戏者。大圆满三大休息:心性休息、禅定休息、虚幻休息。心性休息,禅定休息,成就禅定,然后得解脱。虚幻休息成就幻观,得到解脱。其实这个禅定休息是什么?放下。

你的心无始以来,不断地向外攀缘,忙忙碌碌。中国有一句成语很形象的,一般的人没有了解佛法,没有开智慧,他以后要刻个碑,要写墓志铭,就可以把这四个字刻上去,就可以概括他的一生——碌碌无为。很忙碌,天天忙忙碌碌,一点作为都没有。更糟的是还要造很多的恶业,去到三恶道去。

所以要把这个不断向外攀缘的心,休息下来,停止下来,也就是放下。放下一切,让我们的心性任运自然安住,那么大圆满自然显现。所以这个“一心不动寂三昧”,不是我们的身体不动,而是我们在行坐住卧之间,能够任运地唤醒真心。任运唤醒真心才能够达到一心不乱,才能够达到寂三睐。心性寂静下来,得到三昧,所以才修习光明离戏者,才能够成就光明身,才能够离开一切的戏论。这个就不多讲了。这是讲修水观的方法。

第三观:宝地观

【此想成时,一一观之,极令了了。闭目开目,不令散失。唯除食时,恒忆此事。如此想者,名为粗见极乐国地。若得三昧,见彼国地,了了分明,不可具说。是为地想,名第三观。佛告阿难:汝持佛语,为未来世一切大众,欲脱苦者,说是观地法。若观是地者,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舍身他世,必生净国,心得无疑。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这是宝地观,我们能够观想成就极乐世界的宝地。从消归自性来说,从我们内在身体的转化来说,这是转我们的地大。外在的,我们成就了第一观日想观、第二观水想观,渐次地可以引导真依。真正地观到能够入禅定,成就这种禅定三昧力,就能够观到极乐世界的琉璃地,黄金为地这些。而且成就以后,能够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我们要明白这个次第怎么来的,先是观想落日,落日形成净光,净光凝成净液,净液结成净土。这三观的次第是这样来的。所以我们缘着娑婆世界可以看到落日、水、冰,依这个假依来引发三昧力,能够观到极乐世界的真依。

极乐世界真依,这个宝地观,是阿弥陀佛真实功德所成就的实报庄严。所以阿弥陀佛净土的庄严,是实相无不相,实相无相无不相,这个净土庄严是无不相。阿弥陀佛成就了清净的心体,清净的心体来起用,所以就有种种的依报庄严。

我们的心清净,也能够受用到极乐世界的依报,种种的清净庄严。往生的人,因为观佛、念佛的因缘,能够契入到阿弥陀佛弘深的誓愿大海之中,也就能够随缘受用种种的依报。这是说宝地观。

这个观想力,你要成就了,它力量是很大的。确实,三昧力、禅定力能够转变外境。《首楞严》上讲了一个故事。

一位禅师,他专修水观。有一次,他又入了这种定了。

徒弟叫师父吃饭,敲敲门,没人应。门一推开,很奇怪,房子里面师父不见了,禅床也不见了,只看到一个清清的水池。

小沙弥很好奇了,拿起一片瓦片扔下去,然后走了。

等一下他师父出定了,“哎呀,我怎么好像心痛?很奇怪,怎么会这样?”他就把小沙弥叫过来,问他怎么回事。

弟子说:“我本来是请师父过来用斋,但是没有看到师父,我见到一池水,所以我就扔了一片瓦片下去了。”

师父就知道什么原因了。跟他说:“你过两个小时再来,你下去把那个瓦片捡上来。”

很奇怪,两个小时以后,小沙弥打开房门,又看见一池水。是真的水,不是观出来的。他就真的趟水下去把那个瓦片捡上来。然后就把门关上。

师父再出定,这个心痛就好了。

这个禅定力,心可以转物。物呢,物也可以影响我们凡夫的心。

《神尼传》里面讲到,一个比丘尼成就了禅定功夫,弟子不知道师父入定,来叫她。叫她不应,不应就拉她。这个手就好像拉面条一样,越拉越长。拉出来一里地,这个手还在,师父也没动。徒弟害怕了,一放手,这个手又收回去了。收回去以后,师父出定,手就受伤了。

海公上师有一个《定道资粮颂》。如果希望修习禅定,一定学好《定道资粮颂》。

第四观:宝树观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地想成已,次观宝树。】

其实宝地也好,宝树也好,都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他们生活的环境。底下的八功德水观,是他们出生的环境。

【观宝树者,一一观之,作七重行树想。】

七重行树,七重罗网。实际上七重指什么?还是指七科道品——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看起来这三十七道品,好像都听熟了,实际上要真正会用,不要轻视小乘法。

【一一树高八千由旬。】

一由旬,按照小就四十里,中等就六十里,大就八十里。你看这个树有多高,就算是四十里了,四十里乘以八千,这棵树可以想象吗?

【其诸宝树,七宝华叶,无不具足。一一华叶,作异宝色,琉璃色中,出金色光。】

这是说宝树。

【玻璃色中,出红色光;玛瑙色中,出砗磲光;砗磲色中,出绿真珠光;珊瑚琥珀,一切众宝以为映饰。妙真珠网弥覆树上,一一树上有七重网,一一网间有五百亿妙华宫殿,如梵王宫。诸天童子,自然在中,一一童子,五百亿释迦毗楞伽摩尼,以为璎珞。其摩尼光,照百由旬,犹如和合百亿日月,不可具名。众宝间错,色中上者。此诸宝树,行行相当,叶叶相次。于众叶间,生诸妙华。华上自然有七宝果,一一树叶,纵广正等二十五由旬,其叶千色,有百种画,如天璎珞。有众妙华,作阎浮檀金色,如旋火轮,宛转叶间,涌生诸果,如帝释瓶。有大光明,化成幢幡,无置宝盖。是宝盖中,映现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十方佛国,亦于中现。见此树已,亦当次第一一观之,观见树茎枝叶华果,皆令分明。是为树想,名第四观。】

这是教我们观想极乐世界宝树的庄严。宝树的庄严仍然还是分为几个次第,略说一下。

第一步,我们要知道,极乐世界的这些宝树,还是自性的变现。一方面是阿弥陀佛功德愿力所成就;同时事实上也是我们自性所变现的。所以境智不二,能观之智,所观之境,是不二的;能观之心与所观之法,也是不二的。境智不二,心法不二,身土不二,我们用净土十六妙观来转妄想,就可以作为往生极乐世界的因缘。实相无不相,所以显现种种的妙相。

宝树观,事实上没有能观、所观,是在一心中起观。宝树观要成就,也就是宝树是我心,我心即是宝树。这样没有能所的对立,是成就宝树观,这样就能够成就一心无分别智,就能够显发根本智。以如如智契入如如境,这样来成就宝树观。

首先是观“七重行树”,“高八千由旬”。

第二步是众叶之间生出妙花,花上自然“有七宝果”,花“如旋火轮”。旋火轮呢,打个比方,我们拿一支香,不停地转,看到什么?看到一个火圈,一个光圈,不是看到一支香。花如旋火轮,事实上这是自性光明的幻化,幻现出、涌生出种种的妙果。

第三步,果“如帝释瓶”。帝释天释提桓因的满愿瓶,一切众生心想事成。帝释瓶化成宝盖,盖中“映现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十方佛国,亦于中现。”这就非常妙了。

极乐世界的宝树,我们看《阿弥陀经》、《无量寿经》上都说“十方佛国,亦于中现。”怎么映现出来的?《观经》里面就说得非常细致、非常详尽。我们按照这个次第去观,就能够让我们的心清净,然后能够入禅定,能够灭乃至五逆十恶之罪。

这个树之中,帝释瓶化为宝盖,宝盖之中就“映现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十方佛国,亦于中现。”所以我们一生一切生,生西方极乐世界一生一切生,我不要去求到其他地方去了。我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我想听药师佛说法,很简单,一动念,这个宝树中间,就好像我们人间看电视一样。把频道一调,你看中央台,一调就调过来了,你看到了。再一调,想看湖北台,跳到湖北台来了。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想学什么,就学什么。这就非常妙了。

你看,心念一动,你想听药师佛说法,马上就见到药师佛的东方净琉璃世界,见到药师佛说药师法门了。你想听娑婆世界兜率内院弥勒菩萨说法,我没有往生之前,对法相唯识搞不懂,我想学一学,一转念马上兜率内院就显现了,就可以见到弥勒菩萨正在演说妙法。非常非常方便,所以“十方佛国,亦于中现。”都显现出来了。

你如果一起心动念,想看看人间的子孙,一动念马上就看到他在做什么。这就非常方便了。所以成就这个宝树观,我们也就同时可以明白,极乐世界依报的庄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我们经常会念《心经》。事实上我们看这个宝树也是怎么样?“即事而真,当相即道。”极乐世界种种依报正报的庄严,“一一皆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一一都是实相,我们前面说,本经以实相为体,十方法界依正庄严,由众生的心想生起,心如工画师,变现一切相。你想什么,就变现什么。谁在变?真如自性在变,自性能够变现一切相。

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上说:“实相之体,非寂非照,而复寂而恒照,照而恒寂。”照而恒寂,名为常寂光土;寂而恒照,名为清净法身。照就是观照起作用,照而寂这是很关键的,我们修行要成就清净心,你要能够做到照而常寂,这就是很重要。为什么?照就是说,观照、照见起作用,你的真如自性在起妙用。

眼见,看得清清楚楚;耳听,听得明明白白;六根接触六尘境界,都能够清晰明了。但是内心一尘不染,内心不取不舍。就是六祖大师所说的——《坛经》了不起,非常透彻,“于诸境上心不染,日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心不染,心里面呢?寂啊,一尘不染,身心清净。身心清净呢?外境就清净。

看到境界后,我们心里面喜欢的就生起贪爱,不喜欢的就生起瞋恨,心里面就有分别,有执著,就不寂静,那就是照而不寂了,要照而恒寂,这都要成就清净心,很重要。寂而恒照,名为清净法身。寂,所以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我们的心很清净,能够和光同尘,同时又能够由体起用,能够去教化众生,所以说身土不二。

常寂光净土,常是法身德,寂是解脱德,光是般若德。法身德常,法身常住,所以常寂光是自性的德能。我们的自性本来具足一切,万法回归自性是正法,不是从外修得来的,它是本有的。我们悟是被悟,不是你另外去悟到一个什么东西,显现出来的。我们现在因为有妄想,有执著,所以不能证得。但是这种湛然常寂的法身德,并不是不存在的。

寂,解脱德。解脱德就是我们解开了一切缠缚、捆绑,脱离了六道轮回,脱离了生死苦海,脱离了分段生死、变异生死,尘劳永寂。为什么我们不自在?是不是外在什么东西绑住了我们?是因为我们的心不满足,我们的心不断向外攀缘,去打妄想。所以说,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分别,洞然明白。莫分别,不是说你不知道,照样清清楚楚,不过你的心如如不动,心保持寂静。我们的心清净了,遇到的任何环境都不能障碍我们,所以我们就自由自在。

同类推荐
  • 佛眼看人生

    佛眼看人生

    佛法,就是智慧。生活中处处皆是佛法,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佛法的妙处:如果把“明心见性,本来清净”用在人生上,每个人都能享受天伦之乐;如果把“回归自然,返本还元”用在生活上,遇到挫折我们就能泰然自处……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佛法的妙用,使佛光普照在南赡部洲,让更多的人早日摆脱痛苦的煎熬,也为了继承大德们弘法利生的事业,我们编写了这本《佛眼看人生》。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借鉴了大量佛学大师的语录、开示、演讲录、文集等。
  • 如何解脱(禅·心灵·灵性)

    如何解脱(禅·心灵·灵性)

    本书用佛学观念关注了生命的本质,开篇就在探究生存的意义和价值,本性禅师认为,生命存在的意义不在于追求幸福,而是在追求现世的尊严,和来世的拯救。在探究生死的过程中,回答了何为解脱这一问题。
  • 清虚集

    清虚集

    本书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50多篇。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多篇。内容包含了论宗教系统、道教科仪和易理、道教在海外的传播、藏外道书和明清道教、论道教教义思想的结构、上海道教斋醮和“进表”科仪概述、道家科仪中的伦理教化等。
  • 有佛法就有办法

    有佛法就有办法

    本书是一本将佛学禅修与现代生活感悟完美结事的励志书。本书将历代的佛学大师的佛心禅语汇编成十二堂课,结合现代人的心理诉求,从幸福、做人、做事、生活、修心、舍得、爱情、事业等十二个人们最关心的角度入手,帮助读者从自我心灵汲取力量,缓解烦恼与压力。本书每一个励志故事都是一丝顿悟的人生哲理,给读者以启迪性的人生智慧。
  • 人生与慈济:证严法师开示录

    人生与慈济:证严法师开示录

    普天之下,没有我不爱的人;普天之下,没有我不信任的人;普天之下,没有我不能原谅的人。——证严法师真善美,是人类的福音,也是你的福音。用一个什么样的姿态,活在这个世上,许多人可能都没有仔细想过吧,看看这本书。 如何活得快乐,如何活得幸福,如何活得有尊严,如何活得心安理得,上人证严法师都和你娓娓道来。这本书教你另一种生活方式:散钱得钱,散福得福,给人快乐自己快乐。
热门推荐
  • 我就是地球

    我就是地球

    当我死后,我的墓碑上一定会写满文字,那将是我的传奇一生: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兵王,富可敌国的超级富豪,带领人类与域外文明战斗的英雄……但是,这个世界上一定不会有我的坟墓,因为:我是失落文明亚特兰蒂斯的神,我是中华神话时代的起源……我就是地球!
  • 原来青春不负我

    原来青春不负我

    每个人都有青春,都有过不解,都有过爱恋,都有过叛逆,都有过嫉妒,都有过羡慕,都有过不知名的怒点,都有过懦弱,这是一个关于14岁的她的故事
  • 美人情愫:毒女逆袭

    美人情愫:毒女逆袭

    重生异世,身陷层层迷雾,惨遭灭门的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的惊天秘密?天下人都想得到的东西,而自己却是唯一的线索,何去何从?阴狠教主,孤傲大人,到底是谁想置自己于死地?富可敌国,一路保护的义兄?双眸抑郁,舍身救己的蓝颜?邪魅妖娆,不知身世的俊男?冷漠性感,威震天下的庄主?是他,还是他,是兄还是弟?丝丝暧昧,暖暖柔情,情到深时,难道也只能放手?看着妹妹枉死,自己却无能为力;好姐妹的背叛,自己也力不从心;学武,制毒,逼迫自己变的更强,将伤痛百倍的还给伤害过自己的人,替天行道,仗义杀人,又何妨……只怪,我笑是佛,我恶成魔……【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公主,别闹

    公主,别闹

    穿越成被送去给楚国三皇子和亲的公主,竟在入城时被一个纨绔子弟当众非礼,清白毁了,被拒婚了……只是这个据说整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纨绔子弟会缠上她?
  • 拯救失落文明

    拯救失落文明

    一个残缺的白玉指环、一位绝美的极品校花、一层隔绝千年的灵力封印……。巍峨昆仑山下的小山村,竟然走出了一个绝世高手。萧凡,带着一只还没脱奶的小熊猫,就这么一头闯进了高楼林立的大城市,踏上了装逼撩妹的修真不归路,开始了一段拯救失落文明的伟大征程。
  • 出奇制胜:淘宝推广手记

    出奇制胜:淘宝推广手记

    本书针对很多中小卖家的问题展开讨论,从最基础入门,介绍如何推广等。在讲解推广方式之余,又投入了大量的文笔来探讨如何掌握好自己的生意,而不是随波逐流。做到真正让读者学会营销而不是简单地介绍某一个推广工具。同时在变化中有所收获而不至于被淘汰。本书针对淘宝网,适合所有初级卖家、网络创业者以及在网络店铺运营生意中遇到瓶颈并想要有所突破的中级卖家。
  • 平行世界灵魂救赎

    平行世界灵魂救赎

    林雪龙因一次意外的车祸穿越到了另一个平行空间的世界,发现自己变成了自己爱慕的女子,与教主发生了一系列的斗争......
  • 生存游戏:爷,今天不来了!

    生存游戏:爷,今天不来了!

    目标:成为整个后宫生娃最多的女人,为了回现代,胖祖宗啊,我错了,放过了,我不敢了,恨,不帮忙,那我就成为生娃最多的女人,哇哈哈哈!!!
  • 校花的最强武少

    校花的最强武少

    修真强者冷易,重生在一个废材少爷身上,他不甘当弱者于是努力重修,从此废材变天才。富二代…太子…杀手?哼,在冷易面前,根本就是个渣。冷易的名言:校花都是我的,敢碰,那等于死!武少群:557665472
  • 蓬莱仙说

    蓬莱仙说

    清晨,小舟悄悄离开孤岛,消失在漆黑的海洋中,不知何时,小舟靠岸,而这平静千年的世界风云再起,他的入世是不是牵动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