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3300000026

第26章 回归生命的故乡第九讲(2)

对于净土宗来说,我们现观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就是正思惟;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是正思惟;不分别、不执著、不落印象、心清净,这就是无分别智;遇到事情,不接触则已,一接触就明了,不需要用第六意识的妄心去分别,这是正思惟。

可见正思惟实际上就是不落入凡夫的思考、分析、判断,直觉地通达明了。起作用时是无所不知,不起作用时是心地清净,一念不生,也就是般若无知。

“静则一念不生,动则万善相随”。“般若无知无不知,”这是正思惟,无知是般若之体,无所不知是般若的妙用。

再看正语、正业、正命。

“以无漏慧除四邪命,摄诸口业,住一切正语中,名正语。以无漏慧除身一切邪业,住清净正身业中,名正业。以无漏慧通除三业中五种邪命,住清净正命中,名正命。”

正语就是语业清净,能以无漏慧来除四种邪命,修行人如果没有正念,有可能会落入到四种邪命之中。

四种邪命食:即方口食、维口食、仰口食、下口食。

方口食就是谄媚权势,通使十方。指修行人不去好好修行,专门去搞种种的交际,然后依此为生。

维口食就是用种种的咒术卜算吉凶,用咒术来呼召鬼神,来做种种的法,这些就不是真正的修行人。

仰口食就是仰观星宿,以自活命,用天文学推测吉凶、推测盈虚等等。

下口食就是种植田园,农事耕作,和合汤药等等。

这些邪心求利以活生命,多有口业。所以要能除四邪命,摄诸口业。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住一切正语之中,名为正语,是语业清净。

正业是身业清净。以无漏慧除身一切邪业。凡不正之行,皆名邪业,住清净身业之中,即是修清净梵行。也就是不杀生、不偷盗,出家人来说是不淫。在家居士不邪淫,能身业清净。

前面是语业清净、身业清净,这里是身、语、意三业清净。除三业之中的五种邪命:

第一种邪命是诈现异相奇特。以奸诈为怀,示现异相。与人不同,现种种的异相,希望人家相信他,信仰他。

第二种邪命是自说功德,诱动人心。自己称赞自己,自吹自擂。

第三种邪命是占相吉凶,为人说法。

第四种邪命是高声现威,令人敬畏。

第五种邪命是说所得供养,以动人心。

对一个人说另外一个人给了我什么东西供养。希望这个人供养他,这都是邪命。能远离五种邪命,住清净正命之中,以道自活,而全法身慧命。出家人应该要安贫乐道,名之为正命。

接下来是正精进、正念、正定。

“以无漏慧相应勤精进修涅槃道,名正精进。以无漏慧相应念正道及助道法名正念。以无漏慧相应入定,名正定。”

这是八正道的后三种。正精进是以无漏慧来勤行精进,不疲倦、不懈怠来修涅槃之道,行契于智。精进修行都能保持智慧觉照。

正念是以无漏慧相应,断除妄念,一心专念真如实际。对于净土法门来说,就是一心专念阿弥陀佛,这就是成就果地的万德庄严。

正定是以无漏慧相应入定,能远离凡夫的不定、远离外道的邪定、远离有漏的四禅八定。

“此等道品,依生灭四谛而修,即藏教道品。依无生四谛而修,即通教道品。依无量四谛而修,即别教道品。依无作四谛而修,即圆教道品。”

三十七道品就是苦、集、灭、道四圣谛里的道圣谛展开来说的,她是通于大小乘的,此地蕅益大师用藏、通、别、圆四教来详细地说三十七道品,以此作一个归纳。

因为前面把道品(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都一一详细地解说了,此地归纳起来说四教道品。

藏教就是小乘,通教是通于大小乘,别教和圆教都是大乘,可见三十七道品通于大小乘。

天台宗智者大师将如来一代时教判为五时八教,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是为五时。藏、通、别、圆,顿、渐、秘密、不定,就是佛陀的化仪四教、化法四教,合称八教。

藏、通、别、圆,四教可以说有四圣谛。也就是都可以说有道品,藏教的道品为什么名之为三藏教呢?以四阿含为经藏,毗奈耶为律藏,阿毗昙为论藏,其实就是指小乘的教法,小乘的学者依此而修,故名藏教。

藏教所诠显、所学修的是生灭四谛,修苦谛是观察世间法的果,即有生、住、灭三相迁流。

世间法的因是集谛,他有贪瞋痴等分(贪、瞋、痴三毒各相等),四心流动等等,这样来知苦断集,慕灭修道。

在净土的众生,如果是小根器先成熟,要暂时依生灭四谛来修,这就是藏教道品,但主要还是修大乘法。

通教道品是通教,为大乘之初门,钝根之人前通藏教,利根之人后通别教和圆教,故名通教。

所修的是无生四谛,知道苦谛是当体即空,无逼迫相;集谛是如幻如化,当体即空,无和合相;灭谛是无生相;道谛是不二相。净土的众生如果是通教根器,也是先修无生四谛,故名通教道品。

别教是菩萨法,唯是大乘法。别与前面的藏教、通教相别,后面就与圆教相别,名为别教。

所修的是无量四谛,如道谛有无量相,因为有恒河沙数各种各样佛法修行的法门,灭谛是指诸波罗蜜种种不同。

《华严经?四谛品》就完全讲别教的无量四谛,净土的众生,如果是别教的根机,他一定要修无量四谛,所以叫别教道品。

有很多祖师之前都是别教道品,其根机智慧也很广大,学大乘学得很深入,最后能归心净土。如莲池大师、蕅益大师、印光法师。他们年轻时都是广泛地涉猎大乘佛法,大半是别教的根机,到晚年或中年以后,参禅大彻大悟、真正明了心性了,能归心净土,根机成熟,把以前所学的通通放下专修念佛法门就变成圆教。“摄禅归于净土,”这是指别教道品。

圆教是三谛圆融、圆修圆证,故名圆教。所学的是无作四谛,知道苦谛,五阴本就是如来藏,所以无苦可离。修集谛也是无作四谛,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无灭可证。烦恼即菩提,所以他无集可断;生死即涅槃,所以就无灭可证;边邪都是中正,所以无道可修。净土的众生如果是圆教的根器,就依无作四谛而修,这就是圆教的道品。

“藏道品名半字法门,净土浊轻,似不必用,为小种先熟者或暂用之。通道品名大乘初门,三乘共禀,同居净土多说之。别道品名独菩萨法,同居方便净土多说之。圆道品名无上佛法,有利根者,于四净土皆得闻也。”

这就是来辨析四教道品在极乐世界里是哪类根机的众生修哪一教的道品。

藏教道品名之为半字法门,因为它是小乘偏真,不圆满,所以是半字法门,是针对于大乘的通别圆,都属于满字法门来说的。

[净土浊轻]净土本来无有五浊,只因为娑婆世界的众生带业往生,所以生彼国土。故说有浊轻。

[似不必用]是不需要怎么用藏教道品,但有些是小乘根器的习气,他去到以后暂时还先修藏教道品,通道品是在凡圣同居土所修的。同居土的众生修无生四谛,再依此而断见惑、断思惑。同居土是带业往生,见思惑只是伏住了,去到极乐世界以后,在那样殊胜的修学环境里,就能迅速断见思惑,所以要说无生四谛、说无生道品。别教的道品是在同居土、方便土,说无量四谛。

圆教的道品名之为无上佛法,有利根的人直接修无作四谛。他对于四种净土、对于一切法、对于藏通别圆四教道品都能得闻,因为四土圆融。所以我们可以知道“同居则具四教,方便但具别圆。实报唯圆教道品,寂光唯是一心”。就不存在哪一教了,唯是一心,已经圆满成就了。

接下来说如是等法。前面说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解释如是等法这四个字。

“如是等法者,等前念处、正勤、如意足,等余四摄、六度、十力无畏无量法门也。”

如是等法的“等”字,就是等前面没有说的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也包括后面没有详细说的四摄六度、十力四无所畏这些无量的法门。

四摄侧重于利他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是能先以布施来结众生缘;先以柔软语令众生乐闻,容易度化;先行种种饶益之行以利众生;先与众生和光同尘,同事,侧重于利他来摄受众生。

六度:布施度、持戒度、忍辱度、精进度、禅定度、般若度,这些都是以修六度万行来圆满自己的福慧,同时也是以布施度悭贪;以持戒度诸恶、度毁犯;以精进度懈怠;以禅定度散乱;以忍辱来度瞋恨;以般若来度愚痴。这样来消除众生的种种心病,来成就六度万行的无量功德。

十力是指如来的十种智慧力。如来成就了十种殊胜的智慧力:

一是,知是处非处智力。佛陀知道一切众生的因缘果报,作善业感乐报,这叫是处;作恶业而希望有乐报,这叫无有是处,所以叫做非处,知道是处非处智力。

二是,知过现未来业报智力。“业”是造作,正在造作时叫“事”,造作完了叫“业”。现在就一般世俗人来说的我做某一种事业,其实原典就出自于佛教。业有善业、恶业、无记业三类。

佛陀有能遍知众生三世业缘果报的能力。在本经里一而再再而三地劝导我们要发愿求生净土,那是因为佛陀的大智慧见知众生的根器,见知众生过现未来的种种业报,所以知道一切众生都是以修净土法门能一生成佛为最殊胜的法门。

三是,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有世间的禅定、四禅八定和出世间的种种禅定。佛陀对一切禅定都能自在无碍,对其深浅、次第、出定、入定都能如实遍知。净土宗来说,念佛法门成就念佛三昧,是属于上上乘的禅定,得到诸佛赞叹,故称其为宝王三昧。

四是,知诸根胜劣智力。佛陀已知一切众生的根性,因为对众生微细的根性都了知无余,所以凡夫若有机缘遇到佛陀,听佛讲经说法,那是最为契机。“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佛陀说几句话就能让我们开悟。

世间的《三字经》上说:“性相近,习相远”。儒家说的习性就是众生过去生之中的生活习气各有不同,只有彻底了解,应机说法才契机。但阿罗汉只能看到五百世,佛陀能知众生无始以来的习性、根机。

五是,知种种解智力。佛陀对于众生的欲望、善恶的知见,都能如实遍知。对于他种种的乐欲喜好都能知道。凡夫众生有时自己都不容易了解,因为这个喜好时时变化,这跟自己过去生生世世所熏习的那种习气有密切的关系,唯有佛陀看得最清楚。

六是,知种种界智力。“界”就是能力的边界、极限。比如小乘根机,佛陀就帮他修到阿罗汉,他是能证小乘果的根机,这就是他的极限,他的边界;他是初果的界限,佛陀就帮他证到初果。佛陀对一切众生的种种差别界限知道得很详细、很完整,名之为知种种界智力。

七是,知一切道至处智力,这是从果位上说。佛陀能如实遍知众生有何业因,将来能至何种道果,能应机施教,所以《无量寿经》上说佛不度众生,佛只是作为增上缘,指导修行之路。

八是,知宿命无漏智力,佛陀能如实遍知众生百千万世的种种寿命,生死的状况。

九是,知天眼无碍智力。佛陀的天眼是尽虚空、遍法界,过现未来无所不知、无所不见。阿罗汉也有天眼通,但他要先作意,才能用天眼通,他不入定就没办法用天眼通。佛陀是“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随时能彻见一切,阿罗汉的天眼通只能看到一个小千世界的状况,中千世界他能力就达不到了,因为阿罗汉还有尘沙惑、无明惑,唯有佛陀的天眼可以看到无尽的世界以及久远的过去未来。

十是,知永断习气智力。宿命通侧重于知过去,天眼通侧重于见未来,这个最后其实就是漏尽通。知永断习气智力就是佛陀成佛时自己知道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三惑永尽,不必再去问别人,已经圆满成就了无上正等正党。

这十种智慧力都是我们自己自性本具的德能。但只是在因位,没有威德,唯有佛陀究竟圆满地显发出来了。八、九、十就是三明: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不过是佛陀修德成就得最圆满而已,这是讲十力。

下面是四无所畏:

第一是一切智无所畏。对于一切诸法尽知尽见。

第二是漏尽无畏,诸漏已尽。佛对于一切法无所不知,是智德;诸漏永尽,是断德。二死永亡,分段、变易两种生死都永远地消尽,所以无所畏。

第三是障道无畏。对于障道之法能知能说,所以没有畏惧心,知道凡夫众生不能解脱的障碍在什么地方,所以能应机说法。

第四是苦尽道无畏。对于尽苦之道,对于戒、定、慧三无漏学能了知无余,所以无所畏惧,无有恐惧。

佛教导诸大菩萨各种各样的修行方法,佛陀能见机说法,运用这十种智力来观察我们的根机,所以几句话就能让我们开悟。佛有四无畏,所以也知道我们修行不能成就的障碍在什么地方,要修哪种法门最容易成就。但现在我们没有机缘遇到佛陀,怎么办?

同类推荐
  •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洒脱些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洒脱些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洒脱些》分为八个部分,用最简单的文字转述了最深奥的佛家智慧。每天为生活加一点禅,经营幸福人生的必修课。
  • 快乐禅:禅理教你透视生活的智慧

    快乐禅:禅理教你透视生活的智慧

    本书通过多篇禅意故事,告诉读者在日常生活中珍惜当下、知足常乐、珍藏本钱、顺其自然等积极健康的观念。
  • 听佛学大师讲24堂人生智慧课

    听佛学大师讲24堂人生智慧课

    本书旨在解除每一个人内心挣扎的苦痛,还年轻人以阳光健康的心态,赠老年人以历经沧桑的从容,让整日奔波的人有一个心灵的港湾,让无所事事的人有一座心灵的庙堂。教导世人如何看待现实生活中的诸般不如意,待人接物又应该秉持什么样的心态。总之,本书旨在以“通俗佛经”之相,助世人修出佛心禅性。
  • 佛教

    佛教

    佛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相传为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释迦牟尼所创,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东汉时传入我国。
  • 体悟《心经》深意

    体悟《心经》深意

    《体悟心经深意》是台湾学者郭永进先生经过真修实证以后的解经之作,通过很多幻灯片的生动演示,图文并茂地来诠释《心经》这部深奥经典的真正内涵。让很多人都能轻松读懂这部“无字天书”, 透过这些超越经典、超越文字的“心路”,直接指引大家去看到那活生生的生活,进而通过实证而渐入心灵自由的解脱之境。
热门推荐
  • 吟风望月

    吟风望月

    游芸是个性格孤僻,桀骜不驯的女子,本书主要讲述的是从少年时期就一人游历在外的游芸身上所发生的悲欢离合。
  • 文化主体

    文化主体

    本书主要包括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世界、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历代追求的天人合一观、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佛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古代天人合一的建筑观、古城的法天象地思想、古村的天人合一理念、古民居的天人合一设计、古园林的天人合一精神、帝陵布局与天人合一观、土地利用与天人合一观、水利工程与天人合一观、生物保护与天人合一观、古代科技与天人合一观、《黄帝内经》的天人相应、《黄帝内经》的天道人道等内容。
  • with你

    with你

    “是你太自作多情了……”小梓溱慢慢侧过脸。“你应该好好理清我们之间的关系。”男孩拉住梓溱即将远离的手。“我自作多情?那你好好想想,是谁在一诺面前假戏真做?”男孩轻轻放开梓溱的手,“对不起,我们真该静静。”
  • 以卿之命换吾之心

    以卿之命换吾之心

    冷冰冰的洛水,带着姐姐未完成的愿望,踏入血雨腥风的江湖,寻找五年前被埋藏的记忆,谁知,一个更大的秘密浮出水面。亲情,友情,爱情,该如何取舍?是否能全身而退?
  • 想你是如此的痛

    想你是如此的痛

    快乐的白衣天使简洁,年轻貌美,聪明伶俐,出身高知之家,专业出众,与帅哥医师情意相投,却深陷友情爱情的痛苦抉择中,进退两难!历尽千辛万苦,总算与有情人两情相悦,偏半路横生事端......爱与情的纠结,恩与怨的痴缠,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爱已深秋,物是人非,中年的简洁,又重新回到原点,面对爱情,亲情,友情,恩情,再一次的做出抉择。她会如何选择?是一步天堂?还是坠入深渊?
  • 霸道总裁与特种兵总教官娇妻

    霸道总裁与特种兵总教官娇妻

    他是一位叱诧纷纭的豪门总裁,她,身怀陵天傲骨的,曾经在部队里每个菜鸟们听见她的名字都会轻微的冷叹:“阎王”谁娶回门就倒霉了。“现在的她是一位在部队里冷艳的阎王而在家里是一位温顺贤惠的娇妻。
  • 北冥曾有鱼

    北冥曾有鱼

    人这一生,到底图个什么?为了名、利、权、财、性?还是……只是快乐罢了?亦或者说,是奋斗?疯癫一世,归于尘土。老来,不如闲摆一局棋。静等来人侯。
  • 绯色密爱:总裁欺人太甚

    绯色密爱:总裁欺人太甚

    曾经,我是个最让人羡慕的女人,同时,也是最被人唾弃的女人。人人只道我的光鲜,却不知这一路的艰险。不少人询问过我那段往事,只是真相往往比谎言更让人心痛……
  • 末世之逆袭吧兄弟

    末世之逆袭吧兄弟

    一觉醒来,沧海桑田。丧尸遍地走,异能吊炸天,高科技狂轰乱炸,古武学横行无忌,来自农村的农民赵长生,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挠了挠头,有些茫然不知所措。再加上公司玉女女神投怀送抱附带上双胞胎女警姐姐要一起同居,他感觉压力山大。为了更好的活下去,翻找超市,寻找食物,却不断的捡回来一个个各色各样死皮赖脸要留下的绝世美女。可怜的赵长生,他只想找一个老婆,躲在一间屋子,不被丧尸发现,好好的过日子。但是当屋子装不下女人的时候,他决定走出来,找一间更大的屋子,装更多的女人,为人类的繁衍生息拼尽最后一点血……谁说明星心比天高?谁说女神不好泡?谁说农民工就找不到白富美,看我赵长生如何逆袭,妻妾成群!
  • 曙光之上

    曙光之上

    似乎这是一眨眼之间世界就全变了,没人知道为什么。渺渺天地无穷尽,漫漫人生有终时。相逢尘世人相伴,白尽青丝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