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3300000015

第15章 回归生命的故乡第五讲(3)

并诸菩萨摩诃萨,文殊师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萨、乾陀诃提菩萨、常精进菩萨,与如是等诸大菩萨。

“菩萨摩诃萨,此云大道心成就有情。乃悲智双运,自他兼利之称。佛为法王,文殊绍佛家业,名法王子,菩萨众中,智慧第一。非勇猛实智,不能证解净土法门,故居初。弥勒当来成佛,现居等觉,以究竟严净佛国为要务,故次列。不休息者,旷劫修行不暂停故。常精进者,自利利他无疲倦故。”

这是讲闻法的菩萨大众。

[菩萨摩诃萨]十住、十行、十回向,这三贤位称之为菩萨,登地以上的菩萨称之为菩萨摩诃萨。同时也可以说,三贤位称之为异生位或异生性菩萨,登地以上称之为同生性菩萨。

[大道心成就有情。乃悲智双运,自他兼利之称。]大道心成就有情,(觉有情)乃悲智双运,自利利他,称之为菩萨。菩萨以大智故不住生死,以大悲故不住涅槃。时时教化利益众生,修习六度万行,所以称之为悲智双运。

接下来列举了四位大菩萨作为菩萨众的代表。

[文殊师利法王子]文殊师利译为中文是妙德,他同佛所证,微妙的三德——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圆满的开显,因其本来是佛,示现为菩萨。妙也可翻译为妙吉祥,因为菩萨出生时有十种祥瑞,光明满室,乃至象生六牙。在菩萨众之中,他是智慧第一的大菩萨。

可见净土法门是难信易行之法,要像文殊菩萨这样的大智慧才能真正地听懂,真正地明白,才能证解净土法门。

文殊师利菩萨是七佛之师,释迦牟尼佛因地都是受文殊菩萨的启发和引导发菩提心。文殊菩萨过去久已成佛,号为龙种上尊王佛,现在也在北方世界示现成佛,名为欢喜藏摩尼宝积佛,未来世他于南方离垢世界成佛,号为普现如来,过、现、未来都已成佛。

[阿逸多菩萨]即弥勒菩萨。《无量寿经》中前半部是阿难尊者当机,后半部就是弥勒菩萨当机,他是候补佛,将来下生成佛,也要说这部《阿弥陀经》。

弥勒是姓,译为中文就是慈氏;阿逸多是名,译为中文就是无能胜,慈氏无能胜。他修习慈心三昧最为第一。文殊师利菩萨表智慧庄严,弥勒菩萨表福德庄严。

[现居等觉]他在兜率内院候补作佛,当来成佛龙华三会度众无量,有这部《弥勒三经》。

[乾陀诃提菩萨]乾陀诃提译为中文是不休息。

[常精进菩萨]十六位大阿罗汉是劝信。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尚且要信受奉行,念佛求生西方,何况是我等凡夫呢?更加要信受奉行。

文殊、弥勒是劝发愿,文殊、弥勒是等觉位的大菩萨,他们尚且要发愿求生西方,我等凡夫更应效仿,发愿。

乾陀诃提菩萨、常精进菩萨是劝行,要不间断、不退转、常精进、不休息来持名念佛,所以这都具足信愿行三资粮。

“此等深位菩萨,必皆求生净土,以不离见佛,不离闻法,不离亲近供养众僧,乃能速疾圆满菩提故。”

[深位菩萨]是位邻极圣,深证等觉的大菩萨,菩萨摩诃萨。

[必皆求生净土]因为他们能不离三宝,所以能迅速成佛。因此他们求生极乐。

蕅益大师的侍者成时法师加的注解里就说“事是大因缘,理是秘密藏,不可忽过。”事相上来说,不离三宝就是成佛的大因缘,让我们迅速成佛。而且佛陀说本经的无上大因缘就是让十方佛世界的一切的众生都能信愿持名,能一生成佛,不退转,皆是阿鞞跋致,这是无上大因缘。

理上来说是悟入佛之知见,佛之知见就是三德秘藏,证入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三德秘藏之中,乃能速成正觉。

所以要能不离三宝、不离见佛、不离闻法、不离亲近供养众僧,归纳就是不离三宝。为什么这些深位菩萨都要求生净土呢?因为能不离三宝,能速疾成佛。

莲池大师在《往生集》里有一个比喻:“或疑菩萨道大,似已不必求生。”有些人有这个疑问:“这等觉位的大菩萨都要候补成佛了,还用得着去求生西方吗?”

莲池大师打了个比方:“譬之爵弥尊而觐主弥密。”是说你做宰相,做大官,地位越高见皇帝就越密、越勤。

“彼荷担挟锄之辈……绝望于九重,而曰:‘明主不足亲,可哂也夫’。”就是说你地位越高,越做大官,越要经常见皇帝,但如果深山里普通的老百姓,每天就是拿锄头去挖挖地,根本就“绝望于九重”,他根本看不到皇帝,反过来还说“明主不足亲”。我没有必要去见皇帝,大家一定嘲笑此人自不量力,自高自大。所以说“可哂也夫。”被人哂笑。

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为什么这些大菩萨都要求生极乐世界,因为常不离三宝,速疾成佛。

接下来讲闻法的天人众:

(丁)三天人众

及释提桓因等,无量诸天大众俱。

“释提桓因,此云能为主,即忉利天王。等者,下等四王,上等夜摩、兜率、化乐、他化,色、无色无量诸天也。大众俱,谓十方天人八部修罗人非人等无不与会,无非净土法门所摄之机也。通序竟。”

有很多的诸天大众也来听《佛说阿弥陀经》。列举了忉利天之主释提桓因,即帝释天,道教里称为玉皇大帝,释提桓因译为中文就是能为主。

释提桓因生天的缘起是,过去迦叶佛时,有个女人发心为迦叶佛的舍利建塔,她邀集了三十二个人一起来成就,所以就一起感生到忉利天,感生为释提桓因。他未来成佛,号为无著尊佛。

[等]包括等下的四天王天(忉利天是第二层天,底下还有四天王天),东方持国南增长,西方广目北多闻,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山腰。

往上还有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合起来就是六欲天。再往上还包括色界十八层天,离生喜乐地定、定生喜乐地定、离喜妙乐地定、舍念清净地定,这四禅定,初禅三天、二禅三天、三禅三天、四禅九天、色界十八层天。再往上就是四空天,这些通通都包含在“等”字里面。

[无量诸天]是指大千世界之中四禅以下的无量天人。

可见,上从等觉菩萨,下至地狱众生,都是净土法门所摄之机,九法界平等修行,平等成佛。佛陀说法四十九年,唯此持名念佛法门是真正的三根普被、利钝全收。

证信序就讲圆满了,接下来就是别序即发起序——本经特别的发起因缘:

(乙)二别序。发起序也。

“净土妙门,不可思议,无人能问,佛自唱依正名字为发起。又佛智鉴机无谬,见此大众应闻净土妙门而获四益,故不俟问,便自发起。如《梵网》下卷自唱位号云我今卢舍那等,智者判作发起序,例可知也。”

别序是一部经发起的特别因缘,其他经很多都是弟子们请问而发起,这部《阿弥陀经》是佛陀无问自说。

因为净土法门但持六字洪名即得三界横超,念佛为因,而得成佛之果。不是大众的智力所能知、能问的,所以佛陀就自己宣说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今现在说法,以作为本经的发起因缘。

[见此大众应闻净土妙门而获四益,故不俟问,便自发起。]四益是四悉檀之益,悉是普遍,檀是施与,悉地成就。

一、世界悉檀,得欢喜益。就是把世间一切事实真相向众生宣布,令其生信乐之心。本经里众生听闻到佛说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正在说法,心生欢喜,这是得欢喜益。

二、为人悉檀,得生善益。闻说欲生彼国,亲见弥陀,只要执持名号,就是多善根福德因缘,就知念佛即能生善。我们信愿持名就是持名念佛,能真正信愿持名,就是多善根、多福德,所以能生无上清净的善法。

三、对治悉檀,得灭恶益。能依教专修,万缘放下,单提佛号,念念相续。每一句阿弥陀佛都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观经》里也说:“以念佛名故,能够灭罪,所以我来迎汝?”灭身语意三业之恶,这是灭恶益。

四、第一义悉檀,得入理益。教令持名念佛,念到功深,念而无念,无念而念,豁然大悟诸法实相第一义谛之理,就能成就理一心不乱,这是得四益。所以佛来无问自说,作为发起序,说有极乐世界、有弥陀现在说法。

智者大师为什么要把这句经文判作是发起序,举个例子就是《梵网经》的下卷:“我今卢舍那,方坐莲花台。周匝千华上,复现千释迦。”

因此蕅益大师也把佛无问自说有极乐、有弥陀说法,把这段经文判作是本经的发起序。这就与古德不相同了,以前的大德把这句经文作为是正宗分。

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这一段经文有三重意思:

第一是说依报庄严。佛陀无问自说,有一个世界叫极乐世界,看这个名字就知道,极乐世界的众生福报大,智慧圆满,才有极乐(不是苦乐相对的乐,而是极乐)。如果只有福报没有智慧,往往是富而不乐,有智慧没有福报,就像颜回一样“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能安贫乐道,物质生活很缺乏,生活很艰苦,但精神生活很充实,有一点点乐。

极乐世界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灵性生活都非常丰足、圆满,都是阿弥陀佛说法的道具,都是提醒他增长道念,所以非常美妙,才名之为极乐世界。

第二是说正报的殊胜。经文说:“其土有佛,号阿弥陀。”极乐世界教化众生的教主就是阿弥陀佛。

第三是说事业的庄严。事业就是说法,阿弥陀佛是住世,正在说法的佛陀。所以依报庄严,正报殊胜,事业庄严,这一段就有这三重意思。

“净土法门,三根普摄,绝待圆融,不可思议。圆收圆超一切法门,甚深难信。”

[绝待圆融,不可思议。]净土宗十二祖彻悟禅师说过:“一句阿弥陀佛,具足四句宗旨。”第一是以唯心为宗,全佛是心;第二是以唯佛为宗,全心即佛;第三是以绝待圆融为宗;第四是以超情离见为宗,超凡情离圣见。

一句阿弥陀佛名号具此四句宗旨,非语言分别之所能及,故称之为“不可思议”。

阿弥陀佛的六度万行,大愿大行,庄严成就了极乐世界。同样,阿弥陀佛也用他的大愿大行成就了这一句万德洪名,所以说是不可思议。

[圆收圆超一切法门]一切教法归纳为经律论三藏,一切正法归纳为戒定慧三无漏学。

净土法门可以三学齐收,正念佛时,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身语意三业清净,不犯众戒,这就是戒无漏学圆满。

念到一心不乱而得正定,乃至理一心不乱,就是已经是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已是法身大士,当然是定无漏学圆满。

了知能念之心自体本空,所念之佛了不可得,这是空观;而能念之心又念念相续,所念之佛历历分明,这是假观;又了知佛即是心,心即是佛,空有见泯,能所双亡,这就是中观。

空、假、中三观具足,而成就三观妙慧。所以一句阿弥陀佛具足三无漏学,圆收一切法门,圆收圆超。没有次第,他不需要经历次第,就能一超直入如来地,一往生,哪怕只是薄地凡夫都能圆证三不退。所以说这个法门妙到极处,圆超一切法门。

“故特告大智慧者,非第一智慧,不能直下无疑也。”

念佛法门,事是帮助十方一切佛世界的众生一生成佛的无上大因缘,理是三德秘密藏,是难信之法,事理都不可思议。因此佛陀特告大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唯有大智慧才能够担当。

为什么本经之中佛陀要无问自说净土法门呢?有三重意思:

第一是因为法门深妙难知,无人能问。持名一法,圆收群机,圆超诸法,全体即是佛境界,唯佛与佛乃能知之,乃能究竟。非九法界自力所能测,所以佛陀特告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

第二是因为大悲所催,欲拨众生急出生死苦海,故不待人请,便自发起。莲池大师说:“良由此经,救世最急,不俟请故。末世众生,根钝障重,解脱禅定甚难可得。佛以大悲出此一门,横截生死,急救众生,唯恐不及,故不待请。”

为什么佛陀会无问自说?因为这个法门太妙了!佛陀的大悲心催使他要赶快说出来,尤其是末法的众生,修其他法门都难以成就。《大集经》上所说:“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乃至此时你要成就禅定都不可得,何况是要得解脱就更难了。民国时候的倓虚法师就说,他这辈子有看到修禅宗,得禅定的人,真正开悟的人没看到过。那时候只是看到很少的人得禅定,现在要得禅定就更困难了。

所以佛陀看到众生难以出生死轮回,所以有这么好的一个法门,是众生危重病人的救命灵丹,所以马上要把她说出来。急救众生,唯恐不及,所以不待请而无问自说。

第三是欲彰显佛出现于世的本怀,故特说此持名念佛法门。《华严经》、《法华经》虽然宣说佛的境界,为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能入不可思议解脱佛境界,但唯有上根利智才能得入一佛乘的法门。如果不宣说净土法门,很多根器不够的众生就难以得度,释迦牟尼佛出现于世普度众生的本怀就不能圆满,仍有郁而不畅的遗憾。

因此佛陀于很多经典之中,处处指归净土,并且特别地宣说净土三经,来彰显本怀之中的本怀,真正地畅佛意。

同类推荐
  •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早在公元1世纪就已传入中国,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其信徒的数量早就超过了许多中国本土的宗教流派,与道教、儒学并驾齐驱。这足以说明,佛教在中国有适合它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空间,而佛教文化也成为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黎民百姓,都深受佛教的影响。所以说,佛教早已深入我们的生活,佛经、佛理并不是想象中那样高深莫测。
  • 其心无住

    其心无住

    《其心无住》是《降伏其心》与《善用其心》的续集,也是我出关十年,开山创建东华寺的心得感悟和修学佛法二十余年的总结。出版此书旨在阐述自己的学佛观点,获得广大学佛者的指正。佛法浩如烟海,虽修学二十余年,仍难得法乳一滴。但终究有所感悟,正如三本书名所示,降伏其心为善用其心,用过不执著,不留恋,更不留痕迹,故、名“其心无住”。要将身口意之用发挥至极限,需先降伏身口意,继而善用身口意,最终达至过后无痕。其心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大时包太虚,小时不容针。成事由其心,败事亦由心。其心被动为奴隶,其心主动成主人。其心不降,是懦夫。降之不善用,为愚夫。事过执著,留恋不舍,乃凡夫。其心降伏,善用且无住,则圣人成矣。
  • 道教史

    道教史

    《道教史(精装典藏本)》是一部道教通史,以时间为经,以教派分化为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道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所记时限始于道教产生前的秦汉社会状况和思想渊源,止于当代道教在世界各地的传播。所记内容涉及道教及各支派的经籍、教义、人物、教制、教职等等,同时兼及道教的节日、礼俗、圣地、遗迹、建筑、文学、艺术等等。在对道教作全面考察的同时,《道教史(精装典藏本)》中还对道教与中国古代政治、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的关系,作了深刻的分析,对一些重要史事和学术问题也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
  • 禅里禅外悟人生全集

    禅里禅外悟人生全集

    本书对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禅人禅事、禅思禅语,进行深入的挖掘。精选了数则流传千年的佛学故事,进行了精当的评述,篇篇隽永,字字珠玑。阐释佛禅智慧,探讨人生哲理。
  • 向释尊问佛

    向释尊问佛

    本书通过释加牟尼和底子阿难的对话,以问答的形式阐释佛法世界中的生命意义。
热门推荐
  • 要婚不昏

    要婚不昏

    大龄剩女徐静贞很想一波婚姻求带走,但是不婚主义地下男友孙协安,坚决不从。直到在一场被设计的相亲上遇到他,这才知道,原来他不是不婚,只是不想和她婚。既然如此,老娘不伺候了。可为什么分手以后,前男友他又圆润地滚了回来?
  • 湮星录之纵横

    湮星录之纵横

    伟大的科学家索罗受人之托于圣岛上发明可以成倍释放人体内星能的武器,圣岛却在最后一项测试时发生异样。与此同时湮星狱三大高手之一的玛门前来抢夺,命运让男主人公得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份发明。湮星狱、六煌翼、各大家族等强大势力明争暗斗,充斥着野心、谋略与实力的较量,大战一触即发……
  • 文明的次代现

    文明的次代现

    第三次世界大战后,仅存的人类在废墟中建立了四个文明聚集地。时隔三百多年后,四大文明聚集地终于决定以一款游戏<和谐9>来重新建立彼此间的文化交流。但<和谐9>似乎并不仅仅只是建立彼此间的文化交流那么简单。
  • 超级玉碗

    超级玉碗

    戴云鹏,大学毕业之后,在外打拼几年却一无所获,遭遇碰瓷,被迫买下一块玉碗残片,内有神奇土地,从此以后,他走上一条逆袭的人生之路。面对明枪暗箭,尔虞我诈,他将如何应对。面对众多美女,款款深情,他将如何选择?
  • 心智的艺术

    心智的艺术

    她是故乡黄土原上一片深秋的柿树叶子,褪尽绿色素,薄得红得像一帧生命的请帖。是那方石磨,磨孔睁着深邃的眸子望着我,似在诉说那方旋转于日月下的热土。是那辆纺车,吱溜作响着,撩逗我一颗发酸的游子寸心。那叫做南凹村的向阳凹形的山原轮廓,常要把我揽入她朴厚、拙讷而温存的臂弯里去。
  • 青天圣主

    青天圣主

    万年前的天谴之战,他受苍天设计,修为尽废,打入轮回。幸得四名追随者用紫金龙棺封印肉身,守护于通天山巅。辗转万年,再度苏醒的他,站在通天山顶,说道:“苍天不仁!那便杀了你,再立青天!”
  • 浮世为欢:三生

    浮世为欢:三生

    想知道你的未来么?想,对吗?想找到遗失的东西吗?想,对吗?那么,尊贵的客人,请你推开你面前的大门,走到我面前,我将为你实现所有。欢迎光临,浮世为欢。
  • 死神归来:伯爵老公请接招

    死神归来:伯爵老公请接招

    十八年前,她被狠心送至地球,从此淡忘了一切……十八年后,她是黑道蔷薇,国际杀手界第一把交椅,却被手下陷害!枉她还顾念可笑的友谊!一朝醒来,紫眸重现,却是废人一个!然而,骄傲如她,又怎会就此认命?重新修炼,摇身一变,又是昔日那个骄傲的她,天下任她掌控!但是这一直跟在她身边以未婚夫自居的男子是谁?霸道又邪魅,但是有这样一个爱自己的男人跟在身边感觉好像也不坏。……几百万年前的一场死神的交易,换来今生的幸福!
  • 丫头,你是我的妻

    丫头,你是我的妻

    叶家的千金叶嘉桐因为叶妈妈叶爸爸给自己订婚而叶嘉桐不同意逃婚找到自己的真爱
  • 别闹,捉鬼呢

    别闹,捉鬼呢

    时移世易,鬼神的传说已经湮没在急速发展的高科技时代里,但是有明必有暗,有阳必有阴,总有这么一些人,可以突破阴阳的桎梏她本以为自己能和师父一样,能凭着两三手道术过上“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美好日子。却没想,双胞胎姐姐因车祸丧生,为了照顾有心脏病的母亲,不得不以姐姐的身份继续生活下去。好不容易打算金盆洗手做一个安静的美女子,却出现了一个戾气冲天的鬼婴对着她一口一个妈咪。为了天下苍生,她忍痛认下了这个孩子。但孩子的父亲还是手动再见吧……颜值再高,来头再大,也拯救不了这惹人嫌的臭脾气。--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