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1月,山东半岛已是白雪皑皑,寒风席卷着雪花,气温降至零度以下。这样的时节,即使是晴朗天气,也是不适宜作战的,然而,日军第二军司令官大山岩偏不信邪,他在攻陷旅顺之后,又将目标瞄向了山东半岛的威海卫。
威海卫,位于山东半岛入海的尖端,与旅顺隔海相望,是北洋海军总部所在地。它原与旅顺军港如同一把张开的巨钳,拱卫着京、津海路的出入口,具有重大战略地位。尤其是当旅顺失守后,李鸿章将北洋舰队全部集中于此,可以说,威海卫的得与失对战斗的双方都利害攸关。
第二军司令官大山岩进攻威海卫的意图很明显,他就是要彻底摧毁大清的最后一张王牌——北洋舰队,从而使清政府屈服,他在联合舰队的护送下,成功在荣成县完成登陆,并拟定好进攻威海卫的战略部署,基本如下:一方面,第二军在司令官大山岩的指挥下,分路西进,夺取威海卫南北两岸海陆炮台,抄袭威海卫后路。另一方面,由总司令官伊东祐亨的联合舰队从威海卫港正面实行攻击,两面夹攻,占领威海卫。
与此同时,身在威海卫的海军提督丁汝昌听说日军已在荣成县登陆时,忧心如焚。丁汝昌,字禹亭,安徽庐江人。淮军将领,可以说他是由李鸿章一手提拔起来,与李鸿章有浓厚的师生关系。在对日作战中,他带领的北洋舰队屡次受挫,惨遭大臣弹劾和光绪帝的斥责,但都被李鸿章挡了下来,这次,就连李鸿章都被光绪帝革职留用。然而他毫不气馁,大敌当前,他必须尽快做好威海卫的防御部署。
丁汝昌问身边的刘步蟾说道:“刘总兵,现在还有多少军舰可用?”
刘步蟾,字子香,福建省侯官人。为北洋舰队海军总兵,此次,他辅佐丁汝昌抵抗日本侵略者。面对丁汝昌的提问,刘步蟾想了想,说道:“启禀提督大人,现在整个北洋舰队,真正能出战的军舰只有五、六艘。”
“只有五六艘?”丁汝昌明显不满意刘步蟾的回答,又说道:“难道咱们就用这五六艘军舰和日本海军去打,岂不是去送死?”
刘步蟾无奈地说道:“提督大人,现在北京城正风风火火的庆祝老佛爷的寿典,根本没有闲钱顾及咱们。”
这种事丁汝昌当然明白,但是他想到此次日军进攻威海卫,一定会倾巢而出,凭北洋舰队现在的实力肯定抵挡不住日军的攻势。他现在唯一希冀的就是李鸿章赶快东山再起,替北洋舰队想想办法。
北京,圆明园。
在李鸿章被革职留用后,慈禧太后找来光绪帝进行一次深刻的谈话。
看着满园的奇珍异宝,光绪帝透露出厌恶之情,他跪在慈禧面前说道:“儿臣给亲爸爸请安,恭贺亲爸爸寿比天齐。”这个月慈禧一直在举行寿典,就算光绪帝再怎么任性,他也得说些体面的话。
慈禧好像没看见光绪帝一样,继续玩弄着手里的小玩意。
光绪帝只能再说一遍:“儿臣给亲爸爸请安,恭贺亲爸爸寿比天齐。”
这时,慈禧太后停止摆弄手里的物件,缓缓的说道:“皇上,起来吧。”
“是,亲爸爸。”光绪掸了掸尘土,起来了。
突然慈禧眼露精光,对光绪说道:“皇上,听说最近你罢了李鸿章的官,因为什么啊?”
见慈禧质疑自己,光绪不禁有些害怕,但他还是鼓足勇气,理直气壮的说道:“因为他延误军机,支援不力,导致旅顺失陷,丢尽了咱大清朝的脸。”光绪故意提高了嗓门,就是想强调这件事情的严重性。
“哦,原来是这样啊,但据我所知,旅顺失陷不能完全归咎于李鸿章吧。”慈禧太后反问道。
光绪答道:“虽说是有几个旅顺的守将逃跑,但不至于影响大局,主要就是因为李鸿章支援不力,况且旅顺的军事设备是李鸿章一手操办起来的,经营十多年,花费巨万,竟然挡不住倭军的一天攻击,亲爸爸,您说,要他何用?”
慈禧没想到光绪突然变得伶牙俐齿起来,她心里想到肯定是翁同龢那帮大臣教的。慈禧没有正面回答光绪,而是说道:“皇上,在对倭人方面,你知道哀家一向是主和不主战的,而李鸿章作为一名出色的外交家,他也一项主和。”
光绪皇帝听出了慈禧的意思,慈禧明显是说李鸿章和她是站在一条战线的,动了李鸿章就等于惹怒了她。光绪答道:“是的,儿臣知道。”
“恩恩,知道就好,知道就好。”慈禧神色平静了许多,又缓缓说道,“皇上,如今金州、旅顺相继失守,日军气焰正盛,不如和他们和谈如何?”
光绪皇帝见慈禧把话题转移到了“和谈”上,假意奉承道:“一切听亲爸爸吩咐。”
慈禧见光绪这么爽快就答应了,脸上微微露出惊愕之情,但很快便消失了,说道:“既然李鸿章已经被皇上革职留用了,就让他在府中先安心休息几天吧,至于和谈人选,皇上你有什么建议?”
光绪脑子里迅速想到了张荫恒,说道:“回亲爸爸,总理衙门大臣张荫恒可以。”
“张荫恒,”慈禧反复念叨这个名字,说道,“行,就是他吧。”
张荫恒,字樵野,广东南海人。为人精敏,善交际。与帝师翁同龢关系密切,又凭特殊手段,取得慈禧太后的信任,因此能得到光绪和慈禧太后的一致认可,任命他为与日和谈的全权大臣。光绪帝一面假意奉承慈禧的和谈策略;另一方面,他又任命两江总督刘坤一为钦差大臣,所有关内外防剿各军均归其节制,并用湘军取代了李鸿章的淮军。
1895年1月26日,第二军司令官大山岩下令进攻威海卫。天上飘着大雪,放眼望去,一片银装素裹,日军拖着沉重的辎重,在雪地里留下了坚实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