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说什么是对基本微粒子的解析?奇星人通过多年对物体的本质研究发现,人类文明开始时任何形式的物质的发明创(制)造,从严格意义上来,都不过是对自然中已经存在的物质和质量一种简单的拼凑或混合在一起而已,而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构成物质的基本质量的创新。由于文明的发展(尤其是初级文明)大多都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一个过程;加上人类发展时对财富的过度渴望,使得人们的行为变得越来越不理智,因而造成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攫取、甚至破坏,这不但破坏了自然环境,而且也将自然的平衡打破,最终导致不可扭转的局面。正是因为有过因自己的不慎而导致生存环境恶化的切肤之痛,奇星人才痛下决心要改变这种状况,在使得文明不断进步的同时尽量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伤害。过去他们一直认为,快速进步的科学技术才是改善生存环境的关键,但是他们后来发现,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发展与自然之间的平衡问题,一切科技成果都或多或少地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伤害,若是这样长期累积下去,这种伤害终将变得不可逆转。要想做到发展与环境之间的自然平衡,就必须对自然环境的构成有一个彻底的了解,这样才能做到二者之间的兼顾。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从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粒子着手,只有这样才能彻底的了解构成宇宙万物的秘密,有了对宇宙的根本认识之后,才不致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出违被自然规律的事情来。但是,要对宇宙中的微粒子进行彻底的解析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原子的结构上来说,越是接近基础的个体,解析的难度愈大。这个难度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1.越是接近质量个体的最后单元,其结构越是紧密,要对它们进行最后的拆分也变得更加困难。2.凡是构成质量单元的基础粒子都十分微小,甚至小到无法用常规的影像放大法直接显示它们的存在。因为即使再微分的像素也远不及基础粒子的细小,又怎么能够用大于原物点的办法(像素)去显示小于它的微粒子呢?因此,那些比光子(光线)还要小的微粒子不但不会与光线发生对光反映,甚至还会被这些比自己体积更大的光子所遮蔽,这就是很多宇宙中的基本粒子不能在光线照射下直显的主要原因。
为了弄清楚宇宙基本粒子的结构情况,奇星人首先发明了“原子结构解析透视机”,这是一种通过对单核原子的放电反映过程中的电讯收集,而进行原子结构模拟还原的智能显示系统。因为显示的原子(实际上是小于质子以上的基本微粒子)颗粒太过微小,光靠常规的影像放大根本就无法直接显示出它们的图像,只有依靠智能系统对原子当时的放电讯号情况进行合理的推断,然后将它还原成透视粒子的形状。尽管这时显示的图像只是智能系统的一个推断的结果,可它是来自于原子本身的放电(电磁)反应,因此其原物的真实反映程度还是非常之高的。但是,“原子结构解析透视机”也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那就是对原子的分拆不能达到最小,从而限制了对它对物体最基础粒子的解析。通过很多年的努力,奇星人终于制造出了新一代的“质子结构解析机”;后来他们又发明了“激光粒子染色法”、“光子针对衍射”等新的技术,使得他们对基本粒子的认识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原来,奇星人以为只要分离出了单元粒子(如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光子、量子、中微子等),就算找到了构成物体的本质,后来他们发现,这些单元粒子并不是宇宙中最小的质量单位,后面还有很多比它们更小的质量元素(微粒子),是这些未知的物质构成了宇宙中的基本粒子,并且以密码的形式将信息存储在这些粒子之中。就拿所有生物(包括高级的人类)来说,构成它们身体的基本质量元素都是相同的,为什么这些相同的质量元素会变幻出各种不同的物种,和具有各自物体特点的状况?如果背后没有基础质量(超小微粒子)的差别显然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我们知道,生物之间的差别都是由于它们身体中的遗传基因造成的,可这仅仅只是身体细胞中已经形成的表面一种现象而并不它的基础本质;试想,若是构成这些身体细胞的基本粒子不具备一个完整的程序编码,又如何能够生出这种基因密码现象呢?也就是说,那些表面看似相同的单元粒子,其实背后应该还具有一个复杂的编码程序,或者是由更加微小的多个单码粒子组成,否则就无法解释生命多样性的现象。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奇星人竟然感到这个彼岸离他们越来越遥远,每前进一步都犹如是咫尺天涯,给人一种难以逾越的困惑。有时候他们真的怀疑,这到底是不是上帝有意布下的一个迷局?但是不管怎样,他们在微粒子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还是颇丰的,至少目前已经进入到了宇宙基本粒子的解码阶段。随着“分子电缆”工程在地球上的启动,有关微粒子的基础研究工作显得更加的紧迫,它的成功与否不但关系到二地之间的“分子电缆”工程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就是这项工程得以完成,若是微粒子的解析不能获得最后的突破,地球上的奇星人要想回到奇奇星球将永远只能成为一个美好的梦想。鉴于此,不管前面的道路如何艰难,他们也只能迎难而上地作最后一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