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海陵王完颜亮南迁之后,幽燕之地不仅成为控制南北的战略要地,而且逐步形成了勾通南北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完颜亮扩建中都以来,这座几经苍桑的边陲古城,跃居为中原半壁江山的首府。从此燕京古城就再也没有失去一统华夏的都城地位,历经八百多年的都城,无论更替了多少朝代经久不衰,在世界建都史上也可称之为是一个奇迹。
海陵王扩建中都之举,不失为是一曲振兴燕京,再创辉煌的千古绝唱。致使一座历经三千多年之久的古城,在怀古的寻梦中还能依稀可见先人的足迹;远古的遗存已深深留在这座古城的记忆之中,当这座古城真正步入盛而不衰的漫长旅途之时,那些苍桑的印迹已经融汇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愿后人面对这座古城时,还能领略到那几经沧桑的忧思古韵。
扩建之后的中都城,新城与旧城之间的差别极为明显,一向住房拥挤的内城,并未得到改观,一些颇有心计的商户,纷纷在新城购置了地产,期望能把那些常年不动的死钱一朝盘活。完颜亮将宫城外的西南部纳为官地,赐与朝臣权贵建造府邸豪宅之用,并在宫城南门、应天门之西,另筑一座新门,名为广阳门。这一举措,不仅是为了保障皇亲国戚的府邸安全,还从整体格局上完全控制了朝臣权贵们的起居,若有风吹草动,即可提领朝臣权贵们于掌股之间,可见完颜亮的用心良苦。
从贞元元年,海陵进驻中都后,便开始赐地,他把新城内的隙地赐与了金廷内的大小官员以及亲军官兵。这些赐地,实际上是提供给女真贵族修建新居宅的宅基地。按照女真人的习俗,宅社的方位是座西朝东,所以海陵把金宫大内西南角的空地作为首选官地赐与了女真权贵,供他们修建府邸豪宅之用。最初大小官宦也随女真权贵一同拥入了这块风水宝地修宅建府。不久,这里便形成了规模,不仅修筑了坊墙,而且还修建了一座城门即广阳门。这就是中都城内广阳门的由来,之所以称为广阳门,就因为在扩城之初,便规划好了广阳坊的位置。随着中都城内商业发展速度的加快,最初中都新城街区的西部和南部的大片空地几乎被女真权贵侵占的所剩无几了。其中有一部分是兴佛建寺被充为庙产,但大多数的隙地是被女真权贵们巧取豪夺,用来设肆经商做起了买卖。紧邻广阳门的就是中都第一门应天门,在应天门外、五门街前,那些女真权贵们也效法汉人放股经商开辟新市,一时间新市与旧市之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原来互市上的商品均在东门外交易,不许进城。如今新城一开市,互市中的大量商品便拥入了新市之内,五门街前的市场铺面连同地价一路飚升,火爆之极,而旧市的格局却没有什么变化。
自从唐武宗灭佛以来,僧、道北移,古蓟城佛寺、道观逐渐增多,出现了一些名冠天下的大寺。所以大小寺庙前的集市也就逐渐兴盛了起来,每月逢五,一些大寺在庙前必设集市,俗称庙会。在这些庙会中,不仅为百姓提供日常所需的小商品,而且还有令市民尽兴的娱乐活动,如杂耍、说唱以及倍受市民青睐的杂剧一并推出,令人目不暇接。
每年三月十八日是伶人、戏子们祭奠祖师的正日子,在悯忠寺前搭建席棚,演剧酬神的习俗流传已久。相传唐玄宗李隆基梦游月宫,默记仙乐工尺调式,回到梨园后命乐工吹奏演练始创了戏剧。后人为纪念这位戏剧先祖,便把李隆基的诞辰三月十八日定为伶人、戏子聚会的祭神之日。
伶人于庆儿本是东京汴梁城内小有名气的丑角,金人破汴之后,来到中都谋生,他先是在酒楼、庙会中以说唱为业,后来竟在柳巷之内搭起了一个戏班,名为“于庆班”。
慧真自从师傅死后,举目无亲,无处投奔,也就答应于班主在戏班中唱旦角,她经常出没于王侯将相的府中,为士大夫阶层演唱些杂剧,不久,在中都城内便红极一时。
海陵王自从诛灭萧裕叛乱之后,似乎清醒了许多,他在积极筹备南征的同时,也在潜心安抚国人;今天,完颜亮到悯忠寺前来散心,不仅是为了消遣,同时也是为更深刻地了解一下这座古城的民俗。向来就对汉文化颇感兴趣的完颜亮,站在围观看戏的人群后面,被一阵急促的锣鼓声吸引住了,他停下了脚步,抬眼向戏台上观望:此时,出场的正是于庆儿,他扮演的是个小丑,他那娴熟的演技一出场就博得了满堂呵彩之声。
“昨天晚上月儿高,我偷葡萄扭了腰,邻家小女一顿棒,前额敲出俩紫包。”于庆儿的四句念白又引来一阵哄笑之声。
完颜亮看了于庆班的整场戏后,觉得还没有尽兴,就此选定“于庆班”为太后祝贺寿诞,他命梁充立即去宣“于庆班”入宫。
徒单氏太后性情温顺,多愁善感,于庆班出演的《莺莺传》令徒单氏太后看得如醉如痴,散戏之后,太后拉住还没卸装的慧真问道:“姑娘今年多大年纪了?”
“小女二十有六了。”慧真应道。
“看你这模样和扮相可不像二十出头的闺女,如今你家中还有什么人吗?父母可好?”徒单氏太后拉住慧真的手问长问短。
“小女慧真孤身一人,唯有一妹,可在很小的时候就失散了。”
“原来也是个苦命人,如此说来你是个无家可归的人啦?不如随本宫回寿康宫去,也算有个落脚之处,闲来唱上几段为哀家解闷,不知你意下如何?”太后问道。
“小女理当从命,但不知于班主能否应允?”慧真故意推脱地说道。
“这不用你担忧,来人啊!传于庆班班主进来说话。”太后命道。
片刻之后,班主于庆儿进殿跪拜在太后跟前轻声说道:“小人于庆儿给太后请安!”
“起来说话吧!你就是于庆儿?”
“小人正是!”
“哀家想把于庆班中的小女慧真留在宫中,你看如何?”太后问道。
“太后万万不可啊!如果于庆班中没有了慧真这根台柱,那可就完了!”于庆儿应道。
“放肆!这是在跟太后说话吗?别说留你班中的一个戏子,就是留下一个于庆班,你也得答应,这是太后的恩典,知道吗?还不谢恩!”太监梁充声色具厉地大声呵道。
“小人该死!小人该死!”于庆儿被梁充一顿训斥之后,趴在地上连连磕头,有些不知所措了。
“朕就作主将小女慧真留在太后宫中了,从即日起班主于庆儿官升五品,于庆班就此留在宫中听用吧!”完颜亮这一席话使满坐皆惊,于庆儿张了半天嘴竟没说出一句话来。
“还不赶快谢恩?”梁充说着就照于庆儿的屁股上,狠狠地踢了一脚。
“谢…谢万岁!谢太后!小人领旨谢恩啊!”于庆儿一时也不知说什么好了。此时他像是在接旨,又像是在台上演戏,那油腔滑调的语气逗的堂上之人又是一阵哄笑。
慧真连装都没来得及卸,就被太后宫中的婢女带到寿康宫去了。
于庆儿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也能在朝为官,而且官居五品。从此,于庆班一步蹬天,成为皇宫内的第一支御用戏班。
正隆年间,完颜亮开始积极筹备南征伐宋的事,他雄心勃勃大有一统天下的气势。面对南征在即的时局,朝中群臣众说纷纭,逐步分成主战、议和两大派别。正隆六年八月,完颜亮力排众议,决心于十月挥师南下灭掉南宋王朝;众多议和派大臣私入寿康宫推举太后徒单氏出廷劝谏,不料太后徒单氏力阻完颜亮南征的劝谏竟招来杀身之祸。
太后徒单氏,本是太宗嫡脉中仅存的正室宗亲,为宗干正室蒲带之女,贤德聪敏,贵为宗族之长,很受宗室晚辈的崇敬。她为人谦和,从不参与朝政,因她膝下无子,又置太后大氏故去,她视完颜亮如亲子一般,如果战事一开,完颜亮倘若身遭不测,大金国诸部必起纷争。其实徒单氏太后完全是为大金国的江山社稷着想,才出面劝阻完颜亮南征,而完颜亮却以为徒单氏太后是在有意干预朝政。当初完颜亮是仅遵母命,才决意从上京迎请徒单氏太后入京主理后宫。他之所以让徒单氏主理后宫,不过是装装门面而已,实际上,他深知徒单氏心中一直在恨嫉他这些年来的所作所为。自从海陵密杀熙宗即位之后,正室宗亲之中,惟有徒单氏未曾进献朝贺之礼。徒单氏虽然被迎至中都,但完颜亮并不放心这位太后徒单氏,他密遣高福娘伺候徒单氏的起居,就是为了暗地监视徒单氏有无违规之举。
高福娘本是禁军护卫特末哥之妻,只因完颜亮一次大醉之后瘫软如泥,行动不便,特末哥就近伙同几名护卫把完颜亮抬到自己家中去醒酒,并命妻子高福娘在一旁伺候,待完颜亮酒醒之后,发现高福娘生得确实有几分姿色,便一时性起抱住了高福娘,而高福娘却半推半就地倒在了完颜亮的怀里,他借着酒劲就把她按倒在炕上,二人就在特末哥的眼皮底下做成了好事。高福娘的逢迎与顺从,讨得了完颜亮的欢心,没想到他二人这一夜之欢,竟使完颜亮回味无穷,他如获至宝地将高福娘带进了宫中,并升任特末哥为护卫长。高福娘被完颜亮宠幸一时之后,他觉得高福娘善解人意、聪敏过人,便派她到徒单氏太后身边去卧底,负责监视太后的行踪。
特末哥本是个急功近利的小人,为了自身的升迁,不惜出让自己的老婆讨得完颜亮的心欢。高福娘整日陪伴在徒单氏太后的身边,几乎是形影不离。徒单氏太后为人宽厚,不善权谋,也没把高福娘当外人看。而高福娘正是利用太后的信任,出入于两宫之间传递消息,有时她走不脱,就让特末哥经手传送消息,为了在完颜亮面前邀功,她每次传递消息时,不是夸大其词,就是故意搬弄是非。
当完颜亮得知太后徒单氏在寿康宫内密诏朝臣,阻止他南征大计之时竟勃然大怒。他认为太后是在有意图谋乱政,分明是在纠集朝臣要与他分庭抗礼,如此发展下去,必乱朝纲;他情急之下,立即命御史点检使大怀忠率领禁军护卫入寿康宫典刑。
大怀忠立在太后面前宣诏之时,太后徒单氏立而不跪。尚衣局副使华特默从身后猛击太后的小腿,致使太后徒单氏扑倒在地,没等太后重新爬起来,护卫长特末哥立即命两名护卫上前将徒单氏活活勒死。然后,大怀忠即命众护卫将太后的尸身抬到宫后去焚烧,随即又将太后宫中的十几名婢女尽皆处死,正当众护卫行刑到最后一名婢女之时,完颜亮赶到后宫来验刑。
此时,护卫长特末哥正要将太后的骨灰弃于宫前的池水中,不料,那最后一名婢女挣脱了两个护卫的束缚,向太后的那堆尸骨狂奔而去。巧的是,与前来验刑的完颜亮撞了个满怀,待完颜亮扶起这名婢女之时不觉一惊,只见这名婢女生得如花似玉,比一般女真妇人要白静的多,娇小纤弱另有一番风韵。此刻,他已无心再顾及寿康宫内的行刑之事了,全权交与了大怀忠。
完颜亮是久经风月场中的情种,深知如此烈性女子吃顺,不吃戗,便拚退左右,独自将这名婢女带回了十六位后宫,命侍从们好生伺候了多日,再三叮嘱他们不要为难这名婢女。
完颜亮自从得了寿康宫中的那名婢女之后,竟然寝食难安了。这天下午他实在按耐不住压抑在胸中的欲火,便独自向十六位后宫走来。他推门步入了后堂,只见那名婢女被关押在套间里正在午睡,可能是完颜亮步入后堂的动静太大了,那名婢女突然从卧榻上坐起身来。
完颜亮摆了摆手,示意那名婢女不要惊慌。
那名婢女一见是完颜亮急忙道了一个万福,随即说道:“小女子为陛下请安!”
“此处只有你我二人,就免礼吧!”完颜亮说着就坐在了那名婢女的对面,仔细端详起那名婢女来,只见他面前的小女子生得面白如玉,眉心之间生有一颗肉红色的佛痣,眉弯如月,一双细长的凤目,似乎有一种深藏不露的宁静,鼻准圆润高高隆起,有种内在的富贵仪容难于言表,两片薄薄的嘴唇显露出她的端庄与典雅,白皙的脖颈下挂着一串珍珠,看上去有如在世的观音、下界的菩萨。
完颜亮上下不住地打量着那名婢女,那个小女子被完颜那两道如电的目光盯得有些发毛了,随即也不敢抬头了。此刻,完颜亮又继续问道:“看你面皮白皙,并不像燕京本地之人,你叫什么名字?到底是何方人氏啊?”
“回陛下的问话,小女本名慧真,只因从小在尼姑庵中长大,从未见过生母,只听师傅讲过小女的生母远在江浙一带。”慧真应道。
“如此说来,你曾经也吃了不少苦吧?”
“小女生来就命苦,苦命之人久而久之,也就不觉其苦了。”
“说得好!这个道理是你悟出来的么?”完颜亮听了慧真的话很是感慨。
“小女常听师傅如此教诲,对人对事也就平和了许多。”慧真答道。
“你的师傅现在何处?能否让朕见上一面?”
“师傅已故去多年了!”
“你在中都城内,还有亲人吗?”
“应该有个胞妹,但寻找了多年始终没有下落。”
“是不是长得和你一样?”
“听师傅说,小时候我们姊妹二人难分彼此。”
“如此说来,你们姊妹俩定是双胞胎了?”
“正是!”
“那好!明日我就命宫廷画师为你画像,朕可为你张榜寻人。”
“果真如此,小女在此先谢过陛下了!”慧真说着又道了一个万福。
“你怎么谢朕啊?”完颜亮随即战起身来,摊开两手问道。
“小女只身一人无以回报,愿在陛下宫前听用,终身为奴。”慧真应道。
“朕无所求,只要你肯陪朕左右,朕也就觉得今生足矣!”完颜亮说着便扑上前来,一把抱住了慧真。
“陛下不可!小女还…”慧真的话还没说完,便被完颜亮压在了身下。
完颜亮也没想到与这个小女子的一次初会,竟令他终生难忘。次日天明,完颜亮掀起被子,只见褥单之上展露着点点处女之红,不禁重重地拍了一下脑门笑道:“难怪令朕如此销魂,从今日起朕就呼你为‘称心’吧!”
自从完颜亮得了“称心”之后,就再也不视早朝了。他长达数日之久,竟没有离开慧真寸步,而慧真平生得到的第一个男人竟是完颜亮,夫为妻纲理当顺从,使慧真感到欣慰的正是完颜亮的为人,在她眼里完颜亮不仅有伟岸的身躯,雄建的体魄以及堂堂的外貌,而且还有一般男人不具备的性格;完颜亮那大气磅礴,目空一切的从容和他那叱咤风云举重若轻的气度,使慧真深深地感到顶在她头上的这片天,才是所有女人心中向往的晴天。连日来,她内心涌起了对完颜亮的无限敬慕和怜爱之情,而完颜亮对她的一片赤诚。
从不视早朝的完颜亮面对宋使的求见,也不得不去应付一下,就在完颜亮离开慧真的片刻之间,一场蓄谋已久的冤情,正在后宫中酝酿。
高福娘自从目睹了完颜亮和称心私会的一幕之后,便发誓要除掉称心,她回宫之后便叫梁充来到她的内室,她将海陵王与称心私会的一幕,如实说给梁充听。
梁充却不以为然,他认为海陵王的心思全在称心一人身上,并不是坏事,如果在他俩打得如此火热之时硬要下手,恐怕后患无穷。然而,高福娘却已无法控制她那嫉从心起的一腔忿怨之情,催促梁充立刻下手除掉称心。
梁充沉思了片刻之后,觉得只有一次机会,便轻声对高福娘说:“明日早朝之时,海陵王要召见宋使,不可能在宫中,你可趁此机会暗使宫女先将称心骗出来,再图良策。”
“太麻烦了!干脆就在宫中把她做掉算了。”高福娘气急败坏地大声叫了起来。
“万万不可!”大太监梁充连连摆手说道:“如果海陵回来后,他一旦看到称心死了,哪肯罢休!必要追查到底,到那时你我等人都难逃干系!”
“如果把她藏起来,不如就此杀掉她,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呢?”高福娘追问道。
“当然不一样了,一时找不到人是常有的事,如果真的杀了她,把她的尸首藏到哪里去?”梁充看着高福娘一字一板地反问道。
“那好!就照你的意思办吧!”高福娘点了点头,立即唤来一名宫女,她低声和那个宫女耳语了一阵之后,那名宫女就出去了。
不一会,那名宫女便来到了慧真所住的十六位后宫。
“称心娘娘!皇上吩咐过了,让您速去宫廷画师那里等候,为寻找您的胞妹画像。”那名宫女异常恭敬地对慧真说道。
慧真一听十分高兴,就急忙收拾了一下,跟随那个宫女去了。当慧真跟着宫女来到一座假山后面时,只觉一阵眩晕,便昏了过去,待她醒来之后却被关在一间阴暗无光的大房子里,过了一阵,她才看清两侧都是书架,角落里也堆满了大大小小的书箱,她判断这里大概就是皇宫内的书库,她面对一扇木门便喊叫了起来,她喊的口干舌噪之后,也没有喊过一个人来;黑暗中,她想起来完颜亮,又想起来师傅,还想到了她那个从未谋过面的胞妹,就在这种烦乱的思绪中,她昏昏睡去了。
完颜亮回宫之后不见了称心,便大声吼叫了起来,他即命大太监梁充从速去找人。梁充早有准备,跪拜在完颜亮的面前自称死罪!
“小人该死!都是杂家的过错,只因称心得知了胞妹的消息后,就跟杂家请了假,装扮成民女私自出宫了。”梁充煞有介事地说道。
“公公也是好意,快命人速去寻找王妃称心。这几日朕要筹备军务,此事就交给你去办吧!到时候我可找你要人!”完颜亮指着梁充的鼻子说道。
“请陛下放心!杂家速去办妥此事。”梁充应道。
此时,外面进来一个太监回禀道:“陛下!有蔡圭在殿前报丧,其父蔡松年、蔡大人已于今日寅时病逝于家中。”
完颜亮听到蔡松年的死讯不觉一愣,如今正值宋金交战前夕,万事待举。而蔡松年却突然病逝,实在难测吉兆。如若南征,筹集军备诸事还要靠这位深谋远虑的左丞相蔡松年来支撑,想到这里他不觉叫出了声:“他怎么偏偏在此时离朕而去,蔡大人走得真不是时候啊!”
完颜亮话一出口,才感到自己有些失态,随即说道:“传朕口喻,明日,命右丞相张浩率百官前往丞相蔡松年府上治丧,不得有误!”
“近遵王命!”那个太监应声退下。
清晨,完颜亮亲自前往蔡大人府上吊唁,他跪在蔡松年的灵前不觉潸然泪下,百官随即跪在蔡大人灵前叩拜。此时,法器齐鸣,群僧开始念诵真经,张浩为蔡大人主办的此次葬礼异常隆重。
自从蔡松年死后,完颜亮一直怏怏不快,连日来他在盘算南征的军费,如果在中都筹粮再运往两淮,沿途车马运输的耗费,无形中又增添了一笔开支,思来想去他觉得不如继续南迁,把都城索性迁往汴京。到那时,再攻取两淮就如同探囊取物一般,来去从容绝无后顾之忧。想到这里他立即命人去请左丞相张浩连夜入宫,完颜亮在香阁内召见了张浩,
“恭请陛下圣安!”张浩跪拜于堂前,行女真大礼。
“丞相免礼平身吧!”完颜亮向张浩摆了摆手,继续说道:“朕有要事想与张大人相商?”
“陛下尽可直言,下官洗耳恭听。”张浩应道。
“朕意已决,准备继续南迁定都汴京,丞相以为如何?”
“中都乃我大金举足轻重之地,如南迁入汴,又当置中都于何位?”张浩有些不解其意地问道。
“中都还是中都,朕南迁汴京之举,完全是为了图谋大宋,近可攻取两淮,远可渡江直捣江东。朕如坐镇中都督师两江,未免有些鞭长莫及之感,兵贵神速欲图江东必先行入汴,方可屈伸自如。”完颜亮侃侃而谈。
“陛下之意,下官有所感悟,但不知陛下准备何时动工修复汴京宫室?”
“朕要派丞相与卢彦伦大人一起先行赴汴,修复宫室后,朕就立刻举国南迁!”完颜亮斩钉截铁地说。
“臣仅遵王命!”张浩告退
第二天早朝,完颜亮命梁充宣读举国南迁的诏书。大太监梁充刚刚宣读完诏书。完颜襄便出班举奏道:“陛下!万万不可再次南迁帝都,中都本是勾通南北之要冲,自古就是逐鹿中原兴亡之地,而汴京地处大河之南无险可守,如若迁汴必会导致静康二帝复辙!”
“一派胡言,朕念你久在军中为将,不识举国大政先机,恕你无罪就先退下吧!”完颜亮面对文武百官,多少给完颜襄留了点面子。
“陛下!迁都之举有关社稷安危,不可轻举妄动,一迁再迁必伤我大金原气。”左宣徽使许霖首当其冲,当廷反对完颜亮迁汴之举。
“放肆!朕要让你记住什么是社稷安危,来人啊!将许霖拉下去廷杖三十!”完颜亮立即站起身来,大声呵道。
此时,两名禁军校尉把左宣徽使许霖拖出大安殿去杖刑,本来身为尚书右丞、参知政事的李通还想说点什么,可一见这个阵势便打消了此念。
“左丞相张浩、大名府尹卢彦伦听宣!”完颜亮立在大安殿的金阶之上大声呵道。
“臣在!”张浩和卢彦伦立刻跪拜在阶前听宣。
“朕命你二人即日起程前往汴京,限期三月之内修复汴京皇城,不得有误!”
“仅遵王命!”张浩和卢彦伦领命起身告退。
“退朝!”梁充的一声喊呵,令文武百官如释重负般地走出了大安殿。
完颜亮气急败坏地直奔后宫而来,可能是由于称心的失踪,他的脾气是愈来愈坏。他心里想的是称心,可脚下却不由自主地踏进了高福娘的内室。
当完颜亮看到高福娘刻意修饰的那付尊容之后,不禁又想起了称心那素面朝天的绰约风姿,那种淳朴的秀美博得了完颜亮的倾心,称心以她那内外合一的完美征服了一朝天子,继而淡化了后宫粉黛红颜争宠的格局,称心几乎是被完颜亮宠幸的同时,也成为后宫粉黛的众矢之的。
高福娘的媚态只能博得完颜亮宠幸一时的快感,全然没有了任何情感内容。正因为如此高福娘对称心的恨就越发强烈,她以加倍折磨称心来发泄自己心头的怨愤。称心又被无端地关进了书库下面的地牢中,就连称心自己都无法相信,她竟在那阴暗潮湿的地牢中度过了不堪回首的一年时光。
当完颜亮一门心思地四处寻找称心之时,他万也没想到称心就被高福娘关在他的脚下。连日来完颜亮被继续南迁的纷争搅扰得头晕脑涨,他心绪异常烦乱,已经无暇顾及寻找称心的事了。正当他搂抱着高福娘逃避干扰之时,不料被众多叛军围在了大帐之中,他奋力拼杀夺路而逃,却被部下射来的暗箭射中,他身中数箭倒在了大帐之内,朦胧之中他惨叫了一声,就一脚将身边的高福娘踹到卧榻下面去了。一场恶梦醒来之后,吓得完颜亮浑身上下大汗淋漓,半天没缓过神来,他思来想去总觉得有人在暗中作祟,确实是夜长梦多,看来事不宜迟,他毅然决定必须立即南迁入汴。
金中都的扩建与海陵王的南迁,使燕京古城迅速崛起,中都的扩建不仅在规模上把一座宋城北移至燕京。宋、金两国开展的互市,更为直接地促进了经济上的南北交融,商贾们为追求更高的利润纷纷北移。而金中都的崛起,逐步替代了北宋汴京的地位,跻身于纵贯南北的中心城市,形成了经济中心北移的局面。大批南人北渡的势头,已无法阻挡。
然而,一向以审时度势著称的完颜亮却突发奇想地要继续南迁,把几代人苦心经营的一座古城又要废弃殆尽。面对商贾云集,互市繁荣的古城,众多官员并不愿意南迁汴京,但一个个都是面面相视敢怒而不敢言。就在中都城迅速崛起之时,完颜亮却一意孤行,做出继续南迁汴京错误决定,又一次大规模的举国南迁,导致了完颜亮迅速走向灭亡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