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为了让哈德尔酋长继续看到“兵变”的场景,林星并没有立刻下令射杀他们,而是时不时的让他们逃出一些,装作继续在兵变一样。
就如此,每当哈德尔酋长看过去的时候,看到的都是一副一直在平定叛乱的样子,随着越来越多次的看到,哈德尔酋长以及其他三位酋长的警惕心越来越松懈,直到最后懒得再看下去。
而看到这一幕的林星双眼一亮,又观察了一下以及快要被杀的七零八落的土著仆从军,看了沈锡一眼,在看到那缓缓点下的头之后,沉声道:“传令,火枪兵射杀土著奴隶,在火枪兵射杀完所有的土著奴隶之后,全军进入临海城之中,不得有任何一人出现意外,凡是有异议的,不论是土著还是汉人,一律杀死!”
说完这一段话之后的林星,看向了身后的张虎道:“张虎,这件事由你和张壮来办,记住,不要让我失望了。”
“诺,属下绝对不会让大人失望!”
在张虎兴高采烈的下去之后片刻,连绵不绝的枪声随之响起,只不过在这早就已经杀红了眼的战场之上,却是没有多人去理会。
半山腰上,沈锡看向了沉默不语的林星道:“大人,我们也应该回师临海了。”
“明达,你说这一次我做的对吗,为了最后的胜利,我已经让将近两万七千土著的生命留在了此地,我真的有些怕,怕有朝一日,我会拿我们汉人的命如此。”
正所谓有一就有二,林星自己都不知道,在未来自己会不会为了胜利,同样不把汉人的命当命,这让林星有些唏嘘,当然也只是唏嘘,却绝对不是后悔。
“大人勿忧,从古至今,历史皆是由胜利者来书写,只要大人最终横扫六合,一统八荒,今日之事是存还是灭,皆在大人的一念之中。”
林星的唏嘘,沈锡不懂,他自以为林星会说这样的话,只不过是在含蓄的表达,担忧如此行事,对自己的名声有碍罢了,也是因此,沈锡才说出了这么一番话。
“是吗······”
古人曾经说过,高处不胜寒,林星以为曾经的自己,已经切实的体会过了,但是到了此刻他才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高处不胜寒。
对于沈锡刚刚的那番话,林星并没有多说什么,他要这样理解就如此理解吧,毕竟即使林星真的的解释了,说不定还会被沈锡认为是林星如此装装样子而已。
虽然对于自己和这个时代的人,在思想之上有着一定的鸿沟,但是林星很快就整理好了自己的思绪,打马向着临海城的方向道:“不说了,返回临海城!”
在半路之上,林星就听到了后方传来的鸣金之声,同时还伴随着巨大的欢呼声,林星明白,到了此时,如果没有错什么意外的话,那么沈锡定下的战略,一胜二败三胜的二败已经成功了。
当然林星并不认为还会出现什么意外,要知道为了做到万无一失,林星并没有把剩下没有被焚毁的辎重粮草带回来,而是留在了原地,尽力的造成一种溃败之后才会出现的场景,会的就是彻底打消哈德尔酋长的疑惑。
在林星回到了临海城之后,护卫队、火枪队,以及当做运输兵用的平民队,这仅剩下的三支队伍全部都仓惶的回到临海城之中。
临海城四门紧闭,一副风声鹤唳的样子,这就是哈德尔酋长以及其他三位酋长,领兵兵临临海城城下之后,所看到的场景。
“哈哈哈哈,无胆而又懦弱的汉人,我们盟主说了,只要你们开城门投降,我们盟主将会既往不咎,不会杀死你们,如若不能,破城之后,屠尽一切!”
被哈德尔酋长命令来到城门下喊话的土著,一脸都是趾高气扬的看着城墙之上的护卫队士兵,在心中暗道:“我就知道,汉人终究只是汉人,还是怎么的没用和懦弱,真不知道,那些被剿灭的部落到底是怎么回事。”
心中正在暗想的土著,突然听到了一声轰鸣之声,脑海之中还在想着难不成打雷了的土著,他的整个身子已经在火光之下,四分五裂。
“混账,该死的汉人!”
哈德尔酋长龇目欲裂的看着被火炮轰的四分五裂的手下,怒火从此了整个心间和大脑,他似乎感觉到其他三位酋长看向自己那隐含着嘲笑的目光,在心理的作用之下,让哈德尔酋长最后一丝理智都消失了,大吼着下令道:“传令,给我传令,吹响号角,全军攻城,破城之后,我一定要屠光所有的汉人!”
“盟主,稍等,切勿下令!
哈德尔酋长被怒火冲昏了头脑,就在没有攻城武器的情况之下,就发起攻城战,但是其他的三位酋长可没有,特别是萨尔图酋长,要知道到了此时,他麾下原本的一万人马,可是只剩下了三千多了,要是再这样无谓的损耗的话,那么他就可以滚出这个联盟了。
“盟主,先不说此时勇士们都已经疲累不堪,更何况,如今我等没有一样攻城器械,如何攻打此高城,淡淡凭借勇士们的话,不知道要损失多少勇士,还望盟主思量。”
“还望盟主思量!”
三位酋长这一番将实现摆道理,连说带着一丝丝逼宫意味的话,让哈德尔酋长可谓是有火发不出。
毕竟他们说的是对的,在没有攻城器械的情况之下,怎么可能打下临海城,要真的攻城的话,那么就不知道要死去多少土著才行了,当然更为有可能的就是,等到土著死的差不多了,临海城都不可能打下来。
深深的洗了一口气,哈德尔酋长,努力的让自己表面之上平静下来道:“你们说的对,是我过激了,这样吧,让勇士们扎营休息,同时去其他地方抓一下汉人工匠过来,让他们为我们打造攻城器械。”
三位酋长互相对视了一眼,掩下了眼中的神情道:“盟主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