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在永定城歇了两天,准备去浮云观去游玩一番,而后去青州。
浮云观,天下有名的四道观之一,《地志游谈》上曾言:天下四方,道观四极,扼守鸿宇,紫阳安泰。
《地志游谈》成书不知几何,但四观存在的年月,决有千载,光阴似水,冲走了多少浮华,唯有高高葱山上的巨石道观,还在流年激流中,岿然耸立。
天下四观,北有定青浮云观,南有教化抚波观,中有安泰天极观,东有宣威肃顺观。观中分别供奉的是大德顺极青化天君,大昭显隆文定天君,大宝安佑慈阳天君,大威戈奉征罗天君。
四观传承千年,香火旺盛,代代有续。
但奇怪的是,道观建立者史书上竟未有记载。
传言乃一代帝王所建,但却无法确定是那位君王。
历史长河,顺启延后,到底埋没了多少事!
作为《地志游谈》所述的必游景点,祭龙充满了兴趣,当初在帝都,他可是经常跟随母亲去天极观,虽然观不大,但整个观都充满了太多的神秘和厚重,让祭龙悠然神往。
四观在普通人看来,根本不算个势力,每观不过一观主,两三下持,一二香奉而已。
不过,在普通人的心中,四观确实出奇的神圣。
就说皇室,每三年都会在天极观举办盛大的祭祀告天的仪式,可见四观在世俗的影响。
浮云观距离永定城不过半个多时辰的马程,两人胯下皆是宝马,路上有说有笑,很快就到了浮云观所在永定山的山脚处。
每天前来参观祈福的人为数不少,两人下马,牵着随着人流向前方走去。
周围委实热闹了些,堪比安定城的夜市,路边都是小摊小贩,还有凉亭及茶亭,祭龙看见还有不多的旅店。
两人来到旅店,让小二把马牵下去,浮云观坐落于永定山的半山腰处,牵马实在不方便。
喝了几碗凉茶,就在佳宝迫不及待的督促下,两人终于开始了巡游浮云观的历程。
山路并不宽,最多不过三人同行,每一台阶皆是青石铺成,山路两旁高大的参天巨木几乎每数丈就有一棵,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把光照洒在弯曲的山道上,树叶随山风轻轻晃动,光晕也在不停的变幻着。
佳宝追逐着,嬉戏着,让本来显得有些肃穆的朝拜路上多了些生气。一路的人莫不微笑的看着佳宝。
佳宝确实能影响氛围,就像……
永定山并不高,最高处不过千余米,奈何山路弯曲,一路上上山的多是些女子或者老人,这对于她们并不轻松。
路边处相隔不远就会有一个凉亭,亭不高,建在树下,供人休息。
往往亭子或其周围,都会有卖凉茶或者香纸的,当然,要比山脚处的贵些。
祭龙和佳宝倒是一路没有停顿,两人内功都很出色,爬这么高的山,不过尔尔。
音不变气不喘的,两人一口气爬了上来,浮云观的山门出现在两人面前。
山门并不高,不过三丈,远远赶不上帝都边天极观的六丈山门。
门上有屋榭,下面挂着“浮云观”笔走龙凤气势磅礴的三个古字,不知何人所写,但每笔每划尽沧桑。
祭龙暗暗与天极观作比较,天极观的牌匾则是大乾帝国的开国太祖所写,论贵重,还是天极观的高些。祭龙暗想,一代率领百万雄兵横扫天下的帝王所题写,字里行间透漏些阵阵杀伐果决。
不过,场合有点不协调。
但没人在意这些,就算在意,也没人敢说些什么。
跨过山门,台阶仍让人看的眼花,但两侧已无巨参,更多的是矮矮青草。
每过九十九个台阶,就会有一个巨大的香炉,一共三个,最前面那个最大,竟有一人多高,香也不是普通的香,几乎相当于人小腿粗的巨香端的显的很是震撼人心。
实际上,浮云观布局的很简单,山门,两个偏殿,三个香炉及香炉上面的雄伟主殿,主殿后面倒是有几个草屋,只是众人都看不到,是观主、香奉及下持所住。
这个观内显得很是安静,人很多,但没有说话的。
第一个香炉是供人上香祈福所用,下面台阶上显的人多些,两人穿过人墙,往上走去,第二个香炉上面一烛香也没有,很干净,这个香炉只有大祭时才用,至于最大的那个,香火是不能断的,据《地志游谈》上所记:炉香不可灭也,灭生乱。
主殿内更是简洁,两人插在人群中缓缓到了主殿外,向里面望去,一双巨大的双眼仿若有光,直射而来。
祭龙大惊,连忙闭眼,再看去,那还有刚才所看到的场景,再看周围之人,并没有多大的反应,暗暗舒了一口气,原来是幻觉。
抬头观望,大德顺极青化天君几字跃入眼帘,很明显看出,所写之人跟门牌所写之人是同一个。
往下看,距离的远着,初看显得有些朦胧,仔细看,一三丈石身身黑袍盘座是莲蒲上,双手自然垂放在膝上,头戴冕旒,九珠仍未能阻挡那双透人心扉的黑目,双目几乎比成人拳头还要大,眼部线条刻画极其传神,加上粗眉峥嵘,配合面无表情的神色,庄严肃穆让大殿显得极是凝重。
他们两个没有进去,一般进主殿的都是来虔诚祈福的,他还不想凑这个热闹。
佳宝一个一个台阶的跳着,祭龙则是在观内慢悠悠的转着,看着观内的一切。
通体都是大块青石堆砌而成,墙壁上有不少的坑坑洼洼,透漏着沧桑的记忆。
帝都的天极观每年都要小修一遍,每三年都要大修,没有了古朴,多了份朝气。
感慨,祭龙倒不觉得那个更好,而是两个观都各自有各自的特色。
剩余的两个观,不知又是何样子。
突然,祭龙感觉周围环境一遍,身后仿若有一只毒蛇,吐漏着腥臭的舌芯,紧紧的盯着自己。
寒毛乍起。没有轻举妄动。
不过片刻,危险的感觉突然消失的无影踪。
而祭龙,上身已被汗水沁湿了衣服。
好强大的压迫感。
他好像感觉又一次来到了帝都自家的后院,面对着那个看似普通的老头。
缓缓转身,他想看清身后之人。
一个身穿青袍头发略显凌乱的女子现在自己的不远处,头微低,看着有些枯黄的长发遮住了面部,脸色神情,外人根本看不到。
一愣,这是何人?!
一身让人难受的臭汗,无不告诉着祭龙,刚才的感觉是多么的真实。
敌人在哪?
他小心的四处张望,终究没有看到自己想看到的。
正当祭龙暗自疑惑之时,祭龙突然感觉那里不对。
刚才的那个女子去那了?
原来就在祭龙转动心思时,那个女子突兀的消失在祭龙眼前,而且他根本就没有察觉到,女子是怎么消失的。
毛骨悚然!
白天遇到鬼了?
他没有惊动佳宝,他感觉,有些不对。
脚步声响起,祭龙看去,人影已到身前。
手持拂尘,头戴青冠双鬓和额下长髯,脸庞带微笑,眼神里满是慈祥的男子出现在祭龙眼里。
拂尘轻晃,“青客可是有了疑惑?某是浮云观观主,愿为青客解答一二。”
祭龙连忙行礼,一观之主,在大陆上,地位超然,还不是祭龙能比得了的。
青客,观速来是:天为青而主,地为载而次,上天降德,故有世人,若客居旅,示天下仁,是为青客。
祭龙把刚才得经过诉说了一遍,希望观主能解其心之惑。
观主微微一笑,道:“青客莫过担心,光天化日之下,朗朗乾坤,前有大德天君,后有阳世,哪有什么鬼魅,不过人已。”
祭龙更惊,因为刚才得感觉,分明不亚于自己在那个老头面前所感受到得压力小,什么时候天级强者满地走了?
“青客莫要担心,那女子是我观之人,是为大德天君世间护法。”
护法?祭龙从未听说过道观有护法,天极观没听说,其他的书上更是没有记载。
“世间多有暗疾,天君无暇,降护法守天下人,安佑青居。”
“可是只有贵观才有护法?天极观某怎么没听说过?”
“天极观乃四观之首,当有护法,世人不知而已。”
“何人?观主可明否?”
“天君悯怜世人,众生平等,当可告之,护法乃独孤青君也。”
…………
“四观皆有护法,抚波观乃李青君也,肃顺观乃秦青君也,可为青客解的心中疑事?”
…………
宣教传化,有德可同,无德可伐,皆顺天意。
天子为青云圣君也。
……
满心的震撼,超然于外的背后,竟然有这么多强大多影子。
独孤风青君,李明昭青君,秦扬仕青君,还有浮云观不知名的青君,祭龙不敢想想,天下除了皇室外,还有那个势力有这个看似平凡无奇的道观强。
别的不说,当年岳承谦出任南都机要总领理事时,第一个就是去隐川拜访这个在帝国南方具有巨大影响力的雨妃的父亲李家的家主李明昭。
什么叫隐于世间的庞然大物?这就是!
两人下山已是午时,在山脚下匆匆填饱肚子,便回城去了。
直回到客栈,祭龙突然想起来,观主根本没有回答自己的问题,就算是观护法,自己根本没有对浮云观做出任何敌意姿态,为何护法会对自己显露杀意。
他不想在上山去究问一番,那感觉,太让人心悸。
还是早着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吧。
……
浮云观,观主站在主殿旁,看着下山的两人,不由陷入沉思。
“独孤青君,不知你的决定可对否,天下正值多事之秋,决不能再出现一个乱世之人,不过…”他转身看向身后的浮云观护法,“你有何打算?南家女!”
“是该下山的时候了”那女子木然道:“上次让他跑了,这次,不知他还有那么好的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