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卢植认为自己的军旅生涯即将在这高邑县城终结,这次的被问罪即使获得最好的结果是无罪开释,即使如此也会失去独自领军的机会,甚至会永久的失去官职,那自己也会失去剿灭黄巾的机会,以当前朝中的局势,自己很可能成为何进与六常侍斗争的牺牲品。
卢植即便知道了自己的下场,但仍是将高邑县城的防御布置的固若金汤,为属下这些将士可以安心的在高邑县城等待黄甫嵩的到来。
这也许就是卢植的一种人生态度,一种尽职尽责的体现,亦或是卢植知道自己结局后的努力!
所谓尽人事,听天命,也就是如此而已!
可是,令卢植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这没被去职查办,黄巾就忍不住了,竟然准备来偷袭高邑县城!
这让卢植很是高兴,在自己即将离去之前,可以给麾下众将上一次防守反击之课,甚至可以展望一下黄巾目前的营地一大野泽西码头,也可以说是大野泽西城。
此城的城墙高且厚,易守难攻,而城门坚固异常,据细作回报,城门是由精钢打造,沉重无比,每次开关城门都是由八匹大马辅助才完成的!要想强势冲开,估计千斤的撞木都无济于事!
可见,要是想强攻下此城那简直就是难于登天,要是一直据城而守,那以鼎鼎大名的卢植也是没有任何办法轻易攻下此城。
然而当下黄巾竟然又一次来攻,想一想高邑县城攻破之法,卢植就兴奋雀跃不已,这也许就是自己此生的最后一战,一定要积极对待,尽可能地抓住战机,打一场漂亮的防守反击战!
如果自己和玄德的计策有可行性,则可顺势夺下此雄城重关,为后续剿灭黄巾奠定了基础,更可以让朝中诸公看看自己努力,为即将到来的被问罪减轻压力,甚至是最好的辩白和证明!
只是过了半个时辰,卢植部众将俱回报已准备完毕,只待卢植一声令下,大军即可出城迎敌!
而目前黄巾也只不过刚刚集结完毕,在张宝的一声命令下,黄巾诸部从大野泽西城快速而出,朝着高邑县城而去。此时的张宝根本就没考虑是否会被人在半路埋伏,因为从高邑县城到大野泽西城根本无险要之地,一片坦途。
卢植和刘玄德也知道此种情况,亦无什么好的埋伏之策,只能依实际情况而定。所以卢植决定,大汉官军先和黄巾正面对抗,以探对方虚实,若能寻得战机最好,若对方攻势猛烈则可且战且退,若实在抵挡不了,则可退至高邑县城据城而守,即使是张角带领的黄巾也只得无功而返,因为此时的高邑县城的防御可以和大野泽西城的相媲美。
于是,双方在两城中间的位置如期而遇!
对这样的相遇,卢植早就考虑的到,即使是在骤然相遇之时,便有条不紊的组织起了防守反击的队形。刘玄德带领先锋军位于左侧偏前,与右侧靠后的骑兵队相呼应,中间位置自然是卢植的中军部队,稍稍落后与左侧刘玄德的先锋军。毕竟卢植部是中军,为安全起见还是需要先锋军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的。
而张宝对这样的相遇就有些出乎意料了,本以为自己选择了个对方极易忽视的时刻,来个神不知鬼不觉的偷袭,如果能攻下高邑县城最好,如果攻不下只要斩了刘玄德也可。
谁知对方似乎早就有所发现,更是做出了应对之策,难道己方有对方的奸细,不然为什么会如此的巧合?此时的张宝,完全是忘记了对战双方是有斥候这一兵种存在的。
以双方行进的距离测算,对方和自己从各自的大本营出发的时间竟然大致相同,这让张宝更加的疑窦丛生,越来越深信自己阵营当中有敌人的奸细,不然为何敌人会和自己差不多同一时间从各自的守城出发?
一心想着寻刘玄德报仇的张宝,智商实在堪忧,而且思维也一度陷入了死角,竟然忽略了斥候的存在!更是钻起了牛角尖,无论怎么想怎么分析都觉得己方有对方的间谋,才会造成如此局面!
于是,张宝警惕之心大起,目光炯炯地审视着位于自己周围的一个个黄巾将领,似乎是想从这些人的表情上看出有什么不同来,亦是想找出这个奸细来。
如果张宝是带着一视同仁的想法审视的话,那一切似乎也没有什么疑点,众将的表情表现还算基本正常,但张宝却是带着偏见和怀疑的目光,特别是对张曼成进行审视,再加上一些自以为是的臆测,张宝几乎瞬间便将奸细的人选锁定,非成公将军张曼成是也!
确定了人选的张宝,再次细细思量了一翻,张曼成此人在燕公将军张燕高邑县城之战中表现就十分可疑,战前冷嘲热讽,鼓吹对方强势,在己方大占优势的时候,大家都在一起,唯独少了此人!
而今,自己突发奇想妙计,本欲偷袭夺城,此人先是自己阻止,再鼓动其他人一起阻止,急切间竟然还想出手,在自己发现此人意图抚袖而去之后,此人应该是去通风报信了,不然为什么大家都很快的追上自己,而唯独此人磨磨蹭蹭的位列倒数第一?
张宝越想越觉得张曼成可疑,本想立即下令拿下此人的,可又一想,若拿下此人己方就相当于已经折将一人了,若其部下誓死反抗则又损兵。双方还未曾交战,己方就已经损兵折将了,兆头十分不利,更易挫伤己方士气,还是从长计议的好!
想到此的张宝只得暂时按下立即擒拿张曼成拷问的心思,将注意力转移到即将与卢植军的遭遇战中来,是直接对攻还是待仇人刘玄德露面后,组织优势兵力长驱直入为弟报仇?
再指望偷袭夺城是不成了,那只有一个目的了,就是斩杀刘玄德为弟报仇,方不复为此出兵一次!
看着彼此接近的双方,张宝的脑中突然灵光一闪,何不让这貌似奸细的张曼成打头阵,看他到底是真打还是假打,以他的表现确认他的身份,若假打别可断定其奸细的身份,若真打就难以判断了,不仅有其自证清白的机会更有双方在演苦肉计的嫌疑。
虽然仍是难以判断张曼成的身份,但张宝似乎已经从心底里认定了其身份,更是下定了让其当炮灰的心思。
当真是疑心如虎,择人而噬!
在众将议事的时候,张宝便以张燕说事,道:“虽然燕公将军因提前庆功而致高邑县城丢失,但其一无反顾地为教殒命,再加上曾歼灭卢植先锋军,可以说张燕根本不负燕公将军之名,可成公将军你呢?位居燕公将军之上,可有愧疚?”
张曼成一听张宝这话,心下恍然,“我只不过刚刚为了大局着想才阻你为弟报仇,可你却根本不顾大局,放着坚城不守,非要出城而战,这不听就算了,竟然立马就给我穿小鞋报复我了,哎,苍天已死,黄巾当立!真是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