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通过阅读历史,应该知道司马懿是出生在179年,也就是说他比诸葛亮还要年长两岁,那么我们就要问了:诸葛亮不出山是因为没有遇到一个怀有正统主义思想的人,而司马懿不出山是因为什么呢?
当然还是因为正统主义的因素,但是司马懿和诸葛亮的正统主义因素有所不同。先来看司马懿这一边的老总曹操是一个怎样的人吧。曹操的形象历来是被踩在地上的,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当然是因为曹操的政策太奇怪了,简直就是一个“奇葩方案”。曹操这样的天蝎座,虽然是政治家和军事家,但是自从他将汉献帝接到了许都,他就将自己陷入到了舆论的漩涡之中。我们现在觉得如果没有曹操,195年,汉献帝以及他所代表的汉朝就会灭亡。或者我们在宽容的想上一想,汉献帝如果真的让他的两位国丈董承和伏完杀了曹操,那么担任丞相的一定是曹丕或者曹昂(前提是宛城之战中曹昂能不死。他们容得下这位小皇帝么?当然不会!
所以说曹操一直被人误读了,虽然我承认在曹操中期(208——216)的时候确实有一点想僭越的举动,但是没有付诸实践,因为他想保住汉献帝的位置,因为再扶立一个小皇帝,根基不稳的自己也会完蛋的。
司马懿所在的家族是拥护汉朝正统的一派,他们都觉得曹操名为汉臣实为汉贼。而且司马家族都通常的认为曹操是宦官后代,宦官已经把汉朝糟蹋的人不人鬼不鬼了,很难再说有什么亲善之举。
司马懿在这个时候还是按成分划分人,有失公允啊。曹操是一位大英雄,智商情商双高,而且他知道什么时候是该出手,什么时候是该退缩。司马懿三十岁之前的人生观里面都有这种****向思想,所以应该是办不成什么大事的。
但是司马懿毕竟还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所以这种人才是曹操最不愿意失去的。曹操该如何让司马懿心悦诚服的为他服务呢?司马懿又为什么拒绝呢?
曹操看到司马家是士族出身,于是就使出了他对司马家族的拉拢工作。他的拉拢工作的方法只有两个,但是这两个办法在他的手中百试不厌。
第一种方法当然是下一道《求贤令》,当然老曹做的工作当然是很卖力的,因为天蝎座不仅是一个多面手,还是一个工作狂。这种《求贤令》一下就是三次,而且言辞恳切,这就很让人动心了。
当然第二种方法就是多多关注那些有才干和家里富庶的人。所以曹操的阵营里面有很多人是出身低微的,但是他们才是真正的才子。我对曹操的阵营下一个定义,那就是大染缸。
大染缸里面的曹操确实能发挥无穷的作用,至少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这些大染缸里面的人才为曹操出了不少好的主意。但是曹操始终玩不转的就是一个人,那就是我们这部书里面的“老油子”司马懿。
曹操在司马懿还没有加入自己阵营的时候,就听说了司马家的八位兄弟个个都有才华,尤其是司马懿。崔琰身为尚书,却与司马懿的长兄司马朗非常要好,崔琰赞叹司马懿:“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生于乱世,常慨然有忧天下心。”
这一句话让曹操觉得司马懿是奇才,就想请他出山。公元201年,曹操找到了司马懿,请他出山加入自己的组织,司马懿不愿意来,就假装称病,说是患了关节炎,当时他才二十二岁。曹操知道司马懿是装病,所以故意让人去看看他是不是真的有病,来人没看出死么一有什么病,所以在司马懿的脸前乱比划。司马懿很镇定,直挺挺的卧着,使者没有看出什么毛病。曹操得到回报之后,心里明知道这司马懿是装病,却抓不到把柄,只好不了了之。
当然,司马懿正在装病的时候,有一次差点露了馅儿。一天,司马懿觉得天气不错,该是晒一晒书籍的时候了,否则自己不感兴趣的书籍堆放在一起肯定会长毛的,但是刚把书籍放好,雨就开始下了。司马懿搬书的动作被自己府里的小丫鬟看到了,所以司马懿让老婆张春华把这个小丫鬟杀了。
赤壁之战成为曹操的转折点,虽然周瑜一把火将曹操的几十万大军烧的灰飞烟灭,但是曹操阵营之中多了一个人,这个人便是司马懿,当然这个人是曹操动用强制力量将他征召为秘书官,他才真的出来的。
当然,司马懿也有可能是自己走到曹操的阵营之中的。因为赤壁之战已经让曹操有如惊弓之鸟,他猜忌身边的重臣,所以就连自己睡觉都不安心,生怕南边的奸细在睡觉的时候给他来一刀。
曹操的性格是如此的要强,也是如此的疑心。我们所熟悉的就只有孔融被杀案、崔琰冤死案,除了这两个人,还有娄圭被杀事件、南阳许攸被杀事件(当然这是一个阴谋,不想多做解释)。这一桩桩一件件,都让司马懿感觉出来曹操的“草木皆兵”的既视感。
所以从208年曹操打了一个大败仗,到220年正月,曹操薨逝,这十二年的光景司马懿是处处小心如履薄冰,生怕随着那上面的五位被杀者结束自己的生命。
司马懿是最理解曹操的人,所以他的前半生,主要是做好了三件事情:
1.回避曹操,并迎合曹操的正确意见,毕竟这俩人相对于兄弟,更相当于一种忘年恋,这样做的结果是双赢。
2.曹操这一代王侯是不行了,因为投靠他的时候,他已经是五十四岁的人了,所以必须要做好他的继承人的工作。所以司马懿最终还是被委任为太子中庶子,和曹丕达成了一片。因为和曹丕两个人,与其说是兄弟,不如说是同事。
3.不慕高位。这一条是最重要的,终司马懿在曹操时代的官职,根本显现不出他来。也就是说司马懿知道,如果当上了人上人,睡觉都不安生。
司马懿这种态度让曹操也没有理由杀他,因为曹操也理解司马懿是一个对于自己绝对忠心,但是只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心的人,所以曹操也由他去了
最终曹操带着对司马懿的殷切期待和对国家前途的早已知晓,闭上了眼睛,享年66岁。在曹操病逝之后,曹丕开始有条件的利用司马懿,而司马懿知道曹丕过于聪明(摩羯座的男士嘛),自己篡夺权利也不可能。
但是就在曹丕执政的时代,司马懿见到了自己一生的宿敌,这就相当于日本战国时期的“龙虎斗”一样,司马懿和诸葛亮这两个人可以说是斗了半辈子,那么这两个人又是如何斗法的呢?
请看下一讲:伟大的和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