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苏轼和王雱两人一个是新党领袖王安石的独子,一个是旧党核心新锐苏轼的弟子,一个是太学上舍前十的学生,一个是乡间还未获得孔圣人恩赐的秀才文力,无论是立场理念还是地位,今后两人都不大可能像现在这样开开心心的比试文力了。
可是现在毕竟是现在,张浩即便是被王雱一次又一次的击倒在地上,眉目之间也总还是洋溢着喜悦的,以后那是以后的事情,谁能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呢?
在夕阳终于落入山下之后,王雱与张浩两人一人回到了客栈,一人回到了暂住的大舅家,只留下比武场上那个深不可见的巨坑和一地的粉末。
……
……
告别了王雱之后,刻意的躲开了热情的有些过分的掌柜,张浩慢慢的走进了客栈,顺着楼梯回到了天字一号房。
苏轼坐在红木椅上上,左手拿着一卷书,右手执笔正在不停地抄写什么。
张浩侧目一看书名,却还是齐名要术。不由暗叹一声,但还是没有什么言语。
齐名要术已经从卷一的耕田篇翻到了卷三的种葵篇(蔬菜),苏轼看书依旧是一丝不苟的模样。
张浩先是作揖道了一声师尊,就坐到了桌子的另一侧,拿起韩非子准备细细翻阅。
“你这几天是和王相公的儿子在一起吧?“
苏轼把左手那卷发黄微旧的书卷很随意扔到案上,把笔搁到砚上,转了转了手腕,又伸了一个懒腰。
张浩放下拿到半空的韩非子,点了点头称是。
“县丞家的那姑娘好看吧?“苏轼将泡好的茶给自己面前的茶杯倒满,看着张浩头上的汗渍,又给张浩给倒上了。
张浩也点了点头称是。
“连你这个木呆子都说好看了,那是真的好看了。”苏轼喝了一口茶打趣道。
张浩却很是不满师父说自己木呆子,也喝了一口茶,慢慢的吞咽下去道:“好看就是好看,不好看就是不好看,师父这怎么能说我呆呢?”
“那你觉得她和莲儿哪个好看点?”苏轼突然低下了头,眼神之中罕见的露出了狡黠之色。
张浩沉思了很久,认真的回答道:“莲儿妹妹清纯点,那家姑娘妩媚点,风格不同,但若真说个高下,弟子是说不出来的。”
苏轼哈哈大笑:“说你呆还不信,要是换个稍微聪明点的人肯定说是莲儿好看了。”
张浩侧着头想了一会儿,也觉得师父说的很有道理,于是没有争辩。
苏轼拿起毛巾把手擦了擦,端起微烫的茶杯,轻轻吹着面上的细沫,说道:“你就不想知道为师是怎么知道你和王家小子这几天在一起玩的?”
张浩闻言突然感觉师父这话问的更有道理,有些紧张地搓了搓手,问道:“师父,你大概不是在跟踪我吧?”
苏轼原本笑着的脸顿时一滞,缓缓的放下茶杯,很是不满意的说道:“怎么说话的呢,整个县衙就你和王家小子以及那知县,县丞有进士文力,为师闭着眼睛都能知道你在哪里,更何况今天你们两个在县衙闹的动静还不够大?章知县怕你们俩打起来,都跑来我这里告状了。”
张浩很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自觉自己不应该怀疑师尊的,实在是太不敬了。
“不过你俩的动静还真是有点大啊,好家伙,在县衙弄了个这么大的坑,以后县衙恐怕就没有比武场只有比武湖了。”
苏轼笑着说道:“那王家小子文力怎么样,和你比起来如何?”
“文力远在我之上,弟子打不过他。”张浩很是惭愧自己说了实话。
“这也正常,王家小子其实也没比为师小几岁,毕竟王相公的独子嘛,这肯定是什么好老师都给他找了。”苏轼满不在乎道。
其实苏轼心里还是想起了八年前的洛神赋,王家小子继承了曹植三分之一金光的一幕,当时看那金光像是曹子建的知识,也不知道王家小子现在为何还迟迟不能考出个一甲进士出来。
“师尊,他不叫王家小子,叫王雱,字元泽。”一旁的张浩冷不丁的打断了苏轼的回忆。
“你小子才认识别人几天啊?就胳膊肘往外拐了?你师父和王相公是忘年交,叫他儿子一声小子又如何?”苏轼不满的拿着茶杯敲了敲桌子道。
“明日就是去朝拜圣人像的日子了,朝拜完就回鬼竹林,莲儿想你想的都哭了,你今日早点歇息,不要太累了。”
张浩哦了一声,又端起书来看起韩非子。
毕竟现在不过太阳刚下山,晚饭都还没吃,这么早睡觉也是不可能的。
……
……
可书才刚刚看了几分钟,店小二就敲了敲房门,说是晚饭给送上来了。
在客栈吃的东西自然没有鬼竹林的时候苏轼精挑细选的食物来的好,大宋的饮食一向清淡,而炒菜又没流传开来,油水少的很,就连户县最好的客栈天字一号房的食物都是各种各样的快餐食品,清淡简单,端上来的肉类有连骨熟肉、爆肉、肉脯和干肉和一大碗羊肉羹汤。
大宋认为猪肉是浊肉,因为吃起来总有股异味,所以客栈中的肉菜都是用羊肉做的。
张浩用筷子夹起了一块连骨熟肉,很快就啃了个干净,又盛满了羊肉汤,喝了一口。
鲜这个字就是鱼和羊构成的,自古以来,鱼羊二字就代表着鲜,而不加任何佐料,就用白水熬煮几个时辰,羊肉炖的烂熟的羊肉羹更是个中极品。
苏轼也挑起一块骨头,咬了一口,又放了下去,摇头说道:“吃惯了那些灵兽的肉,这等凡肉做得再好也吃不下去了。”
张浩很是不满苏轼的这等浪费行为,于是把苏轼只咬了一口的骨头放在了自己的碗里,准备等下吃掉。
“昨日那县丞和我提起想要把她女儿嫁给你,就是那个你觉得很好看的姑娘,你觉得怎么样?“苏轼看着张浩的举动,用很是不在乎的语气说道。
张浩险些被这话给噎到,连忙喝了两杯茶才喘过气来:“师父你不是答应了罢?“
苏轼眯起了眼,装作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答应了如何,没答应又如何?“
张浩抬起了一脸疑惑的脸庞,道:“师父你说什么?”
苏轼转身看着他,笑着说道:“我是在问你如果你自己做决定,你是娶还是不娶?”
“师父你莫要逗我了,咱们说正经事呢!”张浩反映了过来,一脸悲愤的模样。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张浩即便是个乞儿出身,没有父母,但是有苏轼在,这种事情岂敢自家一人做决定?
“这不废话么,自然是没答应,为师又没见过县丞女儿,他说好看就好看,那说头母猪好看你岂不是就要娶头母猪当老婆了,你就这么不相信你师父?”苏轼捋了捋胡须,很是惬意的喝了碗羊肉羹,随后有点惊讶的说道。
“这羊肉羹委实不错,也不知道是怎么做出来的……”
张浩有些无法适应苏轼语气的转折,他犹豫片刻后问道:“可今日弟子见过了,她女儿确实长的挺好看的。”
苏轼拿起筷子狠狠的敲了下张浩的脑袋,骂道:“蠢驴,你还想见异思迁不成?”
张浩捂着头,一脸莫名其妙的看着苏轼。
自家还尚未成亲呐,何来见异思迁一说?
(北宋吃饭的方式是分食制,看名画《韩熙载夜宴图》,画的是人各一份,不像现在大家合坐一桌,大盘大碗,筷子勺子一起来。远秋疏忽了这一点,又懒得改前文了,就这样写吧,大家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