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是在干什么呀!
抬头看看落地窗外,天色渐渐变暗,对面大楼外墙的霓虹灯突然亮起。靳辙感觉自己的大脑突然闪断了一下,仿佛突然忘记了,此时此刻,他身在何处,又在干些什么。
扭头看看墙上的钟,已经过了晚上七点。
回过头,看着电脑屏幕上打开着的word文档,靳辙飞快的从头到底浏览了一遍,点下了“另存为”按键,将文件改为“离职协议书”后,按下的“确认”键。
靳辙把这个文档熟练的拖到邮件的附件栏中,点下了确认,几乎同时就站起身来。他对着身后那个穿着绛紫色衬衫的长发女子说到:“芬姐,明天案子的协议书我拟好了,你帮我把把关,看看还有什么问题吗。”
那个面容姣好的紫衣女子,叫做柳春芬。
她是夏治的助理,据说是从美国回来的“海归”,是明尼苏达大学毕业的心理学博士,还在学校做研究的时候,主要方向是测量心理学,她的导师据说人格测评领域的泰斗,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心理测量题库几乎都是由他的理论体系衍生出来的。自从回到国内之后,她就转到了发展心理学方向,开始涉足心理咨询行业。之后突然她就被夏治招揽到这个“专门负责炒鱿鱼”的团队里来,至于这中间发生了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和大多数的女性理科生一样,柳春芬有着和性别反差很大的工作风格和思维方式,处理案件的时候兼具理性思维和情感沟通。她起草的离职谈判方案,通常是从员工的种种职业经历中,寻找共性,分析动机,试图找到员工主观上的过失,以此作为谈判的突破口,往往会令对方措手不及而又无可辩驳。
更绝的是,女性的细腻让她发挥出独有的优势——表达对离职员工的同情和理解,让对方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谈判结果,顺利的在离职协议上签下大名。而且在每个离职方案中,她都会提示,在离职谈判的后半段需要进行心理辅导,必要的时候还会有危机干预。好几次,员工在进入面谈室的时候还情绪激动并破口大骂,而当走出房间的时候,竟然能心悦诚服,甚至有几个斗志昂扬的踏上寻找新工作的征途。
当然,作为一个美女,总少不了花边新闻:出于职业目的,柳春芬会视谈判情况,在必要的时候给予离职员工一段时间“出于义务”的免费心理咨询,因此不少离职面谈者就借着各种借口,要找她出去吃饭或者约会——然而,据说这些约会都被“心理咨询必须和来访者保持适当距离”为理由而拒绝了。
柳春芬平时为人非常和蔼,但靳辙总觉得她有些神秘,始终有一种距离感。最让他感到好奇、又不敢开口问的事儿有两件:其中之一,便是柳春芬擅长做离职谈判方案,却几乎不会自己来担任首席谈判,而是把方案交给夏治或者其他人来跟进,她则仅仅会在必要的时候提供心理支持或危机干预;而另一件则是她的年龄,这是一个大家都在猜测却没人问起的问题,大家只知道她加入团队已经有五、六年时间,按照国内的规律推测,博士毕业至少也得二十五、六岁,这样算来,她至少也得三十多岁,而她看上去至少要年轻三、四岁,唯一合理的解释是她在国外读书,缩短了这一周期。
“当然没问题,你发过来我替你看一下。”柳春芬打开文档,开始浏览那份离职协议书,“第一次做面谈官,记得要尽量放松一点。”
是啊,第一次担任面谈官。靳辙下意识的抬头看了一下墙上的钟,就在三个小时前,他接下了这个“第一次”的任务。
大约还是下午四点的时候,大办公室里大家都在忙着自己手里的工作,那个熟悉的板寸头突然就冒了出来。
对,他就站在办公室的门口位置。
“我现在马上要赶着出去开会。”夏治先向大家宣布了一下,又扭头对着柳春芬说道,“阿芬,我记得,明天上午应该有一个面谈的案子吧。”
“是的,夏总。”柳春芬抬头回答道,“案子的大纲整理好,放在你办公桌上了。”
“嗯,我刚刚过了一遍。你办事,我放心。”夏治拍了拍手里的文件夹,“但是我今天晚上有应酬,可能没时间准备,明天可能要另外选一个面谈官。”
夏治抬头环顾了一下办公室,目光停留在柳春芬的身后。
什么意思?眼看夏治那双盯着自己的眼睛,靳辙一阵心跳加速。
“靳辙,明天的案子,你来谈吧。你来这里也快两个月了,应该学到不少东西,是时候让你自己试试看如何做面谈了。”
好吧,果然是我。
心里有一阵难以抑制的焦虑——虽然他知道,对于他而言这是件迟早的事情。
“阿芬,你帮靳辙准备一下。”夏治一边交待柳春芬,一边在办公室又扫了一眼,“等韩麓回来,让他也帮忙把把关吧。”
“别担心,好好准备。加油吧!”拍了拍靳辙的肩膀,夏治便转身迈向了电梯厅。
别担心?哼,这个家伙说得轻巧……我可是担心这回再不能过关,弄不好可得再去人事部报道呢!
“这个离职方案准备得非常完整了。这是好习惯,对于你今后的工作帮助会很大哦。明天谈的时候注意一下节奏就好了。”柳春芬随手又翻了一下,给出一个积极的答复,“至于法律条文方案,我不是专家,你多问问韩麓吧,他可是劳动法方面的活字典啊!”
靳辙抬头看了看对面的办公区域,角落里有一个削瘦的年轻人,看样子不满三十岁,穿着一套时下流行的紧身西装,里面是一件亮蓝色的衬衫,大翻领那种,搭配的是一根窄条的蓝黑色领带。他的头发是打理过的,一根根向上竖起,显得十分入时——其实这是用发蜡做出来的效果,大约是因为今天刚刚去见了客户的关系,平时他的头发是软软塌下,风一吹就凌乱的那种。办公室的灯光照在窄边黑框眼镜上,一阵反光,让人看不清他的眼睛,自然更猜不透他的想法。
没错,这个人就是韩麓,天成人力资源咨询部的法律顾问。平日里,靳辙和他接触得不多,只知道他是政法大学毕业的。和很多法律系学生一样,他毕业以后就到律师事务所实习,然后开始苦逼的司法考试。可是没有人清楚的是,什么机缘巧合下,夏治竟能说服他加入天成。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当他十八个月前通过司法考试后,大家都以为他会跳槽到律师事务所去。可是他最后还是留了下来,一直干到今天。
长相纤瘦的韩麓,居然是个东北人,通过高考进入上海的高校。她母亲据说是个上海的知青,当年插队去了关外,便一直留在了那边。难得的几次,他会提到他在上海还有外婆和舅舅一家。不过他并没有和这几个在上海仅有的亲人住在一起,而是选择了自己搬出去住。对他而言,平日里的加班用“家常便饭”已经不足以形容,简直可以说是恣无忌惮,工作到八九点钟,对这工作狂而言,就算是一种常态。
“这个……您是韩老师吧?”靳辙小心翼翼地开了口,“明天的案子,拜托你再帮忙指点一下。”说着靳辙递上了一叠“离职协议书”和“谈判背景资料”的打印稿。
“韩老师?……好意外啊,还从来没人这样称呼我。”韩麓慢慢抬起头,似乎比他看起来酷酷的样子要好相处得多,“我也比你大不了几岁,用得着把我喊得这么老吗?”
接过打印稿,韩麓首先翻看了一下案子的背景资料。
老实说,这算不上是一个特别复杂的案子,谈判对象也只有一个。
资料的第一页是一个中年男子的照片,姓达名标,1968年生,这样的姓氏并不多见,相比当时流行的,诸如方针、政策之类洋溢着革命热情的红色名字,这个充满时代烙印色彩又琅琅上口的名字在当时算是比较普遍的。这个人高中毕业后就服兵役进入部队跑运输,还上过越南老山前线,退伍之后通过部队转业的安置方案,安排到天成人力资源公司作为劳务派遣员工,主要为当时一些刚刚进入中国的外商代表处担任驾驶员。在此期间他虽然换了好多个雇主,但始终签订的是中介公司的劳务派遣合同,目前的工作是在一家叫“马赛国际”民办的国际幼儿园当校车司机。
其实这份资料的内容,韩麓在一个星期前有翻看过,他甚至有点同情这个家伙。
事情发生在一周以前,资料显示的是,某一天早上,这名司机,驾驶一辆十九人座的中巴校车,沿着既定的路线接幼儿园的孩子。按照一般惯例,孩子们都会在安排好的上车点集中等待,甚至有一些家长或者保姆会在上车点等到校车来了,把孩子送上车后,才会离开。由于每天的路线都是相同的,通常情况下,上车的时间是可以预计的,即使有误差,前后相差也不会超过5分钟。
不幸的是,当天却发生了意外。据幼儿园方面说,他们接到了最后两个上车点家长的投诉——校车迟到了30分钟。很快,幼儿园方面就接到了司机的电话。果然,校车在路上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尽管资料显示,事故是由于行人乱穿马路造成的,这个“肇事者”也所幸并没有被撞到,但由于司机的急刹车,使得车上在6名儿童不同程度的撞伤,更有后排两个小男孩直接从最后一排滚到前面,头部和面部外伤都比较严重。
事故发生后,司机第一时间报了警。由于事故中行人并没有受伤,警察做了简单的记录之后就让当事人先离开,回头处理受伤的孩子。而当他想起来要报告幼儿园时,等待他的是一顿训斥。不仅仅是家长们的投诉,还有来自于媒体对于“校车安全”问题的曝光,让这个“重金打造、贵族收费”的国际幼儿园,有点下不来台。迫于外界的压力,同时家长也纷纷要求园方给出一个交待,幼儿园董事会最终决定,将这名驾驶员辞退,理由是“工作中出现严重失职,给幼儿园造成重大经济和无形损失”,具体的手续则交由作为劳务派遣方的天成人力资源来负责。
“大部分的资料都显示,他在这次事件中的并不是主要过失的制造者,但是后果却不得不由他来承担。”韩麓一边进行分析,一边从抽屉里拿出一支万宝龙笔,在资料上做起了标记,“但幼儿园方面,希望我们能以‘失职’为理由与员工解除合同。”
“是的,所以你的建议是我需要在协议中体现这一点?”靳辙指着自己撰写的离职协议书向韩麓征询意见。
“其实协议书怎么写并不重要,只要条件合适,员工也肯签字,我们就算成功了。”韩麓跳过协议书,取出幼儿园提供的面谈记录,并在上面打标记,“员工的本人陈述中,可以找到一些关键信息,主要的目标是在面谈过程中能找到和法律条文吻合的内容,以证据出发,直接击中要害,这样效率会比较高。我在关键的地方都做了标记,你可以看一下。”
韩麓把那一叠资料递还给靳辙,又从桌上的文件资料中翻出一张图表,拿给靳辙看,“记得这张图表吗?”
靳辙仔细打量了一下这张图。怎么能不记得呢,印象太深刻了!这张图中把《劳动合同法》的“三十六条”至“四十五条”中各种解除合同的情形都做了归类,同时还把解除合同的口径和协商的离职赔偿金标准整理到一起,非常简明扼要。这简直就是一张“离职谈判地图”,也正是通过这张图,靳辙把离职谈判最基础的法律条文深深刻在脑子里。
“参照这个图,找到四、五个关键点,谈判基本应该够用了。其实按照我个人工作习惯,每次谈判都会准备一个流程表。要知道,那些没有准备的人,通常都会很背。”韩麓比较含蓄地做了个总结。
靳辙非常识趣——他当然能听出来,对方的意思分明是在说:今天的指教就到此为止了!
回到座位上,靳辙沿着那张“离职解聘关键条款”的图表,把面谈的关键节点又梳理了一遍。
再次抬起头的时候,墙上的钟显示,快接近九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