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坦然接受学习并不是一路坦途的这个观点,那么暂时的衰退并不是什么世界末日般的灾难。你就再也不会将暂时的倒退视为对你自身能力的指责,失败只是一件意料之中的事情,很平常。这种观点可以让你将情感上的反应和对失败的惧怕与事情本身分离开,从而使你的大脑在没有任何消极思想干扰的情况下处理这个问题。
请将针对学习与事件的这两种观点进行对比。想一下它会对你、你的公司以及“失败”观产生怎样的影响。失败被认为是通往成功道路上的障碍吗?或被认为是死胡同,或是一个注定要受到惩罚的错误吗?你公司对待失败的看**严重地影响你是否拥有一个积极的富有创新精神的公司。(关于此主题的详细说明,请观看托尼?巴赞的视频节目《如果当初》海图室制作。)
学会改变行为
现在,你已经做好准备,将你在这一章学到的知识和信息进行融合,并且通过改变某个行为或习惯来影响你的生活。
现在让我们假设你有一种想要改变的行为或是习惯(比如每天早晨上班迟到)。如果你想要告诉自己一句话,最大可能地改变这种行为,你会说什么?
你的大脑会呈现出任何一句进入大脑的自我对话,并且与已有的想法建立联系。如果每天早晨你迟到后都对自己说:“我明天不会迟到了”,你的大脑会强调“明天迟到”这个短语。这种自我对话事实上会加大你明早以及以后的日子迟到的可能性!你的目标必须一直是正面的、积极的,而且必须包含你想要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你说给自己听的话应该是“按时上班”或者“要更守时”之类的话。
但是,如果你形成的积极自我对话实际上是不正确的,比如“我是一个按时上班的人”,但实际上你经常迟到,你的大脑就会抵制这种信息。第六章里曾说过,大脑是寻求真理的(大脑原理6)。如果接收的信息是不正确的,它就会丢弃这个信息。
换言之,如果你形成的自我对话是正确的,但是与时间/行动无关,你的大脑会接受此信息,但是不会对此有任何行动。例如,如果你对自己说的话是“以后,我会按时去上班”,这样的叙述也许是正确的,但它是建立在未来的基础之上。因为这句话并不是基于现在,你的大脑就不会采取行动去实现它。这样做出的改变就会被推迟,以后就被重新定义,最终这种行为永远得不到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