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赐还全州
百官入殿时,明显能感觉到,即使是往日庄严的皇宫,也有了节日的氛围。
两边石栏上,皆系上各色宫灯,有琉璃制的、有纸札的、有绸缎糊上的、还有羽毛堆砌的。诸盏宫灯上下争辉,叫人看了不免更加期盼佳节到来。
"皇上驾到--"随着太监和静鞭声响起,中秋前最后一次早朝开始了。
裕王与童宏英都接到了端王的暗示,知道今天有一场硬仗要打,当然,他们不过是探路的斥候,队伍后面,一脸坚定的刘鑫榆,才是主角。
童宏英对于这个刚加入的小伙伴还是很看好的,接连两奏,都是漂亮至极。刚才在宫外,本来想要和他说一说参奏细节,但无奈今日的刘鑫榆心不在焉,他只当是因为稍后的事情,也识趣的留给他空间。
"咳咳..."刘鑫榆满头思绪被这一阵咳嗽声打断,他赶紧落后一步,伸手去扶落在后面的刘江,这位老人将早已花白驳杂的头发梳的一丝不苟,两颊颧骨高高凸起,眼窝深陷,眼睛却亮的惊人。
"今日觉得身上舒爽多了,想来王爷送的参都是极好的。"刘江拍一拍刘鑫榆的手,"我还记得几年前,你刚及第时,何等**倜傥,如今不过这几年,你也生出这么些白发了。"
刘鑫榆闻言一笑,说道:"我如今也是近四十了,哪里还能青丝如墨。"
"是啊,一转眼她也死了这么久了。"刘鑫榆自然知道刘江口中的「她」是谁,心里百般复杂,只能闭口不言。
"她不过给了我们几年的幻境,却白招如此多的无端怨恨,害得刘家这步田地,如躲猫的耗子一样!"刘江的手猛地收紧,又想到什么似的,转头看着刘鑫榆说道:"世人只知道端王嗜杀成性,哪里知道他对身边人最是亲厚。就是端王妃,也非一般妇孺能论的,她能入户刘家是极大的诚意了,还有此次血参,我承她的情,今天这一遭没什么好后悔的,我左右不过一个半截入土的人,临死还能有这么大的作用,也算好的了。我相信你以前能将刘家保下来,以后也一定能做的更好,只是可惜,我不能看见刘家再现辉煌了。"
两人落在队伍后面,刘鑫榆喉头哽咽,又用袖子拭去眼角的泪珠子。刘江满是坦然的说:
"昨日我就和你说明了,既然选了端王殿下做主子,就要好生为主子排忧解难,我心意已决,你也不要再做这番女儿姿态。"
"老哥哥......"刘鑫榆只叫了一声,就说不出旁的话来了。
"进去吧。"刘江松开刘鑫榆的手,当先走进勤政殿,刘鑫榆留在外面整理一番才迈着沉重的步子进去。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在端王的计划里,贺王一派一定会按耐不住,借口中秋将至,让皇上把端王放出来。
果不其然,太监话音刚落,就有官员出列请奏此事。
"皇上,此事不妥,贺王龙阳之行,实在不为天下所耻。如今又因泄题一事,学子们皆逗留京中,本就无法与家人团聚,若是贺王被释,叫他们如何安心过节?皇上前些日子安慰人心已有成效,此举岂不是前功尽弃?"童宏英赶紧出列反驳,又怕皇帝心疑,不敢多说。
"父皇,四哥为了参加宫里的团圆宴,特地从华润山颠簸回来,太医可说伤口又裂开了,如此诚意,若是看见贺王,你叫四哥怎么想?"裕王拿着端王的伤势作文章,太医是皇帝的人,特意提到太医,让皇帝心里更偏端王。
"你们这些都是没证据的无稽之谈!"贺王一派愤怒的咆哮。
"是不是胡说,那个小戏子叫什么名字,哪个戏班、哪个唱角,要不要我一一说给吴大人你听听?"童宏英反击道。
"怎么,有人要杀你,你还愿意和他把酒言欢?"裕王冷冷的说。
正大有大吵一番的趋势时,一位眯着眼的中年吴姓官员开口了:"就是有大罪过,不求皇上立即赦免,只是,贺王殿下年纪尚幼,品性未定,此番打击,必定已经悔过,就是一人闷在府里容易想歪,岂不辜负了陛下的初衷,不如乘此让他感受家庭的温暖,引其走上正途,方是教育的意思。"
惨了,没想到对方还有这样有力的反击,裕王与童宏英心里着急,等了一会儿竟然没有等到刘鑫榆出言反击,无奈之下只能让手下的人纠缠住。
皇帝也料到今天早朝不会安静,更兼昨晚柔妃特意往刘贵妃打扮后,将皇帝哄的心花怒放。大臻繁盛,他向来是个不管事,随心所欲的,眼见此时贺王一派占上风,咳嗽一声,也就准备盖棺定论了。
本来闹闹哄哄的众人,在咳嗽声中静下来,有人的心满怀期待,有人的心沉入谷底。
大好的机会就这样浪费了吗?好不容易所有不利凑在一起,这就是所谓的恩宠?不,这是权力,自己的意愿就是别人百般努力也不能动摇的铁塔。
就在皇帝准备开口,就在裕王辛辣嘲讽,就在童宏英面若死灰,就在吴家喜不自禁的时候---
"陛下,老臣有事要奏。"
刘江挺直身子走了出来,皇帝仔细一看,说道:"原来是刘爱卿。"
刘江正是皇帝登基当年高中,所以皇帝依稀有一点印象,所以虽然不喜他打断自己,但也没有太过责怪。可他的出现让吴家人如鲠在喉,难受异常,这老货,现在跳出来干什么!
以为刘鑫榆会出来的童宏英,不着痕迹的瞟过去一眼,只见到他佝偻的身影。
"一转眼,老臣跟随陛下,也有二三十年了。陛下登基宴请我们学子,好像还是昨天。"或许是年老的缘故,刘江今天总在不断地追忆过去,复习那些他脑海中最鲜活的记忆。"正是因为仰慕陛下为人,老臣才入朝为官,又因为不舍见不到天颜,所以迟迟没能养老。"
一回忆抒情,一响亮马屁,皇帝顿时怨气全消,反而怜惜这位老人,竟然因为仰慕自己而迟迟未能退休。君臣两人深情对望,无语凝噎,围观者则感叹,姜还是老的辣,这**屁都能拍的脸不红心不跳,感情丰富,真实无比,这刘鑫榆大人,还差得远啊!!
"臣是在太老了,恐怕要先于陛下而去了。"刘江悠悠的说道。
注意到刘江老苍的病容,和发亮一般望着自己的眼睛,皇帝心里一酸,说道:"爱卿何出此言,朕马上让太医替你医治,定然叫你康复。"
"多谢陛下。"刘江此时已带哭音,艰难地跪下,深深的叩首,皇帝让太监赶紧扶起来,他却执意,跪着从衣袖里掏出一本奏折。
"这是老臣最后一次启奏,陛下且听一听吧。"说完,颤着手打开奏折。
"圣明在御,乃有肆无忌惮,浊乱朝常,如七王爷秦贺其人,敢列其罪状,为陛下言之。
贺王为后妃吴氏所生,自小秉性乖张,上书房时不曾尊重师长,读学多年,诗书无一所成,大罪一。
严婧、周嘉,其门下清客也,私下捐官放利,实为贺王所为,大罪二。
其服饰多以金黄加蟒玉,乃是太子才能身着,于祖制不符,大罪三。
王纪、钟羽大人为人正直,为直言之臣,贺王不仅不敬,更构党斥逐,不容有正色立朝之直臣,大罪四。
臣外廷臣子也,去岁南郊之日,传闻宫中有一贵人,以德性贞静,荷上宠注。贺王恐其夺去柔妃宠爱,以家人相要挟,逼死贵人,是陛下不能保其贵幸矣,大罪五。
先帝在时,与护持孤危者,惟王安耳,其不可谓无劳。贺王以私忿,矫旨杀于南苑。大罪之六
京中或全州居屋,镂凤雕龙,干云插汉,劳民伤财。出门归也,改驾四马,羽幢青盖,夹护环遮,俨然乘舆矣。其间入幕效谋,叩马献策者,两者都有僭越之嫌,大罪七
吴家官员滥袭恩荫,不论能力,一律身兼要职,更因为贺王之下臣,作威作福,更恣意搒掠,视学子下臣命如草菅,大罪八
刘家言官刘顺,欲上高陛下,贺王得知,停其升迁,使吏部不得不拿压,让言官不敢司封驳,大罪九。
北镇抚宋侨不肯杀人媚人,忠贤以不善锻炼,遂致削籍。大罪十。
祖制,不蓄内兵,原有深意。贺王私纳军队,安知无大盗、刺客为敌国窥伺者潜入其中。一旦变生肘腋,可为深虑,大罪十一
龙阳之好不耻于世人,更无人文伦理,大罪十二。
怀恨于心,刺杀兄长人以泄私愤,更无手足之情,大罪十三。
泄漏秋考,背信天下万千读书人,更无信义可言,大罪十四。
陛下春秋鼎盛,生杀予夺,何为受他宠爱蒙蔽?令中外大小惴惴莫必其命?伏乞大奋雷霆,集文武勋戚,敕刑部严讯,以正国法,并出奉圣夫人于外,用消隐忧,臣死且不朽!
这种毫无人伦,不讲手足,无信无义,不忠不孝之人,何为国家储君之列!更何论刘贵妃所死,必脱不了思卿宫的干系!
臣感皇上知遇之厚不忍负,荷皇上再生之恩不能忘,感激无地,故不避万死!"
刘江慷慨激昂,以不是垂幕老人的姿态,猛地起身,朝着勤政殿立柱而去。
周围百官还在惊叹刘江弹劾贺王的十四罪状,转眼又眼看着这个老人在自己眼前撞柱而亡,心中震惊可想而知。
刘江的头不正常的向左弯曲,看向殿外,嘴角含着笑,仿佛死前为这个国家做了一件事而欣慰,他怀里的奏折被鲜血染头,红纸更衬黑字。
皇帝见刘江撞柱时,已经站了起来,此刻看见他的死状,一下跌坐在龙椅上,脑海里一片空白,什么念头也没有。
"父亲!"刘江的儿子一声悲呼,厥了过去。
刘鑫榆看着刘江的眼睛,他知道,那是他给自己的眼神,他用死亡换来的机会,他使劲闭上眼睛,
"陛下,您对贺王的宠爱蒙蔽了您的圣明吗?"刘鑫榆悲戚的跪下高呼,他说的不多,因为他相信皇帝天生的脑补能力。
皇帝此时也反映过来,什么柔妃贺王的好,他都不记得了,一桩桩贺王的荒唐无稽,柔妃的恃骄而宠,件件划过他的心头。他没有被蒙蔽!他都知道,只是...只是,他想到柔妃相似的容貌,和一手把大了贺王,只是觉得他还小,她不懂事,所以包容着,原来已经错到不可挽回了吗?
"着,七子秦贺,不念人伦,不念手足,负信于天下,中秋过后,赐还全州。"
"吾皇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