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爷向四周望望,这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该到哪里去找吃的呢?对面的山坡上,有两只猫头鹰开始鸣叫起来,“呜噜~哈哈哈,呜噜~哈哈哈……”,好不瘆人!太爷那时还是个文盲,斗大的汉字识不上几个,祖爷才不愿意送他这个“八败”儿子去读私塾呢!因此他也不懂得什么是动物学,不知道这鸟学名叫猫头鹰。他只记得小时候祖奶奶曾跟他讲过,这种鸟名叫“性呼”(音),是一种专门报忧不报喜的家伙,只要它一鸣叫,就会死人。太爷心想:“真他娘的晦气!”他捡起一块石头使劲朝那两只“性呼”撇去,嘴里骂道:“该死的球朝上,不该死的球朝下!老子如果真的要死啊,也轮不到你们这两只龟孙前来报丧!”骂到这里,他把心一横,顺着那些羊肠小道继续往前走去。他心想,天无绝人之路,只要还有路可走,就说明前面还有人烟,于其呆在原地等死,倒不如铤而走险了。
话虽这么说,心里不害怕是不可能的,为了给自己壮胆,他唱起当地人常唱的“孝歌”:
“一岁两岁你吃娘奶,
三岁四岁你离娘怀。
五岁六岁你把学上,
……。”
这是一种专在丧事上唱的歌,内容多是告诫人们要孝敬老人的,因此被称为“孝歌”。当地人平时家里要是死了什么人,都会请人来唱“孝歌”。两个人,一个敲鼓,一个敲着锣,围着那死者的棺材一圈圈的转着,边转边唱这“孝歌”,一唱就是一整夜。死者的棺材在家里放几天,这些人就要跟着唱几夜。
太爷就这样糊里糊涂地向前走着,像一只没头的苍蝇一样。也不知过了多久,他突然隐隐约约地感觉到有些不妙,身后似乎有人一直在跟着他。他不由的放慢了脚步,偷偷地回过头来一看,果不其然在他身后大约四五米远的地方,有个人正悄悄地跟着他。太爷一看那人的模样,差点没把他吓的晕死过去。这人的身高少说也有两丈之高,因为距离较远也看不清他脸长的什么样。只见他浑身上下一袭白衣,样式太爷只有在那些古装大戏才看见过,这个家伙背上背着一把宝剑模样的东西,像一根会动的大白柱子一样亦步亦趋的跟着他。太爷感觉自己的肝和胆都要被吓裂了,他来不及多想,鼓起精神发疯一般向前跑去。
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太爷跑的累了,心里暗想着跑的够远了,应该已把那个吓人的白大个儿摔掉了吧。他停下脚步,手扶在路边的一棵大树上,大口的喘着气。当他小心翼翼地回过头来查看时,才发现那个白大个不仅没有被摔掉,还正立在不远处望着自己呢!太爷的心中霎时燃起了一股无名之火,愤怒瞬间战胜了恐惧。他冲着那白大个儿怒喊道:“你谁啊?!你到底是人,还是鬼啊?!我又没招惹你,你凭什么要一直跟着我啊?你是白无常吗?你是阎王爷派来勾我魂魄的吗?”
那白大个儿依然默默地望着他,一声不响。
“你哑了吗?!我同你说话呢!为什么不言语啊?”太爷转过身来,向那白大个儿跑去,“我到要看看,你到底是人还是鬼?”那白大个儿依旧不答话,见太爷向他跑来,他也转身向后跑去。他始终同太爷保持着三四米远的距离,太爷快,他也快,太爷慢,他也慢。太爷站了下来,他也立即站了下来。太爷彻底没了辙,他有些气急败坏地说:“好了,好了,我不赶你了!你要跟着就跟着吧!反正我就这一百来斤,要杀要剐随你来!我要是皱一下眉,就不是好汉!”从昨天中午到现在,折腾了一天多的时间,他已经够呛了!索性也不跑了,摆出一幅死猪不怕水烫的架式,背靠着一棵大树,眯起觉来。
“虎狼之侧何能安卧啊!”太爷哪里能睡的着呢,他不过是想借此来试探一下对面的这个大个儿,看看他会怎么反应。没想到,这家伙竟然也坐了下来,太爷想:“好啊!你不走,那就劳驾你替我放哨吧!我可真要睡了……。”他实在太困了,这一坐下来,那上下眼皮就开始打架,没一会儿,竟然真的打起呼噜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