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九年义务教育第一章小学篇(1)
当时小学还是录取制度的,条件有二。一是达到国家的法定小学入学年龄,年满7周岁。在也都控制的很严。因为小学一般是9月1号开学报名,所以在当年的9月份前生的娃和上一年9月份生的娃上同一个年纪。当年的9月份后生的娃的家长们就不干了,同一年生的娃,为啥我的娃就要等一年读小学,你的娃就能现在读。咱可不能让自己的娃输在起跑线上。咱找人,托关系,把户口改在9月份前生,或者干脆帮娃买个9月份前生的户口本。(当时对户口的概念还不是控管的很严重,对户口或者户口上年纪的控制不是很严,国家鼓励大家办户口。)这个政策可是揉捏了一部分家长的心,我的爸妈也在其中。为了让我早上学,我自己长了自个一岁,咱生理上是年满六周岁的小学生,户口上是年满七周岁,符合国家政策的大大的良民。二是在办理入学手续前,有一个拼音测试,测试合格者,可以报名。小学报名的当天,我记得是在P小学的学前班进行的测试。(P小学有单独的学前班,实验小学也有单独的学前班,但是没有幼儿园的大班、中班、小班。)一位很和蔼的老阿姨测试我的,需要排队的,后面还有蛮多小盆友,很热闹的环境。当时心里蛮高兴的,我就要成为小学生了。小孩子的愿望都有我要快快的长大,我也不例外。
现在还有没有拼音测试或者升级了也说不定,但是年满7周岁这一条还是在的。而且现在的户口也没有那么容易改了,如果要改户口,就要拿出生证明来改,(我后来想把我的年龄改过来,但是我们家都是超生的,当时也没有所谓的出生证明,就无从改起了。),许多家长在小盆友还是精子和卵子的阶段就在安排把小盆友生到9月份前了。所以如果9月份前的星座的娃好多。
我进入的小学是一所名叫P小学,和它相应的还有P中学,听说是以我们Y市前身的名字——P命名。所上小学的资格是按照户口所在的街区来划分我,我们是一街区的,读P小学,P小学毕业了,读P中学。上P小学最大的好处是确实离家里很近,依据当时的身高和体力,十五分钟可以走回家,我现在也有走过,轻轻松松五分钟搞定,只能说明当时还是小胳膊小腿。P小学的外面看起来蛮小的,就二档门面的大小,可以保证两辆大型的三轮车并列走过,没有确切意义上的门,是中分的院子门的那种,现在P小学也依然是那个门,也没见坏了,扎实的很。P小学的里面很深,进去,先是一个很大的操场,面对的就是教学楼。教学楼可以称作一座,是中间高起连接着两边略低的结构,中间的建筑从天往下看是凸的,从校门口往里面看也是凸的。中间的是老师的办公室,两边的是教室。我觉得这个结构蛮合理的,老师往那边上课都蛮近的。P小学的教学楼两边略低的前面各有一行花坛,里面种着四季长期的参天大树。在阳光明媚的时候,大片大片的阳光会从大树中偷偷的溜下来,和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相互戏耍,有一种宁静的小感觉。这时候,拿出一本自己的最爱,沐浴其中,有着不知明状的惬意。有一种不知名的树,会在冬天,这个万物枯竭的季节,结出大片大片洁白的、大骨朵儿的花,绚烂了整个冬季,极是美丽。有一个叫的上名字的,就是芭蕉,每当读到“红了殷桃,绿了芭蕉”的时候,就知道芭蕉为何物了。这里也是小盆友们的乐园,有许多小盆友们热衷于在里面找到亮亮虫,有的让它飞飞,有的则用来吓唬胆小的女孩;也有许多小盆友们在这里拍洋画(方言不知道是不是这样的,是在外面卖的一版关于一个主题的划,把里面的人剪下来做成牌,然后和别的小盆友们在地上,谁把这个画从正面拍到反面,这个画就归谁,男生很热衷于这个小游戏。我小时候也很喜欢,而且技术很好,经常是很厚的一堆,把中间对折,然后很大的力气拍地,然后用风力把它掀翻。那时候,也没觉得疼啊什么的,反正都乐此不疲。当然,也有技巧型的,有很轻巧的力气,把牌掀翻。),弹弹珠,飞国(在土上画一个田,四个领域,看小盆友的多少分,在自己的领域,谁能把小刀从上往下抛,竖立起来最多的,就是胜利者。)。
面对教学楼,靠近教学楼左边各了一段距离的位置有一个小矮房子,也就是一般意义的平房,带院子的那种,院子里面养着几头猪,据说是给老师发过年福利的,这是P小学的食堂。P小学的早餐供应都是从这里来的。每天下了早自习,班级干部会吩咐几个男生去食堂把早点搬到教室,男生没有固定的,抓壮丁的那种,也可以自愿;到差不多的点了,再叫几个男生把篮子、桶、篮子里面的饼子和馒头、桶子里面的豆浆都返还到食堂。如果篮子或者桶坏了,没有按时返还食堂,被发现,是要用班费赔偿的。六年纪的时候,有同学打架,闹着玩,但是也没几个人在场(我在场,亲眼目睹。),不小心把桶弄坏了,班主任问谁弄的,没人说,班费赔偿的。我也曾经去抬过几次早点,因为实在抓不到壮丁。
P小学食堂的的饼子和馒头放在桌子上,分开放的,豆浆都是放在地上的,盖了盖子,还在冒热气的那种(冬天的时候去的),地上有水,我估计这就是为什么饼子和馒头要放桌子上了。来的人说是哪个班的,登个记,就从饼子、馒头和豆浆的位置上各抬一个回教室。我抬过饼子,也抬过馒头,但是没抬过豆浆,估计豆浆桶蛮重的,我们班的男同学讲绅士风度,没让我抬。还篮子和桶的时候比较容易,分量减轻了,把两个篮子一摞,桶放篮子里,轻轻的就搬回去了,再登个记,就OK了。
周一到周三都是供应饼子、馒头和豆浆,饼子和馒头是放在两个单独分开的篮子里,豆浆是放桶里。P小学的饼子是那种周围很厚,中间薄的饼子,只是相对的薄,不是自己在大街上买的那种薄薄的。所以不要想这是什么好吃的,就是那种里面加点葱的白饼子,不知道是加的大葱还是小葱,味道很冲,不是很喜欢。自己经常把那厚的一圈去掉,就吃里面薄的,又有葱,有时候吃的时候没注意,把后面估计是炕胡了的吃了,超级难吃,但是不吃也没有办法,难道饿肚子上四节课。馒头是很小的一个。有时候还是黄颜色的,很黄的那种,不要想多了,觉得是精细的玉米馒头,我能告诉你,肯定不是,没有那种口感,只能说P小学的馒头确实是一种食物。到现在,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馒头是黄色的。到四年纪还是六年纪的时候,听说谣言,说发给我们的馒头是猪都不吃的馒头。P小学不正好养猪,所以留言得到证实,自此以后馒头更没有人问津了。(开始我还不知道P小学养猪,后来是听到留言,自己慢慢观察,得到的蛛丝马迹,但是我没有见到过P小学的猪。听说后来P小学也没有猪了,老师的福利都是外面买的。)P小学的豆浆是放在那种铁的圆柱的,有铁盖子的桶里,一个班级一个,想喝,自己用自己的杯子盛的那种,味道还可以,据说是加了维维豆奶的,含量不多,但是有淡淡的豆奶味道。我自己是蛮喜欢的,但是要自己到讲台上盛,而且喝完了豆浆,也没有哪里洗杯子。其实洗杯子的地方有两个选择。一是食堂的水龙头,但是我们六年纪的时候是在教学楼的五楼,最高的一楼,而且是在一字型的两端——离食堂最远的教学楼的一端的教室。为了洗一个杯子,爬下去五楼,另爬上去五楼,还要经过一个教学楼那么长的距离,很不可取。关键是本人很懒。另一个是教室的饮水机,但是这是老师禁止的,不允许用饮用水洗杯子;洗杯子的水也不容易毁死灭迹,一般如果把洗豆浆杯的水倒到接饮水机漏出水的桶里,桶里水的颜色就是奶白的浑水,很容易区分。当时也有同学洗杯子,不过都是白色的水,有的甚至把冬天捂手变冷的水倒桶里,还有相当多的人。我不在其中,觉得这样好浪费,五块钱一桶。相对于没有固定的零花钱我来说,五块钱是一笔很大的数字。当然,还有一小部分的原因是老师说不让倒没喝完的水,俺怕老师,俺从小乖宝宝。小小的年纪都能够思前想后,面面俱到,不容易啊,我!
周四是供应饼子、油饼和豆浆,把馒头换成了油饼。油饼的个头和馒头的个头不是在一个重量级上的,馒头的个头很小,大约是我拳头的三分之二大,我是成年女性,但是我的手是我认识的人中手最小的一个,估计是小时候拔苗助长的结果。我小时候很想长大了拥有一双大手,没有原因,只是很想,就天天拔手指头关节的软骨组织,还可以弄出响声,自认为很了不起,为此还洋洋得意,四处炫耀。不知道那里知道的这样长大了可以有一双大手的理论,还乐此不疲。结果,我的手辜负了我,只长到初中生大小的那种,就再没有长了。自此,每个跟帮我看手相的人都说你的手好小哇。唉!我也不想的,我的大手,你在哪里。你就明白,馒头的个头是多么的小了,油饼的个头和饼子的个头是一个重量级,不是市面上那种以薄脆抬高回头率的那种油饼,也蛮有厚度的,跟饼子外围的厚度也是一个重量级,超有分量。有食欲小的,半个搞定了。我是一个大胃王,油饼和饼子里面的部分,我全部能够吃下去。有时候运气好,有辣片的话,我可以整个油饼、饼子和辣片一起下肚。油饼称之为油饼是因为它是油炸的,虽然很厚,但是也不缺乏油水,相对于馒头,能够吃油饼的日子就是天堂。个人比较偏好干的食物,很干的,我姐看了都吃不下去,但是我吃得津津有味,比如饼子(当然,是街上以盈利为目的的美味的饼子。)、包子馒头(当然,是街上以盈利为目的的美味的馒头。)、甚至饼干(我姐什么饼干都不喜欢吃,说很干,但是我绝大多数数饼干都蛮细喜欢吃,而且爱好广泛。)。
周五是汤粉,也是自己带碗的那种,自己去食堂排队领取,没得挑,就一个品种,白米粉加汤,汤是那种没什么油水的热汤。我没有吃过纯粹的白米粉加汤,因为我的碗里有从家里带的调料,猪油(我每次带碗的时候都有猪油,是从一个罐子里掏出一大勺,不过现在家里都没有猪油这个东西了。)、酱油、胡椒、味精(那时候没有鸡精这个东东。),味道蛮不错的。至今,我都喜欢汤粉的调料是这种搭配,当然猪油是吃不到了,就用麻油代替,但是还是有猪油情结的,味精也变成了鸡精,有时候也不加鸡精,听说不怎么健康。吃的最好的汤粉有两次,一次是说什么市里还是省里来人视察,学校很重视,那天我们的汤粉蛮好吃的;还有一次,就是毕业考试那天,整个年级那天的早点都是汤粉,有肉的那种,还很有油水,有小盆友开玩笑说:“肉搞粉,吃了就滚。”那天基本上都带碗了,因为是整个六年纪,按照班级的次序排队的,我们班是最后一个班,拍最后,我记得开始拍的时候就是在我们教室的楼下——教学楼的一字端口,可想而知的盛况。(以前吃粉是会把时间错开的,都是分班级去吃,有的班级没下早自习,好心的老师就让他们去吃了,有的老师还拖堂,当然,这还和距离食堂的远近有关系。反正在我的记忆力,没有排这么长的对吃过汤粉,运气最不好,遇到两个班一起的时候,都只从食堂的台阶开始排,大多数是在食堂的门口排的。)好巧不巧,我那天带的碗里面的调料全部漏出来了,我只有一个亮堂堂的碗(里面什么都没有,调料被我洗了。),结果证实P小学如果认真做粉,味道也是顶呱呱的。吃汤粉,汤汤水水,也比饼子、馒头、豆浆强,唯一麻烦的要洗碗,大冷天的时候,不要奢望有热水,水龙头的水都是凉丝丝的,有时候还没有水,水龙头是户外的,被冷冻了。洗碗是很挑战自己的小手。
我觉得这种供应结构还是蛮合理的,吃到油饼,你就知道今天是星期四了,明天要带碗了,带了碗,就知道明天用来上学了。所以我最喜欢汤粉了,不是因为它多美味,而是吃到它就以为这今天晚上可以多看点电视,可以睡晚点,明天不用早起赶早自习,还可以吃到外面的早点。星期天的晚上是最痛苦的时候,爸妈让早点睡,但是我跟的电视剧正是最精彩的时候小广告刚来,就被逼着睡觉。星期五、星期六睡得比较晚,睡不找,我就装睡,听电视剧;或者把头蒙被子,开个小缝隙,偷偷看,居然从来没有被抓到过,小小得意一下。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年级的早点安排都是这样的,那岂不是星期五,食堂就忙个半死。一般吃汤粉的时间是错开的,周一到周五平均分布。我们在的班吃汤粉的时间是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我们上学的那段时间,课改什么的,分班,但是总体规律是两年一分,现在不是这种情况了。我很喜欢学校跟我们分的吃汤粉的时间,基本上一周过去了一半,周末有盼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