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已经降临。在在此时的天山便会感觉到了些许凉意。
于是白韬玉便回到了早已为他安置好的房间之中。
打开那扇油纸糊着的木窗,他看见挂在空中的那一轮皎洁的明月。此刻的他正倚在窗前,欣赏着这轮明月。那轮明月看起来是如此的洁白。像是一面乳白色的铜镜。在那面“镜子”中,他看不到一丝黑暗。在这片寂静的黑夜之中。只有那轮明月照亮了大地。但是,那一缕缕月光更像是一个骄傲的女子。她让人在黑暗之中看到了一丝丝明亮,却舍不得给人一点点温暖。在十几天的遥远的路途之中,他也累了。
他暂且放下了心中的那些重重的疑问,想好好地睡上一觉。便关上了那扇窗户,吹灭了那支蜡烛。
今晚的夜很静,也很深。他静静地躺在那里,听风儿轻轻地梳理着窗外的数枝。他很快便睡着了,睡得也很沉。似乎在做着一个很美好的梦。
在梦里他回到了那所平静的红梅山庄。那时他的生活是多么地宁静,多么地闲适。心中没有一丝疑虑。也没有一丝牵挂。只会抚琴弄月,吟诗作对。
“南柯一梦“总是如此地短暂。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他还未曾亲身经历过江湖生活。到底江湖是什么样的?他不知道答案。也没有人能代替他,这一切都将由他自己体会。人就是这样,千辛万苦追求来的东西,往往到最后才明白那并不是他想要的。
他睡得很香,醒来已是午时。他想去庭院中走走。
院子很大,也很安静。很空旷,也比红梅山庄的庭院还要大上好几倍。他四周望望,心里总这里觉得少了一点儿东西似的。但是,他也说不出来少了些什么。或许是江南的一丝婉约之气吧。但是在这里却又有他以前从未体验到豪放之感。他脸上并没有任何表情。心情却比前几天要舒畅一点儿。他回到房中拿到了那把“沧海明月”琴。这琴是他一生钟爱的琴。
白韬玉此刻正想找个无人的地方闲奏一曲。
他在庭院的最西边的一张石凳上坐下了。将琴放在桌子上便开始抚琴。
他弹奏的是那首战国名曲《广陵散》。整个琴声慷慨激昂,气势恢宏。洋溢在琴声中的那股豪放之气四处回荡。在那寂静的庭院中听到那琴声竟是那样地令人陶醉。“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他并没有在那琴声中倾注任何感情。此时的庭院中空无一人,只有那阵阵琴声仍在回荡。
他只在专心抚琴,却也未曾留意到此时背后已经站着一个人。
“这位公子,你是谁?”这声音惊动到了他。他回头一看,竟然一位身材高挑,束起长发的女子。身着一袭红装。高高的发髻下面是一张圆润的小脸。一双大大眼睛下还潜藏着几分可爱的气息。弯弯的眉毛像是九月九的夜空中那张弦月一般。面色也像是这春日下的桃花的颜色一样,微红中透露着几分白皙。刚才说话的那阵声音也是那样地清澈明朗。这位女子犹如背后那座天山上的在暮光的照耀之下的那一层皑皑白雪,也像是在夜晚中挂在空中的那轮骄傲的皎洁明月。
这位女子的容貌与他表妹小琬相比起来丝毫不逊色。倒是多了另一番风韵。此时他也说不出来是什么。或许是多了一份洒脱吧。他还没有回过神来。那抚琴的十根手指也不知不觉地停止了拨动。也许是他此生第一次见到这么别致的一个北方女子吧。
他的心底微微泛起了一丝波澜,连他自己也无法形容此时的感觉。
那位女子的说话声打破了这时的沉静。“干嘛这样一直看着我?我有这么美吗?”白韬玉说道:“好一个高傲的女子!”那位女子答道:“这是当然。”
他稍稍恁了一下。说道:“你又是谁?”
“是我先问你的,你得先回答我的问题。”
“好,好吧,我叫白韬玉,我爹是上官伯伯的师弟。”
“哦,是这样子的啊,我叫上官暮雪。你的上官伯伯便就是我的父亲。”
“那你为何又会来到这里?”
“我是听到你的琴声之后才赶过来的。以前在这间院子里除我之外并未听到过任何人的弹琴声。觉得好奇,便走过来了。”
“哦,原来如此。”
“这首《广陵散》琴曲跟你的遭遇有关系吗?”上官暮雪问道。
白韬玉这时便无言以对了。她怎么会知道呢?便说了一句:“你怎么知道这首琴曲一定与我有关?”
“只是猜测罢了,一种感觉而已。我隐约地感觉到了这琴声中藏有一缕悲伤。”上官暮雪说道。
这首琴曲在平常人听来只是一首曲子罢了,但她却能听出这琴声中隐藏着的弦外之音。这又是为何?
白韬玉面无表情。他淡淡地说道:“你很了解这首琴曲?”
“这是当然。”据《琴操》中所记载:“战国聂政父亲为韩王铸剑,因延误日期,而惨遭杀害。聂政立志为父亲报仇,遂入山学琴十年,终于学成绝技,名扬韩国。后来韩王召他入宫演奏,聂政终于刺杀韩王得手,完成了他的报仇夙愿。自己毁容而死,后人根据这个故事便谱成了这首琴曲。”
“哦!对了,还有。昔日的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留下了广陵绝响。在他死后,这世间便无人再会弹此曲。据传,现在所见的琴曲是后人在东汉蔡邑的墓中发现的,所以才流传了下来。”上官暮雪补充道。
听到这里,白韬玉便惭愧了。因为就连他也不知道如今为何还能见到这首琴曲的原因,她却能知道的如此之清楚。可见其才情之高。这应该是他此生见过最有才华的女子吧。就连白韬玉的表妹才情也不及这位女子的十分之一。两人一见如故,就好像前世就认识了一般。
是啊,首《广陵散》背后的故事与他的遭遇何其相似?只是唯一的不同之处便在于聂政知道自己的杀父仇人是谁,而他此刻毫无头绪。
上官暮雪拿出了她的那只玉笛说道:“不介意我跟你合奏一曲吧。”
“自然不介意。”白韬玉回答道。
两人在庭院中琴笛合奏。此时响起的不再是“广陵绝响”而是“高山流水”。
这个女子便犹如一只蜻蜓一般,她轻轻地掠水而过,就在那不经意的一瞬间,却点醒了他沉睡了十八年的心湖。此时的白韬玉心中已经微微地泛起了一丝波澜。
从这以后,他们两人又会陷入怎样的一段情感纠葛之中?他又会陷入怎样的漩涡之中?
已是黄昏,回荡在庭院之中的琴笛之声便渐渐地停了下来。院子又回到了平静之中。此时已经听不到任何一点儿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