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吃喝方面吃苦省钱:
如果到了一个小地方,遇到便宜的饭店或小吃摊,就适当多吃点;如果到了一个大地方,只有比较贵的饭店,就少吃点;尽量不在火车里和旅游景点里买饭,因为都是宰人的价。如果不太饿,或者行程把时间安排的太紧,就把一天的三顿饭并做两顿,既节省吃饭的钱又省宝贵的旅行时间。由于饥一顿饱一顿对于肠胃不好,有时就想了一个办法,遇到卖便宜饭的地方就多买点,把吃不了的东西带着,到了卖饭贵的地方,再吃自己带的食品。为了多省钱,有时就一次买很多东西,大包小包都扛着,很累,练了吃苦。由于不论在哪个城市,下饭店要个炒菜一般都比较贵,所以轻易不下饭店,经常去小吃摊。喝的水尽量也自己在家带,一次经常带6瓶水,觉得很累也坚持,喝完以后,晚上再去睡觉的车站里边灌满。由于我喝水比较多,有时一天喝6瓶都不够。如果买矿泉水,1元1瓶嫌贵,因为曾经学校里2元可以买一桶纯净水。有些地方,1瓶水卖1.5元或2元,还有卖3元的,觉得太贵了。甚至去华山的时候,1瓶水被卖到5元,觉得他们赚的真是暴利,以为自己卖的是金水。
在交通方面吃苦省钱,我总结了16个字:能走就走、火车绿皮、汽车公交、拒绝打车
坐火车:我坐火车不在乎有座无座,只要车票便宜就行;如果在近处旅行无座,就坚持站着;如果长途旅行无座,发现有人卖座或者餐厅说只要吃饭就可以使用那里的座位,我不会花钱买这些座,因为这些都是临时的,下车就没了;我会坚持站着,或者铺张报纸坐地上,最舒服的时候就是花钱买个马扎,但这马扎买的值,因为下车可以带走,可以永久使用。我坐火车尽量选择无空调的绿皮车,因为有空调的车票价贵一倍,而且我觉得空调也没什么用,喜欢坐无空调能开窗的车享受自然风,况且基本票价是必须的,因为不能不坐车,但空调就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我不喜欢去购买可有可无的东西;可现实情况是,绝大多数的车都有空调,为了坐比较稀少的绿皮车,有时宁可在车站等待很长时间,甚至有时需要去其他城市倒车。我坐长途火车从来不买卧铺,还是那个道理,基本票价是必须的,因为不能不坐车,但卧铺可以不要,正好练练吃苦;曾经从沧州到SH坐的是73元的硬座无空调车,从沧州到哈尔滨坐的是83元的硬座无空调车;从沧州到西安和石家庄到广州坐的也是硬座,但由于全是空调车,只能凑合坐。
中途下车:以前的车票只要不超过有效期,就允许随便中途下车,再办理中转签证手续继续旅行,我用这个方法免费多去了好几个城市;现在不行了,铁路法修改了,直达票中途下车前程失效;如果想去多个地方,需要分段买票,这样在票价方面很吃亏,因为铁路使用递远递减的优惠票价政策。听说能买通票,近期我又进行了尝试,第一次想买BJ西经杨柳青中转到沧州的通票,结果打不出来票,原因是经由没有生成,只好买的BJ站经由杨柳青中转到沧州的通票。第二次买的沧州经由德州到济南的通票,结果下了车被出站口工作人员盘问了半天,甚至以为我的车票是假的,看来他们懂的铁路知识还不如我多。从济南离开的时候还是想买通票做实验,第一个售票员说不会卖通票,又找了第二个售票员,对方说因为没有生成经由所以不卖通票。总之,买通票的过程不太顺利,通票确实不太好买,很麻烦,主要困难是没有生成经由,或者是售票员不懂如何卖。后来又成功买了一次石家庄绕BJ回沧州的通票,和一次大同经由BJ中转回沧州的票,发现通票能省钱但也没省太多。火车的车次有很多,通勤的普客车、全数字的车、快速、特快、直达、节日运行的临客和延长运行区段的车,这些我都坐过;偶尔我也坐过动车组,主要是因为生病了、有急事赶时间、实在没有其他车了等原因,当然坐也不能白坐,顺便感受一下坐动车的感觉;我坐过D字头的普通动车、C字头的京津城际动车、Y字头的BJ北到延庆旅游动车。我游遍半个中国,大交通几乎全是坐火车,车票已经攒了厚厚的一摞,我也学了很多铁路知识,说句自大的话,我能算得上是半个铁路工作者,甚至有些知识他们铁路员工都不懂。
地铁:BJ地铁只要不出站,2元可以随便坐,利用这个政策,我有时候选择坐地铁观光,但市区内的地铁都在地下,只好选择郊区高架桥路段坐地铁观光。从沧州坐无空调的车去BJ需要21元,如果本车在黄村也停车,就可以在黄村下车,这样才19元;由于黄村和BJ站都通地铁,而地铁是可以2元随便坐的,只要想去的目的地是除BJ站之外的其他地铁站,都可以用本方法节省这2元火车钱,因为从哪下车都需要坐固定价钱的地铁。在SH和广州,地铁是分段计价的,3元起价,每多坐一些站就增加1元;假如需要从一个地方坐地铁去另一个地方,中途有特殊情况需要下一次车,但下车的地方可以自己随便选择;这时候如果选择靠近终点的附近下车,前半段距离比较长,可能地铁票价达到了4元,再上车之后,即便剩下的距离特别短,也需要交3元的起步价,一共花7元;如果选择靠近中间的地方下车,前半段的距离可能正好是在3元起步价的范围之内,后半段的距离也在起步价范围之内,这样一共花6元,可以节省1元,当然真正的价值不在于能省下被很多人看不起的区区1元钱,主要是学会了省钱的方法,很多时候有了个小方法就能办成大事。
打车公交和步行:由于打出租车的价格很贵,轻易不会随便打车,不到万不得已不打车。由于一般的公交车都是单一制票价1元,如果想去的地方离得远,就值得坐车;如果距离只有1站或2站,坐车也是1元,觉得非常吃亏,就选择步行,看起来只是省了1元钱,这件事很小,更重要的是多了一次吃苦的经历以及走路锻炼了身体。如果是在晚上,时间比白天稍微宽松一些,而公交已经收车了,这时距离3站5站或更远一些,也不愿打出租,可以考虑步行,晚上步行两三个小时是很平常的事,有时候脚起泡快磨烂了也坚持。在BJ使用公交卡坐公交可以打4折,由于非常便宜,我就办了张卡。坐公交有时候一天需要去很多地方,不一定每两个地方之间都有直接到达的公交车,可能需要倒车,而倒车花的钱真是属于冤枉钱,没什么价值;为了防止出现倒车的情况,可以提前把行程设计好,尽量设计一条不需要倒车的线路,或者是把倒车地点安排在一个即使不倒车也必须要去的地方,这样不会多花倒车的钱。
从车站步行回家:有一次从TJ火车站回沧州,买了10元的无空调硬座车票,下车后从火车站打出租回家,由于是晚上而且公交早就已经收车,出租车比较宰人,要了10元车费,一共花费20元。经过分析认为,TJ到沧州的10元火车票是必须要买的,因为距离是126公里,如果按照每小时4公里的速度步行,需要步行31.5个小时,这些时间太长了,而这期间可能要考虑吃饭喝水住宿等一系列问题,成本将远远超过10元;从沧州火车站到家的距离是2.5公里,如果步行,大约需要35到40分钟,所以这一段路是可以步行的,这样一共花10元,省了一半的钱。后来我就练得,几乎每次从外地回沧州,都要从车站步行回家,累也要坚持,因为到了家就可以好好休息了;而从沧州坐火车去外地的时候,为了节省体力,还是打出租去车站,到后来慢慢也练得,来回都不打出租了。如果能通过步行而节省出打车费20元,就够坐绿皮车再去一次TJ旅游的往返路费了。现在也慢慢步行习惯了,觉得2.5公里不算是多远的路了,在外地经常要步行得比这距离远得多。家离车站的距离属于可以坐车也可以步行的情况,更应该好好珍惜步行的机会,如果车站离家十公里,那恐怕就得打出租了;我家在沧州,沧州火车站是一个比较大的车站,停靠的列车比较多,这也是一个出门的便利条件,要好好珍惜。很想感受一下从TJ步行或骑车回家,但要花很多时间,而且途中的各项成本也很多,而且也很累,等以后资金、时间和体力都充足的时候再说吧。以前经常得病吃药,现在经常练步行,有时候一天步行十公里不算什么新鲜事了,身体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