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清秋的早上,滋养万物的太阳刚刚升起,将金灿灿的阳光洒向大地,伴随着清风,把笼罩大地的那一层薄雾揭开。
这是一个叫小阳村的村庄,虽然名字带个“小”字,但却一点都不小,与普通的村庄相比,大了好几倍不止。只因为它乃是位于江南大城——扬州的北面,距离扬州城只有区区二十里路。
在以前,小阳村只是一个小村庄,与普通的村庄无多大区别。但后来扬州渐渐发展起来后,得益于扬州城的繁荣,又由于这小阳村乃是南下进入扬州以及从扬州北上的必经地,因此众多过路的商客途径此地时多喜欢在这歇歇脚,村里的农民有些比较聪明的,便开了一些小茶馆或小饭店,以此来招待过路的商客,并赚取一些利润。久而久之,小阳村的商铺逐渐多了起来,附近的农民有的也来到此地定居,因此这小阳村竟也逐渐地发展壮大,才有了如今的比其它村庄大好几倍的规模。甚至有些在扬州城里生存不下去的人,也来到了此处安居。
虽然小阳村大多的人仍是以耕作为生,但其俨然已经像极了一些小市镇的模样了。
只见众多的房屋错落有致地排列着,一条大道从村庄中央通过,贯穿南北。房屋的构造有的是泥墙青瓦,也有的是木造结构。泥墙青瓦的多是一层,木造的则有些是两层。但无论怎样建造,屋顶都是斜斜的,主要是因为江南多雨,便于排水。
此时,不少房屋的屋顶上已经升起了袅袅青烟,村里也传来了一些熙攘声,大多是要去往村外的天地里劳作,小部分则是开始打开店铺做生意。
在接近村庄中央的地方,有一座两层的木造房屋,屋外挂着一个大大的“饭”字,显然是一间饭馆。此时饭馆的门已经打开,但里面仍显得有些冷清,尤其是二楼。
“小浪!起床啦,太阳都晒到屁股上啦!”这时,一个略有些尖锐的妇女的声音从楼下传来,打破了楼上这间小房子的宁静。房子确实很小,也十分简陋,只摆着一张不大的床和一张小木桌。床上有一团裹着的棉被,显然有人在蒙着头睡觉。桌子上倒有几样东西,一把弹弓,一柄小木剑,以及几个圆圆的石子。
“屁股……我不喜欢吃鸡屁股……”一阵喃喃声从棉被里传出来,似乎是在回应刚才的喊声,又似是在说梦话。
一会儿后,又传来一阵“咯咯”的脚步声,细听之下才知道是有人正往楼上走。不一会,脚步声便来到了门前,紧接着“吱呀”一声,房门就被打开,随后只见一个中年妇女大跨步地走进房中。这妇女约莫三十几岁的年纪,容貌甚是美丽,虽然其衣着简朴,腰间还系着一条围裙,俨然一副农妇的摸样,但仍掩不住那种清新脱俗的气质,任谁都不会将其与一般的妇女联想到一起。
这妇女来到床前,一把将棉被揭开,大声对着床上的一个蜷缩着的小男孩说道:“小浪!怎么还不起床,每天早上都要我亲自上来叫你!快起来,是不是又想打屁股了?”
“屁股……老娘,我说了我不喜欢吃鸡屁股,你就不要再让我做那串烧鸡屁股了啦……”床上的小男孩又是一阵喃喃自语。
这妇女闻言,毫不犹豫地往小男孩的屁股上拍了一巴掌,随即便双手插腰看着小男孩的反应。
小男孩被打了一下,屁股有些吃痛,他伸手揉揉,嘴里还继续含糊地说道:“屁股……谁打我的屁股……小心我用弹弓打得你屁股开花……”但随即身子便突然一震,双眼一睁,似乎被什么惊醒了一样,猛地从床上跳起,并且大叫道:“老娘,我这就起床,去做串烧鸡屁股!”说完立马跳下床,慌慌张张地穿好鞋,然后竟一溜烟地就往门外跑,转眼便不见了身影。
那中年妇女见状,不禁苦笑地摇了摇头。然后将床上的辈子收拾整齐,环视了一下房子,当见到小木桌上的几样小东西时,不由得自语道:“这孩子,还是那样的脾性,整天没点正经。前两天他用弹弓去射了村里一个小孩的屁股,我才没收了他的弹弓,现在竟然又做了一把,相比是昨晚连夜做的,不然今天早上不会睡那么迟。”说完拿起那把弹弓,想把它收起,但犹豫了一下后又放下,心中叹道:“这倒是有点像他那不知跑哪去了的爹,喜欢招惹是非。唉,算了,要玩就让他玩吧,只希望他不要闯祸就好。”说完,似是想起了什么,神情有些黯然,但最后只是轻轻地叹了一口气,没有再理会什么,转身也走出了房间,并向楼下走去。
等其来到楼下后,发现楼下大厅里已有了三位客人,三人正围坐在一张桌子旁。其中一个见她下来了,便对她说道:“李老板,快给我们来点早餐,三碗粥,三个包子,三串串烧凤尾!”边说眼睛还不由得多看了她几眼,但眼神却没有亵渎之意。
原来这妇人姓李,名舒兰,正是这间饭店的老板娘。她听到客人的吩咐后,
便热情地上前招呼,嘴里还不忘向正在厨房里忙碌的那个小男孩喊道:“小浪,快点拿三碗粥、三个包子和三串串烧凤尾出来招呼客人!”
过了一会,那叫做小浪的小男孩才应到:“知道啦!”但接着便见其捧着一个托盘走了出来,托盘上盛着三碗热粥,三个包子,还有三串串烧凤尾。
小浪捧着托盘来到桌子旁,边往桌上摆东西边说道:“三位客官,三碗粥、三个包子还有三串串烧鸡屁股!请慢用!”
一旁的李舒兰闻言,有些气急地责怪道:“小浪,我和你说了多少次了,这是串烧凤尾,不是串烧鸡屁股!”说完便向三位客人微微一笑,以示歉意。
那三位客人显然也是这里的熟客,见状均是笑笑,其中一个笑道:“小浪又长高了一些啊!手脚更麻利了。”那语气听不出是褒还是贬。
另一个则摇摇头说道:“可惜还是像以前那样调皮。”说话时神情有些古怪。
最后一个也说道:“就是,我们都知道他不喜欢吃凤尾,但偏偏又是他做的串烧凤尾最好吃。可惜的是他每次都将凤尾讲成是鸡屁股,恐怕他是存心在恶心我们,这个小捣蛋鬼!”
这话一说完,引得在场的人均是一阵大笑。当然,小浪是在傻笑,而李舒兰则是苦笑。
等那些客人笑过之后,李舒兰才说道:“让几位见笑了,小浪这孩子就是这样,整天只会调皮捣蛋,只要有他在,这个小阳村恐怕都难得安宁!但他就是管教不了,能有什么办法呢!”说完轻叹一口气。
听了这话,三位客人均安慰地说道:“话不能这样说,小浪虽然调皮了点,但心肠却不坏,我们也经常看见他帮村里人做一些好事呢!”
听到这话,小浪得意说道:“就是,老娘你不能只看到我的缺点,还要看到我的优点才行啊!”
李舒兰闻言,说道:“优点?你有什么优点,还不是只会惹事生非,不然你还能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来?那样你就不叫江小浪了。”
小浪却嘟囔着嘴说道:“老娘,我说了多少次了,我的名字叫江浪,不是江小浪。你要么直接叫我的名字,要么就叫我大浪,不要小浪小浪的,多没意思。你儿子我可是有大志向的,不是那种只会掀起小浪花的人!”说完说手抱胸,脸色严肃,一副大人的样子。
众人闻言先是一愣,随即又是一阵笑声。
李舒兰闻言也是不怒反笑,说道:“就你这幅模样,也想翻起什么大浪?你就只会在这小阳村里搅起些小风小浪而已!”
哪知江浪又反驳道:“老娘,你不要打击我的信心好不好?你没听说过不知道是哪位圣贤说过的一句话么?那句话叫做‘信心是成功的一半’,我这么有信心,应该离成功更近了,但你却这样打击我,让我失去信心的话,那我就是失败了一半了。真是的……”
李舒兰一听完这句话,马上左手插腰,右手拧住江浪的耳朵教训道:“那你说说,你有什么大志向?你能翻起什么大风浪?我只知道你整天都只会和村里的小孩子混在,不是用弹弓打鸟,就是拿着把小木剑在扮什么大侠。你不惹出大祸来我就烧香拜佛了!快进去厨房里,把今天的串烧凤尾做好,否则你别想出去玩!”说完拧着江浪的耳朵就往厨房里走去,痛得江浪哇哇大叫。但那三位客人却是笑得更欢了。
原来,这个小男孩叫做江浪,今年才十三岁,个子不算高,甚至比同龄人还要矮一些。五官端正,但相貌算不得英俊,皮肤有些黝黑,浓浓的眉毛,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
他自小就与他母亲李舒兰一同生活在小阳村里,至于他父亲是谁则无人知晓,因为恐怕小阳村里除了李舒兰外,谁也没有见过他父亲,包括他自己。他曾问过李舒兰,但李舒兰只是告诉他,说他父亲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回来。
但自小聪明的江浪通过询问村里的一些人,知道了他和母亲是在十三年前,也就是他出生那年才来到小阳村定居的,至于到底从哪里来,则没有人知道了。而在他父亲去了哪里的问题上,虽然他相信他母亲的说法,但见到过村里一些同样没有父亲的孩子后,他心里也不得不想到他父亲可能已经离开了人世,他母亲的说法只是为了安慰他而已。
不过,无论怎样,此时的江浪正快乐地生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