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前些年也一直默默无闻,只不过后来刮起了一股赤色的文化风气,一下子就把那里变成了一个转好运的地方。听说凡是从遵义回来的人,最后都转顺了,世英也打算借这次药种采购的机会,去去遵义,顺便去一下它山,同为地方文化,红塔不过几十米,却似乎有与昆仑齐名之势,它山也不过只是一平常山体,却因为一句“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让别人找了好久,闹得沸沸扬扬。
做地域规划和城市整体运作的时候,多有古地名和史料等作特别处理的素材,这一研究处理不要紧,很快就在YN发现了伊甸园,在GZ找到了夜郎国,在YN和SC就发现了那条茶马古道,而在遵义,就发现了它山。它山只是一座孤山,尽管其熔岩独特,有攻玉的效果,不过它也只是在文化界晃了一下而已。
相对其他地域文化来讲,宝山根本就没有任何独立的优势,要说宝山之后的笔架,人们宁可上井冈,走走财路、喝喝财源,就已经上笔架了。就名称来说,宝山就不具有开发的唯一性,去SH逛逛,就可以去一趟宝山。虽然都没有做适当的开发利用,不过光从历史角度和经济状况来说,都要比隐藏在GZ深处的这个宝山有名得多。在GZ,只是在平常之中藏了宝,宝山也只是找到了一条合利之路而已,合多方之利,做循环经济,下可达民生大计,上可至文化峰巅。其实真正的宝山就是GZ,这里虽然生活上是艰苦了一点,但就是因为可开发的难度大,这里才得以保存了大量的自然文化资源。从发达地区过来,从沿海城市过来,才发现这里的空气似乎要清新些,这里的气候似乎要适宜些。
到余庆购药种,顺路到它山也只是想见识一下文化界究竟能有多大的力量而已,世英没有在这个地方作更多的停留,对这里,他是熟悉的,虽然一直没有机会亲临过,但毕竟家乡离这里很近,相同的东西有很多,见识是走出来的,如果没有从多个角度去了解一种文化背景,看到的就永远只有平凡。就像去年的HN之旅,下岳阳、登岳阳楼,实际上和宝山整个循环经济模式相去甚远,但当冽涛阵阵,湖风刮面的时候,人却豪气顿生,如达空灵,其时胸如怒涛,狂傲不羁,至今日,始有老虎洞综合产业开发,宝山计划之第一步运作---背景营造。
它山位于YQ县松浦镇,和想象中的完全一样,在当地,它只是稍微有些奇怪而已,但相对于整个GZ,它又只是和其他的山一样,平凡。这里没有和遵义赤色文化链接起来,所以也就没有得到什么有效的开发,有的,只是在典籍上有那么小小的一句话。这次它山之行看来又没有什么直接性的收获了,然有文化背景的东西,就算它非常平凡,也有其独特的一面,不过这些东西却需要细心的去体验和研究。走到的地方多了,他慢慢就走出了一个习惯,就是每到一个地方,都必须要让自己的头脑获得一次进化,都必须尽力的采灵气而归。
表哥李小平早已带着药种回去了,而世英则因为去了一趟它山,最后就没有和他一起回去。宝山,在外人眼里毕竟是一座没有意义的山,他没有文化,内涵,也没有背景,不过从现在起,它就具有了福气,因为世英他们决定要在这里建造一个很大的背景,决定要挖掘出这里独特的文化内涵,决定在这里探宝、造宝。
相距老虎洞不远处,观月台比文笔峰稍矮一点点,据说凡是月圆的夜晚上观月台看月,都能很清楚的看到月亮上那个砍倒桫椤树的人,还有嫦娥。观月台上有一笔直的悬崖,在崖上有一个洞,相传古为一巫师的修真之所,有修行的法器藏于其中,每逢太阳下山的时候,时不时会从里面传出一种奇怪的声音,据说这声音很像巫师在摇动法器。时间久了,就有些胆大的探密者想一观究竟,无奈崖高洞险,探密者无一生还,所以到现在观月台都还是一个谜,月亮崖也是一个谜。
关于七关洞法师和妖怪相斗的事,传闻的历史不是很久远,只可以追述到某一姓氏祖父的曾祖父一代,也就两三百年前的事,当时一场决斗下来,山也就烧融了,七关也只剩下了三关。在观月峰的谷底,围住大半个宝山的那两条小河,河水就是从那三道天桥下流过去的,传说中的七关洞现在还能看到的,就只有三道岩壁自然生成的天桥。
地方有讲不完的故事,有流不尽的传说,地方也有诉不完的文化魅力。如果全息组合这些零星的地方文化,用实体亭台楼榭、缆车相连,这就是一张好牌,一张妙牌,在文化背景开发的基础上,如果结合实体,特别是果业、牧业实体,可以打造一种全新的休闲、度假和消费于一体的经营模式,以自主、自制、自用为特色的策略重点,带动整个山体文化产业链。
把种子带回宝山,一切有耀武和秀娟在负责打理,世英显得还算轻松,在牛品市场的开拓占有这方面,他一直对自己都很有信心,现在还没有到牛出栏的时候,他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多想想以后发展的方向,以及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情况。尽管多年来自己还是一无所有,但未雨绸缪,不打无把握之仗是他的习惯,他不愿改变,也不能改变。
这天,世英带着李小平和方秀娟去老虎洞,他必须要带他们到地头,指定好培育药种的地块,这是前段时间世英和耀武一起商量好了,然后耀武去村里找一个个村民承包过来的。到老虎洞大家一起聚聚,把具体任务确定下来,上次为了桃园方面的投入,在牛场上面也下了不少的本钱,现在手上没有多少流动资金,所以得想一个好的投资方法,不能让这条资金链轻易断掉。大家商量的结果是,在药材培育方面,由李小平全权负责,包括技术、管理和销售。这么些年李小平一直都在和药材打交到,对药草的了解和整个销售网络的建构方面绝非世英、晓娟和耀武任何一人可以相比,所以他来管理这方面大家都很放心。
对于草药种植,世英只是从茶业公司所承包的地里头分得了管理权,茶业的获利是公司,也是农民而不是自己这个中介,但鉴于前些年宝山茶业发展的现状,没有规范的、专属的公司或个人在管理,很难发展起来,所以在这里就慢慢的突出了中介的重要性,而老虎洞整体开发,茶业管理方面,很理性的就交给了世英他们的养殖场来管理。由于将来利益比较分散,而养殖场没有明确的获利基础,所以茶业公司必须要交付一笔管理费用给养殖场,而且在这片茶业基地上,养殖场可以适当的发展一些副业。
秋季是收获的季节,同样也是一个播种的季节,茶苗的移栽工作确定在七八月份进行,这笔费用是茶业公司和村委交涉决定的,养殖场除了做一些必要的检查之外,基本上没有参与到这里面来,所以对于老虎洞上段这片茶业基地,世英他们根本就不存在压力。村委跟茶业公司交涉的结果是世英他们不仅仅有一笔茶苗移栽的费用,还有一笔管理的费用,而这些,则刚好弥补了养殖场资金流动方面的短缺问题。至此,耀武和村委一起带来的茶业基地建设,让世英在老虎洞这个地方完成了一个大大的背景建设,这块背景呈品字形。世英他们终于以养殖场和桃园为基础,衬出了一个品牌---GZ印象(这是后话),而茶业基地反链接于养殖场和桃园,最后这个美丽的、大大的背景也实实在在的合利于这方水土,给宝山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跳出国门的企业,同时也从根底上改变了这个地域。
宝山模式……。
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