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机成熟,黄帝终于可以下手了!
他以发军饷为名,召刑天入城,随后便将他逮捕下狱。
八个月后,黄帝亲自作出了对刑天的裁决:依律,凌迟!
华夏人民有许多引以为豪的发明,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比如: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等。但同样,也有许多发明却是不能拿出去炫耀的,比如:宦官、缠足、殉葬,以及“凌迟”!
所谓“凌迟”,即俗话说的“千刀万剐”!是众多死法中最不得好死的一种!
我曾经看到过一个外国传教士在清末拍摄的一张老照片,照片的内容正是对一个犯人进行“凌迟”的场面。
看过之后的感觉是:我后悔看到了这张照片!在那之后整整一个星期我都无心饮食,睡眠也发生了障碍,几乎一闭眼就看到那恐怖的画面!
但愿各位此生没有机会看到这样的照片!
有人说,黄帝是中了魔王儿子的反间计,误把刑天当成了奸细;又有人说,黄帝知道刑天不是叛徒,但是厌恶刑天的性格,所以找个借口致他于死地!还有人说,刑天其实只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弄死他是因为有人要搬倒他上面一个和他有牵连的更大的阁老。不管哪种说法更正确,可是,要让他死,斩首就行,为何偏要用最残酷的刑罚~凌迟?
其实,真相是这样的,黄帝为了公报私仇,故意要让刑天尝一尝生不如死的滋味!
真的很缺德!
总之,刑天就这样不明不白,莫名其妙,稀里糊涂地死去了。
行刑那天,当他的囚车赶往菜市口,沿途百姓骂声不绝,并不停地向他身上丢掷菜根和石块。
到地方了。刑天被牵出囚车,双臂展开固定在一个十字形的木架上。这个姿势,让人不禁联想到公元三十几年,西方一个叫“耶路撒冷”的地方,一个大胡子传教士被执行死刑时的姿势。
面对即将到来的残酷死刑,以及刑台下他一心想要拯救的,却在此刻对他骂不绝口的京城的百姓,刑天吟出了此生最后的绝唱:
一生事业总成空,
半世功名在梦中。
死后不愁无勇将,
忠魂依旧守辽东!
黄帝用最残酷的死型处死了刑天,报了自己的私仇,一下子吐出了憋了好几辈子的怨气,痛快啊!
然而,痛快归痛快,他却是被仇恨冲昏了头脑,一时忘记了自己最大的使命~拯救风雨飘摇的王朝。
有史学家说,此生的刑天,只是历史的二流人物。
但是,这个二流人物,却实实在在地做出了一流的贡献!而他的冤死,同样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历史的进程!
我更加倾向于另一些史学家的观点:黄帝冤杀刑天,是在自毁长城!
自从刑天被处以极刑,全国上下所有的将士似乎都明白了,忠心为主拼死卖命,最终会得到一个什么样的下场!从此以后,华夏国的军队逐渐失去了刑天在世时的那种舍生忘死的气概和一往无前的战斗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刑天含冤而死,他的一个家臣冒着杀头的危险把他的尸骨从法场上偷来悄悄地安葬了。从此这个家臣和他的后人世世代代为刑天守墓,一直到今天!
对这家人,我们应当肃然起敬,他们守的不是墓,而是一种精神!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不可磨灭、永不过时的一种精神!
只要华夏民族还有遭受外族入侵的危险,我们就还需要这种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