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阳光穿过窗户照在几案上。几案上是一块麻布。麻布方方正正,上面用黑炭勾画了好些点点。这些点点之间是一根根线条。
麻布的旁边是一堆竹简。青绿色的竹片已经被文火烤干成淡黄色,一尺长短的竹简片子都已经整理得干净平整。最靠近麻布那一块竹简上刻着“天地数五十五”一列字。其他的竹简都还是空白。
窗户左边是门。门外是一块很大的空地。在空地的北边有一个土丘,那个土丘下面是舜帝和他两个妃子的长眠之地。
每当清晨第一缕阳光照到那个土丘,就是每天必不可少的晨祭。悠扬凝重的韶乐又一次响起,随着袅袅青烟向天而去。
韶乐据说是舜帝在祖宗神灵的启示下,有感于天地万物的造化而创作的乐曲。
乐曲用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种类型的乐器演奏。这种韶乐演奏阵型可以说这是人类最早的大型乐团。
空地中央是六十四个甲士排成方阵正在表演八佾祭舞。诸侯,就是手握重兵的诸侯最高也是也只能用四十九人的七佾。八佾舞是天子的特权,当然不管是已经升天的还是健在的都可以享受这种最高规格的祭舞。
然后是献祭。各种草做成的全牛、全羊、全猪被放到祭台前面的。
接下来是祭酒。第一杯是水,叫做原酒。第二杯、第三杯是醴酒。
轩辕黄帝老师风后制定的礼仪:天子崩驾,国殇三年。
在这里已经三年了,一千多天,天天如此。不过今天是最后一天。
太阳升到正中央的时候祭祀已经结束了。白衣麻冕白芒鞋的人群开始各自散开,各种乐器、祭祀仪仗都开始有条不紊地收拾装车。这些祭祀的乐器仪仗都是要放到舜帝家族宗庙保存,还有几千里路程,都是需要小心保护的。
夔已经很老了。夔是舜帝任命的大乐官,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中央音乐大学的校长。不过这个校长的权力是很大的,有用音乐教化天下的责任。
白发苍苍的夔指挥祭祀乐队整整一上午感觉很乏力。幸好整个祭祀乐曲没有任何的失误,不然真是对不住舜帝的在天之灵啊。
夔感慨了一下,向舜帝零陵的封土看去。有一个人也没有动,都站在那里有些时间了。夔这个角度只能看到一个背影。这个白衣麻冕的背影身高九尺,低着头垂着肩。
先前献祭九尺汉子动作都很是机械。一板一眼浑然没有一个精力充沛的人那样行云流水。
夔慢慢走上前去,一直走到了那个背影的前面,双手举起过额行了一个大礼。正准备开口讲话就被这个身高九尺的伸手接住了:“夔叔”
“大王,请节哀。请大王以天下社稷为重保重身体”顿了一下“大王千万不要再这样称呼老臣了,不合礼制啊。”
九尺汉子嘴动了两下也没有说出话来,抬起头来长叹一声闭上了双眼。
虽然这块空地上还有不少的人,九尺汉子突然感觉很是寂寞。看着从小到大一直都称之为叔叔的人好像从来都没有那些被抱起来说笑话的样子,好像那样的记忆都只是一个玩笑。
他们对九尺汉子都很礼貌。九尺汉子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只是感觉有些不舒服。如同舌头上倒扣了一块花椒壳,虽然不影响吃饭说话还是让人很不舒服。一种挥之不去的惆怅。
毕竟身边的人都可以保持着和自己的距离真是让人有些不习惯。感觉有些话很想说出来,在喉咙里面转了很多圈也终究没有转出来。
话是没有说的,就连叹息一声都觉得很多余。
都不知怎样地走回了守陵的屋子,几案上的东西还在那里。九尺汉子在几案前坐了下来,拿起那块刻了字的竹简,看着桌上的那块麻布:“天地数五十五”。
这天的中午是没有午饭的,必须要在当天离开零陵三十里以外才能做饭更衣。到了吃饭的地点,饭菜和衣物都已经准备好了。
这时已经是下午时分了。往零陵方向看去都只能看到群山一片。当然,现在也还是在群山之中。这里离舜帝的都城数千里。本来舜帝是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最后亲自祭祀大海来祈求国泰民安,没想到百岁高龄的舜帝几年时间长途跋涉数千里终究没能如愿。
“成为了天子,自己就不是自己了。”舜帝之前的教导在现在看来是那样的朴实,一点没有刚听到这话时间的不可思议。很多时候,理解都是需要机会的。明白一个深刻道理或许是件好事,但是必定会为此付出代价。
九尺汉子明白了舜帝的这句话,不过从现在开始,自己真就不是自己了。自己活着,就得为天下的臣民办事。就是百岁高龄的舜帝到崩驾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休息和家人享受天伦之乐。
换过了天子巡视的服装,看着掌管礼仪教化的契叔呈过来的天子重剑。九尺汉子点了一下头,双手向前接住挂在了腰上。
“舜帝零陵,命天子卫队一师千甲屯田世世代代驻守,不得有误。”九尺汉子发布了作为天子的第一号政令。
这一师就是一千人的编制,千甲就是一千名重甲兵士。毕竟这里是山区,骑兵实际作用是不如步兵的。这个时代金属是没有大量开采的,这一千甲士的装备就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武装力量了。
好在这些守陵的编制都是军队的编制,就是自己种粮食也是可以领到军饷的。生活上可以和家人住在一起。只是平时除了自己种田还需要参加军事训练。
这些守陵的名额都是世袭的,每家每户都是可以继承的。就如同轩辕黄帝以后所有的天子陵墓一样,只不过前面的天子陵墓都没有重甲兵这种超级的兵种。
吃完饭,安置好守陵的军队剩下的就是向北而去。
九尺汉子的队伍正在向安邑前进。都已经一年了,现在才走出那崇山峻岭之中。前面一条大水横贯东西,这就是江水。
江水宽九千丈,东流入海,西不可知其源。甲士们正在砍伐树木做船,一般的小船是不能经得住江水波浪的。看这个样子估计还得几个月才能渡过江水。
江水两岸人烟还是很稀少的,不多比苍梧山那边好多了。江水拍打着岸边的礁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礁石靠近江水的方向都被冲洗成了波浪的形状,浑圆流转而没有一丝雷同。
九尺汉子从清晨就坐在这里看着江水。
自九尺汉子没有出生之前这江水就不知道已经东流多少岁月,现在还是这个样子。不知道多少岁月还会是不是这个样子?九尺汉子对此有些疑惑,而现在这个疑惑在没有回到自己的都城之前是没有任何答案的。
先前的洪水漫天是残酷的,已经有很多的朋友和亲人都已经葬身鱼腹。这一点倒是九尺汉子清楚明白的事实。
九尺汉子右手握着一块圆圆的玉石。玉石在阳光照到的地方折射出淡淡光晕。圣人的后代们都清楚,这种能折射淡淡光晕的玉石就是上天所赐予的神石。
神石表面看起来也就比普通的玉石多了折射光晕,在没有阳光照射的情况下基本上就没有任何的特别。这只是看起来的样子,实际上只要将圣人后裔的血滴一点在上面。滴血的这个人就可以看到里面所记载的天书了。
九尺汉子右手中的这块天书神石是十三年前路过洛水时得到的。在洛水滔天巨浪中一只白色神龟背负天书神石到了面前。
“圣人的子孙啊,该是你重振你先祖荣光的时候了”神龟伸出左手,把一块石头放到了九尺汉子的身前。
能够开口说话的神龟都是真正的神灵所指定的使者。九尺汉子显然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事情有些措手不及,身子轻微哆嗦了一下,双手向前对神龟行了一个大礼。
接过石头以后九尺汉子觉得左手食指有点痛。就是痛也是不能在神的使者面前失态去看一下的。
“哈,哈,哈”神龟笑了起来。九尺汉子都不知道怎么办了,立在那里像只呆鹅。
神龟停止了笑声,神色庄严“天帝赐你洪范九畴一卷、洛书一卷、开山斧一把、避水剑一把。都在这天书神石里面。望你辅助舜帝治理天下,如此,你的后世子孙必将光大于天下。”
天书神石?九尺汉子很意外,传说的天书神石竟然再一次降临人间。上次天书神石降临人间还是在轩辕黄帝和蚩尤大战之前,九天玄女将天帝赐予的天书神石交给了轩辕黄帝。后来九黎血脉的蚩尤大军就被永远赶出了中原之外。
而且这次就在自己的手上?这是真的吗?感受着手里的那块硬物,条件反射对神龟又行了一个大礼。
抬起头,神龟已经到了洛水中央。慢慢消失在了茫茫洛水之中。
从拥有天书神石以来,九尺汉子就受命于舜帝。九年时间终于把天下河流疏通,使河水流往渤海,淮水、江水流往东海各得其所。
于是乎天下暂时得到治理。下次洪水漫天之前都还是可以人民安居乐业了。九尺汉子觉得自己松了一口气。应该是暂时松了一口气,仅仅是暂时。
在滔天洪水退去以后,天书神石里面的开山斧和避水剑也都回到了天上。这些都是神器,不是人间能随便拥有的东西。九尺汉子站在江水边的礁石上看着变幻莫测的水流波纹倒是觉得慢慢有些感触。
回到营帐已经快到晚饭时间,太阳都已经快落土了。
满满一营帐天下的文臣武将都开始合计渡河的进程。九尺汉子没有在意这些,摊开那张方方正正的麻布挂在了墙上。拍了两下手掌“静一下,我有事情要宣布!”
乱哄哄的场面很快肃静下来,一起躬身向九尺汉子行礼“请大王宣布政令。”
“一、定国都在安邑城”
“二、我便是禹,不用什么其他的称号了。”
九尺汉子顿了一下,众人又躬身行礼“禹王、禹王”高呼起来。
禹举起右手制止了大家的高呼,转身在麻布上横着画了两条线,竖着画了两条线“分天下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九州。各州三年内押送上好铜块九万斤到都城安邑,不得有误。”
“你们还有什么事情没有?”
“划分九州是天大的好事情,可以说是亘古未有的创举啊。”
“禹王在三年之内就要各州押送九万斤上好铜块到安邑都城对于现在的农具生产很是不利啊”
“就是啊,就是啊。老夔大人就是老臣谋国啊。”很多文臣武将都在感慨。
“请问禹王要九州八十一万斤上好铜矿做什么啊?”皋陶手下有各行各业的工匠,所以皋陶号称“百工之王”。
“十七年前洪水漫天,天下百姓死伤不计其数。我根据天下地脉划分九州,准备铸鼎安放在国都。”
“天下九州,每州各送九万斤上好铜块可铸造一口宝鼎。一共铸造九鼎。”
“根据天书神石上面的洪范九畴,铸造九鼎安定天下风水,使国泰民安。我神州大地万千子民已经再不能遇到洪水漫天这种灾害了,为长远计划,为天下苍生不得不铸鼎以镇我神州风水。”
“虽然现在每州送九万斤上好铜块很难,但是你们要坚信这是大家能够暂时克服的。一旦天下真正安定,以后的铜块还会少吗?”
禹王三年开始铸造九鼎。
禹王十二年九鼎铸成。
九鼎有阴鼎四尊,阴鼎方形象征地,每尊四只脚。阳鼎五尊,阳鼎圆形象征天,每尊三只脚。各自按照每州的山川河流人物鸟兽为图案,按照河图顺序摆放在安邑都城中的王城广场。
当最后一尊鼎安放好位置以后,天空九彩云笼罩王城。九鼎在九彩云下熠熠生辉。顿时王城报时钟鼓自动响起。这次的钟鼓声音并不是特别的大。传出了都城,直到九州。
于是九州报时钟鼓齐声响应。
钟鼓之声上达九天,九天之上神乐相合。钟鼓之声下透九泉,九泉之下地涌五谷。
于是天下相贺。神器出世。万民祥和。
<ahref=http://www.*****.co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