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江南,儒雅俊逸,如偏偏少女这般婀娜多姿,又似多情公子那般风流不羁。若沐浴春风中,似激荡流水里,数千年来不知烙印下多少游侠剑客潇洒豪迈的风骨,亦不知镌刻了多少文人骚客婉约柔情的细腻。
这里既有小杜“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无尽叹息,同样也不缺老杜“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的丝丝追忆,更有白居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壮美之色,也少不了韦庄“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的婉约之美。
在经历了岁月漫长的洗礼,依旧在风霜雪雨的侵蚀之后傲然挺立,在漫长的时光里孕育了深厚而又悠久的历史文化,也蕴藏了无数不为人知的秘密。这里有马致远所描述的“小桥流水人家”,也有晓梦残寒讲述的“风花雪月流沙”,但最多的还是小童戏水,水映莲花。淳朴憨厚的民风,让这里成为华夏最美最神秘的地方。而故事的主人翁李宇明便出生在这么一个恬淡闲适,又多姿多彩的地方。
其实李宇明祖上并不生活在这里的,他的父亲李叔同曾说过他家祖先在数百年前就从那个冬天能看到雪花飘荡,夏天不必为燥热烦恼的紫禁皇城搬到这里来的,所以李宇明虽然出生在江南却不缺北方汉子强健壮实的体魄,从而使他儒雅中不失刚强。李宇明的亲友们大多数也都生活在这个小镇上,他们靠着自己的双手辛勤的劳作过着朴实而又幸福的乡村田园生活。
江南古镇不愧是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地方,从这里走出了很多的才子佳人,李宇明的叔叔李书文就是其中一位。李书文是江南省江南大学的教授,只有在学校放假的时候才能会回到小镇上,和住在小镇的亲戚一起享受江南特有的田园生活。
李书文是一位儒雅的学者,教授古典文学,虽然已经40多岁了但文人特有的气质,让他很受学生喜欢,算得上一个老学究了,但为人却并不古板保守,是个中庸主义者。李书文的家离李宇明家不远,他家门口有一条小溪,于是他就在溪边搭了一处和马致远描述的“小桥流水人家”相似的雅居,这个雅居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听雨轩”,每当暑假来临这里便成了李书文的书房,同样这里也是李宇明小时候最最喜欢玩耍的地方。因为在这里有李宇明最喜欢的气息,笔墨纸砚书香四溢。
记得从两岁起李宇明就在这里跟着李书文识文断字了,诵读古诗文成了李宇明每日的必修课。在不断的学习中,使得李宇明内心深处对古代的一切充满了向往,这里便成了李宇明闲时“躲避世俗”的最佳场所。
在叔叔的教育和熏陶下,李宇明对古典文学的掌握可谓是炉火纯青,俗话说的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李宇明八岁的时候就能吟些诗作对,虽然比不上列位大家可是在现今这个把古典文学视若草芥的社会里李宇明自认为自己的才气乃当世是绝无仅有。
由于经常沉浸在书海之中,小时候的李宇明很少和年纪相仿的小伙伴们玩耍,总是把自己幻想成古时候那些手拿折扇的文弱书生,虽然有些不伦不类,可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是多么的难能可贵?有些孤僻的李宇明不喜欢和别人交流,这让他的父母十分担心,他们总是怀疑李宇明有自闭症,实际上也是如此,小的时候因为没有小伙伴的陪伴,也没有兄弟姐妹,李宇明的性格也变得孤僻和不合群了。
直到上了中学,李宇明才离开了生活了12年的小镇,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清扬市最好的中学清扬市六中。
刚走出大山的李宇明可能是不太习惯大城市里的教学方式和学习的环境氛围吧,一开始他的各科的成绩都不太理想,各门功课基本上只是在及格线上下徘徊。不管自己多么的努力,李宇明始终觉得自己无法提起学习那些东西的兴趣,只能勉强强迫自己去记忆。
因为对数理化的学习缺乏兴趣,李宇明时常利用学习这些课程的时间阅读大量的书籍来提高自己的文学水平,虽然每次李宇明的国文成绩高的让所有人羡慕,可是综合下来的成绩却让他无比汗颜。自古江南多才俊,不知道他是不是能算得上一个例外?
此时的他只能一个人默默的站在高高的山岗上,演绎着属于他自己的赞歌。
“在岁月的长河中,不断的演绎着生命的赞歌,
有多少落寞呈几番黯然的绽放,点缀着心灵的孤朵。
惊醒叶落,
没有方向的漂泊,不知何时已经擦肩而过。
窗外,暗夜里的辰星散发着夜的孤单与零落。
而我,在每个夜里静静的伫立在这片朦胧的景象中,
抬头仰望着那亘古不变的永恒,幻想着未来的我与未来的蹉跎。”
这就是李宇明,时常生活在自己的幻想之中,逐渐的成为了他人生的主旋律,所以上中学时的他基本上没有什么朋友。在独来独往之中,李宇明的内心感觉到深深地孤独和寂寞。
或许有一天他的才华能被大家认同,到那时他或许将不再孤单,也将会有属于自己的知心朋友和最美红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