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点,齐力准时上线。刚接通MSN,齐力就说,“李玉,你们家的家谱可能是捏造的。”
“你怎么知道?”李玉问。
齐力知道李玉对于家谱是否是捏造的,其实也很不确定,时间那么久远,什么事情都是有可能的。她只是很不甘心自己张口就说打假,还特地从英国打电话打假。李玉的个性他实在太了解了,从不认输,从不低头认错,自己永远正确。而且李玉的过人之处还在于,即使别人正确,她也总能找到理由,把错误都归于别人,她因此又正确了,不知者不为过也。
齐力嘿嘿一笑,说“我有证据为证,是科学结论。”
半个月前,齐力有了一个最新的课题,教堂。他先列了一个世界著名的教堂的名单出来,包括了明斯特大教堂,威斯敏斯特教堂,亚琛大教堂,米兰大教堂,科隆大教堂,巴黎圣母院,圣索菲亚大教堂,喀山大教堂等等,计划一一拜访。
齐力首先去的是英国,看了哥特式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巴洛克风格的圣保罗大教堂,然后他到了约克。离城数里外就看到了明斯特大教堂两座王冠似的双塔,当站到教堂前的时候,齐力就感叹于其规模恢宏,深邃高旷。明斯特大教堂由1220年始建,直到1474年才算大功告成,是英国中世纪最大的教堂,也是目前北欧最大的教堂。长约160米,宽76米,建筑平面几乎相当于两个足球场大小。这座大教堂是哥特式建筑,广泛采用尖供卷、飞扶壁和修长花窗,窗子上用的都是彩色玻璃,每一个窗户的玻璃都价值百万英镑。
进入明斯特大教堂之后,只见它的翼廊是结构厚重的早期英国式,中殿是精雕细琢的装饰式,最后建成的圣所(祭坛和唱诗班所在处)则是堂内空间最为高旷的垂直式。在英国,哥特式流行了几百年,风格上先后又有早期英国式、装饰式和垂直式三种变化。明斯特大教堂的建筑历时250多年,正好反映出哥特式这三种风格的转变,这三种风格在这里结合的天衣无缝,和谐完美的组成了一个宏伟壮丽的建筑整体。齐力想着,要研究英国建筑史,一定要到此。
早在16世纪,享利八世就与罗马天主教廷决裂,创设英国国教,其宗教事由坎特伯雷和约克两个大主教分领。北英格兰14个主教区的任命及典礼均由约克大主教主持。它的座堂就是明斯特大教堂。由此也可见这座大教堂非同凡响的地位。约克城也是英国的重要城市之一,一部约克的历史就是一部英国历史的浓缩。齐力对此,兴致非凡。
约克城里,教堂特别多,数一数差不多有20座。齐力在参观了明斯特大教堂后,又仔细的参观了其他教堂。最后,他还不尽兴,决定参观博物馆,博物馆是最能挖掘一个城市的历史的地方。他先去了大的博物馆,城堡博物馆,海盗博物馆,火车博物馆。然后就去各种各样的小型博物馆,所谓小型博物馆,也就是古代某个有钱人的房子,收集了各种各样的家具,字画,或者各种稀奇古怪的物品。到了旅游业发达的现代,子孙就会把老宅开放成博物馆,一方面可以弘扬文化,使珍贵的文物不被埋没;另一方面能获得不菲的经济收入,以供文物的维护和保养。这种小型的博物馆在约克有近四十余家。
昨天,齐力就到了一家叫做葛瑞伍丝的小型博物馆,这个博物馆居然有着很多来自中国的文物。作为中国人,他自然就看得更仔细了,因为常常在国外跑,齐力更能体会作为中国人的意义,所以对于中国在海外的一切都很关注。齐力很清楚,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的数据,在47个国家的200多家博物馆中有中国文物164万件,而民间藏中国文物是馆藏数量的10倍之多。文物的流失主要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因战争被劫掠,以及因为盗掘、盗凿、不正当贸易等非法的和不道德的方式流散国外。每当看到这些流失在外的文物,齐力就不由得产生强烈的愤懑。所以,在国外看到中国的文物,他就特别的留意。
昨天他就特意的考察了葛瑞伍丝博物馆所藏的中国文物的来历。在齐力和葛瑞伍丝博物馆的管理员的交谈中,齐力得知,葛瑞伍丝家族的某位近代成员是中国迷,爱好收藏中国的文物。齐力表明自己的旅游杂志编辑的身份后,管理员同意让齐力拍照。当时,齐力的想法是把照片寄给国内的历史研究所之类的机构,以便他们参考。但是,他突然就看到了一本古书,书很普通,线装的,放在一个玻璃橱柜里,打开的一页是一个家谱。齐力仔细一看,居然和李玉家的家谱一模一样。齐力大叫一声,“这还了得。”引来游人的一阵侧目。
管理员解说,这是一本中国的鬼怪小说,因为约克历史悠久,老房子众多,所以关于鬼的传说也不少。在英国,约克是著名的鬼城。旅游项目中,就有一个被称为午夜幽灵。每天晚上天黑时,游客到明斯特教堂门口,等候一位一身黑衣的寻鬼人出现,然后在他的带领下,寻访古城里那些传说中鬼魅出没的地方,并讲述吓人的鬼故事。葛瑞伍丝家族的某位近代成员就是因为对鬼怪的好奇,所以收藏了这本书,要研究东方的鬼和英国的鬼的不同。
齐力使出浑身解数,对博物馆的管理员晓之以利,动之以情,诱之以理,终于得到阅读整本书的机会。他就一边读,一边拍照。原来这本古书根本就不是鬼怪小说,而是一本日记。写日记的人叫陈再兴,日记的时间是康熙年间。记录的都是日常生活起居,亲朋往来。陈再兴是一个秀才,生活在江宁府,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在平日里爱好结交朋友,常帮助别人写写算算。他的文笔极好,写的日记就如同小说一样生动,富有情节。
涉及到李玉家家谱的纪录是从康熙五十年,也就是1711年,辛卯春日开始,夜大雨,眠觉,开室,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也咏左思《招隐》诗。忽有朋自远方来,夜乘小船来就之,经宿方至。携一人,其人之怪,不可思议也。余问之怪也,答曰,造物弄人,可有同也。余以为然。同饮,兴尽而返。
之后的几篇,讲的都是朋友间交往的经过。怪人的名字叫冲,长得很特别,外表像蝎子。齐力看到这里,拿出一支笔,就在纸上画着,他实在想象不出来,象蝎子会是什么一个情景,难道也有一支毒尾。冲为人豪爽讲义气,认识不久就和陈再兴结为好友。冲天赋异斌,能够驾驭毒物。日记中有一篇讲的就是冲具有驱蛇的能力。有人从田里挖出毒蛇,没想到是一个蛇窝,咬伤人无数,成为地方一患。冲自告奋勇帮助驱蛇。他所到之处,蛇皆远避之,随后他驱赶蛇到了山里,如同驱赶牛羊一般。村人奉之以神明。又有人谣传冲是妖怪,要用火烧死他。冲不得已,远遁。
陈再兴探究过冲的来历,只得到冲自山中来的听闻,没有人认识他。冲自己也说不清楚,所述多为鬼怪吓人之类。陈再兴却是一个唯物主义论者,不相信他,把冲所讲的当做神话故事来听,认为冲经历过不幸,多为幻想。他要逃走之前,陈再兴帮助他编写了一份家谱,以掩盖冲的身份。这个家谱就是李玉家的家谱。相同的部分是康熙五十年之前的部分。陈再兴在冲离开后,慢慢发现冲所授之术于医疗有奇效,于是改行作了医生,擅长疗毒,能医治跌打损伤。
齐力说完自己的经历,问李玉。“你奶奶也是乡下的医生啊。你们家还养过蝎子,对不对?”
“是。”李玉愣住了。
齐力一看她的神情,就知道她正想着家里的种种。李玉的奶奶养了几十年的蝎子,专门为治疗风湿一类的病症,在乡里是有名的医生,而她家行医据说也是数代了。家里的蛇酒也有十几种。他们小的时候,有一次,在自己的教唆下,李玉从家里偷了一瓶蛇酒,他两把酒倒空,把瓶子里的蛇弄了出来,蛇居然还能动,把两人吓得扔了酒瓶,落荒而逃。过了半响,悄悄的回到原地,蛇已经死了。自己一时淘气,把蛇卷了几圈,放到路中央,用一根小棍车撑起蛇头,咋一看,仿佛是活的,吓哭了邻居大婶。为了这个事情,李玉被父亲惩罚不让吃晚饭,自己则被爸爸责打了一顿。晚上,他又偷偷给李玉送零食。想到这些,齐力对自己的结论又多了几分把握。
李玉喃喃的说:“难道冲真的是我家的老祖宗?”
齐力心中暗暗得意,算是说服了李玉,就用表情回答了一个是。
李玉白了他一眼,说:“你看我长得象蝎子么?我虽然算不上大美女,但是在人群中绝对不会引起别人奇怪的眼光,而且常常还有人觉得我很美丽。”
“经过几百年的进化,外貌自然就改变了。你到底有没有长着毒尾?”齐力还很认真。齐力的心底突然想起,高中时候,有个哥们说,“快看美女。”他循声看去,只见李玉一个站在前面,他于是问那个哥们,“那不是李玉吗?美女在哪里?”李玉得知这个事情后,批评了他的审美眼光。想着,齐力就想笑。
网络另一端的李玉大怒。“有。我就曾经对你下过毒手。一本瞎编的野史你也相信!再说,我们是发小,我的事情,你哪一件不知道?”
“蝎美人,我当然相信你。”齐力回答,“但是,你觉不觉得这个叫冲的人,很奇怪,他可能有特异功能。”
“可能也就是特别的勇敢。”李玉说。“古人在描述勇敢的人的时候,总是要说身长一丈,腰大数围,铁面胡须,虎头环眼,声如巨雷,两臂有万斤气力。中国人历来相信相由心生,特别的人首先相貌就异于常人。勇敢的人外貌上往往与常人有异,关云长是枣红脸,张飞,李奎都是黑脸。长得貌若潘安的英雄可很少见,能数得出来的,也就吕布,秦叔宝。”
齐力脑中灵光一闪,突然的就想到大理与蛇有关的一个勇士,那个勇士名叫段赤诚,为了斩蛇,将刀缠满了身体,自投蛇腹而死。这个可能跟冲有关系。
于是,齐力信口开河,说到,“蛇骨塔也是勇士驱蛇的故事,说不一定也是你们家老祖宗的事迹。”刚说完,心里就叫着糟糕。
果然,李玉呵呵一笑:“段赤诚的墓碑上刻着“唐义士段赤诚之墓”。陈再兴的日记是在清朝,冲的出现是在康熙年间。时间差别太大了吧。再说,冲驱蛇的时候,蛇皆远避之;段赤诚的方法还是用的武器。你这人,优点有一个,就是牵强附会。”
李玉接着又说:“根据你的这种思维方式,论据再多,也是生拉硬扯,得出的自然是谬论。”
齐力只得故作认真的问李玉,“很有可能。李玉,你是不是有什么秘密没有告诉我?”
李玉做了一个要晕倒的夸张表情。
齐力沉默了下,说:“我的记者直觉告诉我,这个事情并不简单,值得好好研究。”
李玉说,“那你慢慢研究,有了科学一点的成果,别忘记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