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841500000004

第4章 帝欲不谛

新除了梁冀一族,天下都拍手称快,翘首期盼看到新政。

大司农(主管财政、农桑事务)黄琼升为太尉,甫一上台,就一连检举了10余名各州郡一贯暴虐、贪污的的官员,全部处死及贬谪,全国为之称赞。

黄琼又征召了汝南士人范滂参与整顿吏治,范滂为人清廉又有节操,在州里的时候就被众人信服。

正好此时下诏责成“三公”的办公室工作组下来搜集调查民间的疾苦,范滂一下检举了刺史、两千石级别的官员、及有权势的豪强等,共20余人。负责办事的秘书们觉得人数太多,怀疑其中是否有和他是私人恩怨的,就责问他。

范滂答道:“我所检举的,如果不是奸佞暴虐,祸害百姓的,我又岂会把他们的名字弄污我洁白的奏章!调查的期限仓促,我这只是将最恶劣者先行呈报,还有很多尚在调查核实中呢。”

范滂叹了一口气,又说:“我听说农夫先除去杂草,庄稼才会茂盛。只有忠臣先除了奸,王道才会澄清。”

秘书们无言以对,无法反驳。

王道才会澄清,王道现在不清。

梁冀的势力被拔除后,朝廷空出了很多位子。为争取更多清廉节操之士充实官场队伍,少年时便立下“一屋不扫,当扫天下”的宏愿、现任尚书令的陈蕃,从帝国5处不同的重点地区各挑选了一名名士,并上奏推荐,桓帝以很好的待遇和礼节征召,可是五人全部没有来。

桓帝又下诏征召安阳人魏桓,乡人士子都劝他就行。

“魏兄,你就去吧,迟疑什么。”

“这可是朝廷点名,亲自征召啊。”

“你去朝中,以后我们也好……呵呵。”

“就是,就是。”

魏桓却反问大家:“我们做士人的,接受国家的俸禄、追求官职升迁,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可如今宫中有美女千人,这是能减少的么?厩里有骏马万匹,这是撤下的么?”

魏桓转而又说:“圣上左右掌权的近臣,这是能辞退的么?”

众人都回答“不能。”

魏桓慨然而叹道:“让桓活着去却死着归,与你们诸位君子又有何好处呢?!”

魏桓也不出仕。

此时的帝国,出现了很多灾变的天象。汉朝信奉“天人感应”,认为灾相是上天对帝王为政有过失的警告,这时候根据传统,朝野各地的官僚们可以直接上书皇帝,指出皇帝的过失,进行规劝。其实,这充其量只是一种姿态和形式而已,可偏偏有人认这个真。

李云,一个小小的白马县令,就是这个“认真”的人。他上书皇帝,并且将副本不封缄抄送“三公”各自的府衙。

李云在上书中说,“梁冀虽然专权,流毒天下,现因罪被杀,就好比把自己的家臣召过来掐死一样而已,却把参与这件小事的臣子们封到了万户以上,高祖开国以来,都闻所未闻——这简直是官位错乱。”

“这些小人们靠着谄媚升迁,又用财物贿赂公行,搞得政治一天比一天污秽。”

李云最后写道,“孔子曰:‘帝者,谛也。(帝王就是用来谛听的)’现在官职爵位任免诏书,都不经过陛下过目,是不是‘帝欲不谛’(陛下难道打算自己蒙蔽自己的眼睛)?”

皇帝桓帝看着眼前这份上书,雷霆之怒勃然而起,“‘帝欲不谛’——这是什么话?”

“下令,立即逮捕李云,由羽林军押送到京师;下狱、严加刑讯。钦此。”

这时候转任大鸿胪(主管藩属事务)的陈蕃得到消息,上书规劝桓帝,为李云求情。桓帝更加怒不可遏,派人严厉责备陈蕃,并将其免职。

李云很快被处死。朝野之士哗然。

李云事件前后,有两派人都在密切盯着处理过程和结果。

那一双双平日笑眯眯的眼睛曾紧张不安地注视着,现在却如释重负,因为他们看清了皇帝的底线。

还有一双双严毅而又踌躇满志的眼睛,现在却充满了失望和寒意,因为他们知道了什么是不可能改变的。

曾经踌躇满志的太尉黄琼,从此称病不起,但还是上疏桓帝,直接指出,“黄门之辈,从来都是一群只认权势,不论是非的家伙,当年梁冀炙手可热、权势熏天的时候,就有人拼命结交皇后和外戚,随时准备被利用;等诛杀梁冀的时候,形势所逼,无路可退,就翻脸无情,反过来攻击梁氏,以此博取爵位赏赐和新的权势。”

黄琼又说,“对于这群结党相护的投机分子,陛下没有辨别真伪,把他们看成忠臣,和真正的忠臣一视同仁,这是粉墨杂糅——四方有识之士无不对此愤怒叹息。”

“臣受国恩,身轻位重,所以敢在临死前不避讳地说出真实情况。”黄琼最后说道。

桓帝看后,自言自语道:“黄门不过都是朕的近侍家奴罢了。单超等人确实和梁氏有仇,冒险接受朕的嘱托,悉心谋划,又出了死力铲除,这就是‘大忠’,岂能以一概而论之?”

将上疏扔在一旁。

桓帝转念一想,也意识到了士人的不满情绪,毕竟,黄门只是宫中内侍,治理天下、维系庞大的帝国运转靠的还是士人,因此,桓帝看后既不采纳,也没处死黄琼。

同类推荐
  • 乱世小子

    乱世小子

    “大哥,乞丐也是有尊严的,不给钱就不给钱,请你不要骂人好吗?”“还不错!”——“那是当然,本帅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我和这龙椅,你选哪一个?”——“龙椅,是我给你的嫁妆。”“你知道兄弟跟女人的区别在哪吗?”——“不知。”——“此刻你离我而去,再相见,你我依旧是兄弟,但现在你不去追她,再相见,她就不再是你女人了。”“我曾陪你归隐山林,如今亲手为你披上战甲,日后也将随你君临天下,无需多言,我知你心意,去吧,取他们项上人头回来见我。”——“若我战死沙场,则何如?”——“若你一去不回,我亲挽长弓,替你逐鹿中原,平定八方,把西凉那个小婊砸倒挂在帝都城楼上。”——“哈哈哈...
  • 乱世第一匪

    乱世第一匪

    这是一个乱世,一个励志当劫匪,强盗的宅男,带着游戏系统,魂穿异世的故事。
  • 明朝暴族

    明朝暴族

    明朝末年,国祚衰落,朝廷腐败。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虽有律法,可是律法只保障权贵。平民百姓饱受欺压,民怨沸腾。於是民间渐渐以暴力去制裁不公不义之事。明朝暴族逐渐取代官差,为百姓去执行他们心中的公义。
  • 笨僧奇帅

    笨僧奇帅

    笨僧奇帅简介武术圣地——天下第一名刹嵩山少林寺的一代笨僧周友,从小胸怀替父报仇、驱逐鞑虏、保家卫国的梦想,在少林寺苦学武功后,因为偷看一场《杨家将》喜剧,毅然进京参加武科举,意图考中武状元,挂帅出征镇守边庭,由此,引出一幕幕悲欢离合、爱恨情仇,跌宕起伏、千折百转的经历,终于让一个草根儿笨僧成就为一代英雄,成为少林寺1500多年历史上唯一有文字记载和文物证明的“一代僧帅”。
  • 中国通史

    中国通史

    本书以中国文明的历史发展时间为线索,以生动客观的语言为载体,收录了从盘古开天辟地起,历代王朝的重大历史事件及优秀人物的事迹,全方位介绍了历朝历代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科技文化的突出成就,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科技等各个领域。本书以浅显易懂的文字和极具历史价值的图片,让读者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真切而直观的感受,非常适合青少年阅读和学习。此外严格尊重史实,公正评述历史人物与事件,注重故事的文学性、趣味性,使历史人物栩栩如生,读者阅读历史事件时如亲临其境,感同身受,既能从中学到历史知识受到教育,又能得到文学陶冶。
热门推荐
  • 山上有位剑客

    山上有位剑客

    当废柴流泛滥在众多玄幻界的时候,我不经意间抽出背后那杆锈迹斑斑的黑色长剑,插进地下,取出腰处别着的酒壶,仰头畅饮,吟出一首惊天地,泣鬼神的高亢诗词。世间再有多么不如意又如何?前面没路?非也,一杆锈剑,斩出一条登天之路~
  • 校花的修仙男友

    校花的修仙男友

    获得仙界至宝,大学生从此走上强者之路。清纯校花投怀送抱,娇俏小萝莉必不可少,诱人嫂子总在眼前,火爆警花也要拿下。这就是陈淮的幸福生活。
  • 我是你路过的星星

    我是你路过的星星

    “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和你的心上人走在大街上,了解她,也要了解太阳。”你不知道生活会带你到哪儿去?有着怎样的故事?是否仍旧过着平凡的人生?一直以来我们都把青春模式化了,却从没问过青春愿不愿意。青春可不止回忆,可是我们对于青春的真实感受啊,只取决于我们遇到的人。
  • 强者热血天下

    强者热血天下

    这是一片古老大陆,不知道存在了多少亿年。大陆上存在着三片大陆,东大陆、西大陆和暗黑大陆,每个大陆之间有着无尽之海的阻隔。人性本贪,不管是修炼者还是普通人永远逃脱不出这个枷锁,贪念促成战争与争夺,也促成各种仇恨。我们的故事开端于东大陆最强大的国家—华夏国的东部的森林中,一个家族破灭本性善良的小子—姬宇,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走上了一条充满血雨腥风的报仇之路。
  • 燕云黑水阁

    燕云黑水阁

    东夷人世代生活在七河平原上,数千年对文明的耕耘,建立了燕国这般庞大的帝国,抵御着同为人族的戎族、狄族的入侵,除了千年一遇王朝更迭带来的战火,多数东夷人在和平岁月中安然度过自己的一生,直至西方的异族东迁......漫长的卫国战争中,宫墙下的尔虞我诈中,千年的等待,人类找到了迷失的历史,更是等来了预言中的那一人......
  • 龍武乾坤

    龍武乾坤

    众生平等,万道同归。所谓魔,便是佛,所谓佛,便是仙,所谓仙,便是道,万道同归,不过是一条通魔路……
  • 凶杀之刃

    凶杀之刃

    我已在犯罪边缘徘徊,只需一刀毙命,我的灵魂被人唾骂,厄运使我最后不得好死死。我以为相信任何人,他们都会真心对我,现实全是虚伪的狐狸。当我跌入死亡深渊时,没人会拉我一把,只有一群人在我粉身碎骨之时,滴落假意之泪。我的人生很美满,有妻有儿,但这只是表象,我进入了婚姻的坟墓,每日每夜做着惊悚的噩梦,而恶魔却是我的妻子……
  • 天书帝君

    天书帝君

    曾经的帝君因变故而降落凡尘,带着失去的记忆,他该如何寻找到曾经的一切,而在追忆之旅的同时,一场更大的入侵正在暗处进行…………
  • 小阿鲤

    小阿鲤

    [已完结,可放心食用。]有的情不必再诉,有的人再也找不见,有的话不会再问,有的爱再说不出口。扫雷:结局be,不喜勿喷。
  • 起于尽头

    起于尽头

    山穷水尽道无涯,淤泥深处有莲花。自然生发无穷量,原自真识是造化。生命的出现就和宇宙的诞生一样玄妙神奇,生命的生死轮回,文明的兴衰交替,世界的自然变化,生命的尽头是下一场轮回的起点,还是上一场轮回的超脱?亦或者没有轮回,都只是一场永不会醒来的梦?看时光长河中,历史总是在反反复复,阴阳是理,道尽为用。谁能在尽头与开始之时明悟到“道”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