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的降生给受景帝宠爱的王娡去了一块心病,毕竟宫中夫人,美人最重要的事情便是生下龙子给皇室传宗接代,开枝散叶。只要这个孩子不夭折,她后半生就算有了依靠。
刘启和薄皇后属于包办婚姻,虽然薄皇后相貌姣好,温柔体贴,但始终为心里憋了一股劲的刘启所不喜,没有所出。
皇室里没有所谓的嫡长子,大家全都是庶子,但是老大、老二和老三全都是栗姬所生,栗姬也因此地位最高。刘彻的降生并没有在**掀起什么风波,除了一些没能生下龙子的美人有些羡慕之外,只为刚刚登基的刘启添了些喜庆之意罢了。
大家都不太意王娡诞下龙子,hou宫之主窦太后也只给这个为皇家开枝散叶的女人一些寻常的赏赐。但是一心把后半辈子寄托在刘彻身上的王娡,对刘彻可是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而我们刚刚穿越过来的大叔刘彻却患上了穿越后遗症。一个灵魂当合肉体融合后它的记忆体现在他储存在大脑中的信息。而刘彻灵魂中的信息太多致使他要不断的在脑细胞中存储信息,而他每一次的回忆都代表他把信息存储于新的身体里。可以想象如果你一下子可以记起你从出生到死亡之前所接触过的信息,这里面包括一切你看到过,听到过的知识,那是多大的一笔财富。而如果你只要按照时间顺序回忆这些东西,你就能永远记住它,你是不是会一刻不停地回忆?我想没有人会拒绝这样的好事。所以我们的穿越大叔华丽的患上了穿越后遗症——由于在开发大脑需要很大的能量,不得不大量的进食。
春去秋来,花落花开,被王娡抱在树下纳凉的刘彻正躺在摇篮里,一双大大的眼睛盯着树上的叶子看来看去。“我靠,这是什么视力!那么远的树叶都能看清纹路。”穿越过来的刘彻发现自己越来越变态了,因为近一年的不断储存上一世的记忆,不仅大脑的开发达到了惊人的程度,也使得身体机能无形中发生了不同的进化。昨天无意中发现听力变态的刘彻,今天又发现自己的视力也远超常人。
“皇上驾到!”正在欣赏自己宝宝的王娡听到皇上驾到立刻就开始整理自己的衣服准备迎接刘启,而还在摇篮里的刘彻在考虑要不要叫父皇。来这个世界已经有一年了,小孩子这个时候该会叫父皇了,昨天刘启还教了他半天,不过让一个四十多岁的灵魂叫一个比自己还小的男人叫父皇还真有些叫不出口。今天估计刘启还会教他喊父皇,刘彻知道自己这句父皇早晚要叫的,不然以后小命就堪忧了。于是决定长痛不如短痛,今天就满足他吧。
“小彘儿,想没想父皇啊,叫声父皇听听?快,叫父皇,叫父皇父皇就把这个给你。”刘启叫大家免礼之后就走到刘彻的摇篮旁把他抱了起来。哄着刘彻叫父皇。
看着刘启手里的白玉,刘彻装作小孩子的样子去拿。
刘启看到刘彻那一副焦急的样子,今天心情特别好的他就开始逗弄刘彻,把白玉一直放在刘彻手指之处,让他够得着又拿不到,还一个劲儿的让刘彻叫父皇。
就这样逗弄了一阵,刘彻觉得火候差不多,就慢慢的吐字“父,父,皇”。
“哈哈哈,给你吧,小子。记住了,我是你父皇。哈哈哈。再叫一声。”听到刘彻开始叫父皇,刘启非常高兴,别看他孩子不少,以前也教过别的孩子两次,但由于事情繁多,最终没有一个是他教会的,都是后来他们母亲教会的,这还是他头一次教会孩子叫父皇。这个时候刘启突然有了一种做父亲的快乐。开心的哈哈大笑。
“父,父皇,皇。”也许被刘启的笑声感染了,也许是一回生二回熟。刘彻顺着刘启的意思又叫了一声父皇。
这是孩子头一次开口说话,旁边的王娡也有些跃跃欲试。
刘启看出了王娡的心思,就抱着刘彻走到王娡身边,指着王娡说:“叫阿母,叫阿母,叫一声。”
“母,母,母……”一下子叫出父皇已经有些意外了,要是一下子叫出母亲就有问题了,不过为了安慰母亲一下,刘彻还是吐出了一个字。
“哈哈哈。看来还是朕厉害。”看着刘彻那怎么努力也只能吐出一个字来的样子,刘启开怀大笑,做皇帝的就是希望自己在任何地方都比别人强。刘彻的样子给了刘启很大的满足感。
一轮红日冉冉从天边升起,清晨的第一缕晨辉照耀在古老的大地上。此时一个挺拔的身影正直立于汤泉宫的一座小峰的峰顶上,他就是已经七岁的刘彻。看着亘古以来那永远从东方升起的太阳,刘彻知道不久的将来,经过最后一番惊涛拍浪。自己就会成为一个庞大帝国的储君。
这次刘启重病,引起了一连串的变化。首先已经是太子母亲的栗姬已经按耐不住她那颗蠢蠢欲动的心了。
昨天陈皇后被栗姬所逼,已经提出辞去皇后之位。其次,最近一段时间连带一些大臣也都开始找靠山站队。
不过刘彻知道大家都被自己那个貌似仁厚长者的老爹给算计了,七国之乱平定后,刘启已经发现不确立皇位的继承人不行了。当时窦太后属意兄终弟及,刘启当然不会同意。
栗姬以太子太傅的职位拉拢窦婴,窦婴也想以师傅的身份影响刘荣,成为向晁错一样可以影响刘启决策的太傅,两边一拍即合。
各地的藩王不想出现一个英明神武的皇帝,一些大臣也希望有一个比较和善的主子。
这种情况下,刘荣就成了是最适合成为太子的人选。
一,刘荣身为庶长子,被立为太子这是合乎刘家册立储君的惯例的,最适合以这个借口反驳掉窦太后兄终弟及的想法。
二,要成为太子太傅的窦婴支持刘荣成为太子,有这两点就可以保证立太子中最大的困难窦太后在大臣反对和窦家的利益驱使下妥协。
另一方面,刘荣这个儿子心性善良,但是为人愚钝,加上有一个浅薄的皇后,要是他成为下一任皇帝,已经被削藩逼得人心惶惶的藩王也会松一口气,对缓解紧张气氛很有好处。
于是刘启就顺势立刘荣为太子。心里却在谋划等过上几年把各个方面都安顿好,再立合适的储君。
现在突然病重,再加上七国之乱平定已经有一段时间,各方面已经安定,刘荣的储君位置已经要开始迈向稳定,如果这次病愈之后再不重新选立太子,等刘荣的势力形成**,就不好收拾了。于是尚在汤泉宫的刘启决定现在应该趁刘荣羽翼未丰,找个借口废掉他。这些也是刘彻是结合一些后世的历史刚刚想明白的。
又看了一眼那已经完全升起的太阳,刘彻向山下跑去。
十月,废太子刘荣为临江王;十一月,免陶青丞相之职,周亚夫代之;下年正月,梁王刺杀朝中大臣,四月,刘启借梁王之事,迅速立胶东王太后为皇后,同月立胶东王为皇太子,名彻。
坐在东宫里,刘彻想着刚刚结束的立太子大典,心里一阵唏嘘。六年,整整六年,刘彻来到这个世界已经六年了,自从知道自己的身份后,刘彻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这六年刘彻除了在刘启身边稍显聪明之外默默无闻,不仅仅是因为不想影响历史进程,同时也是这六年风风雨雨太大,刘彻还承担不起。现在被立为太子,终于可以活动一下了,而且刘启短寿,他不能把一切事情等到登基时去做,必须要早作准备。他可不想像历史上的刘彻那样,登基后还要在窦太后的阴影下六年无所作为。
这有事可想,时间也就过得快些,转眼金乌已经落山,大殿里已经昏暗一片,外边候着的东宫太监不得不进来把灯点亮。突然亮起的宫殿把刘彻从思考中唤醒,看着外边已经发黑的天色不知道自己坐了多久的刘彻向进来的太监询问时辰。得知已经戊时后刘彻感觉肚子有些饿,就吩咐他们准备一些点心。
为以后登基做准备的事情不可能一时间思虑周全,由于东宫这边都是新人,不知道刘彻的生活习惯,刘彻在吃过之后并没有再去思考这些,所以趁着睡前的时间把太**里负责日常事务的太监们召集起来,然后把要吩咐的事情都布置下去。
底下的太监们也有好多原就是伺候过刘荣的。不过跟这位一比就完全就是两码事。原先除了宫里的规矩,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可一看这位,什么几时会起床,几时会休息,什么时间进膳,都要准备多少,都给列了出来。至于谁负责什么事情也都给划分好了。这哪里是个七岁的孩子,零零总总的繁杂事情让他给分得调理清晰,以后可真不好糊弄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