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书友,元宵节快乐】读书愉快哟
根据江蓉多年的工作经验,寒假和暑假时初高中学生补课的高峰期。如今的学生家长们,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不但在自家的生活水平上提升了很大一个层次,对下一代的教育也是无所不用其极的。也正是这种心态,催生了一个新的行业的产生,那便是教育培训行业。想想看,俞敏洪的新东方当时起家的时候是做出国语言培训的,近些年来也开始在高考中考培训上初露头角。可以说这是一块肥肉,无论哪一家培训机构都想分的一杯羹。
江蓉大学期间已经有了大把的家教培训经验,再加上在大三大四期间在辅导班的工作经验,足够她在毕业之后选择自己的职业方向。2006年大学毕业的她,培训机构在当时的锦城已是稍有规模,多家教育培训机构竞相登场,竞争稍有激烈。再加上国家政策中鼓励大学生自由择业,而不是早年的一些单位分配的政策,再加上当时大学生数量的激增,让很多的大学生在毕业之后不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作。在当时的情况下,有两类人可以顺利找到合适的工作,一是家里稍有些关系的人,可以托人给自己的孩子找到一份稍微让人满意的工作;二则是特别有能力的人,能够凭借自己的才能在初出校门后能够为自己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江蓉的情况是,如果爸爸还在世的话,尚能够凭借自己多年来在社会上打拼累积起来的社会关系,可以为江蓉谋个职位,实施情况是,一位和爸爸生前关系比较好的叔叔主动提出来为江蓉解决工作问题,初出茅庐的江蓉本来对所谓的机关单位不是很有兴趣,当上班的第一天,她穿着特别正式的,恨不得将自己的腰板儿挺得像道路旁的白杨树一般笔直,走进单位后,一张张紧绷的脸更是增加了她对机关单位的恶感,最终因为一件事情,彻底的断绝了江蓉在机关单位打拼的念头。
第一天上班,江蓉还是带着几分的好奇的,在大学期间,因为校园环境氛围的问题,她对一些社会问题和官场问题尚有一些看法,但她一直坚信一些媒体里和网络上宣扬的所谓的贪腐问题,仅仅是当下社会的小问题,只不过被媒体的功能放大了,而且只要人们尽心的去解决这些问题,都是可以化解的。还有就是,江蓉的理念是,这世间所有的冲突和矛盾都是人与人自己的问题,即便是国家之间的矛盾,也是一些所谓的专家利用自己创造的所谓理论将人性的问题上升到他们认为的高度上的。江蓉被分到了单位的干部人事科,这个科室是和单位的所有科室打交道的,因而每天会接触到不同的人。江蓉自己去干部人事科报到的时候,受到一个小职员的引导和接待。办公室不大,她被安置在背着窗户的一张小桌子上,窗户下面的两张大桌子边坐分别坐着一个人,冷眼看着江蓉,不冷不热的询问她一些问题。窗外是七月刺眼的阳光,空气如蒸笼般围绕着这世界。
“小江,给办公室打壶水去吧,作为新人,来了单位要有眼色”左边桌子上的一个中年女干部挑着眉毛向江蓉发号施令说。
正在收拾办公桌的江蓉边将桌子上乱糟糟的文件归拢起来,边回答说,“哦,好的,马上”,她想着是把手头的活儿做完再去打水也不迟。
“哎,我说小江,你怎么还不去呀,再不去我们就渴死了”那中年女干部的脸色变得极差,不耐烦的催促道,“哎哟,现在的年轻人哟,真是的,一点都不听指挥,是吧,张处?”她对坐在她对面一个翻看着报纸的另一位女干部说道,颜色中带着几分讨好。
“哎呀,老刘,刚来的同志,要好好的对待嘛,不要吓着孩子”那个被称作张处的女人说。从这两人的对话中,江蓉看出了两人的职位等级。
从小到大向来追求自由的江蓉内心很是窝火,本来就是自己第一天来报道,总得让自己先把办公桌收拾出来吧,还有,你们喝水自己不会打呀,难道自己是三岁的孩子呀?心里忿忿的,但是还是向一个看起来和自己差不多的职员打听了打开水的地方并为办公室打了一瓶开水,回来放在两位领导的办公桌前,继续去收拾那张桌子。
“小江,你怎么不给张处杯子里加水呀”刘姓女人继续刁难江蓉说,“我说你这孩子会不会办事呀,大学是怎么上的呀?”。
这句话激怒了江蓉,对江蓉来说,她很是反感别人无缘无故的这么刁娜自己,她一向佩服那些通过自身能力来取得别人信服的人,但是却极其的讨厌别人这样自以为是的说教,曾经在大一的时候,初入大学且做第一份兼职时,恰逢是锦城的啤酒节,啤酒节在这座城里的森林公园举行,各种各地的小吃都入驻公园,当时江蓉兼职做的是帮一个烧烤店打杂工。烧烤店的老板还是不错的,只不过他的妹妹极其的令人讨厌,看到江蓉和她的小伙伴们做事稍有不适,便破口大骂,说的也是这样的话,“连这样的活都干不好,你们大学白上了吗?”忍无可忍时,江蓉带着小伙伴们向烧烤店的老板说了一声,并对着他的妹妹说“我不知道你上没上过大学,但是我们明确的告诉你,大学不是来学做烧烤的”说完便拉起伙伴们离开。烧烤店的老板通过短信向江蓉道歉,并及时的把兼职的费用给了他们,他知道这些学生的不易,就是自己的妹妹被家人惯得太过于目中无人,尚缺乏一些对人的尊重和宽容。
看着眼前的这位刘姓女人,江蓉眼中冒火,仿佛又看到了烧烤店老板的妹妹,于是嘴上毫不客气的朝她回答到“我的大学不是教我如何向你们谄媚的,难道您当年上大学就是学着如何给领导倒水倒茶的嘛?”这句话说完后,倒是刘姓女人坐在那里不知所言,目瞪口呆。而江蓉则是拿起手提包,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办公室,从此再没有出现在这办公室里。毕业后回到妈妈所在的城市已是一种妥协,她不想再这样让自己受委屈,不过因为江蓉工作的这件事,她的妈妈没少说她,只不过,一向和妈妈没有共同语言的江蓉依旧是独自的想着自己的出路。从干部人事处的办公室准备抬脚走人的那一刻,江蓉便下定决定,要做就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不然,一辈子太憋屈。
钻进了一家网吧,在一家求职网站上注册了自己的信息和自己的家教经历和经验,她想在这个北方小城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四年的大学以及兼职生涯,让她阅历了人间百态,她给自己总结的人生格言便是:帮别人圆梦,便是一种快乐。从大二开始的家教经历,让她接触了不同的家庭,有一个孩子家的状况让她感触颇深,这个故事是上课之余孩子讲给她听的,故事是这样的:
她的爸爸妈妈早先也是从小摊小贩做起的,当时的她,四五岁,每天爸爸妈妈工作很累,但是每次回到家之后,总是能够给自己带来惊喜,要么是一个小布娃娃,要么是仅仅一串糖葫芦,让小小的自己内心充满了欢乐。慢慢的,生意做大之后,爸爸妈妈在家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刚上三年级的她每天在从家到学校,从学校到家的道路上独自游荡,有时候甚至会被别人说自己的爸爸妈妈离婚了,没人管她,等她上四年级的时候,因为这个问题,她和班级里的另一个女孩打了一架,当班主任通知家长到校解释的时候,她的爸爸妈妈仍然没有出现,当时的他们俩正忙于他们新会所的创建,觉得当然没有必要为了这般小事耽误会所的事情,她的爸爸给班主任打电话说“学生伤的重吗?需要多少钱治疗”,班主任接到电话后很是无语,不过,这也不是他碰到的第一宗事情了,家长们真的是挣钱挣疯了吗?
江蓉给女孩上课的时候,女孩上初三,大概有四次去她家里上课,都没有和她的家长谋面,本是花季年龄的少女每每总是用着成熟的口吻向她这位老师讲述一些成人世界的事情,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这个女人我就是看不惯,所以就打喽”“她那么丑,凭什么和我抢男朋友?”。从她的话题中,江蓉可以深刻的感受到女孩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对家庭爱的渴望。最终她以“姐姐”称呼江蓉,让江蓉很是感动。不过很是头疼的是,女孩内心爱的缺失,以及对她生活中所出现一切事情缺乏一种包容和宽容,这是江蓉不能够通过知识的讲解能够传达给她的讯息。不过,最后,江蓉还是离开了,内心带着几分的遗憾,因为她总觉得自己没有找到一个解决女孩问题的办法,任由一个孤寂的灵魂在这世间流浪。这个女孩的例子,一直让江蓉认为是自己做家教的失败,也是这一次的失败,让她更加专注的在教学辅导上用心,以帮助更多的人圆梦。
毕业后,生活的转机,开始于接到北方这所小城的第一份家教开始。
【不要吝惜手中的票票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