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遂的行刺安排的其实也几近完美,自己的亲卫作为各分组的首领,早已集结好的队伍等在城外,城门的守卫已经被杀掉并且换上自己的人,所要做的就是冲进他们想要屠杀的地方大开杀戒,只到需要刺杀的人死在他们任何一人的剑下,就算大功告成了。
大家还记得有两组黑衣人吧?
没忘记就好,这群人也是非常有用处的,他们所去的地方就是朗政的府邸,这组人的目的就是将朗政和他怀着孩子的漆夫人一举杀除去,这样老君主薨逝后就不会担心别人和自己抢王位了,嫡子只有他和朗政,其他庶子根本无需忌讳,不说自己,就说母后就不会同意的。
这样一想,心里更加畅快,仿佛王位已在自己手上。
要不是幕僚说现在的他不适宜露面,再不在乎也不能在即将成功的关头背个杀君弑父的名声,他真想亲眼看看父王看到这个场面是什么心情。
当然,为了这一切能显得不那么突兀,他们已经提前找好一个完美的证据:他们暗中串通了昆元族(当年叫昆元族,现在国力强盛一些,早已经更名为昆元国啦),届时他们会让一个投降了自己的昆元国将领在皇城外围烧杀抢掠,拌成一幅外族入侵的样子,这样他自己就可以名正言顺的登基为王。
这是他答应那个俘虏将领,事成之后给他一座城池的管辖权,赋税全部由此人定额和收取,从而成交的协议。
他又从头至尾想了一遍,没有一处遗漏。
父王会尽早登入极乐世界,母后会被蒙在鼓里,朗政死了之后大不了好好安葬就算便宜他了,那个俘虏更加没什么好想的,以后不想给他了就把城池收回来不就完啦!
越想越开心,仿佛事情已然成功,仿佛自己已经成了王。他甚至在这件事最初就已经想好了想谯阳国上国书时候为自己争取的国号,年号和自己王位的封号,一切只等皇城里的那颗报信弹药的升起了。
想起这颗弹药,他突然想起来时间过的有点长了,按照他们的约定,一刻半钟就可以攻入皇城,进入皇城后有一刻钟就可以杀到父王的床榻边,可是这已经有一个半时辰了,怎会一点动静都没有呢?
按照约定,这个该死的俘虏乌一郎现在早就应该开始上演他的掠夺大戏了,而不是这么龟缩在哪里一动不动。
越想越生气,朗遂拍了两下手,进来两个侍卫,朗遂略带焦急的询问事情的进展情况,谁知侍卫们也是一问三不知,这下朗遂不禁火冒三丈,勒令他们马上和黑衣人的队伍取得联络。
得了朗遂的指示,侍卫不敢多言,惶恐的去联络其他人去了,可是还没等他走出朗遂的院门,就见又脚步凌乱的倒退了回来,还没等他开口呵斥,就见门口进来一个人,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一向被自己看不起的俘虏乌一郎。
乌一郎的出现让朗遂暗自一惊,再看乌一郎平静而略带得意的微笑,就明白事情有变。还没等他猜明白,乌一郎就大方的承认自己的被俘是完完全全伪装的,他的目的本来就是来探听诏夏族的皇家情况,谁知正好遇到朗遂想要行刺自己的父王并谋权篡位。
这等机会作为一个本来就为刺探情报和打击对手而来的细作来说真真是天赐良机啊,于是他就将计就计,骗取了朗遂的信任二接近皇城不说,还成功地将昆元族的军队正大光明的带入了皇城,并成功的杀掉了老君主。
本来他乌一郎可以派昆元族的士兵除掉朗遂,昆元族人不善文学,但武学造诣颇高,解决朗遂这样不经风雨的稚嫩王子根本不需要乌一郎出手,可是乌一郎平时也是受尽了朗遂的鸟气。
事到如今只要是能让朗遂痛苦的,必定是他所喜欢的,那么他一定要趁着朗遂最狼狈的时候看看朗遂脸上绝望的表情。
不得不说,喜欢战争的人都是疯子,他们不惜苟且偷生,不惜被人践踏,为的就是一朝得志弄死所有惹过自己的人。。。
从某种意义上说,朗遂的行动也算取得了一部分成功,他的父王在此次战役中确实去世了,可是他的母后失踪了,他最想除掉的朗政也受了重伤,已然在被自己的属下追杀。
不得不说,当手下也蛮好的,虽然倾其一生也不会拥有如此权势和希望,起码不用背负这么大的重担和压力,一旦失败,就全都失去了。
不过乌一郎带来的消息让朗遂还是心情一亮的,他听到了一个重要的点:母后逃脱了!
想到朗政居然是重伤而并未身亡,漆夫人也没听说有没有什么事情,真是让他不甘心呐!即使自己得不到,那也不能让那个从小就压自己一头的朗政得到王位,那本该是自己的位子!
他现在已经不再为自己担心了,因为乌一郎需要留着他安抚百姓,或者说留着他做一个傀儡,那么,现在他最关心的就是朗政生还机会有多少,自己的那些高手是不是能为他永绝后患。
至于乌一郎,他一点也不担心,毕竟一个外族人,没有人拥护是站不稳的,即使他用自己的生命作威胁也起不到作用,那既然肯定死不了,那就总有机会翻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