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庭宣从十岁开始,在宫中做太子陪读,如今新主登基。常言道伴君如伴虎,从进宫那天起他就见识到宫廷里汹涌的暗潮,跟着当时的太子一路过关斩将,现在的新帝当年虽贵为太子,行动处事处处受限,只因老皇帝心性多疑,又非亲生父子,加上皇帝年事渐高,易受贼人挑唆,离间父子亲情!太子是大贤大孝之人,心性坚韧沉稳!锐利的双眼总能在迷雾中穿透事情本质,直达事物核心!何文忠曾指点儿子“殿下头聪脑明,处”总能及时消除老皇帝的疑虑和不安?父亲也时刻告诫自己,登上三尺高台,看到的自然比他人高远,得到的比普通人丰厚,但也树大招风,如今的朝局已非昔日可比,内忧外患中,头颅悬颈,仅在朝夕而已!
“如良臣择明主,如不能得,初心亦不改,方是有志之士,天下之主非一人,民生为上,君虽不仁,为臣可善”
“为君者如同参天巨树,如要根深蒂固,枝繁叶茂,需远微小之蝼蚁,亲啄心之飞禽!亲君子,纳忠言,远小人,而后天下共治………”
何文忠书房里,这样的话题并不少见,庭宣心里明白,父亲把一生奉献给大宋,本来满腔热血,满腹经纶,却恨生不逢时,不能辅佐明君,眼看着大宋王朝在自己眼前向外侵者狼狈陈臣,还有什么比这种更深的无奈和遗憾?
“儿呀,为父这一生最后悔的事情便是居于这庙堂之上,在其位,却不能解国之所急!在国家危难之际,才发现真的百无一用是书生!大宋开国以来重文轻武,你看如今朝野上下文臣武将是何等差距!文臣们拿着不菲的俸禄,无事可做,笔锋更加如箭,口锋亦更似刀,而武将寥寥可数,待至外敌扰境,个个闭口不言,实为可悲可叹乎?我儿尚且年少,好在还未婚娶,吕府来信留闺一年,不如禀明圣上,待职一年,和醇儿去江湖民间游历一番,结识天下有识之士,你们兄弟二人,醇儿好行江湖,你却高处庙堂,为父知道,你是放不下我和你母亲,放心去吧!只是此去不要忘记初心,新主初立!是一代圣主,如国之所需,尔等义无反顾……”
何庭宣以游走为名上书皇帝,本来以为会有一番纠缠,不曾想皇帝当朝准奏,为期一年,退朝而出时皇帝身边宦臣高公公,来传皇帝旨意要庭宣内廷面圣。自古朝臣不能出入内廷,此番召见必定有大文章。
庭宣和皇帝自幼一起学习,在外为君臣,私下为知己,兄弟、好友!和以前的君王不同,他是…最少他想做一个贤明的君王!为了这个目的他在不断的努力,只是摇摇欲坠的宋王朝能否力挽狂澜,还未可知,他愿意和他立于同一阵营,为真理和梦想而战。
在母亲两行清泪,父亲期盼和另一份嘱托中,单枪匹马离开了熟悉的一切,踏入陌生的江湖!忐忑中夹杂着期盼,好似去赴一场未知却华丽的冒险,前面的路不知道伸向何处。马儿停下奔腾的蹄步,立于皇城不远的山头,夕阳下的皇城在高处望去是那么的威武雄壮而又平静祥和,是什么原因导致大宋辽阔的疆土分崩离析,丢失的大好河山能否重拾旧土?庭宣再次深深地看了一眼后勒马提缰,一阵烈马长嘶声,身影消失于夜幕中!
宋王朝在经历破碎、奔亡、迁都等劫难,最后以卑微的方式重建,又发生狡兔死良狗烹良将之死,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现在百姓富足,安居乐业!这是多少人努力的结果!付出多少生命的代价来守护这难得的安宁!庭宣心里明白,现在的朝廷是朝政清明的朝廷,现在的皇帝是大宋难得的明君,做太子之时因为身份特殊,受到来自各方的猜忌与怀疑,险些丢掉太子之位!何庭宣自幼和太子一起,只有他懂得他的抱负与梦想,也明白他把光芒收敛、运筹帷幄中一次次化解危机取得皇帝信任,顺利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