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说美食,说说顾兴最爱的美食,或者不是最爱是最想念,在某一时刻会突然想起来,突然特别想吃,迫不及待又无可奈何的想念。想起来,自己一个人会轻轻的笑,像树獭闪电一样慢慢地嘴角上扬,最后露出微笑,然后,笑出声音。
河南大部分地区都在淮河以北,有一部分比如新乡,安阳还在黄河以北。所以,河南人是北方人是可以说的过去的,事实上,大部分河南人也一直认为自己是北方人,至少淮河以北是。顾兴在内蒙古民族大学上学的时候,总被宿舍的内蒙同学成为南方人。其实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以为,内蒙以南都是南方,内蒙以南的人都是南方人。真的这样,至少有一部分人是这么想当然的认为的。
又一次,顾兴到兴安盟的阿尔山市去玩,那时候正是五一长假,一个人,就从内蒙古通辽坐火车到吉林的白城然后转车去内蒙的阿尔山。天工不作美,早上下的火车,还没怎么溜达,下雪了。顾兴记得很清楚,那天是五月一号,是国际劳动节。最有意思的是下午等火车的时候,从车上下来一个哥们,竟然是来过夏天来了,真的是短袖啊。那会雪下的正大。对了,阿尔山的火车站很小,一天也只有几趟车。但是,很漂亮。哥特式建筑,很有名气。还是当年日本人修的,事实上横穿大兴安岭的连接阿尔山和乌兰浩特的那条超长隧道,也是伪满洲国时期日本人设计的。那条隧道真的很长,而且,火车经过的时候,很有感觉,因为,你在穿越大兴安岭。就是那个从小学时期就开始听说的大兴安岭。那个语文课本、社会课本、自然课本、甚至连数学课本上都一次又一次的被提及的满山是宝的大兴安岭。它还是地理上的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还是400mm等降水量线,还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这个时候,一定要闭上眼睛,仔仔细细地回想课本上的图片、老师说的话。大兴安岭,有多少到过它的西边。
在回来的火车上,顾兴当时做的车叫硬卧代硬座,是的,票面就是这么写的,硬卧代硬座。其实,就是硬卧车临时改成硬座车。大家都坐在下铺,中铺和商铺空着,下铺也是光板,被褥早就收起来了。下铺一排坐四个人,对面下铺也是四个人。一间小屋八个人,一间小屋八个人。顾兴,正好靠窗的位置,而且这窗户可以打开,是向上推的那种,可以打开一般。那是2013年的事,顾兴都是头一回坐这样的火车。而且,买票不用身份证,上面也没名字。还有就是,因为车次少,阿尔山火车站,是早上接完两班车,就下班了人家。走了,卖票的走了。整个办公区都没人。下午快来车的时候,人家才来上班,那时候是下午三点多好像。
就是在车上,顾兴在看窗外的雪,以及雪中的山。火车就在两山之间走着。这时候,一个大妈和一小伙子聊上了。俩人都是内蒙的,小伙是赤峰的额,到这工地上打工,嫌累,就不干了,要回家。大妈就是阿尔山人,对了,阿尔山市中国城区面积最小的市,跟梵蒂冈有一拼。这伙子就诉说自己这些年打工的种种心酸,说着说着说到了南方人。南方人怎么怎么着,其实是因为车里有几个江西的五六十岁的老头。他们也是在阿尔山做瓦工,活太少就要挪地方。他们批次说着家乡话,顾兴一句没听懂,更不用说内蒙人了。说完南方人怎么怎么着之后,还举了个例子,算是论据吧。他说,我那年去唐山,那的人啊,唉!!!”我擦“,顾兴彻底丧失了为自己不是南方人辩白的勇气,连河北唐山都是南方,这么一来,说河南人是南方人河南人一点都不亏。
好了,河南是北方,北方人东三省以南都是面食为主,面食,那当然少不了面条了。单就顾兴吃过的面条,只算在家吃的,河南烩面都不算。妈妈做的刀削面也不算。只算面条。煮面条、炒面条,蒸面条。这里面如果煮面条的时候不加肉丝或者其他荤腥的话,那顾兴最爱吃的面条就是蒸面条。一般天天中午都是煮面条。一两个月能炒一次面条。蒸面条真正是可遇不可求,只有哪一天,妈妈觉得不想吃煮面条了,又不想炒面条,还不想吃,刀削面、不想喝咸糊粥,不想吃搦疙瘩、不想吃大米干饭、也不想包韭菜扁食、也不想吃懒扁食、也不想裹菜馍,那就只好蒸面条了。基本上一年不吃一回。蒸面条很简单,和面,压面条,锅里添上水,放个篦子,再垫一块干净抹布,把面条摊到上面,盖上锅盖,烧火,蒸。冒大气为止,再捂会,就能显(从锅里把蒸的东西拿出来叫显。)出来了。怎么吃呢,盛到一个盆里,浇上香油,然后,把砸好的蒜泥倒进去,用筷子翻匀。然后,就用筷子往碗里挑。面条是素面条,微甜,蒜泥是纯蒜泥,稍辣,香油是真香油,醇香。其它什么都不用放,放什么都多余。
既然说了面条,那就得只有夏天才有的吃的凉面条。而且,有一首跟凉面条有关的童谣,就是逗小孩玩的。顾兴小的时候妈妈唱给他听、奶奶唱给他听、爸爸也唱给他听。怎么唱呢,就是大人和小孩要面对面手拉手。大人一般是蹲下和小孩一般高。先慢慢唱,唱的同时,两个胳膊一前一后的来回拉,跟歌曲的节奏一样,慢慢地,“拉箩箩,打面面,我问兴兴吃啥饭?凉面条,打鸡蛋,扑棱扑棱吃三碗,扑棱扑棱吃三碗,扑棱扑棱吃三碗”。这最后重复这三句。一次比一次节奏快,第三遍是最快的,变成说了,与此同时,拉胳膊的速度也是突然加快,第三遍最快。顾兴他爸曾经有一次把顾兴的胳膊拉脱臼了,那是好多好多年以前了。最后这三句,小孩会一直笑,从两岁到五岁,都特别好使。
说说凉面条怎么做,先做汤,汤是特色。糖其实也是清汤,先炒俩番茄,稍微翻一下,再放点葱花放盐、放油。添上水,差不多的时候,把打好的鸡蛋倒进锅里,拿筷子在锅里搅一下,省的变成一大块,基本上都是一小条的那种,鸡蛋花了算是,但是要大的多。有的还够一口咬的。汤做好了,舀到一盆里。放那,趁热锅,再添水,烧开以后,面条下进去,煮熟了捞上来。用筷子配漏勺,把汤直接漏了。盛到一个盆里。这个盆里实现加的半盆凉水。面条放进去,水面上升,把面条淹没。一会,面条就凉了。把碗摆好,肯定是五个碗,如果正好是麦天的话。如果不是,就是四个碗。
用筷子配漏勺,把面条盛到碗里,直接八成满。然后,用勺子,把盆里的汤浇进去。直到,汤把面条淹没。然后,蒜泥自己倒,一般是一小坨。甜的热番茄,香的热鸡蛋,辣的凉蒜泥,微甜的凉面条。就在一个碗里。用筷子一搅,把蒜泥翻到下边,再翻再翻,匀了。汤匀了,蒜泥也匀了,最重要的是,面条里进味了。最适合大口大口吃,绝对享受,三五分钟一碗,然后把汤喝个干净。这时候,热汤早变温汤了。大热天吃凉面条,比吃西瓜都爽。
再简单说两句炒面条。做起来简单,做好有点难,因为,一不留神就炒糊了。直接黑了,焦了。是焦黑不是焦黄。也是先炒菜花,葱花、番茄。稍微炒一下,压好的面条,摊进去,(好像要先蒸一样,又好像不需要)拿筷子炒,其实就是一点一点的挑起来,不能让它糊了,差不多了,再用铲子翻。基本上就变色了这时候。多翻,小火。可每回都是小孩烧火,只会大火烧,小火总弄得跟要灭似的。所以,基本上每次都有一部分焦黑了。尤其是轮到顾兴烧火的时候,炒熟之后,拿铲子铲到碗里,跟热干面一样,不带一点汤。而且,口味偏咸,所以,一般很少炒面条,因为吃了容易渴。但很方便,咸咸的,也是三五分钟一碗。一般是冬天吃。现在,一提吃炒面条,顾兴心里就不是滋味。
明天还有,明天继续。要讲调变蛋,要讲调秦椒(辣椒,方言)、要讲砸秦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