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治的国家技术标准体系,则是2009年初步建立。
据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网站报道,国土资源部研究出台的相关规范,主要分为高标准基本农田作为土地整治项目的工程质量标准、土壤自然条件标准和管理标准等。2009年到2014年间国土资源部发布《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基本农田划定技术规程》、《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农用地定级规程》、《农用地估价规程》、《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市(地)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规程》、《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规程》等18项技术标准,出台的高峰期则在2012年和2013年。而我国首部高标准农田建设国家标准——《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GB/T30600-2014)国家标准,则是在2014年6月13日对外正式发布的,并于6月25日即第24个全国“土地日”实施。
这就意味着,虽然2009年土地整治国家技术标准体系初步建立,2009年之后一段时间,特别是2010年至2012年间的土地整治项目,各地仍需要自行在实践中进行摸索和研究,而桂中土地重大工程实施正处于这个摸索阶段,其经验教训也为各种技术标准的修改完善作一份应有的贡献。
在桂中土地重大工程实施期间,2010年12月23日上午,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的土地整治项目灌溉与排水单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课题通过评审验收。2011年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出台。
2011年9月22~23日,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在GX南宁召开了《土地整治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程》研讨会,来自YN农业大学的有关专家,HB、GX、HLJ、SC、JS、HN、HN等7个省级土地整理机构的领导、业务骨干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对评定规程的总则、术语、评定标准指标等内容提出了意见建议,为完善评定规程课题研究成果,推进土地整治工程质量管理工作起到了建设性的作用。
在桂中土地重大项目实施的收尾阶段,2012年12月6~7日,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编制的《土地整治项目施工监理规范》、《土地整治项目验收规程》、《土地整治工程质量评定规程》、《土地整治重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土地整治项目设计报告编制规程》、《土地整治项目制图规范》、《土地整治项目工程量计算规则》等7项标准通过标准化委员会土地整治、保护分技术委员会的审查。
作为行业探索者,GX国土资源厅土地整理中心通过申办检测资质、建立实验、完善技术标准等措施,探索土地整治工程质量第三方检测新思路,提高工程质量检测的权威性,从而提高工程参与建设各方对质量检测重视和认识,促使施工单位加强施工管理和质量自检,提高工程质量,最终实现提高土地整治资金的使用效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切身利益目的。
自开展土地整治工程建设以来,GX逐步形成施工单位自检、监理单位监督的质量检测管理模式。即工程质量以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自检为主,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自检结果审核,并辅以少量抽检。由于各种原因,土地整治工程建设参与各方对土地整治工程的检测工作重视不够,造成部分土地整治资金未能最大发挥作用,同时给工程维护管理及使用留下了安全隐患。鉴于原有检测模式存在漏洞和弊端,GX积极探索新的检测模式,逐步形成第三方检测新的思路。当然,土地整治工程质量第三方检测要有技术措施保障,要完善质量检测技术标准,要配备与质量检测技术标准相适应的检测器具,要建立健全检测质量管理体系,第三方还要获取与检测内容相对应的检测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