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市河里乡环山村河村屯,位于来宾至合山的公路旁,从公路拐进村,一条笔直的水泥路穿村而过,人们沿路建房,村貌整洁,井井有序。
冬末春初,一大片油菜花,围绕着河村屯,明艳的鹅黄色,就着嫩绿的底子,将村中错落有致的一栋栋白墙红边楼房,映衬得格外清秀。洁白的云枕着蔚蓝的天,远处的青山与近处的田野和村舍相映相衬,好一派令人赏心悦目的田园风光。
2012年5月24日,河村屯的群众迎来了一件大喜事,他们等待和盼望已久的文化小广场正式破土动工了,这标志着河村屯新农村建设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小广场是3月2日该村屯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一致同意通过筹资筹劳加强河村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项目。
文化广场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有灯光球场,还配有颜色鲜亮的体育运动器材。若是运动累了,文化广场的凉亭里、绿树下便是乘凉之地。
在项目资金、部门涉农资金投入的同时,河村屯的村民自筹资金加入,掀起新农村建设高潮。
河村屯的村干部介绍,河村屯村民的村民自治和社会管理意识强,再加上文化广场的建设在改善居住环境的同时,又可作为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的培训基地,所以从项目的提出到初步方案的制订期间,每当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征求群众意见时,村民都积极参加。项目总投资为50多万元,村民自筹一半左右。有些田地在广场设计范围内的农户也都无条件捐出土地建设文化广场,全村上下齐心协力,把广场建了起来。
河村屯虽然不大,在桂中土地重大工程中,却夺取了HS市三个“第一”:第一个完成土地整治权属调整,第一个建成文化广场,第一个全面推广甘蔗深耕深松宽行密植技术。作为桂中土地整治重大工程新农村建设HS市示范点,河村屯实现了“八个一”的工作目标:拥有一个430平方米的文化综合楼、一个灯光球场、一支文艺队、一支篮球队、一个文艺舞台、一个文化广场、一个垃圾池、一个公厕。同时,屯内巷道全部硬化,房屋立面改造全面完成。
如今,全屯以种植甘蔗为主,形成家禽生态养殖、运输业和木材加工业等多种特色产业结构模式,现在人均收入5000多元。
由于农民的积极参与,农民自筹资金的投入推动,河村屯在HS市得以率先实现示范村庄建设“三个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