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莲塘村的分地工作,是WX县桂中土地重大工程平整区权属调整工作的缩影。
2012年8月,WX县桂中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的19个子项目的土地平整工程,全部完成权属调整工作。据WX县国土资源局党组书记黄亘庆介绍,在土地权属调整工作中,WX县平均一个月就分完4000亩土地。
为不误农时,破解分地这一“老大难”问题,WX县开展了“千名干部进村助分田”活动,领导干部下到田间地头做群众思想工作,组织分地,并动员村干、生产队长、骨干监督工程建设,参与分地。再按照完成交地工作任务的时间要求,倒排分地工期,统筹安排项目区的分田(地)工作。
不少乡镇也想学下莲塘村的分地方法,然而,每个村的农民有各自的特殊想法,同样的分田方法,在WX县其他地方却可能行不通。
禄新乡国土资源所的韦念介绍说,分田时,禄新乡分田工作组也想和下莲塘一样,想等村委干部带路分田,村里就有人威胁村干部,不许他们带路。因为国土所的人对田地最熟悉,工作组只有叫国土所的人带路。群众对国土所的同志还是比较尊重,倒没有人出来阻拦,只是有的群众来提要求,说量地不愿意用仪器量,看不明白,要韦念他们拿尺子量。韦念他们尊重群众,就拿尺子量。“虽然辛苦一些,但手工量,量多少是多少,群众都认。为让群众心里安稳,我们多花时间也不在乎。”韦念说。
在分田的时候,有的群众要求将地里的石头炸了,有一个老人,更是坚持不炸石头就不领田。项目资金虽少,但工作组根据实际情况,做了承诺:只要谁领了的田里有大石头,我们就帮炸。结果,这位老人后来分到的田里没有石头,他就开始嚷嚷其他的田也不用炸石头,说怕影响村里的风水,要求把钱用在该用的地方,真是哭笑不得。当然工作组还是坚持帮炸石头的承诺,群众看到干部的诚意,最终认可分田工作。
在三里镇,2012年4月中旬就已全部完成分地任务。由于当地政府谋划早,合力安排工期,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群众理解了解项目,分地工作相对顺利。
“为不影响水稻生产,我们先抢挖沟渠,再修路,以保证农业生产用水。使得农民乐于收田,支持分地工作。”WX县三里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部长罗思安说。
三里镇国土资源所刘东深介绍说,三里镇还注重发挥每个村队长的作用。有一个村的队长,原来田是肥力最好的,后来重新分地时,他主动要了大家认为最差的地,而且面积少,这让刘东深十分感动。在具体分地的时候,和下莲塘村一样,采取先把地块一一划好,群众认可的,就马上垒起田埂。有群众认为地还不平的,就由群众自己将认为高的地方,插上红旗,由施工方整改。就这样采取多种措施后,地就好分了。
通挽镇国土资源所韦自卫介绍说,分田的时候,起初群众并不配合,而且处处为难工作人员。群众认为自己的田平整后有问题,不愿意分田,有的说地块没有排水渠,有的说田里石头多,有的说是有烂泥田,有的说想要等级好的田块,有的说田整得不平等等。国土资源所向通挽镇领导做了汇报,领导非常重视,组织了6个小组,深入项目现场解决实际问题。
通挽镇镇长韦水财介绍,面对分地难题,通挽镇党委、政府在2012年2月就提前启动应急预案,首先解决排灌问题。就是在平整区没有进行土地平整前,在农田里开挖毛渠,方便群众灌溉。随后,通挽镇的领导干部在村委干部的配合下,每天都下到田间地头,对每一块农田进行测量、勘探,对村里每家每户的田地块数、面积进行调查摸底,做好统计;同时,派出镇、村监督员,对工程进行监督,及时整改工程质量问题。到最后的分地阶段,通挽镇把田地按屯、生产小组、户进行细化分配。
“分地过程中,群众参与度很高,从调查摸底到分地,村干、生产队长、监督员、普通群众发挥了很大作用。每一项工作,我们都力求满足群众的合理要求,让群众心服口服。”韦水财说。
韦自卫介绍,针对石头多需要花钱捡的情况,通挽镇采取镇政府出一点、施工方出一点,将问题解决;针对烂泥田没整治的说法,镇里决定将烂泥田扣出来,先分已平整的;针对群众说地不平的情况,和三里镇一样,通挽镇由群众在自己认为高的地方插上小红旗,让施工方整改,施工方也非常配合,机械平整不够细,他们还拉牛去把地平整;至于群众总想着原来等级好的那块田,这是不现实的,只有耐心向大家解释,现在地都并在一起,看不出原来的地块了,而且整好的农田,等级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