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这个项目是坚决支持,我还叫家族兄弟们都支持。为了修这条路,我家的围墙被拆了,我自愿无偿让地,让子孙后代都走上好路。也方便我孙子可以开车到家门口。”红渡镇渡江村定南屯一位65岁的村民罗秀珍乐呵呵地说道。
这样的话语,在XC县还听到不少。
理解到土地整治工程既改良农田,又改变村容村貌,村民们意识到这个机会千载难逢,都纷纷支持。
让农民自主参与,特别是全程参与项目实施,并不是件容易事,这单有意愿还不行,还得有制度保证,桂中土地重大工程明确把农民参与当成规范管理的重要环节。
有的干部担心,示范工程规模大、要求高,如果规划设计、工程实施、项目验收等各环节都征求农民意见或让农民参与,工作面更大,工作量和花费的时间必然大大增加,工作成本也将更高。
还有的干部认为,农民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有限,对很多科学方法未必能及时消化理解,连动员他们接受让他们自己受惠的项目落地都这么费力,如果要求农民全程参与项目实施,任务重、时间紧,项目实施岂不更艰难?
有一些人因此产生了退缩、回避、敷衍等“鸵鸟心态”,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容易埋下更多隐患。
如果敢于善于探索创新机制,让公众参与真正融入土地整治建设,不仅能化难为易,且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农民的参与,会使实施中遇到的很多问题会得到解决,更可以增强农民对项目的满意度。
在桂中,农民利用村委会、村民代表等平台,进行村事“一事一议”,传统土地整治模式中常见的权属调整、筹资筹劳、矛盾调解、工程监管、后期管护等诸多难题都因“农民做主”迎刃而解。事实证明,这种方法不仅大大节约了建设成本,还大幅提升了建设效率,提高工程质量,农民参与的力量十分显见。
和其他地方一样,XC县鼓励群众全过程参与项目实施。
为确保项目设计、施工顺利进行,从项目动员宣传、项目规划设计到进场施工,XC县始终把群众参与工作作为推进项目的首要任务。同时,在群众参与设计、参与施工、参与协调方面,忻城都一一做实。
XC县除了监理单位的正常监督外,项目区内各自然屯还推选二三名掌握施工技术且负责任的人充当义务监督员,避免出现豆腐渣工程,把惠民的好事办好办实。
XC县还将每个项目的一些单元工程,如田间主道、田间次道、生产路和水利渠道包干到村,由村委会组织本村村民施工,施工方将石料、砂料、水泥等原材料运到田间地头,施工方按工程量付给村民工资。这一做法解决了施工人员不足问题,还给当地农民带来经济收入,增加农民收益,既加快工程进度,又保证工程质量。
桂中土地重大工程项目时间紧任务重,施工黄金期集中,使得劳动力紧缺。XC县组织当地富余劳动力参与到土地整治项目建设中,并倡议外出打工的农民,返乡建设家乡。让群众亲自参与施工,一是解决了施工单位用工难问题;二是群众深入施工现场,可充分了解到项目实施意义和重要性,有利于项目的推进。
2011年11月初,XC县城关镇在外打工的农民工小蓝回到家乡,到土地整治项目参加建设。他说:“在外面是打工,在家门口也是打工,同样有工资,这里是修建自己村的工程,干得心里舒坦。”11月9日,在XC县范团村项目区,正在修蔗区道路的小蓝,还在现场当起了质量监督员,他说:“我在这里盯着,用料不达标准,我就要求施工单位返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