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大部分是有担当的。
在桂中土地重大项目落户之初,XZ县中平镇多福村委的村干部们,曾拍着胸脯表态:“项目建设是家事,全力支持不含糊!”他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项目实施之初,镇党委、政府召集多福村委4个村的村委干部和村小组长召开了会议,宣传项目建设后“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村貌新”的好处。
村干部理解桂中农村土地整治项目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工程,体现的是党和国家对农村、农民生产生活的深深关怀。
他们心情十分激动,决定回村马上号召群众全力支持做好项目的建设工作,然后组织用“一事一议”程序和方法讨论和表决,在开会之前,他们就将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列出来,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供大家参考,供村民深入讨论,使得村民大会开得有用、有成效。
建设占用耕地如何解决?整理后的土地如何分配?这是农民最为关心的两个方面的难点问题,也是必须讨论的重点问题。
最初村干部提出了几条总体原则:一是以尊重历史为原则。坚持以农户土地承包证为基础。二是占用群众田地“占补平衡”原则,项目道路、渠道建设等占用到群众的土地,按实际占用数,从项目区内各村整理后新增耕地中补给。三是新增土地村屯管理的原则。除了占补土地外,新增的土地交由各自然村屯管理,作为村集体耕地。
经大家讨论,第一条补充了“凡是不经过群众集体讨论确定,不能对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进行调整重分”的细则,第二条补充了“占用群众田地共同分担”原则,即如果建设后新增耕地数量不足以补充建设占用土地,不能实现“占补平衡”的,那么各农户按比例,大家共同分担建设占用的耕地,称之为“共同分担”原则。
最后,在村民讨论中,又补充后,这几条总体原则得以全体通过。
项目开工后,依着“项目建设是家事”的思路,该村成立了村委包点领导和各村组长组成的分片协调工作组,负责协调项目建设涉及村屯的群众工作。一方面,核清土地承包划分情况,核查承包记录情况,核查农户开荒情况等。为平整后的土地分配问题打好基础。另一方面,村委这个最为基层的组织,勇敢地承担起现场具体监管项目的责任,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做好施工协调和工程质量监督。
项目实施到谁家门前谁监督、到谁家田间谁监督。群众如此自觉,村干部更不会当甩手掌柜。施工到达哪个村,村干部就到哪个村;哪里的群众有诉求村干部就到哪里;在整个项目区建设过程中,没有出现因群众阻碍而停工的现象,群众相当满意。